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CU
icon
搜索文档
国民技术报考港交所上市,连续两年亏损,合计约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8 11:55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代码:300077),正在申请港交所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前身为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约5.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孙迎彤 [5] - 公司定位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为智能终端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企业中的全球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排名前三 [3]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排名第一 [3] - 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95亿元、10.37亿元、11.68亿元,呈现波动 [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26亿元、1801.1万元、1.82亿元,毛利率从35.6%骤降至1.7%后回升至15.6% [4][6] - 净亏损分别为1893万元、5.94亿元、2.56亿元,2023年亏损显著扩大 [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5.91亿元、-1.92亿元,受股份支付影响显著 [6][7]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芯片产品(占比38.3%-47.6%)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及水磨石加工服务(占比47.1%-52.2%) [7] - 芯片产品销量从2022年1.36亿颗增至2024年3.41亿颗,但收入2023年下降8.96%至4.17亿元,2024年增长33.22%至5.56亿元 [8] - 人造石墨产品销量从2022年1.40万吨增至2024年2.65万吨,石墨化加工服务量2024年大幅增至6000吨 [8] 技术发展 - 2018年确立平台化发展方向,推出基于Cortex-M0至M7的32位MCU产品 [3] - 2019年实现40纳米eFlash制程的通用MCU量产 [3] - MCU作为智能终端核心控制器,其算力、安全性与系统集成度成为关键技术基础 [3] 资本市场 - 截至2025年6月27日A股股价报25.41元/股,市值约148亿元 [8]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军工+人形机器人+无人机+MCU芯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重点布局精密轴承和丝杠
财联社· 2025-06-25 22:23
每周日至每周四推送明日股市重大公告!内容包含"停复牌、增减持、投资中标、收购、业绩、解禁、 高送转"等一系列个股利好利空公告,其中重要公告均以红色标注,帮助投资者提前寻找到投资热点, 防范各类黑天鹅事件,并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辨和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 ①固态电池+军工+人形机器人+无人机+MCU芯片!这家公司参股企业是中国最早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之 一,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重点布局精密轴承和丝杠;②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区块链+国产芯片+云计算+华为 鸿蒙!这家公司区块链密码相关产品已经在数字货币业务中得到应用;③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特斯拉! 公司拟通过股权收购快速进入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前言 ...
芯海科技(688595):跟踪报告之四:下游需求回暖,出货量逐步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6-24 1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芯海科技是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2019 年起向高端领域转型,2022 年底相关产品推出并在头部客户取得突破,新产品量额双升 [2] - 下游需求回暖,传统业务出货量回升,新产品上市推动整体营收增长,2024 年营收 7.02 亿元,同比增 62.22%,2025Q1 营收 1.58 亿元,同比增 4.66% [2] - 模拟信号链新品不断,2024 年营收 1.81 亿元,同比增 137.11%,BMS 销售增长快,马达驱动芯片量产突破,首款车规级 BMS AFE 芯片将发布,BMS 系列累计出货超 10,000 万颗,车规级高精度 ADC 已量产 [3] - MCU 芯片多款产品出货量增长,2024 年营收 3.26 亿元,同比增 67.63%,EC、HUB、PD 等产品出货表现佳,EC 累计出货近 1,000 万颗,多款产品实现量产或导入客户端 [4] - 下修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 0.13 亿元和 0.23 亿元,新增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考虑产品出货量和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3|702|951|1,226|1,489| |营业收入增长率|-29.91%|62.22%|35.36%|28.92%|2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3|-173|-13|23|3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N/A|N/A|N/A|N/A|57.10%| |EPS(元)|-1.01|-1.21|-0.09|0.16|0.25|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5.67%|-22.88%|-1.72%|3.01%|4.51%| |P/E|N/A|N/A|N/A|226|144| |P/B|5.7|6.9|7.0|6.8|6.5|[5] 