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搜索文档
秋风起时看“头雁” “金蟹”谱写共富经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14:39
公司核心业务与模式 - 公司采用独特的“计数养殖法”,每亩水塘仅投放600只蟹苗,最终约400只能达到五两以上的上市标准,其中百余只可突破六两大关 [3] - 公司产品基本不进入普通流通市场,几乎全部以精品礼盒形式直达客户,实现从追求规模到追求价值的转变 [3] - 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除大闸蟹外,还生产西瓜、甜瓜、水蜜桃、螺蛳虾、小青龙等农产品,使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并保障员工全年有活干、有收入 [6] 公司技术与品质成就 - 公司养殖的大闸蟹在今年的全国河蟹大赛中再度斩获“金蟹奖”和“最佳口感奖”,自2018年参赛以来几乎年年获奖 [3] - 公司开创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养蟹先养水,养水靠养草”的理念,构建仿自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并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用于灌溉周边稻田 [4] - 公司是浦东地区唯一获得大闸蟹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在整个上海也属凤毛麟角 [4] 行业影响与带动效应 - 公司的成功转型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即真正把品质放在规模之前 [3] - 公司作为产业带头人,通过生态套养模式,使农户每亩地能增收近2000元,若推广1000亩,可为农户多创收150万元以上 [5] - 公司代表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多元化和品质提升,有效带动周边发展,并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中 [5][6]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已普遍认可生态养殖的价值,理想的蟹塘应模拟浅盆型湖泊环境,水草丰茂、底栖生物丰富 [4] - 智慧农业技术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无人农场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无人机投料、智能化暂养池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 [6] - 乡村振兴以产业为基础、人才为关键,合格的“头雁”需具备新农人理念、现代企业家管理能力及带动周边产业的格局 [6]
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经济日报· 2025-10-28 06:37
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并扎实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1] -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转变[1] - 严格四水四定原则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及以水定产保护黄河之肾乌梁素海[1] - 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之路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1] 现代农牧业发展 -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统筹地水种与粮肉奶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2] - 农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900亿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8亿斤以上[2] - 大力发展葵花甜瓜辣椒肉羊等特色产业当地农牧民通过种植致富花致富瓜致富椒以及养殖致富羊实现勤劳致富[2] 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 - 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3] - 努力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3] - 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3] - 通过西部大开发东西部协作以及京蒙协作等战略机制为地区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4]
甘肃宕昌贾河:打造“田园综合体” 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10-17 16:45
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 - 公司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土地25亩,建设双层钢架构大棚20座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座 [2] -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思路实施示范村项目 [2] - 探索“政企联营”新模式,以村集体经济资金和土地资产入股,打造“鸿鹄山庄”和“三月间”农家乐等设施 [2] 产业与经济效益 - 产业实训基地种植西红柿棚7个、黄瓜棚2个、西瓜棚2个、甜瓜棚2个、辣椒棚4个及玫瑰棚4个,产量好且销量全部打开 [2] - “三月间”农家乐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配套儿童游乐设施,夏季游客多效益良好 [3] - 通过“以产惠民”“以景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1] 基础设施与乡村风貌提升 - 在大堡子村硬化滨河路400米,清淤1万多方,新建拦沙坝和箱笼式景观湖 [3] - 新建休闲文化广场和村头公园,种植绿化花草树木3300平方米,安装各类灯具一百余盏并对景观桥进行夜景亮化 [3] - 在滩子村打造580米“绿色长廊”,栽植塔柏并新建小花园,大大提升村庄绿化率 [4] 人才培训与产业支撑 - 公司组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活动,邀请当地“土专家”现场授课,将专业知识转化成易懂的乡土话 [1] - 实训基地打造集产业示范、观光采摘体验、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 种植大户承包产业实训基地产业园,发展壮大蔬菜种植产业,走协作共富之路 [2] 旅游开发与招商引资 - 整治撂荒地打造千亩草原“油菜花海”,新增旅游打卡地,并在滩子草原举行农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推介暨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开幕式 [4] - 完成下河桥至滩子村8公里中药材种植产业路沥青硬化,沿路栽设打卡牌25个 [4] - 贾河乡已成为“县城后花园”,带动以周末游、亲子游和休闲纳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业 [5]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南宁:科技赋能甜瓜丰收 特色产业甜上心头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1:35
