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

搜索文档
3.1亿银发群体引爆万亿市场!健康消费激增30%,资本疯狂涌入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人口结构 - 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 占全国人口22% [1] - 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银发消费需求变化 - 老年群体消费模式向多元化 品质化转型 [3] - 邮轮游订单同比增长357% 50岁以上人群订单增长近2倍 [3] - 银发族自驾游平均消费较其他年龄层高出7.2% [3] -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2% [3] -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5% [3]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快速普及 专业老年康复中心数量增加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国务院印发首个"银发经济"政策文件 要求加快规模化 标准化发展 [4]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加大银发经济领域信贷供给 [4] - 广东省计划2025年底老年用品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 [4] - 天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便民生活圈 吉林推出康复辅具专项行动 [4] - 民政部支持企业利用直播带货 达人探店等方式营销 [4] 企业注册与资本布局 - 现存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超36.7万家 2025年新增2.2万余家 [5] - 卧安机器人估值从2000万元增长到40.48亿元 [5] - 卫美健康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用于医疗大模型研发 [6] - 数智文旅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用于文旅产业智脑研发 [6]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适老设备成为资本竞逐重要领域 [5] - 医疗科技领域受资本青睐 [6] - 康养旅居赛道获得投资 [6]
除了人形,哪些机器人领域还在默默高增长?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9 11:4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通用人形机器人仍需时间培育,但垂直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已率先突破,开启万亿级市场的序幕 [1] - 行业呈现"通用机型蓄力突破,专业机型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通用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在2028-2030年迎来爆发期,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万台以上 [3] - 工业协作、商业服务、家庭陪伴等垂直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3][4][6] 细分领域发展 工业协作机器人 - 2023年市场规模达7.89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27.8亿美元,2023-2028年CAGR高达29% [4] - 在汽车制造、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发挥关键作用,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 [4] - 2030年将渗透至80%的汽车工厂 [6] 商业协作机器人 - 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30万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7270万美元,预计2028年突破12亿美元,CAGR达75% [4] - 在无人零售、餐饮自动化等场景应用广泛,分拣配送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以上 [4] - 2030年在餐饮行业的普及率将达30% [6] 家庭机器人 - 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624亿元人民币,2024-29年CAGR达60%,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2.3%提升至14.6% [6] - 卧安机器人以11.9%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日本市场收入占比达57.7% [6] - SwitchBot App连接设备超910万台,用户复购率达55.2% [6] 技术发展路径 - 英伟达发布全球首个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00T N1,采用双系统架构,模型性能提升40%,开发时间成本降低60%以上 [7][8] - 华为通过盘古大模型5.5及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实现工业、康养等场景的技术孵化,技术转化为量产的效率提升50% [10]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硬件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行业在未来5-10年迎来爆发期 [10] 企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与华为在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以及垂直整合方面的实践,勾勒出技术演进的清晰路径 [7][10] - 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与场景丰富度,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10] - 华为生态的技术输出配合数千家机器人中小企业,共同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 [10]
