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搜索文档
乐东哈密瓜畅销国际市场
海南日报· 2025-11-08 09:49
"乐东哈密瓜销售潜力非常大,近年来我们公司的出口额持续增长。"海南金驿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黄加兴介绍,目前该公司在乐东种植有1000亩哈密瓜,同时公司拥有成熟稳定的供应链,每年从9月底 起,大批量采收优质乐东哈密瓜,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国,内 地市场供应百果园、好实惠、钱大妈、山姆等多个连锁商超。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 通讯员 陈海清)11月6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丰塘 村哈密瓜生产基地,海南金驿农业有限公司采购的50吨八六王品种哈密瓜被装上货车发往深圳蛇口,于 11月7日发往马来西亚。连日来,乐东县哈密瓜迎来产销旺季后,当地开启国际化销售,一批批鲜果源 源不断销往海外,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在佛罗镇、莺歌海镇等地的蜜瓜基地看到,瓜棚里一个个浑圆饱满、纹路清晰 的蜜瓜掩映在藤叶间,分外香甜诱人。多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等待瓜农将一箱箱蜜瓜搬运上车。 乐东光照充足,气候条件优越,是蜜瓜种植的理想之地。在乐东佛罗镇等地,蜜瓜可种植在海沙 地、坡地和水田地,其中又以海沙地最佳,种出的蜜瓜品相、网纹出众,口感更是脆、香、甜。 ...
新疆哈密:“甜蜜引擎”激活乡村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2 14:54
哈密瓜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哈密瓜全产业链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22] - 双季哈密瓜种植技术实现亩产6.5吨,每亩收入超2.2万元 [20] - 哈密瓜节期间农家乐单日最高收入可达1万元 [21] 产业链发展与创新 - 产业模式从单一“种植—售卖”升级为“研发—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格局 [21] - 产业链平台联合推出哈密瓜果汁、精酿啤酒等深加工产品 [9] - 花园乡卡日塔里村建成全市最大的双季哈密瓜种植基地 [20] 种植技术与品种资源 - 百亩哈密瓜品种展示园汇集270个新老品种,承载2000多年种植历史与文化 [19] - 第十四代种植文化传承人亚力坤·尼亚孜坚守种植技艺32年,其家庭年收入突破10万元 [20] - 村内建有220平方米的哈密瓜历史文化传承展览馆,展示70种哈密瓜瓜模 [20] 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 - 哈密瓜节已成功举办十九届,历时40余天,融合民俗表演、采摘体验、沙漠旅游等活动 [8][21] - 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通过电商直播技巧培训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 [11] - 花园乡哈密瓜分选中心采用智能分选设备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6] 产业带动与乡村振兴 - 卡日塔里村荣获“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19] - 节会经济有效带动村民增收,例如通过发展农家乐等业态 [21] - 外部机构如苏州某期货公司捐赠10万元用于展览馆提升改造,支持产业发展 [20]
乐东蜜瓜陆续上市 产销两旺助农增收
海南日报· 2025-10-18 09:35
公司运营与销售 - 公司蜜瓜自9月中下旬上市以来行情走俏 价格达到每斤5元左右 [1] - 公司蜜瓜果品品质上乘 具有口感脆 甜度高 果香浓 错峰熟等特点 深受内地市场青睐 [1] - 公司通过订单销售和收购商采购等模式将蜜瓜销往岛外市场 今年收成不错 [1] 行业地位与历史 - 乐东蜜瓜自1996年引种开始已有近30年种植历史 [1] - 乐东蜜瓜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5月反季节上市 填补了国内其他地区冬春季无蜜瓜上市的空白 [1] - 乐东蜜瓜产量占全国冬季蜜瓜市场的80% 并荣获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十强县和中国蜜瓜之乡等称号 [1]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南宁:科技赋能甜瓜丰收 特色产业甜上心头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1:35
核心观点 -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云甜瓜基地通过引入智能物联平台和AI生长模型等科技手段,显著提升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并带动了当地就业与集体经济,展示了科技赋能特色农业的成功路径 [2][4][7]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基地由合作社实施建设,总面积达250亩,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由党员代表带头示范种植 [2][7] - 基地引入“慧种植”平台,配备摄像头和土壤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大棚温度、湿度的精准可视化监管 [2] - 平台利用AI生长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测提供最优调控方案,使亩产量比往年增加约300公斤 [2] 产量与销售 - 甜瓜坚持一藤一瓜,皮薄肉厚,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秋节前夕销量可观 [2] - 今年甜瓜采收预计持续到10月底,全年共采收3批,每公斤售价16元人民币,总产量预计可达32万公斤 [2] - 丰收的甜瓜被发往南宁周边及珠三角地区 [4]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该特色产业壮大了那云村的集体经济,并带动附近村民和脱贫户就业 [4] - 在丰收旺季可为附近村民提供近60个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在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7] - 邕宁区探索“科技+农业+品牌”乡村振兴路径,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群众稳步增收 [7]
