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游客涌入古村,村民家门口上班,乡村文旅热解锁就业新地图
第一财经· 2025-10-08 16:27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旅游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开辟农村就业新地图并吸引外出打工村民返乡就业创业 [1] - 乡村文旅作为全新消费市场,民宿、露营地、精品餐厅、文创产品等成为瞄准城市居民的“新消费品” [2] - 城市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乡村全面振兴带来新机遇 [2] 乡村振兴商业模式 - 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地区通过政企合作、村企合作、企农合作等方式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路径 [1] - 泰康集团探索“政府引导+集体为主+企业运营”的整村经营模式,实现乡村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6] - 企业作为乡土资源的价值发现者和资源整合者,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乡村土地、房屋、林地、劳动力等资源 [10] 项目投资与运营成效 - 泰康在罗浮山地区乡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1亿元,带动村民就业增加超400个工作岗位 [10] - 泰康在罗浮山片区的酒店、民宿、农场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近5万人,新开业的山夏1368酒店假期客房“一房难求” [3] - 徐田村引入泰康项目后将老屋改造为兰门民宿,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6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达2500万元,为村集体带来年租金收入约15万元 [6] 乡村经济与社会效益 - 徐田村村集体收入从2022年的68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81万元,2024年达到121万元,预计今年能到200万元 [7] - 兰门田园康养生态旅游区成功吸引带动50多名外出村民返回家乡就业或创业,并引入露营地、集装箱清吧等商业新业态 [8] - 山下村与泰康合作,泰康斥资1亿多元打造山夏1368酒店和山夏农场,农民获得稳定租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就业途径 [10] 人才流动与产业生态 - “洄游青年”和城归族(曾在城市学习工作,如今回归乡村创业就业的群体)成为乡村振兴中宝贵的人才“活水” [1] - 徐田村设立村民共富基金和青年创业基金,助力本村村民发展,吸引外来人才创业安家,支持返乡青年回归发展 [8] - “环罗浮山”乡村振兴项目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吸引更多游客,为返乡创业项目提供稳定客源和信心 [8]
“丰收消费”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 打开田间地头增收新空间
央视网· 2025-10-08 13:55
乡村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多地推出丰收体验游,预计带动乡村旅游人次大幅增长[1] - 双节期间全国超500条乡村旅游示范线路持续升温,亲子农耕体验和农家院团圆饭等项目成为游客首选[11] - 农文旅融合项目如打年糕、音乐市集、主题沙雕、稻田艺术画等带动农民增收[11] 乡村旅游产品创新 - 延安南泥湾通过数字种田、寒地粳稻、稻渔共生等新法子实现科技赋能[5] - 河南宝泉大峡谷利用晒秋小院展现辣椒红、玉米黄等太行山丰收元素[9] - 四川盐亭、山东武城等地推出亲子农耕体验和农家院团圆饭等创新项目[11] 乡村科技应用 - 江苏苏州常熟蒋巷村利用光伏步道和微型气象站实现光伏发电效率优化[17] - 甘肃盐池湾乡牧民通过北斗手持机和北斗项圈实现数据互联精准放牧[21] - 全国行政村5G覆盖率已超过90%,新基建围绕数字、绿色、智慧、融合四大方向发力[21] 乡村资源循环利用 - 四川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将收割后的秸秆转化为川剧变脸、哪吒脑海等创意造型[17] - 未来计划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稻草人,并开发稻草人主题AR互动体验[19] - 秸秆从田间废料变为创意原料,体现大地回馈的绿色智慧[19]
路跑赛事何以助推乡村旅游
新华社· 2025-10-08 08:02
汾西县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当地便利店、超市、纪念品商店、体育用品店等批发零售 业的营业额明显增长;重点宾馆酒店、住宿餐饮行业营业收入较前一周增长33.3%;夜市经济表现亮 眼,凤凰广场夜市、人和巷餐饮店、川蜀火锅等为代表的餐饮行业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90%。 2024年起,山西推出"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系列活动。这项被跑友称作"村跑"的赛事至今已举办近 十场。近年来,随着路跑热潮持续升温,越来越多比赛正下沉进入农村,在丰富基层体育服务供给的同 时,也成为一些地方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方式。 9月27日,2025年山西省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暨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观测秋分主题活动在临汾市 襄汾县陶寺村举行。赛事承办方山西真跑者体育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鑫达介绍说,比赛以展示推介当地旅 游资源与民俗文化为目标之一,赛道串联起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景观,中途补给站则准备了当 地老字号美食"王老大羊肉锅子",赛事期间陶寺遗址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并组织了天文观象讲解活 动,吸引了大量跑者参观。 除了人气与流量,路跑赛事进乡村也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7月19日,山西晋美乡村田园健康跑暨绿塬汾西欢乐跑活动在临 ...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魅力田园活力无限
新华网· 2025-10-08 07:47