“大疆教父”李泽湘投资!卧安机器人赴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8:01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华泰国际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前身卧安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创始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李志晨和潘阳,核心团队多位成员毕业于哈工大且合作超过17年 [3]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聚焦家庭场景应用,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2] 核心技术 - 以机器人定位与环境构建技术、AI机器视觉控制技术、分布式神经控制网络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底座 [2] - 产品通过模仿"手"或"脚"的功能改造传统家具,例如门锁机器人可实现面部识别、NFC及语音开锁等功能 [6] 股东与投资背景 - 获得源码资本、高瓴资本、国调创新等知名机构投资,股东包括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等与"大疆教父"李泽湘关联的机构 [3] - 李泽湘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提供专业意见,其曾成功孵化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 [4]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9% [5] - 产品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等六大家庭场景,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等品类 [5]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亿元增长至6.10亿元,日本、欧洲及北美市场分别占比57.7%、21.4%和15.9% [6] 销售渠道 - 亚马逊为核心销售渠道,2024年通过Amazon SC和Amazon VC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8.4%和35.8%,亚马逊为第一大客户 [6] 财务数据 - 毛利率从2022年37.3%提升至2024年53.5%,亏损额从8698.3万元收窄至307.4万元,2024年经调整后净利110.7万元 [7]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1.09亿元增至2024年1.997亿元 [7] 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研发能力提升、销售渠道扩展、品牌全球化及偿还银行贷款 [7]
深商评论|宝安:打造硬核创业的黄金“宝”地
搜狐财经· 2025-06-29 23:49
公司发展 - 蓝动精密是一家聚焦晶圆制造设备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的公司,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用两年时间实现从概念到样机的突破 [1] - 蓝动精密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近40项,并获得国投创业领投的8000万元A轮融资 [1] - 影石创新成为科创板"智能影像第一股",创始人出生于1991年,公司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市占率达67.2% [3] - 卧安机器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创始人34岁,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全球份额11.9% [3] 行业趋势 - "90后"创业者正通过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版图,其创业起点更高、能力更强、视野更广 [3] - 宝安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正全力抢占"AI+终端"制高点,加速推动AI技术在终端产业的规模化应用 [4] 区域支持 - 宝安区实施"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全生产周期,帮助解决融资、空间、人才等难题 [4] - 蓝动精密在宝安区政府专班协助下快速获得生产场地,叠加区位和供应链优势抢占国产替代窗口期 [4] - 宝安通过"重商、惠商、富商、赢商"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硬核创业 [4][5]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扎堆融资IPO,资本更看好零部件附加值?
南方都市报· 2025-06-21 15:34
国产机器人行业融资与上市潮 - 今年以来国产机器人行业迎来融资和上市热潮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交割并频传IPO消息 极智嘉更新招股书冲刺"全球仓储AMR第一股" 石头科技宣布拟赴港上市 [1] - 多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扎堆递表 包括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第一的仙工智能 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提供商卧安机器人 专注于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的乐动机器人 [1][2][3] - 业内专家表示 专注于核心零部件的企业更受市场欢迎 因其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大 议价能力强 利润率高 [1] 三家机器人细分龙头IPO情况 - 仙工智能2023-2024连续两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 控制器适配超过300种零部件 支持1500家集成商与终端客户 部署机器人超过1000种款型 覆盖20多个细分行业 [2] - 乐动机器人2022-2024年视觉感知产品贡献97.8%、99.1%和94%营收 2024年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中全球市场份额1.6%排名第一 [3] - 卧安机器人是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首家实现产品商业化的公司 全球唯一在家庭场景全面布局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产品线涉及7种品类共42个SPU [3] 机器人产业链公司融资动态 - 因克斯智能科技半年内完成3轮融资 累计金额达亿元 投资方包括锦秋基金、深创投集团、复星创富等知名机构 [4] - Motorevo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签约订单已超6000万 全年预计超1亿元 产品应用于乐聚机器人、腾讯RoboticsX等多家企业和高校 [4]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完成3轮融资 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一体化关节、高精度编码器、视触觉传感器等关键组件已具备量产能力 [5][6] 行业现状与公司财务表现 - 市场对机器人行业强烈看好 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展展现巨大潜力 核心零部件企业因技术含量高、议价能力强更受投资者青睐 [7] - 仙工智能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226万、4770.4万和4230.8万元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经调整净亏损持续减少 亏损率从16.7%下降至3.1% [7][8] - 卧安机器人2022-2024年分别亏损8698.30万元、1637.60万元、307.40万元 乐动机器人同期净亏损分别为7313.2万元、6849.1万元和5748.3万元 [7]