广西南宁:科技赋能甜瓜丰收 特色产业甜上心头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09:09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甜瓜总产量预计达32万公斤,每公斤售价16元人民币 [1] - 甜瓜采收持续至10月底,全年共采收3批,中秋节前夕销量可观 [1] - 基地总面积250亩,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 [2] - 丰收旺季可为附近村民提供近60个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 技术与生产创新 - 基地引入“慧种植”平台,配备摄像头、土壤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实现精准可视化监管 [2] - 平台利用AI生长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测提供最优调控方案,亩产量比往年增加约300公斤 [2] - 过去种瓜依赖经验,如今依靠数据,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甜瓜的产量和品质 [2] 行业与市场发展 - 甜瓜产品皮薄肉厚、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主要发往南宁周边及珠三角地区 [1][2] - 邕宁区积极探索“科技+农业+品牌”乡村振兴路径,做优做强瓜果等特色产业 [3] - 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附近村民和脱贫户就业,实现群众稳步增收 [2][3]
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人民网· 2025-09-29 14:20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 [1] - 具有新疆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 [1] - 新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注入动能 [1]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签下10亿元订单,包含40余套海外订单,为兵团企业首份海外无人机订单 [2] - 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已累计安全执飞超6300架次,飞行总里程突破96.2万公里 [2] - 2024年该机型计划生产20架,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50架 [2] 能源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新疆油田日均注碳3800吨,2024年计划二氧化碳注入总量突破100万吨 [3][4] - 应用CCUS技术可使原油增产约10%,相当于再造一个200万吨整装大油田 [3] - 克拉玛依市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数字城市、智慧油田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逐渐铺开 [4]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34亿千瓦,装机占比约60%,跃居网内第一大电源 [7] - 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全国第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全国第二 [7]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790亿千瓦时,其中一条新外送通道已累计输送电量超75.7亿千瓦时 [7]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新疆预测煤炭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40.6%,位居全国第一 [7] - 兵能新材料公司推进4万吨聚甲醛项目,其技术使锅炉效率突破95%,二氧化碳捕集浓度在88%以上 [8] - 截至2024年6月,新疆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11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9家 [9] 现代农业与产业升级 - 新疆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通过技术手段使同一品种哈密瓜糖度从18度升至22度,农户每亩增收3000元 [10][11] - 该平台在全国布局30多个实验基地,推动哈密瓜产业从千亿级向三千亿级跃迁 [11] - 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 [12] 油气与矿产资源优势 - 新疆天然气输送能力全国第一,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开工建设以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12] - 77个矿种储量排全国前十,石油等10种资源排名第一 [12] - 达坂城区域预计提交可出让区块3至4个,天然气地质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 [12] 外贸与电力外送 - 新疆外贸总额三年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 [12] - 油气产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 [12] - “疆电外送”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 [12]
人民日报看新疆(整版) | 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16 16:08
