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红日药业:打造立体化中医全产业链服务生态和中医医疗健康服务统一品牌形象
全景网· 2025-09-11 16:5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线上"上医明家"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实体中医馆结合 构建中医全产业链服务生态[1] - 建立高质量产品供应体系 打造统一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品牌形象[1] - 创新应用场景 实现从诊前防未病到诊中治疗再到诊后康复及药品配送的全流程服务[1] 业务发展现状 - 线下医疗机构覆盖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广东 四川等多个省市[1] - 采用直营医疗机构与合作加盟诊所并行的扩张模式[1] - 在传统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基础上持续丰富产品服务内涵[1] 行业转型趋势 - 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和中医生活化方向转变[1] -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1] - 立体化服务生态助力行业产业链整合升级[1]
杭州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9-11 10:15
浙江省中医药行业基础与规模 - 浙江省是传统中医药大省和重要文化发祥地,现有中医类医疗机构4599家,其中三级公立中医院49家,数量居全国第2位 [1] - 2024年浙江省公立中医院总诊疗人次达6183万人次,出院人次达176万人次 [1] - 杭州市作为国家及省级改革试验区,其中医药发展指数连续6年位居全省首位,自制制剂产值达1.39亿元,品种数约占全省三成 [1] 杭州市“数智杭中医”智能服务举措 - 在“保健”方面打造“智能舌诊”平台,市民上传舌头照片即可获取个性化调理方案,目前已服务百万人次 [1] - 在“就诊”方面推出“中医智能导诊”及“中医体重管理机器人”、“中西睡眠障碍机器人”等居家健康管理工具 [1] - 在“好药”方面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医院与企业协同攻关中药制剂和新药研发 [1] 医保支付与药品质量监管支持 - 杭州市医疗保障局新增17个中医类项目,并对99个中医类项目价格进行调整以优化医保支付 [2] - 建立中药饮片、制剂等的价格动态调整及最高限价机制,并开展全链条可溯源中药饮片等级管理试点,已完成2批15个道地药材溯源工作,其中4个溯源饮片即将临床应用 [2] “中医药+文旅”新业态发展 - 杭州市以“街区+集市+康养”为主线,打造“可看、可玩、可尝、可购”的中医药文旅新场景,如胡庆余堂的“中药咖啡”、方回春堂的古法熬膏体验等 [2] - 河坊街、桥西直街、五柳巷等中医药特色历史街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超百万人次 [2] - 规范化举办“节气养生·岐黄有道”中医药特色文旅市集,市区两级已举办300余场,例如处暑节气夜市单晚吸引游客3万人次 [3] - 未来将固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大型主题集市,推进“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体验点”建设 [3]
从东方到全球 中医药“出海”驶入“快车道”
新华社· 2025-09-11 09:32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 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全球卫生治理重要力量 并与40余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专项合作文件 [2] - 海外市场对中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越南企业年进口中药材500-700吨 马来西亚药行销售2000余种中药材及药食同源产品且销售额连年增长 [1] - 中医药在非洲通过设立中心及抗疟项目实现落地 已与阿尔及利亚 加纳等国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科摩罗 津巴布韦等国设立中医药中心 [3] 企业国际化实践案例 - 济人药业193种中药配方颗粒通过德国质量检验进入欧盟市场 其疏风解毒颗粒在欧洲销售超20万份 并推动中药饮品进入德国咖啡店及药房 [2] - 八方健康通过电商平台在马来西亚销售30余种药食同源产品 上半年销售额超500万元人民币 采用本土电商与海外仓结合实现三日达物流 [4] - 马来西亚万丰药行开设中医诊所提供针灸推拿服务 年接诊量超1万人次 反映中医诊疗服务在海外日益普及 [1] 国际化推进模式创新 - 海外企业积极寻求与中国在种植技术 诊疗方法及供应链合作 越南企业计划将中医药与本土传统医学结合发展 [1] - 电商渠道成为年轻企业出海新路径 两年内在马来西亚开设8家线上店铺 覆盖花草茶 中药汤料包等产品 [4] - 中成药出海通过科研合作突破法规与标准壁垒 企业加强与海外科研机构合作以应对注册法规及知识产权挑战 [2]
中医药创新成果展览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9:04
影音频音 D ttp:// y 34 辑 chinanews.com.cn umun Firmi 000 :17 【 】 【 of 30 编 B 十川題 14.40 C l 7 1 7 of March Car 2 ...
