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upply-side reform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煤炭:在结构性低迷中选择-Selective amid a structural downturn
2025-09-04 23:08
这份电话会议纪要深入分析了中国煤炭行业的结构性下行趋势 并对主要上市公司进行了评级调整 以下是基于纪要内容的全面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煤炭行业 具体细分领域包括动力煤和炼焦煤[1] * 涉及的公司包括神火股份(Shenhuo Coal & Power) 中国神华(Shenhua) H股和A股 中煤能源(China Coal) H股和A股 兖矿能源(Yankuang Energy) H股和A股 陕西煤业(Shaanxi Coal) 山西焦煤(Shanxi Coking) 兖煤澳大利亚(Yancoal Australia)[6][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结构性下行** * 中国煤炭行业在能源转型中处于结构性衰退状态 动力煤面临轻微供应过剩 而炼焦煤在今年大致平衡[1] * 动力煤市场呈现结构性下行 需求下降 尽管进口量同比下降约12% 但国内产量抵消了海运煤流的减少 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的动力煤总供应量将同比小幅增长约1% 达到43亿吨 而需求预计将同比下降约1% 至约41.6亿吨[3] * 需求下降反映在 1) 由于水电 风电和太阳能份额增加 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同比下降约2.5% 2) 由于水泥产量疲软和房地产活动低迷 建筑相关消费同比下降约6%[3] * 炼焦煤市场目前大致平衡 但未来几年供应压力将增加 预计2025年中国炼焦煤总供应量将小幅增至5.92亿吨 需求应保持在5.91亿吨左右 受到生铁产量高企的支撑[4] **政策背景与“反内卷”** * 当前的行业背景与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不同 亏损企业减少 整合程度提高 大型先进矿山的产量份额更高[2] * 鉴于更好的结构和适度的盈利能力 类似2015年那样广泛的一刀切减产似乎不太可能 任何供应纪律更可能通过更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检查来实现 而不是全面的配额[2] * “反内卷”措施近期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实施 将成为上行催化剂 可能导致比预期更大幅度的减产 推动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上涨[5][28] **供应与生产动态** * 国内动力煤产量继续同比增长 7M25产量增长4.6% 达到20亿吨[17] * 国家能源局(NEA)于7月初启动了全国性的煤炭超产检查 针对八个主要产煤省 检查重点是2024年和2025年至今的产量是否超过设计产能10%以上[14] * 自检查开始以来 山西和内蒙古的几个矿井被短暂暂停并因超产被罚款 加上近期中国西北部的天气干扰 收紧了动力煤和炼焦煤的供应 但预计这些检查的整体影响仍然有限[15] **需求驱动因素** * **电力行业** 中国的能源转型正在推进 煤炭在初级能源中的份额在过去十年中呈下降趋势(2024年底仍为约53%) 而非化石能源在2024年上升至约18%[19] 尽管2024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9% 1H25同比增长2.9% 但火电发电量在2024年仅增长约2% 在7M25同比下降约1%[20] 预计2025年电力行业煤炭使用量将下降约2.5% 至约26亿吨[20] * **建筑材料** 预计2025年建筑材料的煤炭需求将同比下降6% 原因是房地产活动疲软和供应理性化导致水泥产量下降[20] * **化工行业** 持续增长应部分抵消上述下降 但无法完全抵消[20] 化工行业煤炭消耗量在7M25同比增长19.4% 达到1.93亿吨[115] 特别是煤制烯烃(CTO)产能扩张是主要驱动力[122] **价格与进口** * 疲软的基本面导致年内至今价格平均修正了22% 国内价格曾低至677元/吨 effectively关闭了进口套利窗口[18] 因此 7M25动力煤进口同比下降14% 印尼(-18%)和澳大利亚(-5%)领先下降[18] 预计全年进口量可能同比下降约12% 至3.63亿吨[18] * 炼焦煤价格在6月曾跌至1130元/吨 低于某些矿井的盈亏平衡点 这引发了6月的减产[21] 但随着价格反弹 内蒙古一些此前闲置的矿井已恢复运营[21] 预计2025年炼焦煤进口量将同比下降约10% 至1.1亿吨[147] **全球海运市场** * 中国的海运炼焦煤需求因钢铁减产而放缓 但印度应能弥补这一缺口 使全球海运市场在2030年前保持约1%的扩张步伐[23] 供应挑战继续支撑基准价格[23] * 相比之下 海运动力煤仍然供应过剩 因为中国(占全球进口量的约35%)减少采购 而其他主要买家如印度 日本和韩国各占不到15%的份额[23] **大宗商品偏好顺序** * 在大宗商品中 煤炭的排名相对较低 偏好顺序为 铜 > 铝 > 钢 > 煤 > 铁矿石[24] 