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 哈密瓜得名于清朝康熙皇帝,因品尝产自哈密的“加格达甜瓜”而赐名,使其声名远播 [1] - 哈密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张骞出使西域时的重要一站,促进了包括甜瓜种植技术在内的文化交流 [1][2] - 相似的节庆文化在丝路沿线形成纽带,哈密“哈密瓜节”与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甜瓜节”遥相呼应,成为民心相通的平台 [1][7][8] 产业规模与生产情况 - 哈密佳祥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已出口哈密瓜1880吨,日出口量最高达80多吨 [2] - 该合作社种植面积为7729.9亩,主要品种包括“煌佳贡蜜”、“金色年华”等,每亩可产一级瓜2.5吨 [2] - 哈密独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形成哈密瓜高甜度的关键地理气候密码 [2] 科研育种与技术交流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是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奠基人,其培育的“红心脆”品种曾作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招待用果 [3] - 科研机构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进行种质资源互换,推动甜瓜遗传改良和品种更新换代 [3] - 中方培育的“金龙”、“金凤凰”等厚皮甜瓜品种已在中亚国家引种试种 [3] 节庆活动与品牌建设 - 第十九届“哈密瓜节”集中展示了270个跨越古今的哈密瓜品种,将单一农产品打造成承载地域文化和产业活力的IP [4] - 节庆活动融合文化创新,例如“丝路秘境·瓜乡奇遇”增强现实实景剧本游,提升了游客体验 [5] - 通过举办国际艺术活动,如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哈密分会场,结合旅游体验,释放文旅融合的“甜蜜效应” [5][6] 旅游经济与区域合作 - 今年上半年哈密累计接待游客985.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46%;游客花费累计63.79亿元,同比增长23.22% [6] - 哈密市通过老爷庙口岸深化与蒙古国合作,2024年该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68.9万吨,同比增长226.5%,出入境人员3.5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 [10] - 区域合作提议包括互派农业专家、联合举办丝路甜瓜展销会、打造“甜瓜之旅”跨境旅游线路等,以多维度深化人文交往与经贸合作 [8][10]
共享机遇让“中国甜”变为“世界甜”(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行业出口态势 - 新疆哈密瓜对外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 [1] - 哈密瓜成为哈密扩大开放、联通世界的“甜蜜纽带” [1] 产业基础与发展 - 哈密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融合了农耕、草原与丝路文化底蕴 [1] - 科研工作者通过种质资源与种植技术交流,助力全球甜瓜产业共同发展 [1] - 科研工作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并让甘甜走向世界 [1] 产业链布局与战略 - 哈密以全产业链思维谋篇布局,涵盖良种培育、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 [1]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哈密瓜的“甜蜜版图”正在扩大 [1] - 哈密瓜登上更广阔舞台,讲述物产交流、机遇共享、文明互鉴的故事 [1] 战略意义 - 哈密瓜走出国门使“中国甜”变为“世界甜” [1] - 这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1]
行进中国丨“土疙瘩”变甜蜜“金饭碗”
人民网· 2025-09-06 20:4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负责人于2016年放弃外企优厚待遇返乡创立合作社并开展哈密瓜种植业务[1] - 2017年通过古法种植技术试种成功并正式命名"苦豆蜜瓜"[4] - 2017年线上销售额达104万元 2018年增长至196万元 2023年预计突破2000万元[5]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采用传统苦豆子泡水灌溉与羊粪施肥的古法种植技术[2][4] - 实施一藤一瓜种植模式以提升果实品质[4] - 成熟期85天 填补7月底至8月初的市场空窗期[4] 销售与渠道建设 - 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全国销售 合作方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4] - 政府协助降低物流成本 解决偏远地区运输难题[4] - 构建"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电商赋能+农户参与"四位一体销售模式[4] 经营规模与社会效益 - 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5] - 实现每公斤瓜果平均增收1元的经济效益[5] -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从地方特产升级为规模化商品[4][5]
从挣零花钱到亿元黄金产业:沙漠蜜瓜的六十载富民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6:44
行业规模与产值 - 蜜瓜种植面积达16万亩 年产量约50万吨 年产值超21亿元 亩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 [1] - 收成镇和西渠镇为核心产区 2025年两镇种植面积达11.13万亩 占全县65.94% [3] - 电商渠道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2024年电商销售6万吨(占总产量13.5%) 2025年预计达19.2万吨(占比40%) [8]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 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转变 [3] - 建成2个大型交易市场 形成销售/包装/运输/配送全链条服务体系 年销售量40万吨(占全县80%) [3] - 规划建设蜜瓜产业园 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 拓展瓜汁/瓜脯等深加工领域提升附加值 [8] 技术创新与产品特性 - 采用地膜覆盖/日光温室/小拱棚/秋延后栽培四大技术模式 实现四季有瓜全年供应 [5] - 依托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16℃/微碱性砂壤土等自然条件 形成糖度高/肉质脆/香味浓的独特品质 [5] - 电商平台实现产地直销与线上销售 "专业市场+电商+快递"组合突破传统销售限制 [8] 农户经营效益 - 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 例如90亩地单日采摘3万斤(地头价超1.2元/斤) [5] - 瓜农收入显著提升 例如20亩蜜瓜销售收入达10万元 [4] - 电商平台重塑价格形成机制 瓜农获得更公平定价权与快速出货渠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