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沉睡30万年遗址焕新生 华龙洞成研学旅游新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9:08
原标题:沉睡30万年遗址焕新生 华龙洞成研学旅游新亮点 今年以来,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遗址陈列馆迎来一批批中小学生参观。这处沉睡约30万年的古人类 遗址,正从考古学的专业殿堂走向公众视野,成为当地研学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池州市研学旅游示范活动暨2025东至县研学旅游大会3日举行。 据了解,华龙洞遗址自2006年首次发掘以来,已发现20个个体的古人类化石、1.9万余件动物化石 和400余件石制品。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过渡型古人类,生存年 代为33.1万年至27.5万年前。 如今,华龙洞遗址已成为重要研学旅行目的地,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5.8万人次。 金泽田表示,未来将着力打造更具国际视野的研学课程体系,推动华龙洞从考古研究高地向科普研 学热门目的地转型。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史前文明变得特别有趣!"东至县至德小学学生方熙妍在参与课程后表示。校方 认为,实地研学活动对拓宽学生视野、启蒙科学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东至县文旅局党组成员甘亚磊表示,当地正致力于打造高辨识度的研学名片,为不同学生群体量身 定制研学课程。目前,东至县已构建起多元化研学产品体系,推出"东亚智人起源探秘""仰望星空探索 ...
《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发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13:55
行业现状与定位 - 研学旅游已从“旅游+教育”简单叠加演进为承载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数字体验等多重价值的文旅业态[1] - 行业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274家研学类企业的深入调研进行分析[1] - 研学基地数量稳步增长,各基地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1] 技术驱动与运营效率 - 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提升研学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关键驱动力[1] - 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逐步普及推动了课程定制、安全监控与反馈评估的全流程精细化运营[1] - 增强数字技术赋能可打造沉浸式研学场景,实现个性化课程推荐和研学效果智能分析[1]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擦亮在地研学品牌以实现差异化竞争[1] - 应深度挖掘区域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在地化+教育化”课程[1] - 将研学与当地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结合可打造“研学+”消费闭环,提升体验完整性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
《中国研学旅游报告》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0-23 04:26
行业现状与定位 - 研学旅游已从“旅游+教育”的简单叠加演进为承载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数字体验等多重价值的文旅业态[1] - 研学基地数量稳步增长,各基地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1] - 数字化技术成为提升研学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关键驱动力[1]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管理平台逐步普及,推动了课程定制、安全监控与反馈评估的全流程精细化运营[1] - 行业正从“传统体验”向“数智化服务”转型,具体表现为打造沉浸式研学场景、实现个性化课程推荐和研学效果智能分析[1] 市场竞争与发展建议 - 建议擦亮在地研学品牌以实现差异化竞争[1] - 应深度挖掘区域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在地化+教育化”课程[1] - 将研学与当地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结合,打造“研学+”消费闭环以提升体验完整性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
“跟着孔子研学游”六大主题线路发布
大众日报· 2025-09-28 09:04
本次发布的六大主题线路包括:"仁智山水之旅"带游客看天下第一泉、登泰山、访孔庙,在山水实 景中体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笃学善行之旅"依托洙泗书院、孔子博物馆、孔子六艺城等场所,让 游客在礼乐实践和经典诵读中感受儒家教化魅力;"见贤思齐之旅"贯通管仲纪念馆、齐文化博物院、孟 子研究院等,让游客在圣贤遗迹中感悟儒家思想的内核要义;"诗礼传家之旅"通过学孔门礼仪、品孔府 菜、参观孟府孟庙等活动,展现儒家家风礼仪的千年传承;"德治润心之旅"结合"三孔"、周公庙、武氏 祠、政德教育基地等场景,传递"为政以德""正己正人"的从政道德品格;"和美与共之旅"面向海外游 客,通过尼山圣境"手读论语"、孔府家宴体验、琅琊古城观演等活动,展现"和而不同"智慧以及中华文 化的开放包容。 山东是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已有60家研学单位纳入提升试点,"好客山东·见 识齐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推出民俗研学、海洋研学、考古研学、"好客山东·齐鲁1 号"列车研学等特色主题产品,发布"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十大考古研学打卡地,开 展250多项"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研学活动。"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 ...
