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D

搜索文档
600360,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20:4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鹏盛拟通过处置所持公司全部股份的方式筹措资金归还对公司的占用资金及利息 [2] - 上海鹏盛将持有的2.1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2.32%)转让给亚东投资,转让价款优先用于偿还15.56亿元占用资金及利息 [7]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亚东投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2][8] 股票复牌信息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26日开市起复牌 [3][10] - 停牌类型为A股复牌,停牌终止日为2025年6月25日 [6] 交易背景与目的 - 本次交易是为实现上市公司纾困,推动吉林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9] - 通过交易,上海鹏盛转让控制权所得资金将可用以清偿对上市公司的占用资金及利息 [9] 公司内控问题 - 公司因资金占用、虚假记载等问题深陷内控风波 [12]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临时公告中存在虚假记载 [12]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各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 [12] 公司退市风险 - 若公司未能在2025年8月12日前清收14.91亿元被占用资金,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 [12]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封装测试及产品营销为一体的IDM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3] - 产品覆盖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全部范围,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 [13] - 截至6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86元/股,总市值为75亿元 [14]
浙商证券走进沪市上市公司-宏微科技
全景网· 2025-06-14 10:10
公司概况 - 宏微科技是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企业 专注于以IGBT FRD为核心的功率半导体芯片 单管及模块的设计 研发 生产与销售 [3] - 公司于2006年成立 2021年9月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688711 [3] - 依托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工艺创新 公司在超微沟槽结构+场阻断技术 续流用软恢复二极管芯片技术 模块塑封技术等领域形成独特技术壁垒 [3] - 自主研发的第七代功率芯片已实现关键性能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3]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 充电桩和OBC电源) 新能源发电(光伏逆变器 风能变流器和电能质量管理) 储能 工业控制(变频器 伺服电机 UPS及各种开关电源等) 和家电消费等领域 [3] - 通过技术迭代与产线协同优化 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构建以SiC GaN为核心 兼顾第四代半导体的多元化技术体系 [5] - 率先实现12英寸晶圆量产工艺突破 通过沟槽栅场阻断结构 超微沟槽技术等工艺创新 推动IGBT SiC MOSFET等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6] - 第七代IGBT模块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 与英飞凌EDT3技术处于同一水平 成功进入头部车企供应链 [6] - 自主研发的1200V40mohmSiCMOSFET芯片研制成功 已通过可靠性验证 车规1200V13mohmSiCMOSFET芯片可提供特性样品 可靠性正在评估中 车规级1200V SiC自研模块已通过可靠性验证 [6] 战略与合作 - 与华虹宏力等产业链伙伴深化合作 加速SiC器件在战略新兴领域的产业化导入 并探索机器人 机械臂等成长性应用场景 [5][6] - 通过"双碳"战略驱动的新能源 储能等场景需求 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能布局 进一步巩固其在国产替代浪潮中的核心地位 [6] - 未来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 以创新为驱动 以人才为根本"的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7] 投资者活动 - 上交所组织开展"我是股东"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导 浙商证券主办 浙商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 宏微科技承办 全景网协办 [1] - 投资者参观了公司展厅 生产车间 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 产品形态 企业愿景 近距离观看智能化生产 检测全过程 [3] - 董秘与投资者就下游市场空间 产品竞争壁垒 技术迭代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6] - 活动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战略发展方向 [7]
斯达半导(603290):1Q25营收同比增长14%,碳化硅、IPM与MCU多维拓展
国信证券· 2025-05-28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4%,利润环比修复,中长期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与碳化硅的先发优势,短期因新产品线投入费用增加上调公司费用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报告公司受下游光伏客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营收33.9亿元(YoY -7.4%),归母净利润5.08亿元(YoY -44.24%),毛利率31.55%(YoY -5.95pct) [1] - 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光伏新品推出叠加行业竞争缓解,单季度营收9.19亿元(YoY +14.22%,QoQ -5.82%)重回增长,归母净利润1.04亿元(YoY -36.22%,QoQ +22.95%),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 -37.2%,QoQ +36.54%)环比改善,受价格年降影响毛利率30.38%(YoY -1.41pct,QoQ -0.84pct) [1] 各行业营收表现 - 2024年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20.09亿元(YoY -6.83%),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6.72%,光伏IGBT需求受去库存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025年车规模块有望保持加速增长,光伏有望加速改善 [2]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工控及电源营收为11亿元(YoY -14%)增速回落,公司在头部企业已实现长期稳定供货;海外收入2.00亿元(YoY -12.72%),受欧洲经济影响回落,后续有望随景气度修复改善 [3] - 2024年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72亿元(YoY +34.18%),公司收购美垦半导体后IPM在家电领域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3] 新产品进展 - 2024年上半年SiC MOSFET模块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稳定大批量交付,自研车规级SiC MOSFET芯片的模块批量装车并新增多个海外一线品牌Tier1的SiC MOSFET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平台定点 [3] - 公司成立了MCU事业部,从事工规和车规MCU研发,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63|3,391|4,127|4,786|5,454| |(+/-%)|35.4%|-7.4%|21.7%|16.0%|14.0%| |净利润(百万元)|911|508|556|719|800| |(+/-%)|11.4%|-44.2%|9.6%|29.2%|11.3%| |每股收益(元)|5.33|2.12|2.32|3.00|3.34| |EBIT Margin|26.1%|16.6%|15.8%|18.2%|17.7%| |净资产收益率(ROE)|14.1%|7.6%|7.8%|9.3%|9.5%| |市盈率(PE)|15.3|38.5|35.1|27.2|24.4| |EV/EBITDA|15.0|28.7|19.7|14.0|12.2| |市净率(PB)|2.17|2.92|2.73|2.52|2.3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给出了2023 - 2027年的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收入4127百万元,营业成本2832百万元等 [23]
派瑞股份(300831)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8:10
