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北方国际接待财通基金等5家机构 电力运营板块前三季利润大增 克罗地亚风电发电量2.89亿度
新浪财经· 2025-11-04 20:03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11月4日,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国际")参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 举办的"走进兵器工业"2025年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中交流活动,接待了财通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证 券、国联证券、国信证券等5家机构投资者。本次活动类别为"其他('走进兵器工业'2025年上市公司投 资者集中交流活动)",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周二)上午9:00~11:00,地点位于陕西西安。公司董事 会秘书、财务总监倪静及董办工作人员出席并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中,北方国际明确了其在兵器工业集团体系内的战略定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骨干先锋企 业,推进国际工程及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力量,推动集团公司民品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公司表示,将 依托Norinco品牌优势和海外网络,聚焦能源、资源、民生及工业工程领域,打造标志性项目,提升国 际工程行业排名及品牌美誉度。 同时,公司阐述了五大核心竞争优势:一是品牌与市场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特色品牌;二 是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三是投资驱动与建营一体化优势,部分投资 项目已实现良好收益;四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
北方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99.15亿元 工程业务稳健发展
全景网· 2025-10-31 18:53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9.1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31.8亿元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76亿元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296.6%至8.98亿元 [1]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较上年末减少40.99% [1] 业务运营与项目储备 - 公司工程业务领域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在重大项目执行与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突破 [1]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工程合同2项,总金额达6,425.47万美元,其中刚果(金)科米卡源网荷储项目单笔订单金额为6,416.07万美元 [1] - 截至9月30日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同73个,金额合计137.07亿美元,其中已生效正在执行项目48个,金额59.48亿美元 [2] - 在执行重大项目覆盖电力、矿山、基建等多个领域 [2] 重大项目进展 - 孟加拉博杜阿卡利燃煤电站项目1号机组于9月30日通过可靠性运行试验,2号机组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整体建设进度完成99.80% [2] - 蒙古矿山一体化项目1-9月采矿量达2,910万方,物流运输量298万吨,焦煤销量376万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2] - 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前三季度累计上网电量2.89亿度 [2]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市政府重点支持和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以进出口贸易、对外承包工程为主,同时经营国内贸易、现代物流、生产研发及资产、资本运作等 [1] - 公司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践行者,在国际工程承包和清洁能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海外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和本地化运营的全链条能力 [2] - 公司未来将持续重视市场开拓,密切跟踪相关市场和政策环境,积极评估潜在机会,快速响应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 [2]
北方国际(000065) - 2025年第三季度工程业务经营情况的公告
2025-10-30 19:29
项目签约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项目合同2个,金额6425.47万美元[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同73个,金额137.07亿美元[1]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刚果(金)科米卡源网荷储项目,金额6416.07万美元[3] 项目进度 - 孟加拉博杜阿卡利燃煤电站项目截至2025年9月30日EPC建设形象进度完成99.80%,1号机组于9月30日通过可靠性运行试验[4] 项目运营 - 蒙古矿山一体化项目2025年1 - 9月采矿采运量2910万方,物流运量298万吨,通关仓储过货量186万吨,焦煤销量376万吨[6] - 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2025年1 - 9月累计上网电量2.89亿度[6]
中色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9.31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8 20:36
中色股份主要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拥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相关 技术。该公司目前拥有的采矿权和探矿权主要分布在蒙古、印尼和内蒙古赤峰地区。 (编辑 郭之宸)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10月28日晚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披露 2025年三季报。公告显示,前三季度中色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9.31亿元,同比下滑0.21%,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1亿元,同比增长42.84%。 ...
中工国际董事长王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证券时报· 2025-10-28 06:10
战略转型背景与成效 - 公司2020年出现年度亏损,在手储备项目余额跌至历史低位,原有商业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1] - 通过五年战略改革,2024年上半年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生效合同额达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新签合同额合计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 展望“十五五”,公司目标为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战略焕新将发挥“乘数效应”[2] 内部改革与人才战略 - 公司转型核心难点在于选人用人机制,聚焦观念转型、文化转型及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重构[3] - 2021年启动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将业绩作为晋升前提,职能部门实行定岗定编,每年实行末位调整[3] - “十四五”时期中层以上干部调整幅度超过两轮,“三年一轮岗”竞聘机制激发团队活力,培养复合型人才[3] - 通过“蒲公英计划”推动干部交流,采取“上调下”式岗位对调,职级保留、薪资就高,促进子公司间融合[6] 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 公司通过收购中国中元、提级管理北起院,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弥合设计、制造与工程总包间的割裂[4] - 协同案例包括圭亚那医院群项目,与中国中元协作开发,树立协同标杆[4] - 融合关键细节包括不将设计单位简单视作供应商、设计费不压价、及时结算、团队“同吃同住同劳动”[6] 市场开拓与模式创新 - “十四五”时期成功开拓圭亚那、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尼加拉瓜等新市场[7] - 2024年上半年生效合同额已达到2024年全年总量的84.32%,海外业务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强劲增长[7] - 首次切入油气工程领域,伊拉克九区油气田项目创下伊拉克同类项目最短工期纪录,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再获坎德姆天然气集输新项目[7] - 盈利模式从传统EPC向“投建营”进阶,2024年第二季度工程投资与运营业务新签合同额达4.75亿美元,涵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 科技创新与未来规划 - “十四五”时期建立覆盖全系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索道、仓储物流、起重运输等优势领域[8] - 科研投入目标为实现与市场接轨,确保“有投入、有产出”[8] - “十五五”规划推动业务布局向工业化领域聚焦,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转变,竞争优势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经营”硬核实力转变[9] - 未来增量将来自转型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中国中元和北起院的国际化业务可能成为新增长曲线[9] 项目选择与风险控制 - 公司坚决不做红海市场,放弃无法掌控风险的项目,采用高层先判断项目价值、测算营利能力的精准靶向开发模式[10]