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33|702|951|1,226|1,489| |营业成本|311|462|610|765|904| |折旧和摊销|33|38|40|40|41| |税金及附加|3|5|6|7|9| |销售费用|29|43|52|67|82| |管理费用|49|82|95|116|119| |研发费用|198|289|319|382|447| |财务费用|-2|3|2|-1|0| |投资收益|0|-1|1|3|5| |营业利润|-155|-194|-14|23|36| |利润总额|-156|-193|-13|24|37| |所得税|-13|-21|0|0|1| |净利润|-143|-172|-13|23|36| |少数股东损益|1|1|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3|-173|-13|23|36| |EPS(元)|-1.01|-1.21|-0.09|0.16|0.25|[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5|-97|189|-39|173| |净利润|-143|-173|-13|23|36| |折旧摊销|33|38|40|40|41| |净营运资金增加|-188|189|-54|181|-22| |其他|314|-151|215|-283|118|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7|-86|-28|-18|-16| |净资本支出|-87|-85|-21|-21|-21| |长期投资变化|0|1|0|0|0| |其他资产变化|95|-2|-7|3|5| |融资活动现金流|-109|224|-271|3|2| |股本变化|0|0|0|0|0| |债务净变化|-81|339|-272|-2|-2| |无息负债变化|14|63|73|50|48| |净现金流|-87|42|-110|-54|159|[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1,452|1,695|1,483|1,554|1,636| |货币资金|551|612|502|447|607| |交易性金融资产|0|0|0|0|0| |应收账款|151|136|194|285|217| |应收票据|9|16|22|28|34| |其他应收款(合计)|4|47|19|24|29| |存货|190|288|163|191|181| |其他流动资产|59|85|90|96|101| |流动资产合计|988|1,205|1,016|1,106|1,209| |其他权益工具|28|28|28|28|28| |长期股权投资|0|1|1|1|1| |固定资产|148|141|146|158|164| |在建工程|37|76|70|54|42| |无形资产|150|116|100|87|76| |商誉|0|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10|5|1|1|1| |非流动资产合计|464|490|467|447|427| |总负债|536|938|739|787|833| |短期借款|38|270|0|0|0| |应付账款|64|112|153|191|226| |应付票据|0|0|0|0|0| |预收账款|0|1|1|1|1| |其他流动负债|0|0|0|0|0| |流动负债合计|151|438|217|263|307| |长期借款|0|86|84|82|80| |应付债券|355|370|370|370|370| |其他非流动负债|28|32|35|39|42| |非流动负债合计|385|501|522|524|526| |股东权益|916|757|744|767|803| |股本|142|142|142|142|142| |公积金|710|783|783|785|789| |未分配利润|54|-119|-132|-111|-79| |归属母公司权益|915|755|743|766|802| |少数股东权益|0|1|1|1|1|[11]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8.3%|34.2%|35.8%|37.6%|39.3%| |EBITDA 率|-11.7%|-7.9%|-8.1%|-0.8%|4.5%| |EBIT 率|-23.2%|-16.2%|-12.3%|-4.1%|1.7%| |税前净利润率|-35.9%|-27.5%|-1.4%|1.9%|2.5%| |归母净利润率|-33.1%|-24.6%|-1.3%|1.9%|2.4%| |ROA|-9.8%|-10.2%|-0.9%|1.5%|2.2%| |ROE(摊薄)|-15.7%|-22.9%|-1.7%|3.0%|4.5%| |经营性 ROIC|-10.6%|-9.5%|-11.5%|-4.2%|2.3%|[12]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37%|55%|50%|51%|51%| |流动比率|6.55|2.75|4.69|4.21|3.93| |速动比率|5.29|2.10|3.94|3.49|3.35|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2.28|1.02|1.59|1.64|1.73|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3.04|1.99|2.73|2.93|3.14|[12]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6.71%|6.06%|5.50%|5.50%|5.50%| |管理费用率|11.30%|11.62%|10.00%|9.50%|8.00%| |财务费用率|-0.56%|0.40%|0.20%|-0.09%|-0.01%| |研发费用率|45.83%|41.22%|33.60%|31.20%|30.00%| |所得税率|8%|11%|2%|2%|2%|[13] 每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00|0.00|0.00|0.00|0.00| |每股经营现金流|0.10|-0.68|1.33|-0.27|1.22| |每股净资产|6.43|5.30|5.21|5.38|5.63| |每股销售收入|3.04|4.93|6.67|8.60|10.46|[13] 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N/A|N/A|N/A|226|144| |PB|5.7|6.9|7.0|6.8|6.5| |EV/EBITDA|-77.0|-73.7|-70.5|-572.8|82.4| |股息率|0.0%|0.0%|0.0%|0.0%|0.0%|[13]
全球半导体,再现并购潮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1 11:05