中医药出海加速构建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9-11 01:49
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 中医药服务贸易被定位为深化国际化及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路径 在全球健康需求升级和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提升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2] - 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认定两批共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并出台18项专项支持政策覆盖平台搭建 人才培养 标准制定和市场开拓[2]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 从体制机制 支持政策 便利化水平 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五方面支持基地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2] 国际合作与实施举措 - 研究制定新时代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目标 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找准切入点推动扩大规模和创新模式[3] - 持续优化中医药"走出去"体制机制 深化多双边合作 依托海外中心和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更多国际合作示范项目[3] -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区域 截至2024年底拥有1340家中医医疗机构和13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建成3个出口基地并支持多家医院在德国 新加坡等国设立分支机构[4] 标准化与数字化发展 - 发布《中医药服务贸易研究报告》并启动《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团体标准 旨在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服务标准体系为全球提供"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5] - 中医药数字化快速推进 远程医疗 线上教育和数字平台成为"出海"新方式 通过跨境远程诊疗和国际在线教育提升国际可及性[5][6] - 面对全球老龄化挑战 "中医药+银发经济"模式潜力巨大 可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 慢病管理和康复护理中的优势构建中国特色康养服务体系[6]
2025服贸会 | 政策、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力 加速构建中医药“出海”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09
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 - 中医药服务贸易被定位为深化国际化和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路径 在全球健康需求升级和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提升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3] - 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共同认定两批共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并出台18项专项支持政策从平台搭建 人才培养 标准制定 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提供助力[3] - 2021年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 从完善体制机制 创新支持政策 提升便利化水平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加强人才培养五方面支持基地发展[4] 行业发展与国际化进展 -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 截至2024年底中医医疗机构达1340家 拥有13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建成3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并支持多家医院在德国 新加坡等国设立分支机构[5] - 中医药服务贸易通过服贸会等平台推动"出海" 数字化成为新引擎 远程医疗 线上教育和数字平台提升国际可及性[6]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中国技术交易所 巴西中草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中医药技术服务国际落地[8] 标准化与创新方向 - 论坛发布《中医药服务贸易研究报告》并启动《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团体标准 旨在建立科学规范且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服务标准体系[6] - 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已超过货物贸易 应把握医疗旅游机遇推出医疗签证等便利措施 将中医药特色与跨境医疗结合打造新增长点[7] - "中医药+银发经济"模式潜力巨大 可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 慢病管理和康复护理中的优势构建中国特色康养服务体系[7] 合作机制与生态构建 - 政策需精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行业组织推动资源整合与标准互通 企业提升服务能力与跨界创新能力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发力[7] - 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中找准中医药服务切入点 推动扩大贸易规模和创新发
政策、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力,加速构建中医药“出海”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9-10 21:29