原因包括铜的全球精矿供应因投资不足而紧张 铝的国内供应受到产能上限限制 钢铁可能面临新的供给侧削减 而铁矿石因钢铁减产和全球供应增加(特别是Simandou项目)而需求疲软[24][25] 股票影响与评级变化 * 神火股份首次覆盖给予增持(OW)评级 因其强大的铝业务贡献以及铝更有利的前景 该股交易于8倍前瞻市盈率 远低于其16倍的历史平均水平[26] * 煤炭的结构性衰退将继续对盈利构成压力 但高股息支付率(收益率约5%)应能提供部分股价支撑[27] * 中国神华H股保持增持(OW)评级[6] * 兖矿能源H股由减持(UW)调至中性(EW)[6] * 兖煤澳大利亚由增持(OW)下调至减持(UW) 基于海运煤前景减弱以及预期股息收益率下降至<4%[27] * 中国神华A股 中煤能源H股 陕西煤业 山西焦煤维持中性(EW)评级[6] * 中煤能源A股和兖矿能源A股维持减持(UW)评级[6]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结构变化** * 与2015年相比 关键差异在于 1) 亏损强度较低 2015年约95%煤炭企业亏损 当前比例约为50% 2) 行业整合加强 前10大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41%升至1H25的约49% 国有企业控制约70%的产能 3) 转向更大 更先进的矿山 年产能低于30万吨的小型矿山份额从2015年的约10%降至2024年的1.4% 而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矿山份额从2017年的18%升至2024年的26.5% “安全高效”矿山现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约70%(2010年约为30%)[16]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 更严格的NEA超产检查导致供应实质性减少 进口限制导致进口量低于预期和国内供应收紧 强于预期的火电需求 更高的钢铁产量推动炼焦煤需求超预期[31] * **下行风险** 超产检查或反内卷措施的供应影响有限 年内进口量高于预期 因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加快导致电力需求更弱 年底钢铁减产执行情况好于预期[31]
中国基础材料监测-2025 年 8 月:供应端发力,2021 年以来首次全面环比涨价-China Basic Materials Monitor_ August 2025_ the power of supply work, 1st broad sequential price hikes since 2021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覆盖 **行业**:中国基础材料(钢铁、煤炭、水泥、铝、铜、锂、纸包装等)[1][9][10] **公司**:包括鞍钢(A/H)、宝钢、马钢(A/H)、神华(A/H)、中煤(A/H)、兖矿(A/H)、海螺水泥(A/H)、中国建材、紫金矿业(A/H)、赣锋锂业(A/H)、天齐锂业(A/H)等[1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需求端疲软** - **终端订单**:8月中旬环比持平,但需求整体疲弱,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持续低迷[1][15][16] - 高频数据显示,中国当前需求同比变化:水泥/建筑钢材下降3-7%,铜/铝下降6-11%,平板钢材增长5%[16] - 下游行业订单趋势:26%受访者预计8月订单环比改善(7月为29%),17%预计下降(7月为25%)[18] - **分行业表现**: - **房地产**:7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2%,施工面积下降9.2%[50][51] - **基建**:7月投资同比下降5.1%(1-7月累计增长3.2%)[39] - **制造业**:白色家电6月产量同比增4.5%,新能源汽车6月产量增26.5%[56][67] **2 供给侧推动价格回升** - **价格涨幅**:8月上游商品价格普遍上涨2-13%,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广泛环比上涨,锂和冶金煤领涨[1][16] - **政策驱动**:煤炭安全新规、水泥生产监测技术规范、锂矿许可证清理等政策抑制过剩产能[16] - **库存水平**:煤炭/建材/成品库存高于正常水平,铁矿石/冶金煤/铝/铜库存正常[20][22] **3 细分行业动态** - **钢铁**: - 利润率改善(8月吨毛利260-400元,7月为100-160元),但生产控制执行松动[84][85] - 出口强劲:7月钢材出口同比增长10.7%,长材出口增32%[86] - **锂**: - 碳酸锂中国现货价8月回升至8,454美元/吨(7月为7,987美元),供应灵活性受高价刺激[16][101] - **煤炭**: - 冶金煤价格环比上涨160元/吨,港口动力煤库存高于正常水平42%[99][22] --- 其他重要细节 - **库存趋势**: - 建筑材料库存高于正常水平(33%受访者),废纸(OCC)库存低于正常(67%受访者)[22] - 钢铁社会库存环比下降3%至410万吨[84] - **出口与贸易**: - 集装箱船发运量显示出口需求稳定,挖掘机/空调/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速分化[80] - **商品价格预测**: - 2025年铁矿石均价预计103美元/吨,铜4.33美元/磅,锂碳酸锂11,000美元/吨[12] --- 数据引用 - **价格涨幅**:锂/冶金煤领涨2-13%[1] - **库存比例**:煤炭库存高于正常水平42%[22] - **出口数据**:7月钢材出口同比+10.7%[86] - **利润率**:钢铁吨毛利环比提升100-240元[85] (注:部分文档如[4][5][6][7][8][11][13]等未包含实质性分析内容,已跳过)