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近期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加速,高通、AMD、英飞凌、恩智浦等巨头频繁出手,技术整合与市场扩张同步进行[1] - 行业并购呈现四大关键词:AI、MCU+、汽车与EDA,预示产业格局可能迎来变革[1] AI领域并购 AMD的AI布局 - AMD在10天内连续收购3家AI公司(Untether AI、Brium、Enosemi),覆盖硬件架构、软件编译到芯片互联的完整技术链条,旨在挑战英伟达的AI硬件统治地位[3][4][6][8] - 收购Untether AI(近内存计算架构)补足数据中心和边缘AI推理能力,其speedAI240推理加速卡功耗仅75W,性能达2 PFLOPS[4][5] - 收购Brium(AI编译器公司)预计提升AMD MI300系列GPU执行效率30%,并增强开源工具生态[6][7] - 收购Enosemi(光子芯片)解决AI互连瓶颈,推动CPO技术商用部署,优化AI系统能效[8][9] 英伟达的并购策略 - 收购GPU租赁商Lepton AI(数亿美元),拓展云服务与企业软件市场,构建"芯片+云平台"端到端方案[11][12][13] - 收购合成数据公司Gretel(估值3.2亿美元),增强生成式AI训练数据能力,并入AI Enterprise套件[14][15] MCU+边缘AI领域 - 意法半导体收购Deeplite(AI模型优化公司),其Neutrino技术可将模型压缩至1/10体积并保持98%精度,与STM32 MCU结合提升边缘设备响应速度40倍[24][25] - 恩智浦以3.07亿美元收购Kinara(边缘AI芯片公司),整合NPU技术完善从TinyML到生成式AI的全栈平台[26] - 行业预测2025年75%数据将在边缘处理,MCU厂商通过并购加速向边缘AI转型[27][28][29] 汽车电子并购 高通布局 - 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 Semi(高速SerDes技术),补足数据中心互连短板,支撑Arm架构AI服务器芯片[16][17][18] - 收购Autotalks(V2X通信芯片),整合至骁龙数字底盘,提供车联网全栈解决方案[32][33] 其他厂商动作 - 英飞凌25亿美元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预计2030年累计订单达40亿美元,增强软件定义汽车通信能力[34][35] - 恩智浦6.25亿美元收购TTTech Auto(安全中间件),加速软件定义汽车转型[36][37] - 安森美1.15亿美元收购Qorvo碳化硅JFET技术,强化AI数据中心与电动汽车功率器件布局[40][41] EDA/IP领域整合 - 西门子三个月内完成5笔收购(如Excellicon时序约束工具),构建"工业软件+AI+EDA"全流程能力[44][45][46] - Cadence收购Arm的Artisan基础IP业务,形成从晶体管级到系统级的完整IP链条,强化2nm工艺竞争力[47][48] - Cadence收购Secure-IC(嵌入式安全IP),拓展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的IP安全解决方案[49][50] 行业整体趋势 - 半导体并购呈现技术协同、市场扩张与生态构建三大逻辑,AI、汽车、边缘计算成为核心赛道[52] - 企业通过并购快速补足技术短板,但长期仍需平衡资本整合与自主研发投入[52]
康达新材,收购
DT新材料· 2025-06-19 23:38
康达新材收购中科华微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 实现控股[1] - 标的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 形成MCU 通用集成电路 高功率密度电源 SiP四大产品管线[1] - 中科华微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1] 战略布局与产业协同 - 收购是"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下的有序布局 旨在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2] - 公司将整合现有半导体材料产业(CMP抛光液 溅射靶材 陶瓷材料 电子化学品等)加速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转型[2] - 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提升持续经营能力[2] 半导体材料业务进展 - 氧化铝靶材已完成小批次验证 根据客户订单需求供货[3] - 氧化铈CMP抛光液正在开展内部测试工作[3] - 控股子公司大连齐化"年产8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扩产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正有序推进[4] 产品与技术储备 - 氧化铝靶材可应用于IC制造领域 用于沉积绝缘层和介电层[3] - 大连齐化产品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耐热型环氧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三大系列[4] - 具体品种涵盖双酚A型液体/固体环氧树脂 溴化环氧树脂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等[4]
力源信息(300184):电子元器件仓库
中邮证券· 2025-06-03 20: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头部电子元器件代理(技术)分销商,积极布局电动汽车、AI等业务,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21亿元、0.98亿元、0.8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58%、48.34%、58.24% [4]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00/130/1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9/2.4亿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个股表现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个股表现为-12%、6%、24%、42%、60%、78%、96%、114%、132%、150%、168% [2]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9.57元,总股本11.54亿股,流通股本10.48亿股,总市值110亿元,流通市值100亿元 [3]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3.45/4.38元,资产负债率36.6%,市盈率112.19,第一大股东为MARK ZHAO [3] 投资要点 - 公司在行业深耕20多年,拥有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上游芯片原厂产品线代理权,与上游芯片原厂联合成立碳化硅实验室,开展众多测试合作和技术合作 [4] - 2024年以来,下游部分应用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各业务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幅,下游客户中汽车行业客户占比约20%,工业及新能源客户占比约16%,通信及消费电子客户约36% [4] - 