行走的课堂,行稳才能致远(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行业现状与机遇 - 研学游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 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孕育广阔商机 [1] - 行业受到市场欢迎 但存在资质良莠不齐、教学走马观花、产品货不对板、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 [1] 监管与标准化进程 - 教育部评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研学旅游课程与线路设计指南》等3项行业标准 [1]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研学旅游指导师"新职业 显示管理合力正在加强 [1] - 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1] 机构发展方向 - 研学游机构需要同时接受监管他律和增强主动自律 [1] - 只有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经受市场考验 [1] - 行业需要行稳致远 通过持续努力实现长足发展与丰厚收获 [1]
又乱又坑的大理研学要凉了?
虎嗅APP· 2025-08-14 17:37
事件影响 - 大理研学市场因8岁自闭症男童苍山走失事件遭遇信任危机 导致暑期市场急速刹车 大量家长退订或持观望态度 [8][9][13] - 当地救援力量增至600余人次展开拉网式搜索 但大雨低温天气增加搜救难度 [4] - 社交媒体出现大规模劝退现象 家长对独立营安全性提出质疑 [9][10][11] 行业现状 - 大理研学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机构主要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招生 缺乏透明监管机制 [13][25]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部分机构坚持高质量自然教育 如带幼儿进行洱海植物认知 喜洲农活体验等课程 [15][16];同时存在大量草台班子 如餐馆开设厨艺研学 民宿推出禅修课程等低门槛运营模式 [19][20] - 市场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认真做应急演练和课程设计的机构反被低价营销策略挤压 [21][22] 监管缺失 - 研学机构监管归属模糊 教育体育局仅监管注册的艺术类培训 部分机构归属民政部门或完全未登记 [25] - 行业缺乏统一准入标准 对师资资质 师生比例 安全预案及线路评估缺乏常态化监督机制 [26][28] - 涉事"明日之光"研学营租用村民房屋运营 呈现封闭式宿舍状态 与宣传中"亲近自然"形象严重不符 [24] 发展趋势 - 事件将推动大理研学市场强制性洗牌 短期可能面临市场萧条但长期有利于优质机构脱颖而出 [27][29] - 全国研学市场面临相同问题 家长消费观念从"为概念买单"转向注重安全 价值与专业性的实质体验 [30][31] - 行业未来需建立标准化准入机制 加强过程监管 通过专业性和安全性重建家长信任 [28][33]
暑期山东研学“新意”满满
齐鲁晚报· 2025-08-12 05:33
研学旅游行业暑期动态 - 山东暑期研学产品持续升级创新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体验 [2] - 东方航天港研学产品热度攀升 第三期收客86人较前两期78人有所增长 [2] -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暑期"考古热" 吸引国内外研学团队 [3] - 山东省文化馆首创沉浸式剧本杀研学项目 将非遗体验与剧本杀玩法结合 [4] 东方航天港研学产品 - 作为中国唯一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母港 提供指控中心/火箭组装厂房等真实场景 [2] - 7月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其中研学游客占比约40% [2] - 开发VR体验项目弥补火箭发射时间不可控性 增强体验感 [2] - 安排退役航天员现场互动 提升产品吸引力 [2] 鲁国故城考古研学 - 在真实考古现场开展活动 提供洛阳铲等工具进行模拟挖掘 [3] - 设置古代城墙夯土体验环节 增强参与感 [3] - 活动场地与发掘区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破坏遗址 [3] - 单次活动时间常从计划1小时延长至1.5小时以上 显示学生高参与度 [4] 创新研学模式 - 志道文旅将文物资源与研学结合 实现古迹活化利用 [4] - 山东省文化馆"匠魂寻踪"项目融合四大工坊体验与剧本杀叙事 [4] - 通过真人NPC互动/团队任务等设计 颠覆传统非遗教育模式 [4] - 项目属"雅颂·四季"品牌战略升级 首次在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完整剧本杀体系 [5]
研学市场进入“深度体验”时代:家长愿为教育价值买单,科技企业、制造巨头跨界入局搅动千亿蓝海
华夏时报· 2025-08-08 14:53