中国宏观追踪 - 明确的增长基调-China Macro Tracker A clear pro - growth tone
2025-08-11 10:58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基调** - **政策基调**: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增长”为优先任务,强调通过结构性措施实现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 - **GDP预测上调**:因贸易关税拖累弱于预期及结构性改革,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4.5%上调至4.9%[2] - **消费刺激**: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零售品类同比显著增长,政策重心转向服务消费(如托育、养老补贴试点)[3] - 2025年秋季起,公立幼儿园免除一年学前教育费用[3]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企业贷款利息补贴政策出台,降低融资成本[4] - **城镇化与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常住人口挂钩(非户籍),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3] **2 新工业化与金融支持** - **技术创新**: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产业政策将纳入“十五五”规划[5] - **金融改革**:七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目标2027年建成支持高端、智能、绿色制造的成熟金融体系[5] - **供应链与产业布局**:优化科技研发金融工具,增强供应链韧性,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9] - **反不正当竞争**:发改委加速修订《价格法》,重点监管低价倾销和垄断行为,外卖平台承诺限制过度补贴[10] **3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挑战** - **上游价格压力**:煤炭、钢铁等上游行业价格已现回升,但中下游利润可能受挤压,需同步需求侧政策支持[11] - **基建投资**:西藏大坝(1.2万亿元)等基建项目预计提振经济[11] **4 债券市场与税收政策** - **债券增值税**:8月8日起对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金融机构6%,资管机构3%),以增加财政收入(1H25财政税收同比下降1.2%)[12] - **市场影响**:短期或引发调整,长期可能推动资金流向公司债和股票[13] **5 行业活动数据** -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维持高位(图表显示2025年8月1日数据)[15][16] - 石油沥青开工率同比上升(7月30日数据)[21][22] - 半钢胎(汽车关键部件)开工率小幅下降[14][25] - **消费与物流**: - 暑期档推动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7日移动平均)[33][34] - 邮政快递量在“618”购物节后回落[31][32] - 集装箱出口中国至美国环比上升(千TEU)[54][55] - **房地产**: - 新房销售低于2024年水平,一线城市表现疲软[40][45][50] - 二手房销售在18个主要城市企稳,二线城市同比仍高[41][46][47] - 土地销售面积和规划建筑面积低于历史水平[43][49] **6 通胀与价格动态** - **大宗商品**:原油和螺纹钢价格下跌[60][61],水泥价格进一步下跌而玻璃价格微升[63][64] - **农业与运输**: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企稳[65][66],中国至美东集装箱运价指数下降[71][72] **7 大湾区(GBA)动态** - **政策亮点**: - 广东发布19条创投发展计划,珠海设立800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85] - 深圳试点跨境数据流动和金融开放,允许港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85] - **市场表现**: - 香港内地访客人数持续回升[77][78] - 深圳二手房销售放缓[81][82],香港二手房价同比跌幅收窄[83][84] **8 其他关键数据** - **流动性操作**: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73][74] - **地方债发行**: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年度额度的63%[75][76] (注:部分数据点因原文图表无具体数值未引用数字,仅描述趋势)
