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搜索文档
面对面丨中国人的吃瓜自由要感谢她!吴明珠说她的一生就是结几个好瓜献给人民
央视新闻· 2025-08-04 08:48
行业贡献 - 吴明珠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甜瓜、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1] - 主持选育30个甜瓜西瓜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或认定[14] - 抢救濒危种质资源使中国瓜种保存量突破2000份成为全球最丰富[14] - 培育"早佳8424"西瓜推动中国成为最大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9] 科研方法 - 坚持每天下地观察记录瓜的成长轨迹和形态变化[4] - 反对走捷径坚持原始创新和引领性研究[5] - 开辟"南繁北育"基地加速选育进程[9] - 对授粉要求极其严格避免低级错误导致重大损失[11][13] 品种创新 - 培育出"红心脆"哈密瓜被选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招待水果[8] - 1984年培育出"早佳8424"西瓜并无偿传授栽培技术[9] - 品质第一理念拒绝制造不好吃的品种[15] 资源收集 - 跑遍吐鲁番300多个生产队收集44个瓜种建立第一份资源档案[8] - 自费购买农民种子因单位报销需要发票而农民无法提供[8] - 2000年获得美国博士无偿赠送的2000多份资源[5] 团队管理 - 带领团队起早贪黑泡在瓜田里没有节假日[14] - 严格要求团队成员避免失误导致整个季节报废[11][13] - 培养出多名优秀学生取得丰硕成果[14]
河南省淅川县驻村第一书记:产业振兴当先锋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1:16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 武店村通过"1+2"产业模式实现转型,包括生态种植、饮用水加工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1] - 穆洪竹推动1800亩软籽石榴种植,新建鱼塘和渠首庄园等旅游设施[1] - 产业链延伸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包括蝴蝶兰基地80个技术岗位和美食苑凉粉摊等[1] - 武店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25年超过70万元[2] - 九重镇邹庄村和老城镇冢子坪村分别发展西瓜甜瓜和杏李产业[2] 生态农业规模 - 淅川县已发展生态林果23万亩、食用菌3500万袋、中药材14.7万亩[2] - 当地建成精品民宿12家和农家乐700余家[2] - 生态农业带动就业人数达3万余人[2] 乡村旅游发展 - 渠首庄园农家乐暑期月营业额突破3万元[1] - 石榴剪枝成为持证上岗的技术岗位[1] - 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和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2]
寻找杭州的酱园弄
杭州日报· 2025-07-01 11:03
杭州酱园历史与文化 - 杭州曾有一条"酱园弄",现已消失,但"酱园"一词深深刻在杭州人的文化记忆中 [13] - 酱园弄12号是现存唯一与酱园弄相关的建筑,现为南宋钱币博物馆 [15] - 酱园弄12号曾是湖州会馆,鲁迅在1909年"木瓜之役"期间曾在此暂住 [16][17][18] 杭州传统酱园行业 - 抗战前杭州有322家酱园店,采用前店后坊模式,L形柜台可容纳20-30位顾客 [19] - 知名酱园包括涌金门"惟和"、清波门"乾发"、望江门"鸿吉祥"等 [19] - 酱园不仅销售酱油和酒,还通过酱制工艺延长食物保存期并增加风味 [19] 现存酱园品牌发展 - 同福泰官酱园曾以高端酱油闻名,现已消失 [20] - 恒泰酱园(1881年创立)产品曾获西湖博览会优质奖,现为"湖羊酱油"前身 [20] - 百年老字号"惟和酱园"近年重出江湖,传承传统酱油酿造工艺 [20][21] 杭州酱菜文化 - 景阳观是杭州最著名的酱菜店,产品包括甜乳黄瓜、玫瑰大头菜等20余种 [22] - 老杭州人有深厚酱菜情结,常用来配泡饭,形成独特饮食文化 [22] - 传统酱园采用大缸储存销售模式,给老一代杭州人留下深刻记忆 [22]
瓜果飘香、产销两旺——水果盛宴激发夏日“甜蜜经济”
央广网· 2025-06-24 09:10
夏季时令瓜果集中上市 - 新疆轮台县白杏采摘面积3万亩 预计年产量约1.83万吨 [1] - 采购商预计收购150吨轮台白杏 采用航空运输36-72小时可达客户 [1] - 贵州镇宁县蜂糖李种植面积22万亩 覆盖13700多户群众 [2] - 镇宁县蜂糖李集散中心销售旺季日交易客商上万人次 集散量超1000吨 [2] - 广西北海合浦县被誉为"中国鸡嘴荔枝之乡" 正值采摘旺季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贵州蜂糖李种植首次采用无人机运输 1万斤货物1小时内可调运完成 [2] - 合浦县推动荔枝全产业链升级 依托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拓宽销售半径 [2] - 合浦县结合乡村旅游开发采摘体验和荔枝主题农家乐 促进三产融合 [2] 经济效益与产量预测 - 轮台白杏吸引大量客商采购 形成产销两旺局面 [1] - 镇宁县蜂糖李全年产值有望突破36亿元 采摘期持续至7月中下旬 [2]
入学尝鲜果毕业携硕果 第十届“畅享园艺”甜蜜送别毕业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2:49