中工国际董事长王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证券时报· 2025-10-28 02:17
战略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0年出现年度亏损,在手储备项目余额跌至历史低位,经营面临严峻挑战[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生效合同额达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新签合同额合计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 公司业绩从亏损走向订单盈门,业务从青黄不接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7] 组织与人才机制改革 - 2021年公司首次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启动优胜劣汰机制,总部事业部建立员工业绩档案,将业绩作为晋升前提[4] - “十四五”时期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调整幅度已超过两轮,实行“三年一轮岗”竞聘机制[4] - 公司通过“上调下”式岗位对调推动人才交流,职级保留、薪资就高,该计划命名为“蒲公英计划”[6] 业务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业务模式从传统EPC向“投建营”进阶,2024年第二季度工程投资与运营业务新签合同额达4.75亿美元[8] - “投建营”战略聚焦环保、索道、清洁能源三大领域,通过持有稳定收益的优质运营资产平滑工程承包业务周期波动[8] - 公司去年首次切入油气工程领域,总包的伊拉克九区油气田项目创下伊拉克同类项目最短工期纪录[7] - 公司成功开拓圭亚那、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尼加拉瓜等新市场[7] 并购整合与协同发展 - 2019年公司定增收购中国中元,2020年对北起院实施提级管理,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5] - 在圭亚那医院群项目中,公司与中国中元协作开发,为协同落地树起标杆[5] - 公司强调不能把设计单位简单视作供应商,设计费不能压到“白菜价”,需及时结算[6] 科技创新与未来规划 - “十四五”时期公司建立起覆盖全系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投入优势领域[9] -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着力打造科技型专业化工程公司,推动业务布局向工业化领域聚焦转变[3][9] - 未来将推动企业竞争优势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化经营”硬核实力转变[9] - 公司坚决不做红海市场,放弃无法掌控风险的项目,高层先判断项目是否值得做,确保开发资源聚焦[10]
股票行情快报:中色股份(000758)10月2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345.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46
| 指标 | 中国股份 | 有色金属行业均值 | 行业排名 | | --- | --- | --- | --- | | 总市值 | 139.54亿元 | 319.47亿元 | 35 76 | | 净资产 | 93.88亿元 | 134.54亿元 | 20 76 | | 净利润 | 4.41亿元 | 11.97亿元 | 28 76 | | 市盈率(动) | 15.84 | 37.7 | 14 76 | | 市净率 | 2.35 | 3.87 | 31 76 | | 毛利率 | 16.83% | 15.57% | 25 76 | | 净利率 | 8.76% | 6.69% | 24 76 | | ROE | 7.51% | 5.34% | 26 76 |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盘,中色股份(000758)报收于7.01元,上涨1.15%,换手率 3.42%,成交量67.63万手,成交额4.75亿元。 10月27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345.74万元,占总成交额2.83%,游资资金净流出 1675.08万元,占总成交额3.53%,散户资金净流入329.34万元,占总成交额0.69 ...
中色股份: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17:39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1] - 公司拥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相关技术 [1]
股票行情快报:中色股份(000758)10月2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453.7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22 20:1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85元,当日下跌1.44% [1] - 当日换手率为3.01%,成交量为59.45万手,成交金额为4.04亿元 [1] 单日资金流向 - 2025年10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53.73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6.07% [1] - 同日,游资资金净流入1540.38万元,占总成交额3.81%,散户资金净流入913.35万元,占总成交额2.26% [1] 近五日资金流向趋势 - 近五个交易日中,主力资金有四日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10月16日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939.89万元,占当日成交额的7.01% [2] - 近五个交易日中,主力资金仅在10月21日实现净流入760.51万元,占当日成交额的1.76% [2]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 公司总市值为136.35亿元,低于有色金属行业均值304.22亿元,在76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36位 [3] - 公司净资产为93.88亿元,净利润为4.41亿元,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公司动态市盈率为15.48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43.74倍,市净率为2.29倍,低于行业均值3.81倍 [3] 公司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率为16.83%,净利率为8.76%,均高于有色金属行业平均水平(15.33%和6.49%) [3] -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51%,高于行业均值4.22% [3] 2025年中报业绩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主营收入52.92亿元,同比上升6.9% [3]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40.0%,扣非净利润为4.03亿元,同比上升32.8% [3]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公司主营收入28.35亿元,同比上升9.8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惊人上升1228.98% [3] 机构评级情况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为买入评级 [4]
中工国际取得亿元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助力回购计划推进
新浪财经· 2025-10-16 19:13
公司股票回购方案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票 [2] - 回购价格上限为12.85元/股 预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 [2] - 回购期限自股东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2] 专项贷款支持 - 公司取得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出具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 为回购计划提供支持 [1] - 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亿元 贷款期限为3年 [3] - 贷款用途被严格限定 仅限用于公司回购股票 不得转让、用作担保或作为信用证明等其他用途 [3] 方案实施与信息披露 - 实际回购股份的资金金额、数量等将以回购期限届满或回购实施完毕时的实际情况为准 [4] - 公司后续将依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推进回购计划 [4] - 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