能源-中国反内卷的影响-Energy-China's Anti-Involution Implications
2025-07-23 10: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能源、化工、石油天然气 - **公司**:Reliance、HPCL、BPCL、Deepak Nitrite、Indorama、Thai Oil、LG Chem、Lotte Chem、PI Industries、GAIL、MGL、IOCL、ONGC、Oil India、Gujarat Gas、Navin Flourine、IGL、GSPL、Petronet、SRF、Tata Chemicals、Aarti、Alamtri Resources Indonesia、Bangchak Sriracha Public Company Limited、IRPC PCL、Keppel Ltd、Petronas Chemicals Group Berhad、PTT Exploration & Production、PTT Global Chemicals、PTT Oil and Retail Business PCL、PTT Public Company、SCG Packaging PCL、Seatrium Limited、Siam Cement、Star Petroleum Refining、United Tractors Tbk PT、Indocement Tunggal Prakarsa Tbk PT、Semen Indonesia (Persero) Tbk PT、Siam City Cement PCL、Bharat Petroleum Corp.、Gujarat State Petronet Ltd、Indian Oil Corp、Indraprastha Gas Ltd.、Mahanagar Gas Ltd、Petronet LNG、Reliance Industries、Aarti Industries Limited、Navin Fluorine International Ltd.、PI Industries Ltd.、SRF Limited、Tata Chemicals Limited、Korea Electric Power、POSCO、SK Innovation Co Ltd、S - Oil、Sung Kwang Bend Co Ltd、TK Corp [1][6][10][79][80][81][83][8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能源供应侧改革影响 - **核心观点**:中国下游能源供应侧改革有助于提升地区燃料精炼商评级,减少国内化工行业压力,Reliance、HPCL、BPCL、Deepak Nitrite、Indorama和Thai Oil是主要受益者 - **论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提及炼油和化工行业供应侧改革,中国团队认为20年以上燃料精炼产能约25%可能受供应侧合理化影响,20年以上化工项目升级需求使14%烯烃产能面临风险,但新供应可缓冲影响 [1][2] 炼油行业影响 - **核心观点**:若措施实施,将成为地区燃料精炼商和零售商评级提升关键催化剂,炼油黄金时代将延续 - **论据**:今年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非中国燃料需求预期上升,2025年新增炼油供应增长有限,未来三年供应仅为需求增长一半;亚洲炼油商加工每桶原油成燃料利润比过去周期平均高30 - 50%;人工智能对天然气需求增加及交通领域天然气使用增多缓解炼油系统紧张,化工行业复苏尚未反映在价格中(石脑油利润率年初至今表现优于多数其他产品,除柴油外) [3] 化工行业影响 - **核心观点**:约800 - 900万吨/年产能已临时或永久关闭,单位EBITDA低于过去下行周期低点,对石化行业保持选择性,看好有国内业务或强大资产负债表公司 - **论据**:对IVL和Deepak Nitrite给予买入评级,对LG Chem给予持有评级,对Lotte Chem给予卖出评级 [6] 投资预期 - **核心观点**:股票价格反映低于周期中值利润率,预计盈利有15 - 20%提升周期,高柴油敞口公司将有积极表现,有下游加油站业务和国内销售的炼油商估值倍数可能提升 - **论据**:推荐国内导向型燃料精炼商或复杂炼油商,如Reliance [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能源采购**:美国能源采购(乙烷、天然气和丙烷)将降低覆盖股票运营成本 [4] - **行业评级**:东盟能源和材料行业前景有吸引力,印度石油天然气、韩国能源和材料行业表现与市场一致 [8] - **公司数据**:详细列出印度多家公司评级、价格目标、当前价格、上行/下行空间、市值、日均交易量、财务预测和估值倍数等数据 [10] - **研究报告相关**:包括分析师认证、全球研究冲突管理政策、重要监管披露、股票评级定义、行业观点定义、报告更新政策、分发地区和适用法规等信息 [28][29][38][44][55][69]
