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机器人

搜索文档
“大疆教父”李泽湘投资!卧安机器人赴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8:01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华泰国际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前身卧安科技成立于2015年1月,创始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李志晨和潘阳,核心团队多位成员毕业于哈工大且合作超过17年 [3]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聚焦家庭场景应用,构建以智能家庭机器人产品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2] 核心技术 - 以机器人定位与环境构建技术、AI机器视觉控制技术、分布式神经控制网络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底座 [2] - 产品通过模仿"手"或"脚"的功能改造传统家具,例如门锁机器人可实现面部识别、NFC及语音开锁等功能 [6] 股东与投资背景 - 获得源码资本、高瓴资本、国调创新等知名机构投资,股东包括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等与"大疆教父"李泽湘关联的机构 [3] - 李泽湘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提供专业意见,其曾成功孵化大疆创新等科技企业 [4]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达11.9% [5] - 产品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等六大家庭场景,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等品类 [5]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亿元增长至6.10亿元,日本、欧洲及北美市场分别占比57.7%、21.4%和15.9% [6] 销售渠道 - 亚马逊为核心销售渠道,2024年通过Amazon SC和Amazon VC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8.4%和35.8%,亚马逊为第一大客户 [6] 财务数据 - 毛利率从2022年37.3%提升至2024年53.5%,亏损额从8698.3万元收窄至307.4万元,2024年经调整后净利110.7万元 [7]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1.09亿元增至2024年1.997亿元 [7] 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研发能力提升、销售渠道扩展、品牌全球化及偿还银行贷款 [7]
40亿,李泽湘又要去IPO了
36氪· 2025-06-15 15:42
机器人行业IPO热潮 - 2025年上半年云迹科技、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多家企业提交IPO申请 [1] - 埃斯顿与石头科技积极推进A+H股上市计划 [1] - 汉阳和云鲸开启Pre-IPO轮融资 [1] 卧安机器人核心数据 - 公司估值从最初2千万元飙升至40亿元 [1] - 2024年市场份额达11.9% 为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第一名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6.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9% [8] - 2024年交付240万台增强型执行机器人 销售收入5.47亿元占总收入89.8% [8] 卧安机器人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涵盖灵活型技巧机器人与增强型移动机器人两大体系 [7] - 2022-2024年平均每年推出10款新产品或升级版本 [7] - 通过中枢平台实现自主学习与动态决策 具备"会思考的物理交互"能力 [7]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62亿元、0.89亿元、1.12亿元 [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02亿元、1.37亿元、1.72亿元 [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34万元 流动负债1.57亿元 [11] - 存货规模从2022年8360万元增至2024年1.64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达44.5% [1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家庭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2年2133亿元增至2024年2577亿元 复合增长率9.9% [12]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4283亿元 渗透率提升至29.5% [12] - 公司95%收入来自日本、欧洲和北美市场 其中日本市场占比57.7%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优必选2023年12月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14] - 越疆科技2024年12月上市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14] - 云迹科技2025年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酒店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超80% [14] 行业挑战 - 卧安机器人2022-2024年累计亏损1.06亿元 [10] - 云迹科技过去三年累计亏损8.15亿元 流动负债20.22亿元 [15] - 美国Embodied公司因产品成本过高在2025年宣布破产 [16] - 达闼科技因核心部件成本过高导致资金链断裂 [16]
获“大疆之父”李泽湘投资 卧安机器人冲击“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4:42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是专注于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研发的企业,旨在实现家庭场景的全面智能化[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前身卧安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在日本设有市场运营中心[7] - 2024年总营收突破6亿元,毛利率达51.7%,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9.0%[4][8]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以7.1亿元成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11.9%[6] - 在日本市场连续三年保持零售额第一,2024年日本收入占比57.7%[8] - 在亚马逊日本站有四款热销产品位居细分赛道冠军,包括智能插头(3781日元)、窗帘开关器等[8] 产品与技术 - 首创手指机器人(2017年),产品具备AI决策能力,可自主学习用户习惯[6][11] - SwitchBot品牌系列涵盖智能锁、扫地机器人等近十款产品,通过亚马逊销往90多个国家[7][8]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开支1.12亿元,较2022年增长80.65%[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亿元增至6.10亿元,毛利从0.94亿元跃升至3.16亿元[8] - 经调整EBITDA于2023年转正,2024年达2608万元,但净利润仍亏损307.4万元[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显著,2024年达1.72亿元,占营收比重28.2%[9] 资本运作 - 2025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用于研发升级及全球市场拓展[3][12] - 累计完成6轮融资,估值从天使轮1.6亿元飙升至C轮40.5亿元[12] - 股东包括李泽湘(持股12.98%)、高瓴资本、源码资本等知名机构[11][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志晨为哈工大本科、南洋理工硕士,34岁即带领公司冲刺IPO[10][11] -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工大,CFO胡治东具备中金公司投行背景[10][12] - 创业初期通过众筹推出SwitchBox小盒子,2017年凭借手指机器人打开市场[11]
卧安机器人冲刺港股:连亏三年却蹭上具身智能风口,廉价"机器人"单价不足300元
搜狐财经· 2025-06-12 17:2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李泽湘投资孵化,专注于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养老护理等家庭场景 [4][16][17] - 2024年收入达6.1亿元,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48.9%,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66.52%,2024年同比增长33.39% [5] - 公司产品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手指机器人、感知与决策系统等,2024年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收入占比89.68%,其他智能产品占比10.32% [5][6] 财务表现 - 连续三年亏损但亏损幅度收窄:2022年亏损8698.3万元,2023年亏损1637.6万元(同比收窄81.17%),2024年亏损307.4万元(同比收窄81.23%) [5] - 2024年毛利率51.74%,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1.02亿元,2024年达1.72亿元(占收入28.18%),其中47.8%用于广告推广,18.3%用于平台佣金 [8][9] - 2024年外汇亏损649.4万元,同比增长301.11% [10] 产品与市场 - 核心产品客单价较低:智能门锁机器人226元、窗帘机器人249元、手指机器人115元,智能传感器仅69元 [24][25] - 2024年营收过亿产品:智能中枢产品1.16亿元(+20.95%)、门锁机器人1.13亿元(+43.68%)、多功能家用机器人1.08亿元(+98.38%) [6] - 海外市场占比超95%:日本市场收入3.52亿元(占比57.7%),欧洲市场1.31亿元(+89.8%),北美市场9673.5万元(+15.88%) [15] 渠道策略 - 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收入占比49.8%,2022-2024年从1.01亿元增至3.04亿元 [14] - Amazon SC渠道贡献收入1.73亿元(占比28.4%),自营独立站收入8868.8万元(占比14.5%) [15] - 零售商渠道收入2.45亿元(占比40.1%),其中Amazon VC渠道占2.19亿元 [15] 资金与负债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127.8万元(同比扩大227.04%),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065.6万元(同比扩大559.65%) [27] - 资本负债比率持续上升:2022年0.5,2024年达1.0 [35]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余额9125万元,同比增长202.15%,募资部分将用于偿还1800万元定期贷款及4.36亿日元保理融资 [29][30] - 存货快速增长:2024年底1.64亿元(+98.5%),其中原材料6336.6万元(+106.4%),制成品8735.5万元(+133.4%)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