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T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麦特汽车发布电池弹射技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1 21:59
核心技术特点 - 电池弹射技术利用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与侧插式换电技术,在BMS或支架系统检测到电池异常或不可避免碰撞时,1秒内将热失控电池弹射至3至6米外的安全区域[2][3] - 技术优势包括成本低、次生损失小、电池损失小、兼容性强及车身改动小,提供单双三仓电池舱形式,适配A00至D级纯电和增程式车型,兼容400伏与800伏电压平台[5][6][7][8][9] - 弹射执行需满足两条件:系统检测到电池热失控或碰撞将导致热失控,且环境感知系统确认半径10米内无任何人与障碍物,不满足条件则无法执行弹射[9][10] 行业影响与保险考量 - 保险公司认为该技术可降低赔付成本、减少全损率及火势蔓延导致的高额理赔,提升人员安全并影响乘客责任险风险敞口,但需公开弹射成功率及失效场景应对方案以精准定价风险[11] - 技术大规模应用需与主机厂、维修企业共享弹射触发条件及损伤评估指南,推动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事故后弹射记录及损伤数据实时回传,帮助保险公司评估损失过程及风险管控[11] - 电池弹射系统联动保险公司提前评估电池健康状态具备进一步开发空间,弹射系统是否具备远程预警功能可减少三者损失[11] 工程化挑战与市场适配 - 工程师建议技术需与智能驾驶系统更好结合,利用其环境感知能力确保安全弹射,同时需协调电池仓重量空间占用与轿车"低趴"设计趋势的矛盾[13][15] - 技术需考虑与电池技术从CTP向CTC发展的趋势及一体化压铸车身设计的潜在冲突,弹射装置盖板打开速度不能过慢,电池仓需安全冗余设计避免损坏导致失控[15] -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需评估电池仓及气体发生器带来的材料成本增加对整车开发的影响,以及车身、底盘、电气架构平台化改造带来的成本变化[13] - 公共道路安全法对弹出大型物体有具体规定,电池弹射作为新课题需与公安部交管局等部门沟通探讨在公共道路上弹射的合法性与安全性[13] 消费者接受度与商业潜力 - 市场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安全技术存在支付意愿,愿意多花钱购买心理安全,技术作为新车卖点需研究提升单车利润的可能性[14][16] - 作为新技术需认真考虑消费者接受度的市场引导和教育需求[15]
整车客户增至五家,宁德时代主推滑板底盘背后有何谋划?
新浪财经· 2025-05-14 20:50
业务进展 - 公司与长安马自达签署协议,将基于滑板底盘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品,这是第五家计划选用该技术的整车企业[1] - 北汽新能源已明确将基于合作滑板底盘推出多款新车型,首款车型量产预计在2026年左右[1] - 公司正在与多家海外企业密切洽谈滑板底盘合作[1] 技术特点 - 滑板底盘囊括整车所需的驱动、制动、转向、电池等关键部件,最大特点是车身上下分体,底盘实现独立运动与控制[1] - 上下车身分体可平行开发,同一款滑板底盘能兼顾轿车、SUV、MPV等不同车型[1] - 滑板底盘基于电池底盘集成技术(CTC),在汽车底盘上直接安装电芯,相比传统模式可提供更多电池空间[3][4] 战略意义 - 滑板底盘将大幅降低新车型开发成本,为电动汽车行业新参与者敞开大门[2] - 有利于公司与整车企业实现更深度绑定,应对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差距缩小带来的竞争压力[2] - 业务扩展至动力电池之外是公司延续发展前景的必然选择[3] 发展历程 - 从2018年开始做滑板底盘基础研究,2021年成立子公司时代智能作为运营主体[2] - 时代智能已拥有约600人团队,2024年江西宜春生产基地投产,2023年11月实现首款滑板底盘量产交付[6] - 制定了"531"计划,目标从第五年起每年为2-3家整车厂配套滑板底盘[6] 市场前景 - 滑板底盘有望在未来十年占据接近两位数的市场份额[8] - 新势力造车可借此降低十数亿元开发费用和48个月开发周期,大型车企可将其作为现有底盘平台补充[6]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促使更多车企改变对滑板底盘模式的接受程度[7] 产品规划 - 滑板底盘分为小、中、大三款平台,可配套不同应用场景车型,车企可在12-18个月内开发新车型[6] - CTC技术可采用价格较低磷酸铁锂电池实现与三元电池相近续航里程,同时降低成本[4] - 此前推出的麒麟电池是CTP技术典型代表,通过跳过模组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