高盛-中国大宗商品:供应端工作预期 —— 改革或缓解
高盛· 2025-07-07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基础材料行业中,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达30 - 50% [11] - 政策有抑制过度竞争和控制产出的倾向,或旨在扭转价格通缩趋势、避免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低下风险 [12] - 政策讨论或为现有供应计划执行创造有利环境,尤其利好中国钢铁和水泥行业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能过剩情况 - 中国多个行业长期受产能过剩困扰,基础材料行业中,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为30 - 50%,其他全球重要行业如太阳能、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为30 - 40% [11] - 2025E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铝29%、钢51%、水泥32%等 [3] 政策动态 - 过去一年及近期,政策有抑制过度竞争和控制产出的举措,如养猪和钢铁行业,旨在扭转价格通缩和避免产能过剩及低盈利风险 [12] - 多数供应政策聚焦短期供需平衡,通过限产或价格支持等方式,但无法实现产能淘汰和长期供应整合,产能退出的政策讨论或带来政策转变 [12] 钢铁行业 - 执行5000万吨钢铁减产目标可能性增加,若7月开始执行,2025年下半年粗钢产量将比上半年平均水平低12%,同比低6%,造成供应缺口 [13] - 2021年下半年类似减产情况使国内钢铁市场出现近10%供应缺口,螺纹钢价格上涨6%,单位现金利润率提高 [18] - 螺纹钢期货隐含价差显示,钢铁减产可能性约70%,且有近200元/吨的利润扩张空间 [16] 水泥行业 - 截至2024年底,水泥行业已对产能进行分类,估计未经授权的过剩熟料产能超4亿吨,占行业近18% [13] - 最低利用率和能源强度要求或使2.77 - 3.77亿吨熟料产能退出,潜在产能关闭可使产能利用率从50%提升至70%,平均毛利润达80元/吨或更高 [13]
兴业证券:供给侧改革、技术变革和海外变局是光伏行业当前关注的重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09:42
供给侧改革与行业复苏 - 光伏行业经历2020-2023年大周期调整后,目前主链全行业处于亏现金流状态,部分二三线企业持续亏损近两年,产业处于盈利周期底部 [1] - 2025年3月以来受抢装潮影响,企业利润逐步向上修复,利润修复短期看价格,长期看需求 [1] - 自2024年10月18日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后,自律联盟、配额减产、新产能投产限制等措施逐步推行,未来或出台渐进式政策控制产能无序增长并扩大需求,目标使行业回归合理盈利水平 [1] - 2025年政策核心是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通过供需两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行业出清 [1] 欧洲工商储市场与逆变器需求 - 2024年欧洲工商储装机2.7GWh,占欧洲总储能装机12%,预计2025年达5.4GWh(同比+100%),2028年达19.5GWh(2024-2028年CAGR 64%) [2] - 欧洲工商储安装费用显著高于国内,若费用降低将进一步刺激需求,逆变器旺季需求有望放量 [2] 技术变革与铜浆导入 - 当前新技术包括BC/HJT/铜浆料/叠栅,其中爱旭股份和隆基绿能引领的BC技术2025Q1已规模出货 [3] - 银浆占电池非硅成本50%以上,少银/去银化技术成为大厂攻关重点,纯铜浆料最快有望下半年导入,其加工费和用量均高于现有银浆,可能加速BC/HJT技术迭代 [3] 石英砂国产替代进展 - 光伏产业链国产化水平高,但4N8级以上石英砂仍依赖进口 [4] - 2025年4月10日高纯石英矿被列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河南东秦岭、新疆阿勒泰发现类似美国的高纯石英资源,国产替代将加速 [4]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工商储放量推荐关注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5] - 技术变革推荐关注BC/HJT/贱金属化进展(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 [5] - 国产替代建议关注石英股份 [5] - 海外电池产能缺口推荐钧达股份等 [5] - 主链及辅材龙头推荐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 [5]