乡村旅游市场概况 - 乡村旅游在国庆、中秋假期持续火热,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和文旅活动新风尚 [1] - 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在去年达到约9000亿元 [1] - "十四五"以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 [1]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5] - "奔县游"和"乡村游"趋势显著,游客从匆匆打卡转向体验乡村慢生活,对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需求旺盛 [3][5] - 例如江西省铜鼓县在10月1日至7日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5] 产品与服务供给创新 - 农旅深度融合打开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催生出民宿经济、露营经济、星空经济等新业态 [2][5] - 例如内蒙古达拉特旗关碾房村在假期民宿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100多间民宿早早预订一空 [5] - 各地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湖北秭归九歌巷子)、全域旅游线路来提升吸引力 [4] 文化赋能与场景创新 - 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相融,古村游、民俗游、非遗游等展现新活力 [7][8] - 我国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 [8] - 村歌、村晚、村超、村BA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全国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超过47万个 [9] 基础设施与城乡融合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乡村旅游火热提供支撑,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464万公里,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 [11] - 基础设施完善(如旅游厕所、充电桩)提升了游客体验,例如河北涉县大洼村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70万人次 [11] - 城乡融合打开文旅发展新天地,释放巨大潜能 [10] 行业增长与经济效益 - 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 [6] - "十四五"时期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 [6] - 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例如河北武安市的山李冀·山游市集项目解决近百人就业,通过"公司+集体+村民+商户"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12]
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魅力田园活力无限(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08 05:51
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文旅活动新风尚。 在江西省铜鼓县坪田村,枝头缀满黄柿,田畴稻浪层叠。 观察需求端,"奔县游""乡村游"出圈,小城不小众,乡村更精彩。 "村里今年新打造了稻田研学区、雪桃采摘园,10月1日至7日接待游客2.8万多人。"这几天,坪田村党 支部书记张继辉忙着为游客做向导。 湖北省秭归县,三峡人家,屈原故里,游客纷至沓来。 "新需求带来新机遇,县里立足自然风光、特色产业、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 动交通、餐饮、住宿等发展。"铜鼓县县长熊小亮说。10月1日至7日,铜鼓县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突破 50万人次。 鼓乐声中,60余名演员衣袂翩然,踏歌而行,屈原等历史人物仿佛从诗卷中走出。国庆、中秋假期,秭 归九歌巷子热闹非凡,古乐快闪、民俗杂技等表演轮番上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既 要有速度,更要高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 乡村里游客如织,田园中活力十足,折射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兴旺。"十 四五"以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去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 ...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明清古建×当代艺术,这个岭南古村凭“混搭”出圈
新华社· 2025-10-07 17:46
一边是现代的艺术中心 700岁的岭南古村塱头村 因为一场探索古建新生的"实验" 于2024年 入选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 并于2025年 一边是古老的红墙古楼 亮相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9月13日,塱头村笼罩在晨光里(无人机照片)。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塱头村春阳台艺文中心(右侧白色建筑)。画面左侧是塱头村古建筑群。 在意大利威尼斯,参观者在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塱头实验"展区展示现场领取的岭南鱼灯纪念品(2025年5月10日摄)。 塱头村 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 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 由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组成 以半月塘为核心 18条以"礼"命名的巷道 呈"梳式"布局延展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塱头村(无人机照片)。 20余座祠堂书室傍水而建 绵延400余米 连片的明清青砖古屋 构成庞大的广府古建筑群 占地约6平方公里 体现古人 "择水而居、耕读传家"的 聚居智慧 塱头村内一古屋顶上爬满植物(9月13日摄)。 9月13日,摄影师在塱头村积墨楼为孩子拍摄古风写真。 9月13日,一辆汽车经过塱头村的以湘公祠。 2014年 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9月13日,孩子们骑车经过塱头村的升平人瑞牌 ...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丨明清古建×当代艺术,这个岭南古村凭“混搭”出圈
新华网· 2025-10-07 16:24
一边是古老的红墙古楼 一边是现代的艺术中心 700岁的岭南古村塱头村 因为一场探索古建新生的"实验" 于2024年 入选世界旅游联盟乡村振兴案例 并于2025年 亮相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塱头村春阳台艺文中心(右侧白色建筑)。画面左侧是塱头村古建筑群。 9月13日,塱头村笼罩在晨光里(无人机照片)。 在意大利威尼斯,参观者在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塱头实验"展区展示现场领取的岭南鱼灯纪念品(2025年5月10日摄)。 塱头村 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 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 由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组成 以半月塘为核心 18条以"礼"命名的巷道 呈"梳式"布局延展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塱头村(无人机照片)。 20余座祠堂书室傍水而建 绵延400余米 连片的明清青砖古屋 构成庞大的广府古建筑群 占地约6平方公里 体现古人 "择水而居、耕读传家"的 聚居智慧 9月13日,摄影师在塱头村积墨楼为孩子拍摄古风写真。 塱头村内一古屋顶上爬满植物(9月13日摄)。 9月13日,人们行走在塱头村街道上。 村内现存388座明清古建筑 包含5座门楼炮楼 及大量石雕、砖雕、木雕与灰塑精品 9月13日 ...