公司持续加大自研芯片业务市场推广力度,2024年持续研发MCU新品,基于新制程的新品已陆续测试,收到客户反馈优良,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该系列产品已发布三个型号并量产 [5] - 智能电网业务方面,2024年整体市场需求增加,智能电表(芯片解决方案)、智能断路器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HPLC+RF双模产品营收较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公司加大资本投入,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项目招标并获得中标 [5]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821 | 10005 | 13014 | 17001 | | 增长率(%) | 31.58 | 27.92 | 30.08 | 30.64 | | EBITDA(百万元) | 238.17 | 262.37 | 326.18 | 401.73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98.43 | 142.33 | 189.64 | 242.76 | | 增长率(%) | 48.34 | 44.60 | 33.25 | 28.01 | | EPS(元/股) | 0.09 | 0.12 | 0.16 | 0.21 | | 市盈率(P/E) | 112.21 | 77.60 | 58.24 | 45.49 | | 市净率(P/B) | 2.96 | 2.85 | 2.72 | 2.57 | | EV/EBITDA | 46.66 | 42.39 | 33.67 | 26.86 |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7821 | 10005 | 13014 | 17001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7098 | 9089 | 11810 | 15423 | |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 | 10 | 13 | 23 | 31 | | 销售费用(百万元) | 297 | 380 | 488 | 629 | | 管理费用(百万元) | 129 | 162 | 202 | 258 | | 研发费用(百万元) | 58 | 65 | 83 | 105 |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61 | 23 | 20 | 19 | |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 | -40 | -60 | -104 | -160 |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138 | 197 | 264 | 353 | |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 | 2 | 3 | 2 | 2 | |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 | 5 | 2 | 3 | 3 | | 利润总额(百万元) | 134 | 198 | 263 | 352 | | 所得税(百万元) | 36 | 55 | 74 | 109 | | 净利润(百万元) | 98 | 142 | 190 | 243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98 | 142 | 190 | 243 | | 每股收益(元) | 0.09 | 0.12 | 0.16 | 0.21 | | 货币资金(百万元) | 597 | 922 | 1162 | 1473 | |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 | 8 | 1 | 1 | 1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 | 2016 | 2009 | 2196 | 2522 | | 预付款项(百万元) | 41 | 69 | 79 | 103 | | 存货(百万元) | 1666 | 1720 | 1936 | 2118 |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 | 4865 | 5436 | 6146 | 7060 | | 固定资产(百万元) | 197 | 184 | 170 | 156 | | 在建工程(百万元) | 0 | 1 | 1 | 2 | | 无形资产(百万元) | 52 | 48 | 45 | 41 |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 | 1018 | 992 | 961 | 942 | | 资产总计(百万元) | 5883 | 6427 | 7107 | 8002 | | 短期借款(百万元) | 910 | 970 | 1070 | 1190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 | 828 | 1124 | 1419 | 1832 | |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 | 318 | 369 | 463 | 582 |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 | 2057 | 2463 | 2952 | 3605 | | 其他(百万元) | 97 | 94 | 94 | 94 |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 | 97 | 94 | 94 | 94 | | 负债合计(百万元) | 2154 | 2557 | 3047 | 3699 | | 股本(百万元) | 1154 | 1154 | 1154 | 1154 | | 资本公积金(百万元) | 2416 | 2416 | 2416 | 2416 | |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 | -125 | -4 | 157 | 364 |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0 | 0 | 0 | 0 | | 其他(百万元) | 285 | 304 | 333 | 369 | |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 | 3730 | 3870 | 4060 | 4303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 | 5883 | 6427 | 7107 | 8002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31.6 | 27.9 | 30.1 | 30.6 | |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87.0 | 42.7 | 34.4 | 33.4 | |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48.3 | 44.6 | 33.2 | 28.0 | | 获利能力 - 毛利率(%) | 9.2 | 9.2 | 9.3 | 9.3 | | 获利能力 - 净利率(%) | 1.3 | 1.4 | 1.5 | 1.4 | | 获利能力 - ROE(%) | 2.6 | 3.7 | 4.7 | 5.6 | | 获利能力 - ROIC(%) | 3.0 | 3.3 | 4.0 | 4.6 |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36.6 | 39.8 | 42.9 | 46.2 |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 | 2.37 | 2.21 | 2.08 | 1.96 | |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4.22 | 4.97 | 6.19 | 7.21 | |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 | 4.34 | 5.37 | 6.46 | 7.61 |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 | 1.37 | 1.63 | 1.92 | 2.25 | |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 | 0.09 | 0.12 | 0.16 | 0.21 | |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 | 3.23 | 3.35 | 3.52 | 3.73 | | 估值比率 - PE | 112.21 | 77.60 | 58.24 | 45.49 | | 估值比率 - PB | 2.96 | 2.85 | 2.72 | 2.57 | | 现金流量表 - 净利润(百万元) | 98 | 142 | 190 | 243 | | 现金流量表 -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 | 48 | 42 | 43 | 31 | | 现金流量表 -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243 | 15 | -209 | -261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94 | 108 | 167 | 232 | |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2 | 307 | 191 | 245 | | 现金流量表 - 资本开支(百万元) | -18 | -10 | -13 | -13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1 | 6 | -2 | -2 | | 现金流量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17 | -4 | -14 | -14 | | 现金流量表 - 股权融资(百万元) | 0 | 0 | 0 | 0 | | 现金流量表 - 债务融资(百万元) | -12 | 57 | 100 | 120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78 | -36 | -36 | -40 | | 现金流量表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90 | 21 | 64 | 80 | | 现金流量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 | -103 | 325 | 240 | 311 | [12]
斯达半导(603290):1Q25营收同比增长14%,碳化硅、IPM与MCU多维拓展
国信证券· 2025-05-28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4%,利润环比修复,中长期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与碳化硅的先发优势,短期因新产品线投入费用增加上调公司费用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报告公司受下游光伏客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营收33.9亿元(YoY -7.4%),归母净利润5.08亿元(YoY -44.24%),毛利率31.55%(YoY -5.95pct) [1] - 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光伏新品推出叠加行业竞争缓解,单季度营收9.19亿元(YoY +14.22%,QoQ -5.82%)重回增长,归母净利润1.04亿元(YoY -36.22%,QoQ +22.95%),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 -37.2%,QoQ +36.54%)环比改善,受价格年降影响毛利率30.38%(YoY -1.41pct,QoQ -0.84pct) [1] 各行业营收表现 - 2024年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20.09亿元(YoY -6.83%),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6.72%,光伏IGBT需求受去库存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025年车规模块有望保持加速增长,光伏有望加速改善 [2]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工控及电源营收为11亿元(YoY -14%)增速回落,公司在头部企业已实现长期稳定供货;海外收入2.00亿元(YoY -12.72%),受欧洲经济影响回落,后续有望随景气度修复改善 [3] - 2024年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72亿元(YoY +34.18%),公司收购美垦半导体后IPM在家电领域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3] 新产品进展 - 2024年上半年SiC MOSFET模块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稳定大批量交付,自研车规级SiC MOSFET芯片的模块批量装车并新增多个海外一线品牌Tier1的SiC MOSFET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平台定点 [3] - 公司成立了MCU事业部,从事工规和车规MCU研发,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63|3,391|4,127|4,786|5,454| |(+/-%)|35.4%|-7.4%|21.7%|16.0%|14.0%| |净利润(百万元)|911|508|556|719|800| |(+/-%)|11.4%|-44.2%|9.6%|29.2%|11.3%| |每股收益(元)|5.33|2.12|2.32|3.00|3.34| |EBIT Margin|26.1%|16.6%|15.8%|18.2%|17.7%| |净资产收益率(ROE)|14.1%|7.6%|7.8%|9.3%|9.5%| |市盈率(PE)|15.3|38.5|35.1|27.2|24.4| |EV/EBITDA|15.0|28.7|19.7|14.0|12.2| |市净率(PB)|2.17|2.92|2.73|2.52|2.3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给出了2023 - 2027年的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4127百万元,营业成本2832百万元等 [23]