核心观点 -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云甜瓜基地通过引入智能物联平台和AI生长模型等科技手段,显著提升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并带动了当地就业与集体经济,展示了科技赋能特色农业的成功路径 [2][4][7]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基地由合作社实施建设,总面积达250亩,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由党员代表带头示范种植 [2][7] - 基地引入“慧种植”平台,配备摄像头和土壤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大棚温度、湿度的精准可视化监管 [2] - 平台利用AI生长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测提供最优调控方案,使亩产量比往年增加约300公斤 [2] 产量与销售 - 甜瓜坚持一藤一瓜,皮薄肉厚,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秋节前夕销量可观 [2] - 今年甜瓜采收预计持续到10月底,全年共采收3批,每公斤售价16元人民币,总产量预计可达32万公斤 [2] - 丰收的甜瓜被发往南宁周边及珠三角地区 [4]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该特色产业壮大了那云村的集体经济,并带动附近村民和脱贫户就业 [4] - 在丰收旺季可为附近村民提供近60个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在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7] - 邕宁区探索“科技+农业+品牌”乡村振兴路径,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群众稳步增收 [7]
广西南宁:科技赋能甜瓜丰收 特色产业甜上心头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09:09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甜瓜总产量预计达32万公斤,每公斤售价16元人民币 [1] - 甜瓜采收持续至10月底,全年共采收3批,中秋节前夕销量可观 [1] - 基地总面积250亩,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 [2] - 丰收旺季可为附近村民提供近60个就业岗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 技术与生产创新 - 基地引入“慧种植”平台,配备摄像头、土壤传感器等智能物联设备,实现精准可视化监管 [2] - 平台利用AI生长模型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预测提供最优调控方案,亩产量比往年增加约300公斤 [2] - 过去种瓜依赖经验,如今依靠数据,科技应用进一步提升甜瓜的产量和品质 [2] 行业与市场发展 - 甜瓜产品皮薄肉厚、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主要发往南宁周边及珠三角地区 [1][2] - 邕宁区积极探索“科技+农业+品牌”乡村振兴路径,做优做强瓜果等特色产业 [3] - 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附近村民和脱贫户就业,实现群众稳步增收 [2][3]
掘金中东第二季:山东“卖铲人”正在风口上
齐鲁晚报· 2025-09-25 10:04
山东与中东经贸合作新趋势 - 山东产业资本出海模式从传统的油服、工程承包转向制造、农业等强项,并升级为资本、平台、模式出海 [1] - 阿联酋是山东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569.2亿元人民币 [9] - 近五年来山东与中东贸易占山东省外贸总额维持在7%以上,2025年1至7月出口额969.2亿美元同比增长60%,进口额527亿美元同比增长87.9% [9] 哈伊马角投资吸引力 - 哈伊马角拥有区位优势,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拥有中东及北非最大干散货港口Saqr,货船前往欧洲最多可节省25天航行时间 [1] - 在哈伊马角自贸区设立企业从事转口贸易可免征进出口关税,向阿联酋本地销售需缴纳5%进口税,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无外汇管制 [1][3] - 阿联酋享受美国10%的“全球最低关税”,发往欧洲的货物享受欧盟对阿联酋的关税,产品税率更低甚至为零 [2] - 哈伊马角经济30%由制造业驱动,向山东推介的投资机会包括工业园区、仓储、石油炼化、低空经济等 [3] 山东企业在中东的布局与业务深化 - 山东重工在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设立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中东运营中心,集展示、仓储、售后等功能于一体 [4] - 中通客车成为阿联酋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国客车品牌,中标迪拜公交订单并实现中国客车首次进入阿联酋公共交通体系 [4] - 山东临工在迪拜成立子公司开展转口贸易,并与中外运华中公司合作设置大型立体智能货架仓位,为中东非客户提供配件 [5] - 山东港口在迪拜和阿布扎比分别设立5.2万平米和10万平米的海外仓,为奇瑞、比亚迪等客户提供展销、保税仓储等服务 [11][13] - 山东港口在阿联酋举办的中国轮胎汽配展规模扩大,2024年第三届展位达400余个,总成交额3亿美元较上届增长16% [13] 海外仓与物流基础设施发展 - 迪拜和阿布扎比的工业及物流资产需求在2024年上半年飙升185%达1800万平方英尺,回报率约8.25% [8] - 京东物流在迪拜杰贝阿里港落地自贸仓,2022年12月迪拜2号仓投用,中外运、中建材等央企也在自由区设仓库和物流园 [8] - 临沂兰田投控在迪拜设海外仓,整合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资源,打造辐射中东、非洲的贸易供应链平台 [10] - 高唐县国企与山东港口合作在迪拜建海外仓,2024年5月运营,业务量逐步扩大,并计划开发建筑模板、汽车配件等产品 [16] 工业园区与农业技术出海 - 中阿山东工业园落地哈伊马角经济区,总投资额3.6亿美元,首期占地45万平米,计划未来三年总面积超100万平米 [15] - 中阿山东工业园由山东省木材与木制品协会组织会员单位投资,已吸引60余家五金建材、家居、化工等企业入驻 [15] - 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与阿联酋公司合作,投资1.2亿迪拉姆(约3300万美元)在艾因市建设占地10万平米的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16] - 该农业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配备自动化灌溉系统,可减少约30%的水和肥料使用量,生产番茄、黄瓜等多种作物 [17]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11:29