「机器人+」港交所成机器人企业“输血站”?8家公司排队IPO,“技术信仰”面临估值大考
华夏时报· 2025-06-20 17:12
机器人行业港股上市潮 - 今年以来多家机器人企业扎堆冲刺港股,包括极智嘉、云迹科技、卧安机器人、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A股上市公司埃斯顿、石头科技也宣布拟赴港上市,三花智控已通过聆讯即将实现"A+H"布局 [1] - 港股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高效融资流程及国际化平台优势是吸引机器人公司的主要原因 [1] - 机器人行业普遍面临盈利难题,技术优势与市场表现存在差距,上市后商业化突破是关键考验 [1] 极智嘉业务与市场表现 - 极智嘉专注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货架到人拣选、货箱到人拣选、托盘到人拣选及智能分拣解决方案 [2] - 2024年极智嘉成为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收入22亿元占全球市场9% [2] - 公司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4.52亿元、21.43亿元和24.09亿元,同期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21亿元、4.58亿元和9224万元 [4] - 2022年起连续3年超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交付约56000台AMR [4] AMR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133亿元增至2024年3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6%,预计2029年达1621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33.1% [2] - 传统仓储解决方案因效率低下、可靠性不足、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面临挑战,AMR需求骤增 [2] 机器人企业上市动机 - 赴港上市理由包括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优化资本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加快海外业务发展等 [6] - 港股对未盈利企业包容性强,上市流程优化(如"A+H"审批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适合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的机器人企业 [7] - 机器人产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且迭代快,上市可满足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资金需求 [7] 行业盈利状况分化 - 除石头科技、三花智控和2024年盈利的卧安机器人外,多数企业仍亏损:云迹科技2024年亏损2756万元,乐动机器人亏损5648.3万元,仙工智能亏损1060万元,埃斯顿2024年亏损8.1亿元 [8] - 石头科技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3亿元、20.51亿元和19.77亿元,三花智控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73亿元、29.21亿元和31亿元 [8] 二级市场表现参考 - 已上市的优必选和越疆呈现两极分化:优必选股价较发行价跌15.4%,越疆股价较发行价涨195% [10]
卧安机器人赴港 IPO:高研发销售费用承压 海外与渠道双依赖暗藏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6-16 11:47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1.9%,是唯一一家在家庭生活场景全面布局家庭机器人品类的公司 [2] - 公司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养老护理、安全防护及能源管理等场景 [2] - 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国泰君安国际及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75亿元、4.57亿元、6.1亿元,亏损分别为人民币8,698.3万元、1,637.6万元、307.4万元,亏损呈收窄趋势 [3] - 2022年毛利率为34.3%(毛利94,139千元/收入274,597千元) [4] - 2024年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合计占总收入的46.5%,研发开支复合年增长率29.9%,销售及分销开支复合年增长率34.7% [5] 市场分布 - 2022-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95.5%、95.6%、95.0%,日本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61.4%、62.3%、57.7% [6][7] - 2024年外汇亏损达649.4万元,同比增幅301.11% [8] 销售渠道 - 2022-2024年亚马逊平台收入占比分别为81.9%、65.2%、64.2% [9] - 平台佣金费用和广告、销售人员开支、推广及业务发展费用在销售及分销开支中占比超八成 [9] - DTC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6.9%提升至2023年的46.1%(210,965千元/457,264千元) [10]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扩大销售渠道及品牌知名度、偿还银行贷款、一般营运资金 [1]
卧安机器人冲刺港股:连亏三年却蹭上具身智能风口,廉价"机器人"单价不足300元
