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腾讯想做机器人的“大脑”供应商,现阶段不追求商业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23:51
腾讯Tairos具身智能平台发布 - 腾讯在WAIC大会上展示搭载Tairos平台的G1人形机器人 该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环境识别和自然对话功能 对话内容包括理解"身边"等抽象指令并准确执行[2][3] - Tairos平台由模型算法和云服务构成 模型层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和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 云服务层包含仿真平台、数据平台和开发工具[2] - 多模态感知模型使机器人通过视觉触觉理解环境 规划大模型帮助拆解任务目标 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实现从感知到行动的闭环[2] 平台合作生态与战略 - 腾讯首批合作企业包括宇树科技、乐聚、帕西尼感知等五家公司 2024年底启动前已调研全国60多家机器人企业[3][4] - 平台采用模块化服务模式 开放给所有硬件厂商 企业可自主选择感知模型或规划大模型等模块[4] - 合作策略聚焦配合度高的种子企业 暂不考虑具备端到端模型研发能力的公司 初期控制合作规模后续逐步扩展[4] 腾讯机器人业务定位 - Robotics X实验室明确不做商业化硬件 已发布的四足机器人、轮腿机器人和"小五"人形机均为研究原型[5] - "小五"在养老院场景测试旨在验证交互安全性、鲁棒性和电子皮肤技术 实验室将持续开展展示性研究[5] - 公司战略调整为专注云和大数据优势领域 定位为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而非硬件竞争者[6] 技术突破展示 - G1机器人实现非遥控自主登台 能准确识别讲台上的电脑、鲜花和麦克风等物体[3] - 对话系统突破传统炫技模式 实现包含时间安排("晚上加班")等复杂语义的自然交流[2]
机器人杭州上演格斗赛!拳拳到肉,宇树CEO王兴兴:创造了人类历史新时刻
量子位· 2025-05-26 13:27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 - 比赛在杭州举行 四支参赛队伍均使用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 最终"AI测算师"机器人夺冠 [1][4][5] - 现场解说员评价机器人对比两三个月前进步天差地别 宇树科技CEO称创造了人类历史新时刻 [7][8] 比赛规则与过程 - 比赛规则:击中头部/躯干计分(手部1分 腿部3分) 倒地扣5分 8秒内无法起身扣10分 [9] - 竞技赛采用三回合制 每回合两分钟 分组为小黑VS小粉 小绿VS小红 小黑VS小绿 [16][20][51] - 机器人展现侧踢 直拳 勾拳等格斗动作 出现背对背定位失误 自主起身等场景 [19][22][24] - 小绿机器人使用组合拳和嘲讽挑衅 小黑凭借更少失误夺冠并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邀请函 [39][41][53][54] 技术亮点 - 宇树G1机器人身高130cm 体重35kg 配备先进计算能力和运动控制 通过AI强化学习掌握8套格斗动作 [56][57][60] - 采用语音控制+遥感控制双模式 融合动作控制/智能决策算法 实现实时定位对手并生成策略路径 [61][63] - 硬件设计强化抗冲击性能 金属外壳耐击打 骨骼结构采用抗干扰材料 动态平衡算法优化稳定性 [65][66][68] - 赛前进行动作捕捉和"抗击打"训练 暴露的定位错误 平衡问题将推动算法迭代 [59][60][68] 行业影响 - 赛事首次验证人形机器人在高压环境下的多模态感知和全身协调能力 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 [56] - 网友热议机器人格斗成为新兴竞技形式 与机器人马拉松共同展示技术进步 [70][71]
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还是“脑子”
36氪· 2025-05-03 10:17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关注度显著提升,行业呈现爆发趋势,被NVIDIA视为生成式AI后的下一个技术爆点[1] - 行业活动热度高涨,如ROSCon开发者大会、春晚机器人表演等事件推动公众认知[1]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叠衣服等案例展示技术进步,但实际发展水平仍低于市场预期[1][3] 技术挑战与性能表现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暴露技术短板:平衡性差(需人工搀扶)、续航不足(需中途更换电池)、自主导航能力弱[6]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比赛中多次摔倒,公司澄清系客户自主改装导致,强调机器人性能高度依赖使用者调试[2] - 