乡村旅游热力攀升:品质升级人气旺 激活田园经济释放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 2025-10-07 12:15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乡村游"非常火热。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融合自然生态、农耕趣味、民俗体验的特色活 动,展现出乡村文旅产业的蓬勃活力。 在河南周窑村,当地推出了传统陶艺非遗体验、乡野图书馆阅读、山谷民谣节等一系列活动,还将本地的道地药材与美食相结合,让游客 现场进行制作。 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近900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坐落于青山绿水间,同时衍生出咖啡馆、文化体验、艺术展览等多元业态,吸引游客纷至 沓来。在新市古镇,假期期间上新了国潮市集、歌唱比赛等文化活动,展现古镇新风貌。 乡村游尽显田园诗意 多元体验乡村生活 在怀化中方县的荆坪古村,人们不仅能近距离沉浸于淳朴的乡村景致,还能欣赏到当地剧团带来的辰河高腔演出,更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 下亲身学唱。 如今,"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青睐,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都在持续增长。 在南昌县凤凰沟景区,特别打造的"流云梯田"种植区,4万多株百合顺着地势错落生长,游客们走入花海,邂逅这份秋日限定的浪漫与诗 意。 登上湖南雪峰山高山索道,游客们获得的首先是一种"飞行"的体验。在怀化溆浦县北斗溪镇,缆车穿行于云海之间,游客将巍峨山峦与壮 阔云海尽收眼底。当地精 ...
消费新观察|田园风“混搭”文化风 “花式”解锁乡村周边游
央广网· 2025-10-06 17:57
央广网成都10月6日消息(记者 王颖昌思荣)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成都市双流区瞿上田园的红高粱地泛起层层穗 浪,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秋日美景。与园区相邻的广都博物馆,陈列着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的海量文物,凭借其深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为人们的乡村田园之旅,送上一股浓浓的"文化风"。 文化赋能,让田园消费有了更深的历史厚度。据文物考古专家李国介绍,广都博物馆展出了距今10万年的打制石 器、汉代大型雕塑、五代时期文化遗存等珍贵的历史文物,游客走一圈,就像完成一次穿越,能清晰地看到古蜀 文化的演变轨迹。游客们逛完博物馆,转身就能走进田园,在红高粱地里触摸丰收的质感。 "博物馆让孩子了解'我们从哪里来',田园让孩子知道'粮食如何生长',这种结合特别有意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 参观完博物馆后,还会购买印有文物图案的文创产品,把文化体验"打包"带回家。 高粱红了,远处的广都博物馆静静矗立(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摄) [ 责编:邢彬 ] 游客们在露营区休闲娱乐(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多元体验让假日消费延伸出更多维度。秋日艳阳下,孩子们在红高粱地中尽情高歌;满天星斗下,非遗传承人挥 舞的铁花点亮夜空;星空影院前,游人围坐 ...
小小村落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金秋时节的河南乡村,处处是各美其美的旅游盛景。一场说走就走的"村"游恰逢其时。这个假期,总有一 款"村"游能长在你的审美点上。 林州市高家台村 住石头屋看景,超治愈 金秋时节,林州市石板岩镇高家台村秋意渐浓,石板房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腰间。谁能想到,这些曾因"山上 运石难"让村民犯愁的石头屋,如今"靠山吃山"有了新模样。 10月3日,清晨的阳光刚爬过山头,村里艺境太行民宿的老板程振宇正拿着抹布擦拭民宿的石板墙面。他家的 民宿是2023年在老石头屋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墙面上的石块凹凸不平,门亭则保留了传统的木制式样。"当时 就想着'修旧如旧',才有咱高家台的特色。" 民宿开业后,生意比程振宇预想的要红火。"光去年一年,收入就有40多万元。"程振宇翻着手机里的订单, 嘴角藏不住笑,"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十几个房间就被订出去了,北京、广东、浙江的游客都有,他们都想 来这儿住石头屋看秋景。" 10时,来自深圳的刘艺欣一家刚放下行李,就拉着孩子往山上走。"早就刷到高家台的秋景,来了才知道,比 视频里还治愈!"刘艺欣举着手机拍远处的红叶、拍脚下的石街,"这里环境好、风景好,还有石街、石院、 石板道,我们还能住进石头屋,这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