科研成果展示与毕业活动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举办第十届"畅享园艺"毕业活动,通过科研成果品鉴形式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1] - 活动现场展示西瓜、樱桃、番茄等多个科研品种,并配备科普讲解,分享栽培技术及科研成果背后的故事 [1] - 活动包含科研成果科普答题和趣味游戏,增强毕业生对专业成果的体验感 [1] 教育理念与科研精神 - 校方强调活动结合毕业季与瓜果成熟季,旨在让学生体会科研成果来之不易,强化强农兴农使命感 [2] - 学院发放自研西瓜、甜瓜、西红柿等作为毕业礼物,传递对学生的期许 [2] - 活动将专业教育融入毕业环节,凸显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过程和创新精神 [2] 活动历史与学生反馈 - "畅享园艺"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年,成为学院传统,见证多届学生成长 [2] - 学生反馈称活动是"牢记学农使命的嘱托",体现对专业情怀的深刻认同 [3]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数字”红利润泽八桂乡村 智慧赋能绘就振兴画卷
央广网· 2025-06-14 13:34
数字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发展 - 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文创+直播"模式推动瑶族特色文创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包括扎染瑶族耳饰、瑶风镜子、瑶锦冰箱贴等纯手工制品 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2][4][5] - 返乡创业者利用新媒体展示传统工艺 如陈照文工作室通过慢直播呈现瑶锦织造过程 计划结合短视频吸引年轻观众 [5] - 富川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2020年以来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达56.69亿元 连续四年突破十亿元 [7]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转型 - 富川农产品产业园电商孵化中心开展"新农人"培训 农民通过直播推广脐橙、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形成"村播+"创新模式 [7] - 广西"数商兴农"行动成效显著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4.1% 新增2048个农产品网店和513个县域电商企业 [9] - 广西带货主播超7000名 累计直播127.3万场 同比增长33.7% [9] 智慧农业实践与效益 - 刘圩镇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投资1.07亿元 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管理 产量比露天种植稳定增长40%-50% [10][12] - 基地规划建设80个大棚 已试种近40个品种 产品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通过"五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12][14] - 2024年基地带动农民打工超1.5万人次 创造230万元收入 扶持10多个致富带头人 [14] 广西农业现代化进展 - 广西设施农业年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 智能化农业项目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 [15] - 智能大棚技术解决作物依赖天气问题 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对保障"菜篮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2][14]
夏令水果销售旺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04
水果消费趋势 - 蓝莓、芒果和苹果是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3种水果 其中蓝莓销量同比增长160% 山东和云南两大产地的蓝莓实现数倍销量增长 [1] - 榴莲、山竹和哈密瓜是当季销售环比增长最快的3种水果 分别增长270%、182%和178% 樱桃/车厘子、荔枝、葡提类、甜瓜等实现超过80%的销量环比增长 [1] - 国产蓝莓市场占比逐年增加 价格越来越亲民 新疆、天津、海南等地蓝莓消费增长亮眼 消费人群地域结构持续扩展 [1] 高端水果市场变化 - 干尧榴莲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黑刺榴莲、金枕榴莲等中高端品类增速较快 海南成为核心榴莲产区 消费端榴莲销量环比增长4.3倍 [2] - 泰国山竹销量环比增长164% 价格明显回落 在贵州、广西等中西部省份快速走俏 [2] - 高端水果通过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升级实现本土化 电商直接触达消费端使行情更透明 价格更接地气 [2] 供应链与物流优化 - 物流履约效率和原产地直采能力提升 时令水果以更新鲜状态、更丰富口味进入更多家庭 [1] - 产地通过电商直接触达消费端 缩短供应链环节 提升市场效率 [2]
山东莱西城乡联建激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2 09:52