当前人形机器人普遍存在"小脑(运动控制)发育不完全,大脑(智能决策)完全不发育"的问题[6] 核心技术与硬件升级 - 芯片性能决定智能化程度:宇树G1采用8核CPU+NVIDIA Jetson Orin模组,支持深度强化学习实现高难度动作[10] - 国内芯片技术突破:黑芝麻智能A2000Pro芯片算力对标4颗英伟达OrinX,达1000TOPS级别[11][12] - 头部企业硬件配置对比:优必选Walker X搭载Intel i7+NVIDIA显卡,智元机器人采用Jetson AGX Orin(275 TOPS算力)[10][11] 行业活动与未来测试 - 首届具身智能运动会将于2025年举办,设置竞速跑、足球、救援等多元项目,全面测试机器人综合能力[14] - 宇树科技将参与运动会竞速跑和舞蹈表演,或为技术实力正名[15] - 比赛机制推动技术迭代:通过极限测试暴露问题(如马拉松赛事),加速运动控制与环境交互能力提升[14] 技术演进方向 - 具身智能成为AGI关键路径,神经网络时代推动机器人从程序化被动执行转向环境感知+自主决策[9] - 任务执行模式向自动驾驶靠拢,依赖感知-决策-运控三模块协同,大模型增强泛化任务理解能力[5] - 应用场景从工业向生活服务扩展,智能化程度提升是市场火热的核心驱动[9]
跑步中摔倒、不走直线,互动时瘫倒死机,宇树科技机器人被质疑割韭菜! 背后资本推手包括雷军系顺为资本,王兴系美团,王兴兴亲自下场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4-21 21:32
事件概述 -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在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表现不佳,出现跑步摔倒、不走直线等情况[1] - 公司声明称未直接参与比赛,是客户使用自有算法操作机器人参赛[1] - 网友质疑公司机器人性能稳定性,并提及春晚表演时出现死机情况[2]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回应称春晚表演是全自动完成,死机系操作失误导致[4] 公司背景 -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研发[5]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5] - 2023年推出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最快奔跑速度达每秒3.3米[5] - 创始人王兴兴持股26.967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5] 融资情况 - 已完成9轮融资,最近一次为2024年9月C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6] - 投资方包括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美团龙珠、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6] - 背后资本包括雷军系顺为资本和王兴系美团[6] - 有媒体报道公司计划引入蚂蚁集团和中国移动投资,但公司否认该消息[6] 技术表现 - 春晚表演中机器人可实现全自动复杂变队形[4] - 公司称机器人自主行走功能将很快实现[4] - 人形机器人H1可完成奔跑、上下楼、后空翻等复杂动作[5]
机器人“导游”将上岗、“打飞的”逛市内外景区——百业联动,成都文旅密集“上新”
四川日报· 2025-04-02 11:18
文旅科技融合新场景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型号(身高1.27米,肩宽45厘米)将进驻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承担讲解、导流、表演等功能,支持多语种互动开发 [1][2] - 宇树科技B2-W机器狗具备50公斤负重能力,水陆两用,计划与G1机器人同步部署于景区危险区域巡查 [2] - 人体外骨骼装备已在青城山投用,助力游客登山 幾米绘本VR剧场通过5G-A技术实现"数字孪生"沉浸式体验 [2] 低空文旅经济 - 都江堰拜鸣科技运营的亿航eVTOL已获适航证,计划2024年落地都江堰起降点,目标吸引1万名游客体验空中观光 [3] - 青城山—自贡凤鸣机场低空航线开通(全长270公里,单程90分钟),串联两地文旅资源,实现常态化"打飞的"游览 [4] 文旅产业跨界融合 - "文旅+演出":成都2023年举办5800场音乐演出,票房收入16.93亿元,演出场馆达108个,大型演唱会规模全国前五 [5] - "文旅+交通":夜游锦江项目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入选全国交通旅游融合示范案例 [5] - "文旅+文创":成都博物馆孵化3200款文创产品 《熊猫的世界》VR、《哪吒》衍生品等数字项目多点开花 [5] 国际化文旅布局 - 成都2023年新增30个境外旅游驿站,推动熊猫、美食、动漫等文化产品出海,强化主要客源地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