核心观点 - 莱西市通过党建引领和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实现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民增收[2][5][8] 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致富带头人等进入村党组织班子[2] - 开展村庄建制调整行政村数量从861个精简至111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2] - 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导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包括3家市公司11家镇公司83家村公司形成分层运营网络[5] 集体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姜山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小龙虾产量60吨大闸蟹产量100吨[2] - 2024年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建成4个千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 - 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院上镇岘沽新村集体收入300万元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3] - 2024年全市1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5] 产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强村共富公司对接盒马百果园京东美团等20余家平台农产品溢价率超10%年营收超3000万元[6] - 马连庄镇秋月梨通过公司统一收购地头价达4.5元/斤较个体销售溢价0.5元/斤[3][6] - 招募40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和1500余名最美乡村设计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6] 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 - 姜山新村整合河湖资源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项目并清收闲置工业用地360亩引进工业项目[2] - 强村共富公司孵化共富夜市富民生态园等20多个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联动文旅品牌举办活动10余场[3] - 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如马连庄镇盆栽蓝莓产业园使户均年增收5万元[7] 收益分配与民生反哺 - 盈余全部归集体或按股权比例分配村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分享增值收益[7] - 产业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及支付村民物业费[8] - 建设助老大食堂和助老洗浴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获得感[7]
8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果盘子”“肉案子”物丰价降
央视网· 2025-09-11 11:53
物价指数表现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1] - PPI环比由降转平 同比下降2.9%但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1] 食品价格动态 - 猪肉价格连续4周下降 新发地批发价同比降31.37%[3] - 8月白条猪日均上市量达近5年同期高点[3] - 水果价格延续季节性下降 时令水果与新产季品种供应叠加[8] 工业领域价格变化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光伏设备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 - PPI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1]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1] 市场供需状况 - 生猪供应略有过剩导致猪肉价格下降[3] - 9月初猪肉价格较8月均价回升1%-3%[5] - 学校开学备货及天气转凉推动猪肉价格企稳[5]
上级媒体看青州 | 潍坊青州:电商助力优质农产品“出圈”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03
公司业务发展 - 佳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青州市谭坊镇农业龙头企业 聚焦高品质瓜菜种植 实现良种覆盖率100% 无公害率达90% [3] - 公司组建电商直播团队 线上销售以贝贝南瓜为主 后续拓展辣椒西瓜甜瓜等品类 订单量逐步攀升 [1][3] - 计划建设直播基地 搭建农副产品直播间 并通过短视频传播农业知识及种植方式 [3] 电商运营模式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线上销售结合线下供货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 - 李马村搭建场景式直播间 日均订单量高峰超2000单 低峰数百单 除本地农产品外还扩展周边优质产品 [5] - 通过电商流量反哺种植端 以"卖得好"引导"种得好" 集中推广特色产品种植并激发村民种植热情 [5] 行业政策支持 - 青州市强化电商创新赋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鼓励农业主体借力电商平台融合线上线下资源 [3] - 多渠道组织开展电商培训 推动电商业态发展 充分发挥直播电商企业及供应链基地辐射带动作用 [7] 经济效益数据 - 青州市2023年1-7月实现网络零售额41.3亿元 同比增长32.7% [7] - 电商模式创造本地就业机会 形成本村供应链体系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