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产品

搜索文档
从工厂到博物馆 研学游不断“上新” 带火各地文旅市场
央视网· 2025-07-25 14:05
研学市场趋势 - 暑期研学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多元化供给趋势,除传统文化与自然主题外,工业、科技类研学产品加速上新,AI人工智能实践成为新热点 [1] - 研学旅行自2016年定位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后,9年来产品成熟度提升,"沉浸式体验"成为核心特点 [4] 工业科技研学案例 - 浙江宁波汽车智慧工厂研学基地暑期预约人数走高,近一个月接待超16000名学生和家长,智能化产线参观成为亮点 [3] - 外地学生占比提升,如福建家长专程带孩子体验科技对产业的实际影响,反映跨区域研学需求增长 [3] 艺术与非遗研学发展 - 河北秦皇岛艺术小镇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吸引客流,学生可亲手制作陶瓷作品,同时展示国内外雕塑绘画作品促进艺术交流 [6] - 安徽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依托非遗资源开发研学项目,学生可体验100多道古法工序,中国宣纸博物馆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千年发展史 [7][9] 文旅市场联动效应 - 非遗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带动暑期研学热,如宣纸产业园案例显示研学游与亲子游协同拉动地方文旅市场 [9] - 艺术类研学通过动手实践环节增强吸引力,形成"参观+创作"的复合体验模式 [6]
暑期研学也割不动家长了?
虎嗅· 2025-07-25 08:09
研学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研学市场遭遇寒冬,行业普遍反映业务下滑,北京、南方等地均出现明显降温[3][7][8] - 中国科学技术馆门票无需抢购,与去年"抢得头破血流"形成鲜明对比[5][6] - 故宫等热门景点门票剩余,去年同期的周末票提前一周就已售罄[7] - 南方军训类夏令营出现空位,前两年6月份就已报满[8] - 酒店业反映研学团流量支柱断裂,厦门五星级酒店今年"一个研学团都没有"[9][11] - 海外研学项目业务下降40%,高净值家庭开始收缩开支[16] 市场变化特征 - 家长消费行为从"无脑研学"转向"理性研学",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际价值[26][30] - 研学方向从"清北打卡"转向专业路线,如美术机构关注清华美院等专业院校[28][29] - 出行半径收缩,海外热门目的地被新疆、长白山等国内目的地取代[23][25] - 独立营更受欢迎,因"只用付一个人的费用"[20] - 安全焦虑上升,境外研学因地震、电诈等安全问题被规避[35][36][37]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课表式"研学转向沉浸式内容,如自然教育、AI实验、乡村营地等[45][46] - 江西新余树蛙部落亲子营收客同比增长五倍,主打"自然教育+野奢民宿"[45] - 行业从"比资源"转向"比传播力",需要加强内容营销和私域流量建设[49][50][53] - 家长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自主选择研学产品,改变了传统获客方式[52] - 真正有价值的研学内容将留存,伪内容将被市场淘汰[54][55] 市场变化原因 - 核心根源是家长钱包收紧,消费更加精打细算[19][21] - 家长认知提升,意识到短期研学效果有限[31] - 政策放开后,家长有更多选择,不再将研学视为唯一[32][33] - 学校规避风险,减少组织研学活动[22][38] - 行业过去依赖简单套路,如"清北打卡"已无法满足需求[26][39]
北京发布10条夏日研学游线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8 09:13
暑期研学游市场需求 - 暑期亲子游、研学游需求大幅增加 [1] - 北京市文旅局发布10条"夏日研学走读北京"主题线路 涵盖科技、历史、自然、人文等多元主题 [1] - 线路设计强调沉浸式体验 通过数字复原、非遗匠人互动等方式实现"历史可触摸、科学可体验、文化可感知" [1] 研学游产品供给 - 中青旅遨游旅行和新东方文旅推出主题化、分龄体验的亲子旅游产品 注重服务质量与安全性 [2] - 北京市文旅局计划持续优化暑期研学产品 提升城市文旅服务承载力 [2] 线路特色与资源整合 - 10条线路整合石景山区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资源 包括RE睿·国际创忆馆、功碑阁、石景山区博物馆等点位 [1] - 主题覆盖科技实践、地质考古、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 例如"进京赶考"红色足迹线、戏曲民俗非遗体验线等 [1] - 活动采用"体验团+推介会"形式 由亲子家庭代表和研学旅行社实地考察 [1]
着力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 福建全力培育文旅支柱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9
福建省文旅产业发展规划 - 福建省计划到2027年实现文旅经济增加值7500亿元左右 力争"十五五"末达到9000亿元左右 [1] - 《意见》旨在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推动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 [1] 暑期文旅惠民活动 - 福建省文旅厅联动全省开展"来福建·邂逅山海的夏天"消费季 举办3600多场活动 推出270多项惠民措施 [1] - 创新打造六大文旅场景:沉浸演艺互动 滨海亲水消暑 星光燃情演出 乡音传唱村游 激情赛事运动 薪火峥嵘红色 [1] 福州市文旅举措 - 福州市聚焦青春时尚 亲子研学 山海避暑热点 推出"夏一站 趣福州"研学旅游季活动 [1] - 重点打造三大系列研学产品:"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滨海" 包含百项研学旅游产品 [1] - 免费发放A级景区门票及闽江游 内河游船票 举办"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 [1] 地市特色文旅活动 - 三明市依托"中国绿都"生态优势 策划研学潮玩 亲子趣游 赛事狂欢 康养慢游四大板块活动 [2] - 平潭综合实验区打造"海岛生活季" 突出浪漫 激情 慢生活主题 深耕海洋资源 构建海上消费场景 [2] 行业发展影响 - 《意见》实施推动福建暑期惠民活动全面展开 加速文旅业向支柱产业迈进 [2] - 文旅产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升"清新福建"品牌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