搜狐财经· 2025-06-12 17:2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李泽湘投资孵化,专注于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养老护理等家庭场景 [4][16][17] - 2024年收入达6.1亿元,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48.9%,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66.52%,2024年同比增长33.39% [5] - 公司产品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手指机器人、感知与决策系统等,2024年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收入占比89.68%,其他智能产品占比10.32% [5][6] 财务表现 - 连续三年亏损但亏损幅度收窄:2022年亏损8698.3万元,2023年亏损1637.6万元(同比收窄81.17%),2024年亏损307.4万元(同比收窄81.23%) [5] - 2024年毛利率51.74%,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1.02亿元,2024年达1.72亿元(占收入28.18%),其中47.8%用于广告推广,18.3%用于平台佣金 [8][9] - 2024年外汇亏损649.4万元,同比增长301.11% [10] 产品与市场 - 核心产品客单价较低:智能门锁机器人226元、窗帘机器人249元、手指机器人115元,智能传感器仅69元 [24][25] - 2024年营收过亿产品:智能中枢产品1.16亿元(+20.95%)、门锁机器人1.13亿元(+43.68%)、多功能家用机器人1.08亿元(+98.38%) [6] - 海外市场占比超95%:日本市场收入3.52亿元(占比57.7%),欧洲市场1.31亿元(+89.8%),北美市场9673.5万元(+15.88%) [15] 渠道策略 - 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收入占比49.8%,2022-2024年从1.01亿元增至3.04亿元 [14] - Amazon SC渠道贡献收入1.73亿元(占比28.4%),自营独立站收入8868.8万元(占比14.5%) [15] - 零售商渠道收入2.45亿元(占比40.1%),其中Amazon VC渠道占2.19亿元 [15] 资金与负债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127.8万元(同比扩大227.04%),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065.6万元(同比扩大559.65%) [27] - 资本负债比率持续上升:2022年0.5,2024年达1.0 [35]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余额9125万元,同比增长202.15%,募资部分将用于偿还1800万元定期贷款及4.36亿日元保理融资 [29][30] - 存货快速增长:2024年底1.64亿元(+98.5%),其中原材料6336.6万元(+106.4%),制成品8735.5万元(+133.4%) [32]
「机器人+」“非人形”路径迎资本大考!卧安机器人扭亏后闯关港股,海外市场依赖暗藏风险
华夏时报· 2025-06-11 14:36
公司商业化进展 - 卧安机器人2015年成立于深圳,由李泽湘孵化,专注于非人形机器人产品如指纹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等,差异化布局避开人形机器人赛道[1] - 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和6.1亿元,其中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收入占比从2.29亿元增至5.4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4.8%[2] - 公司2024年实现盈利,经调整利润从2022年亏损8360.5万元改善至2024年盈利110.7万元,成为少数盈利的机器人企业[3] 行业竞争格局 - 按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9%,且是唯一实现家庭场景全品类布局的企业[6] - 2025年国内机器人领域发生260起融资,人形机器人仅占67起,显示非人形赛道同样受资本关注[5] - 全球家庭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2年2133亿元增至2024年2577亿元(CAGR 9.9%),预计2029年达4283亿元(2024-2029年CAGR 10.7%),渗透率将从25.8%提升至29.5%[6] 市场依赖与风险 - 公司95%收入依赖海外市场,其中日本市场占比57.7%(2024年),欧美市场合计贡献37.3%[7] - 中美关税博弈影响跨境业务,所有产品在中国生产后出口美国,需应对反倾销、出口管制等法规,2024年净汇兑亏损因日元贬值扩大至650万元[7][8] - 行业专家指出海外市场优势在于老龄化需求明确、竞争较弱,但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技术创新应对关税风险[7][8] 产品与技术路线 - 产品聚焦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指纹门锁机器人、AI网球机器人等,技术实现难度低于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优势明显[1][5] - 行业对机器人形态存在分歧,部分专家认为AGI发展将推动形态多样化,但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应用前景更广[2] - 现有商业化成功案例多为非人形产品,如清洁家电、工业机器人等,公司产品因实用性强更易落地[2]
卧安机器人准备赴港上市 有望成为AI家庭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深圳商报· 2025-06-11 06:33
公司上市动态 - 卧安机器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国泰君安国际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AI家庭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注册地为深圳宝安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于2015年创办 [1] - 致力于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开创多个首创产品 [1] - 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矩阵覆盖七种品类共42款SPU应用于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养老护理安全防护能源管理等场景 [1] - 2022年至2024年平均每年发布10款新产品或升级现有产品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1.9% [1] - 唯一一家在家庭生活场景全面布局家庭机器人品类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1] 行业背景 - 深圳共有5.11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稳居全国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 [2] - 宝安集聚近1.5万家机器人企业占深圳机器人总数23.93% [2] - 深圳每5家机器人企业就有1家来自宝安 [2] - 宝安机器人企业数量专利产值均在深圳名列前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