研学旅游市场概况 - 中国研学旅行市场2025年预计突破2132亿元,增速超15% [1]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速21.9% [8] - 行业从"景区打卡"转向"深度体验",需求端驱动变革 [1] 需求端变化 - 家长更看重"深度体验",如专业自然教育课程、非遗文化体验等 [1][3] - 海南海洋欢乐世界研学业务营收已超去年全年,复购率31% [3] - 恐龙园暑期研学营报名人数达2000人次,复购率31%,周末需求增20% [3] 供给端创新 - 传统文旅企业迭代产品:恐龙园研学产品升级至第三代,覆盖"一老一小"全年龄段 [5] - 制造业跨界:中广核推出核电研学品牌"核光同行",三一重工等开发工业研学项目 [5] - 科技企业入局:神笔生物将基因编辑技术转化为儿童可操作实验,课程独创性强 [6]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高性价比项目通过资源复用降低成本,如恐龙园技术投入占比25%,师资成本20% [8] - 研学营收占恐龙园暑期整体营收5.7%,毛利率25%,未来增长潜力大 [8] - 中广核"硬核walk"系统累计接待公众超3万人次,学生研学需求突出 [5] 行业标准与监管 - 2025年将实施《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三项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10] -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消费者需理性选择,确保研学内容与合同一致 [2][10] 典型案例 - 林奈实验室自然科普课程供不应求,单周课程收费5000元 [1][2] - 神笔生物"遇见生命之光"探索营火爆,结合前沿科技与K12教育 [5][6] - 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南海秘境奇妙夜"产品市场认可度高 [3]
安徽将积极发展入境研学旅游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9:11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安徽入选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 将加强区域研学合作并积极发展入境研学旅游 [1] - 大会以"研学安徽智启未来"为主题 集中展示研学旅游创新成果与发展规划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行业商协会签署"皖美研学"平台及研学旅游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区域资源共享 [1] 数字化平台建设与运营成果 - 安徽省"皖美研学"数字化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 打通16个地市教育和旅游资源 [1] - 平台试运行4个月线上交易突破35万人次 成交金额超6000万元 [1] - 出入境研学旅游服务机构入驻平台并签约 为国际客源市场拓展搭建桥梁 [2] 产品体系与课程开发 - 发布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及"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十佳案例 [1] - "一市一品皖美研学"主题课程读本亮相 签订研学旅游精品课程建设合作协议 [1] - 构建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理论体系 提供高质量研学课程和师资培养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安徽四家旅行社与俄罗斯旅行社签订入境研学旅游战略合作协议 [2] - 凭借自然人文资源和非遗体验 率先启动俄罗斯中小学生入境安徽研学 [2] - 着力打造全年龄段入境研学旅游 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2] 创新实践与品牌建设 - 创新实践模式 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结合打造合肥科创研学品牌 [2] - 安徽研学旅游走在全国前列 形成理论体系与实践创新双轮驱动格局 [2]
暑期研学也割不动家长了?
虎嗅APP· 2025-07-30 23:00
研学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研学市场遭遇寒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门票无需抢购,与去年"抢得头破血流"形成鲜明对比[6][8][9] - 南方市场同样低迷,广州军训类夏令营空置率上升,厦门五星级酒店研学团客流量归零[10][11][13] - 海外研学业务萎缩明显,金融机构VIP亲子研学业务同比下降40%,传统出境研学项目需求收缩[15][18] - 市场转向本地化,河北研学机构将省外路线改为省内资源置换,出行半径显著收缩[14][19] 市场变化驱动因素 - 家长消费趋于理性,从"无脑研学"转向注重内容价值,AI等短期课程因交付质量不足被质疑[17][21][22][25] - 高净值家庭预算削减,独立营(单人费用)更受欢迎,全家探营模式消失[18][31] - 安全焦虑加剧,境外研学受日本地震、泰国电诈等事件影响,国内成为主要选择[28][29] - 学校组织意愿降低,疫情后出行自由化使研学不再是唯一选择,家长更倾向自主旅行[25][26] 行业转型方向 - 伪内容(如清北打卡、横幅拍照)被淘汰,专业路线(如美术机构对接美院)需求显现[24][32][44] - 沉浸式内容崛起,自然教育、AI实验等主题研学受青睐,江西新余树蛙部落亲子营收客量同比增长5倍[37][38] - 获客模式从B端转向C端,机构需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建立私域流量[40][42][43] - 行业竞争核心从资源比拼转向传播力建设,品牌曝光与口碑成为关键生存法则[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