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A两地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 | AH比较系列(2):H+A新路径开启
中金点睛· 2025-06-16 07:38
深港联动深化"H+A"上市通道 - 资本市场开放力度提升,A to H两地双重上市更为便捷,年初以来部分A股公司加速赴港上市[2] - 6月10日《意见》允许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预计更多优质企业将实现两地上市[2] - 深港通机制自2016年推出以来逐步深化,成为新经济企业发展和资金配置的重要枢纽[7]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概况 - 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共249家,仅27家实现H+A两地上市;按办公地统计则有1571家[4] - 行业分布:消费类占比32%,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合计占比14%,包含科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4] - 1593家大湾区企业中,有望符合深交所主板/创业板财务标准的分别为436家(27%)和910家(57%)[5] 企业类型与结构分析 - A股赴港二次上市项目较多,港股回归A股受VIE结构限制,成功案例较少[5] - 大湾区企业中VIE结构企业共81家,包含科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龙头企业[5] - 初步测算有6家VIE结构企业符合深交所红筹企业上市的市值条件[5] 政策影响分析 - 强化深港交易所协同效应,推动两地估值体系接轨,促进优质企业价值再发现[7] - 双向引入优质企业,提高A股市场新兴产业占比,为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好选择[7][8] - 形成"香港孵化+内地加速"资本协同模式,结合港股国际资本吸引力和深交所融资优势[8] 历史表现与投资机遇 - 105家港股回归A股企业上市后表现较好,跑赢同期A股市场及港股标的[9] - T+7/T+30/T+90/T+180区间涨幅平均值分别为7.0%/18.6%/19.9%/19.6%,跑赢A股市场6.2/17.7/15.7/11.3个百分点[9] - 对应港股标的表现偏弱,涨幅平均值为-3.0%/-2.6%/-0.7%/2.8%[9] - 新消费、互联网、创新药等结构性行情下,大湾区行业结构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9]
重大利好!“H+A”打通深港市场,大湾区硬科技企业迎发展新机
搜狐网· 2025-06-11 15:47
政策解读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打通"H+A"两地上市新通道 [1] - 新政实质性打通"H+A"两地上市通道,A股市场对优质科技企业估值更具吸引力,有望改善港股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折价 [1] - 回归深交所可贴近内地投资者,内地投资者对AI、智能驾驶等前沿赛道标的认知度和投资热情较高,将显著提升资本活水 [1] 市场影响 -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港交所创下410亿港元年度最大IPO,展现香港市场对内地科技企业的融资价值 [1] -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孕育大批硬科技企业,新政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资本市场选择 [1] - 港交所国际规则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球化基因,回归深交所将为A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 [2] 行业机遇 - 国家大力支持智驾产业加速发展,利好政策频发,"H+A"政策叠加AEB强制性国家标准加速推进,与产业新动能形成共振 [1] - 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获得爆发性增长机会 [1] - 佑驾创新、速腾聚创、越疆、优必选等港股科技公司在深交所二次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估值提升缓解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的资金压力 [2] 公司案例 - 佑驾创新是中国少数能实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全栈自研的公司之一,优秀的产品梯队和客户矩阵有望展现极强业绩弹性 [2] - 国证国际给予佑驾创新"买入"评级,目标价31.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0%上升空间 [2] - 截至发稿,佑驾创新股价涨超11%,最高报28.7港元/股 [2] 政策效果检验 - 企业能否把握"H+A"资本机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关乎自身发展,也将检验政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实际成效 [3]
在港上市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获允许在深上市,智驾、机器人等科技标的有望受益
IPO早知道· 2025-06-11 10:38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办、国办于6月10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允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政策出台后两地上市通道或将进一步打通,"H+A"模式可能更普遍,此前仅中芯国际、中国移动等绝对龙头采用该模式 [2] - 政策实施后更多大湾区优质港股企业有望实现"H+A"两地上市,需等待后续细则明确 [5] 企业上市优势分析 - 港股企业"回A"成本降低,因已通过港股上市审计及证监会国际部批准,与监管部门沟通更顺畅 [3] - "H+A"两地上市可增强企业流动性,投资者结构多元化,内地投资者参与门槛大幅降低 [3]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供应链成熟、产业链协同能力强,深圳投资机构对早期高投入企业支持力度大 [4] 潜在受益企业领域 - 智能驾驶、机器人、生物科技领域企业可能成为首批受益者,如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越疆(协作机器人)、佑驾创新(舱驾一体)等近2年港股上市企业 [4] - 多家大湾区智能驾驶、机器人企业计划2023年6月30日前递交港交所招股书,政策实施后可能加快上市步伐 [4] 市场案例参考 - 优必选港股上市市值达380亿港元,成为首家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 [10] - 佑驾创新港股上市首日涨幅超9%,速腾聚创市值超190亿港元成为全球最高市值激光雷达企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