人力资源与效能 - 2024 年员工总数同比下降 1.2%,人均营收同比增加 66.18%,公司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确保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需求匹配,提升人均效能 [2] 收入确认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收入政策确认营业收入,直流项目以取得客户出具的产品验收报告作为收入确认关键依据,陇东入鲁工程合同收入确认时间以实际取得验收报告时点为准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38%,研发资本化率同比降至 15%,因研发投入多在前沿技术预研与探索性项目,处于技术可行性验证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公司将优化研发项目筛选机制,建立市场需求导向评估体系,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研发成果商业化效率 [3] 业绩波动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59%,归母净利润 1522.20 万元,同比增长 107.62%,扣非净利润 836.62 万元,同比增长 45.08%,公司经营状况稳健,将推进既定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营收增长 [3] 盈利能力与补助 - 2024 年政府补助 68 万,占净利润比例较低,公司盈利能力不依赖政府补助;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自主盈利能力 [4] 营销投入与订单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 2.1 个百分点至 8.3%,营销投入对柔性直流产品订单增长有积极作用,产品质量是核心因素;公司将精准定位客户群体,优化营销渠道,强化部门协同,提升营销投入有效性 [4] 应收账款与回款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40 天,账龄超过 1 年的应收账款占比提升至 25%,受行业特性、客户结算周期及项目执行节奏影响;公司通过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专项催收方案,加强合同履约跟踪等方式缩短回款周期 [5] 产品毛利率与竞争力 - 2024 年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收入占比超 70%,毛利率同比下降 5.2 个百分点至 38.5%,公司产品毛利率整体增长,原因是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改善,通过技术迭代提升竞争力 [6] 关联交易 - 2024 年关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65%,但占全年交易总额比例极低,不存在关联方依赖度过高情况;公司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保障交易公允性与独立性 [6] 扣非净利润 - 2024 年扣非净利润较 2023 年增长 248.17%,核心驱动力为国家能源政策下的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公司通过技术迭代等措施构建持续增长经营模式 [6]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直流输电及大功率电源变换等领域 [6] 业务发展举措 - 2025 年公司围绕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大新产品 IGCT 和 FRD 市场推广力度,计划布局 IGBT 等产品开发,对装置类产品开展市场调研并推向市场 [7] 债务结构与偿债 - 2024 年短期借款同比增加 90%,长期借款减少 50%,期末流动负债较期初增加 10.59%,非流动负债期末较期初下降 65.09%,公司处于低负债率与高流动性情况,短期偿债能力风险可控 [7] 存货管理 - 2024 年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 25%,库存商品同比增加 35%,受行业特性、生产周期及市场需求影响;公司通过制定合理计划,动态库存管理等措施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7] 管理费用 - 2024 年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因业务拓展与团队规模扩大致人力成本增加;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数字化办公系统应用降低管理成本 [7] 现金流管理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7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与应收账款周期变化有关;公司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协商付款方式,开拓市场,2025 年 Q1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同时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8] 市值管理与重组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正在筹划相关事宜;公司致力于优化治理结构,强化主业竞争优势,如有符合战略规划将及时披露信息,当前重心是提升经营效率 [8] 新产品市场渗透 - 2024 年柔性直流输电用 IGBT 模块收入占比不足 15%,公司计划推出新产品,对装置类产品调研并通过多种模式推向市场 [8] 营收与利润增长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64.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7.84%,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核心驱动力为国家能源政策下的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 [9] 项目布局与进展 - 公司将考虑并布局“海上风电柔直项目配套”;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研发进展关注后续公告;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部分进入应用前期探索阶段,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9][10]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践行 ESG 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要求贯穿运营全过程,未来将在 ESG 指引下优化落实相关制度 [9] 公司性质 - 公司是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10] 风险评估 - 公司在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有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虽面临政策周期波动及技术替代风险,但通过技术升级等措施,中长期市场竞争风险可控 [10]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足 5%,公司关注特高压出海业务,配合阀厂参与出海项目,在技术、产能、市场三个维度构建全球化竞争力,突破现有格局,扩张海外市场份额 [10]
[年报]派瑞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57.84% 计划推出或布局IGBT等新产品
全景网· 2025-04-15 18: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 92亿元 同比增长64 14% [1] - 归母净利润5677 52万元 同比增长157 84% [1] - 扣非净利润5225 60万元 同比增长248 17% [1] - 基本每股收益0 18元/股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3722元(含税)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91 04万元 [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 在高电压 大功率 大直径的高等级晶闸管领域成为行业龙头 [2] - 继承了西电所的技术累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晶闸管全压接技术 高压低温焊接技术以及终端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2]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大功率电控晶闸管和特大功率光控晶闸管 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 - 已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拥有一流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 生产和测试试验设备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946 7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 94% [3] - 向国家专利局提交21项专利申请 其中发明专利4项 获得专利授权6项 [3] - 新型功率器件如IGCT FRD等通过技术攻关已形成系列产品 精准击穿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项目 [3] 未来规划与市场布局 - 计划推向市场或布局的新产品包括IGCT FRD以及IGBT等产品 [4] - 对装置类产品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以及竞争产品状况 采取自主研发 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模式将性能优良的装置类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4] - 从产品结构优化 技术升级 市场拓展 产业链协同 平台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等方向进行构思和布局 [3] - 围绕技术创新 质量和成本控制 市场拓展 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并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