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强化学习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WRC | 淋雨表演!“机器狗”集体舞耍宝卖萌引围观
新浪科技· 2025-08-08 13:16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智身科技四足机器人产品钢镚ZSL-1 - 钢镚ZSL-1是专为复杂场景打造的"全能选手"四足机器人 [2] - 采用AI强化学习运控算法和强劲动力系统 [2] - 可在山路、废墟、沙地等复杂地形中实现智能决策 [2] - 技术参数:最高运动速度3.7米/秒 最大爬坡角度40° 连续攀爬楼梯高度16cm 最大载荷8kg [2] - 产品在雨天户外场景展示时吸引了观众目光 [2]
机器人杭州上演格斗赛!拳拳到肉,宇树CEO王兴兴:创造了人类历史新时刻
量子位· 2025-05-26 13:27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 - 比赛在杭州举行 四支参赛队伍均使用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 最终"AI测算师"机器人夺冠 [1][4][5] - 现场解说员评价机器人对比两三个月前进步天差地别 宇树科技CEO称创造了人类历史新时刻 [7][8] 比赛规则与过程 - 比赛规则:击中头部/躯干计分(手部1分 腿部3分) 倒地扣5分 8秒内无法起身扣10分 [9] - 竞技赛采用三回合制 每回合两分钟 分组为小黑VS小粉 小绿VS小红 小黑VS小绿 [16][20][51] - 机器人展现侧踢 直拳 勾拳等格斗动作 出现背对背定位失误 自主起身等场景 [19][22][24] - 小绿机器人使用组合拳和嘲讽挑衅 小黑凭借更少失误夺冠并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邀请函 [39][41][53][54] 技术亮点 - 宇树G1机器人身高130cm 体重35kg 配备先进计算能力和运动控制 通过AI强化学习掌握8套格斗动作 [56][57][60] - 采用语音控制+遥感控制双模式 融合动作控制/智能决策算法 实现实时定位对手并生成策略路径 [61][63] - 硬件设计强化抗冲击性能 金属外壳耐击打 骨骼结构采用抗干扰材料 动态平衡算法优化稳定性 [65][66][68] - 赛前进行动作捕捉和"抗击打"训练 暴露的定位错误 平衡问题将推动算法迭代 [59][60][68] 行业影响 - 赛事首次验证人形机器人在高压环境下的多模态感知和全身协调能力 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 [56] - 网友热议机器人格斗成为新兴竞技形式 与机器人马拉松共同展示技术进步 [70][71]
功夫机器人来了!直拳勾拳、战术闪避……格斗比赛会有怎样精彩?探营↓
央视网· 2025-05-24 19:04
赛事概况 -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将于5月25日在杭州举行,分为表演赛与竞技赛两大板块 [3] - 表演赛通过单机特技、群体对抗结合灯光音乐编排展示机器人协同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 [3] - 竞技赛由4支队伍进行实时操控对抗,参赛机器人均搭载国产自主研发技术 [3] 机器人技术细节 - 参赛机器人通过专业格斗选手动作捕捉获取运动轨迹数据,并利用AI强化学习完成动作训练 [14] - 机器人已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 [17] - 机器人关键结构件经过保护设计,高强度训练产生的划痕不影响功能运作 [10][12] 测试与优化 - 赛前进行成百上千次室内外测试,评估关节电机损耗以提升性能 [28] - 压力测试重点优化地形适应性、摩擦力及平衡能力等指标 [26][28] - 极端格斗环境考验有助于算法升级,为未来生产生活应用奠定基础 [24][30] 操控与比赛机制 - 采用"人机协作"模式,真人选手通过遥控器组合按键操控机器人招式 [21][23] - 3D立体操控需实时关注站位与动作姿态以精准出拳 [21] - 现场配备技术安全员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23] 行业应用前景 - 硬件稳定性是机器人未来服务工厂与家庭场景的基础条件 [30][31] - 格斗大赛极端环境可精进机器人移动能力、动作流畅度等核心性能 [30]
摔倒的宇树和人形机器人的“求生”博弈
36氪· 2025-04-23 07:51
全球首次人机半程马拉松赛事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首次实现人类与21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同场竞技 包含天工Ultra 松延动力N2等明星机型 [1] - 赛事设置特殊规则:每队最多3名选手(含领跑员) 机器人间距1米以上 出发间隔1分钟 允许中途换电或更换同型号机器人 [1]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 松延动力N2获亚军 上海卓益得行者二号得季军 体现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1] 参赛机器人技术参数与厂商 - 参赛机型涵盖120cm-180cm身高区间 重量17-88kg不等 优必选 钛虎 乐聚等厂商参与 高校团队如华中科大 清华大学通班亮相 [2] - 松延动力N2以1.2米/30kg规格 18个自由度 3.5米/秒奔跑速度成为焦点 预售价仅3.99万元 [11] - 实际比赛暴露技术缺陷:宇树G1等机型频繁摔倒 需领跑员遥控操作 与厂商宣传的自主运动能力存在差距 [2][3] 行业价格战与成本结构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快速下探:众擎PM01报价8.8万 松延动力N2预售3.99万 较宇树G1基础款9.9万降幅显著 [9] - 特斯拉Optimus Gen2硬件成本约13万 配备42自由度+14触觉传感器 远高于国内入门机型配置 [11] - 松延动力宣称3.99万售价仍可盈利 但18自由度的N2与高端机型存在明显性能差距 [13] 商业化落地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商业租赁 日租价格从高峰2万降至3000元以下 用于展会 开业等营销场景 [16] - 优必选Walker S探索工业协同生产 与吉利 比亚迪等合作 智元机器人发布开源具身大模型Genie Operator-1 [18][20]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低价策略限制性能拓展 消费级市场尚未成熟 82亿市场规模预测依赖未来场景落地 [15][17] 资本动态与行业洗牌 - 2025Q1智元 众擎等获腾讯 TCL等投资 但同期超10家企业倒闭 达闼机器人陷财务危机 [21] - 优必选2024年亏损11.6亿 金沙江创投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 反映短期盈利困境 [21] - 业内预测技术成熟需5-10年 杨立坤认为需等待AI架构突破 王兴兴指出商业模式尚未跑通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