城乡联建模式 - 莱西市组织11个镇街与青岛5个区市24个街道签订联建共建协议 构建资源共享 产业共赢的区域化工作新格局 [1] - 通过联建共建 南墅镇东石新村找到稳定销售渠道 并与城区街道共同谋划产业发展 [1] - 南墅镇与李沧区兴城路街道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研讨 形成12条可行性建议 并创新开设联建共建集市体验教学 [1] 产业互补与要素流动 - 日庄镇荣旺生态农业公司通过联建渠道 将果蔬直接供应李沧区超市和社区 日订单不断 [2] - 日庄镇盘活低效土地1000亩 建设高效种植园等项目 预计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带动集体增收30万元 [2] - 南墅镇强村共富公司与李沧区王家下河社区共同投资200万元建设面粉工坊 年加工小麦1.5万吨 预计营收1200万元 净利润300万元 [2] 产销对接模式 - 构建线下直营+线上订单+项目互联三位一体模式 各镇街累计开展进社区活动10余场次 销售额超20万元 [3] - 线上电商平台粉丝量突破1.2万人 订单量增长40% [3] - 推进飞地经济模式 实现城区接单 农村生产 形成跨区域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3] 多元化融合场景 - 培育土特产市集 直营店铺 文旅研学等多元化城乡融合场景 莱西周末系列线路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带动消费800余万元 [3] - 望城街道与李沧区振华路街道联合开展农田认领活动 城区居民可认领土地种植蔬菜 [3] - 南墅镇打造党员主播+农产品直播矩阵 单场直播销售额超5万元 [3] 联建成效 - 莱西市优质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超1700万元 [4] - 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 [4] - 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4]
新华视点|乡村蝶变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5-11 21:16
河北肥乡月季产业 - 肥乡区七彩园林种植基地拥有3000亩月季花种植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 - 当地通过月季资源优势实现"小月季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模式[4] - 产业带动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平均年收入达20000元[7] 山西汾西菌菇产业 - 汾西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抓手[6] - 恒发菌业种植基地呈现繁忙产销场景,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市[10] 陕南秦巴山区科技帮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2022年起实施专项科技帮扶,覆盖陕南11个县区[9] - 项目整合13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13] - 重点支持特色经济作物和果蔬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9]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 - 正安县吉他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吉他生产基地[12] - 2021年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产品出口40余国[12] - 神曲公司等返乡企业带动技术和管理经验回流[16] 海南乐东南繁种业 - 富友现代种业产业园每年研发300多个西瓜、甜瓜、蔬菜新品种[15] - 基地兼具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功能,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15] - 通过技术培训和专家合作实现助农增收[18]
广袤田野向“智”而行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好“丰”光传递新希望
央视网· 2025-05-09 16:23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灌溉 - 山东德州武城县农户使用移动式智能淋灌机进行节水灌溉 喷杆长达21米 配备18组伞状旋转喷头实现均匀喷洒 [1] - 智慧灌溉设备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 节省人力和水资源 承包240亩土地的农户已实现无人值守灌溉 [3] - 武城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9.8%以上 [5] 特色作物种植与产业链 - 青海乌兰县藜麦种植面积有望突破万亩 大型机械完成翻地、旋耕、平地、播种全流程作业 [4][7] - 乌兰县已形成藜麦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开发多款高附加值产品 [7] - 新疆吐鲁番高昌区春季种植西瓜5.83万亩 甜瓜1.71万亩 早熟西瓜采用双小拱棚模式 糖分足口感佳 [8][10][12] 海产品养殖与加工 - 福建霞浦县海带养殖面积达15万亩 鲜海带产量160万吨 收获后3小时内需完成晾晒形成"空中晒场"景观 [13][15][17] - 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暂养海鲜近300万斤 通过分类暂养和降温技术延长皮皮虾等海鲜存活期 保障休渔期供应 [1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