摩根士丹利:中国建材_2025 年第二季度展望_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Attractive”(有吸引力)[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季度关税影响将对材料行业造成压力,看好黄金、水泥、建筑材料和钢铁;下半年若有进一步刺激措施,金属相关股票可能表现出色 [1][6] - 2025年1季度需求有复苏迹象,但2季度因关税担忧前景不确定;预计关税冲击将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国内需求的二次冲击影响经济,将2025年实际GDP预测下调30个基点至4.2% [2] 各部分总结 需求与关税影响 - 2025年1季度需求有复苏迹象,3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38%,正极生产商订单因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强劲增长20%,太阳能和风能订单也很强劲 [2] - 关税冲击将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国内需求的二次冲击影响经济,将2025年实际GDP预测下调30个基点至4.2%;预计2季度前端贸易影响90个基点,下半年北京可能出台1 - 1.5万亿人民币补充财政刺激措施,部分抵消60个基点 [2][18] 各板块分析 黄金 - 黄金是大宗商品中的首选,央行持续购买黄金,ETF资金流入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显著增加,经济学家预计国债收益率下降将推动黄金宏观背景向好;推荐招金矿业和紫金矿业 [3] 水泥和钢铁 - 水泥行业2024年11月宣布供应侧控制措施,目前主要企业正在进行产能置换,行业更注重盈利能力;预计吨毛利同比大幅增加,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推荐安徽海螺、中国建材、华新水泥、华润建材和宝钢 [4] - 钢铁行业国家发改委在近期人大会议上重申将控制钢铁生产,预计2025年减产3000万吨,出口减少1500 - 2000万吨 [4] 铜和铝 - 预计2025年电网和电动汽车相关绿色基础设施/消费刺激将持续,推动铜、铝和锂的需求;若下半年宣布额外财政刺激措施,将支持需求和市场情绪,改善铜等宏观驱动金属的表现;铝因产能上限和原材料供应增加,利润率有望扩大;推荐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宏桥和中国铝业 [5][23] 其他板块 - 建筑材料行业,预计2025年房地产开工和竣工将继续下降,但新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可能温和增长,二手房销售改善和政府“以旧换新”房产计划将带动需求;推荐东方雨虹、伟星新材和中国联塑 [28] - 铝行业,2024年国内铝土矿和全球氧化铝短缺,目前有大量新氧化铝产能计划投产,预计将导致氧化铝供应过剩,铝冶炼厂利润率扩大 [29] - 锂行业,2025年1季度需求好于预期,但预计价格上涨空间有限,部分此前减产的产能可能在价格回升时重启 [30] - 铜行业,短期内因关税对全球需求前景的担忧面临压力,但强劲基本面和中国更多刺激措施的可能性限制了下行空间;预计2025年中国铜需求同比增长1 - 2% [31][32] - 铀行业,尽管现货价格回调,但基本面依然稳固,合同价格稳定在约80美元/磅,预计供应失衡将推动价格上涨,利好中广核矿业 [35] - 太阳能玻璃行业,2025年1季度价格反弹,但预计6月需求将下降,行业供应增加将对价格和盈利造成压力 [36][38] - 浮法玻璃行业,价格近期因投机需求略有上涨,但房地产需求依然疲软,供应压力持续,盈利仍受拖累 [39] - 稀土磁体行业,价格在2024年4季度至2025年1季度有上升趋势,预计2季度将继续上涨,政策和关税可能收紧供应,生产商毛利率有望继续恢复 [40] - 玻璃纤维行业,需求好于预期,价格已恢复,部分生产线提前投产,行业基本面在2025年将更加平衡 [41] - 煤炭行业,供应宽松将对价格造成压力,预计2025年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降至680元/吨,同比下降20%,柳林4号焦煤均价降至1270元/吨,同比下降33% [42] 推荐股票 - 安徽海螺水泥,预计水泥行业利润率将因新一轮行业自律和供应侧改革而改善,海螺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 [43] - 华新水泥,预计水泥行业利润率改善,且华新在18个国家有快速增长的海外产能,有助于分散风险和保持高利润率 [44] - 宝钢股份,预计钢铁行业新供应改革政策将改善行业利润率和市场情绪,宝钢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最大 [44] - 中国铝业,预计中国铝需求将超过产量,中国将从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铝作为行业龙头已降低杠杆,预计将增加股息 [45] - 中国宏桥,被视为中国铝需求结构转变和供应受限的主要受益者 [45] - 紫金矿业,因其项目可见的产量增长而受到青睐,预计2023 - 2028年铜和黄金产量将实现8 - 10%的复合年增长率 [46] - 洛阳钼业H股,公司计划在2024 - 2028年大幅增加产量,铜、钴和钼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6%、11%和12% [47] - 招金矿业,作为纯黄金矿商,预计将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和海宇金矿的产量增长 [48] - 中广核矿业,作为低成本铀矿商,预计将受益于铀价上涨周期 [48]
