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

搜索文档
黄仁勋首次投资核电,6.5亿美元建首座商业反应堆,预计2030投产
量子位· 2025-06-29 15:43
英伟达投资核电领域 - 英伟达旗下风投部门NVentures参与核能公司TerraPower最新一轮6.5亿美元融资,这是黄仁勋首次涉足核电领域[1] - 融资将用于建造TerraPower首座商业核电站,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Natrium反应堆项目[2] - 建成后反应堆将产生345兆瓦电力,配套储能系统峰值输出功率可达500兆瓦,足以为约40万户家庭供电[3] - 参与投资的还包括韩国现代和比尔盖茨[4] TerraPower技术路径 - 同时推进两种反应堆技术:近期可商业化的钠冷快堆(SFR)和远期革命性的熔融氯化物快堆(MCFR)[12] - 钠冷快堆使用液态钠作为冷却剂,系统可在接近常压下运行,简化设计并提升安全性[13] - Natrium系统集成千兆瓦级熔盐储能装置,可在短时间内将输出功率从345兆瓦提升至500兆瓦,持续超过5.5小时[15][17] - 熔融氯化物快堆使用熔融氯化物盐作为燃料和冷却剂载体,运行温度更高,可为化工、制氢等工业过程提供工艺热[19] 第四代核能技术发展 - 第四代核能技术共有六种候选路线[21] - 超高温气冷堆(VHTR)最早由华能集团在2023年投入商业运行,成为全球首座第四代商业核电站[22] - 钠冷快堆(SFR)阵营最为热闹,包括TerraPower的Natrium、日本东芝的4S设计、加拿大ARC Nuclear的ARC-100等[25] - 熔盐堆(MSR)可能是最具优势的技术,包括加拿大的Terrestrial Energy、英国的Moltex Energy和中国科学院的钍基熔盐堆计划[27] - 铅冷快堆(LFR)最早由前苏联推动,使用液态铅或铅铋合金冷却,化学稳定性好[29][30] - 超临界水堆(SCWR)和气冷快堆(GFR)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商业化公司[32][34][36] AI巨头核电布局 - 2024年起科技界掀起核电投资热潮,背后推手是AI数据中心疯狂增长的电力需求[37] - OpenAI的Sam Altman个人投资了两家核能公司:Oklo和Helion[38] - Oklo专注于15-50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瞄准数据中心市场[39] - Helion押注可控核聚变技术,Altman个人投资高达3.75亿美元[41] - 亚马逊领投X-energy的5亿美元融资,计划建设320兆瓦小型模块化反应堆[47] - 谷歌与Kairos Power签署协议,计划到2035年购买约500兆瓦核电[48] TerraPower其他业务 - 计划用核技术开发癌症治疗方案,使用锕-225放射性核素进行肿瘤靶向α疗法[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