兆易创新: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
半导体芯闻· 2025-05-20 19:00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芯闻综合 ,谢谢 。 兆易创新5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 牌上市。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 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此次发行并上市。 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2016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当前总市值超过800亿元,员 工近2000人。公司专注于存储芯片与MCU设计,产品覆盖NOR Flash、NAND Flash、DRAM、 MCU及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物联网、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兆易创新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7.7%至7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84%至11.03亿元。公司以市占率为核心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产品出货量创出新高,达到 43.62亿颗,同比增长39.72%。 主要产品上,NOR Flash继续在消费、网通、计算、汽车等领域实现较快增长,总出货容量创历史 新高,2024年度公司Serial NOR Flash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位。在DRAM产品上,营收及出货量 实现 ...
中芯国际概念涨3.86%,主力资金净流入45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17:27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4月11日收盘,中芯国际概念上涨3.8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0亿元 [1][2]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表现 - 板块内66股上涨,凯德石英30%涨停,江化微涨停,华岭股份、芯朋微、安集科技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40%、10.00%、9.08% [1] - 跌幅居前的有苏试试验、新莱应材、华达科技等,分别下跌3.40%、1.75%、0.96% [1] 今日涨跌幅居前的概念板块 - 涨幅居前概念:汽车芯片涨6.04%、MCU芯片涨5.92%、国家大基金持股涨5.21%等 [2] - 跌幅居前概念:转基因跌5.96%、玉米跌5.84%、粮食概念跌4.68%等 [2] 中芯国际概念资金流向 - 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0亿元,45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居首的是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2.53亿元,韦尔股份、全志科技、南大光电等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2.36亿元、1.71亿元、1.49亿元 [2][3] 资金流入比率居前个股 - 江化微、中科飞测、芯联集成等流入比率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9.74%、17.84%、12.25% [3]
又一家国产MCU厂商,杀入TI腹地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3 09:06
本土芯片产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很多国产芯片在与国际友商的产品相比时,也不落下 风。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不少领域,国产芯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例如,TI的C2000系列,就 是本土实时控制MCU厂商短期难以逾越的高山。 极海半导体实时控制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Louis LU在谈及C2000的时候也对TI这系列产品的成就和贡 献表示了深深敬意。他直言:"在实时控制MCU领域,TI的C2000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技 术,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引领了行业发展。" 不过,基于国际竞争局势以及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发展需求,极海半导体也毅然走向了实时控制赛道, 力争与自己所敬仰的对手同台竞技。 TI C2000,辉煌三十年 自1982年推出 TMS32010 DSP 以来,德州仪器 (TI) 就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市场的领导 者。但相信TI并没有预想到在1994年推出TMS320C10处理器的时候,这个后来并称为C2000的产品 线会在历经三十年后,仍能受到市场的热捧。 来源: TI 据TI高管在早前的一场采访中所说,C2000之所以能一直被行业内的工程师认可和青睐,就是因为 它切中了实时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