摩根士丹利:中国材料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展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摩根· 2025-04-24 1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Attractive”,表示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相对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具有吸引力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季度关税影响将对材料行业造成压力,建议关注黄金、水泥、建筑材料和钢铁;下半年若有进一步刺激措施,金属相关股票可能表现出色 [1][6] - 2025年1季度需求有复苏迹象,但2季度因关税担忧前景不确定,关税冲击将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国内需求的二次打击影响经济,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速下调30个基点至4.2%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需求与关税影响 - 2025年1季度需求有复苏迹象,3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38%,正极生产商订单因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增长20%,太阳能和风能订单也很强劲 [2] - 关税冲击将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国内需求的二次打击影响经济,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速下调30个基点至4.2%,其中贸易影响90个基点,下半年潜在的1 - 1.5万亿人民币刺激措施可抵消60个基点 [2] 各板块分析 黄金 - 黄金是大宗商品中的首选,央行持续购买黄金,ETF资金流入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显著增加,经济学家预计国债收益率下降将推动黄金宏观背景向好,推荐招金矿业和紫金矿业 [3] 水泥和钢铁 - 水泥行业2024年11月宣布供应侧控制措施,目前主要企业正在进行产能置换,行业更注重盈利能力而非价格战,预计吨毛利同比大幅增加,推荐安徽海螺、中国建材、华新水泥、华润建材和宝钢 [4] - 钢铁行业国家发改委在近期人大会议上重申将控制钢铁生产,预计2025年减产3000万吨,出口减少1500 - 2000万吨 [4] 铜和铝 - 预计2025年电网和电动汽车相关的绿色基础设施/消费刺激将持续,推动铜、铝和锂的需求,若下半年宣布额外财政刺激措施,将支持需求和市场情绪,改善铜等宏观驱动金属的表现,推荐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宏桥和中国铝业 [5] 各公司分析 安徽海螺 - 预计水泥行业利润率将因新一轮行业自律和供应侧改革而提高,海螺作为行业龙头将是主要受益者 [43] 华新水泥 - 预计水泥行业利润率将因新一轮行业自律和供应侧改革而提高,华新在18个国家拥有快速增长的海外产能,有助于分散风险并保持高利润率 [44] 宝钢 - 预计钢铁行业新的供应改革政策将改善行业利润率和市场情绪,宝钢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最大 [44] 中国铝业 - 中国铝需求在2024年超过产量,中国正从铝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铝作为行业龙头,过去几年降低了杠杆率,预计将增加股息 [45] 中国宏桥 - 宏桥被视为中国铝需求结构转变和供应受限的关键受益者 [45] 紫金矿业 - 紫金矿业因其项目可见的产量增长,仍是中国材料行业的首选标的之一,预计2028年铜产量从2023年的100万吨增至150 - 160万吨,黄金产量从68吨增至100 - 110吨,2023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 - 10% [46] 洛阳钼业 - 洛阳钼业H股因其2024 - 2028年的高产量增长而受青睐,2023年生产42万吨铜(中国排名第二)和5.55万吨钴(全球排名第一),计划到2024 - 2028年将年产量提高到80 - 100万吨铜、9 - 10万吨钴和2.5 - 3.5万吨钼,目标产量中点意味着铜、钴和钼产量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6%、11%和12% [47] 招金矿业 - 招金矿业是纯黄金矿商,预计2025 - 2026年海域金矿投产将带来产量快速增长,预计将受益于降息周期中金价上涨 [48] 中广核矿业 - 中广核矿业是低成本铀矿商,预计将受益于铀价上涨周期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