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 - 中医药产品正成为中国连接国际社会的重要名片 政策大力支持其全球化发展[1] - 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共同认定两批共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并出台18项专项支持政策[2] - 2021年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从体制机制、支持政策、便利化水平、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五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3]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优化中医药"走出去"体制机制 深化多双边合作 打造更多国际合作示范项目[3] 行业发展与区域实践 -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区域 截至2024年底拥有中医医疗机构1340家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33个 建成3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4] - 北京支持多家医院在德国、新加坡等国设立分支机构 通过服贸会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和服务"出海"[4] - 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已超过货物贸易 但中国旅行服务出口仍有较大发展空间[6] - 数字化成为新引擎 远程医疗、线上教育和数字平台正成为中医药"出海"新方式[6] 标准化与创新突破 - 论坛发布《中医药服务贸易研究报告》并启动《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团体标准 旨在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服务标准体系[5] - 标准缺失一直是制约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指南》将为全球中医药诊治机构提供金标准[5][6] - "中医药+银发经济"模式潜力巨大 可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病管理和康复护理中的优势 构建中国特色康养服务体系[6] - 应把握医疗旅游机遇 推出医疗签证等便利措施 将中医药特色与跨境医疗结合 打造服务出口新增长点[6] 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需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政策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行业组织推动资源整合 企业提升服务能力[7]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分别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巴西中草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中医药技术服务国际落地[7] - 在政策红利、数字技术融合和文化创新助力下 中医药服务贸易有望成为我国服务出口新增长极 并在全球健康治理中提供中国方案[7]
2025服贸会|政策、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力,加速构建中医药“出海”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9-10 21:26
政策支持与战略地位 - 中医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政策大力支持 正成为中国连接国际社会的重要名片 [1] - 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认定两批共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并出台18项专项支持政策 [3]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优化中医药走出去体制机制建设 深化多双边合作 打造更多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4] 行业发展与国际化进程 - 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深化国际化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路径 [3] - 中医药作为独特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 其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外贸新动能的重要领域 [3] - 北京市已形成可推广发展经验 截至2024年底拥有1340家中医医疗机构和13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建成3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5] 标准化与数字化推进 - 推出《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团体标准 旨在建立科学规范且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服务标准体系 [6] - 中医药数字化快速推进 远程医疗线上教育和数字平台已成为中医药出海新方式 [6] - 多地开展中医跨境远程诊疗和国际在线教育实践 通过数字化提升国际可及性 [6] 创新模式与增长机遇 - 把握医疗旅游机遇 推出医疗签证等便利措施 将中医药特色与跨境医疗相结合打造服务出口新增长点 [7] - 中医药+银发经济模式潜力巨大 充分发挥在治未病慢病管理和康复护理中的独特优势 [7] - 中医药服务贸易有望成为服务出口新增长极 在全球健康治理中提供更具影响力的中国方案 [8] 国际合作与项目落地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分别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巴西中草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中医药技术服务国际落地 [8] - 在政策红利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和文化传播创新助力下 实现中医药全球价值重构与生态繁荣 [8]
吴川三江再结健康硕果!粤桂协作侗医药体验馆即将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9-10 15:01
项目背景与启动 - 粤桂协作(吴川-三江)侗医药体验馆将于2024年9月11日在吴川市中医院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 [3][4] - 该项目源于2018年启动的粤桂卫生健康帮扶合作,由吴川驻三江粤桂协作工作组推动,两地中医院在2025年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正式签约共建 [7][8][9] - 项目旨在融合中医与侗医药智慧,为市民提供跨地域特色医疗服务,是粤桂协作"健康惠民"的具体实践 [10][11] 文化展示与设施布局 - 体验馆设10处特色展区,包括吴川-三江医疗帮扶成果展示区、中医药文化史展示区(含《黄帝内经》复刻及青蒿素实验室场景)、侗医药文化史展示区(涵盖"神药两解"理论和名家故事) [18][21][23][24] - 药材展示区陈列三江道地药材(如艾草、鱼腥草、八角枫)并标注侗医"六性六味"理论,另设特色展示柜群(含侗药驳骨膏、益肾生发汤等制剂及治疗工具) [27][28][30][31] - 中国地图墙以各地道地药材拼绘(如广东陈皮、广西八角),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双文化长廊整合中药与侗医药标本;中草药园种植桔梗、薄荷等鲜活药材 [35][36][41][45] 专业医疗服务体系 - 体验馆核心为功能体验区,设专家诊室、治疗室、中医理疗室、中药熏蒸室、中医头疗室及理疗大厅共5个功能区,提供一站式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 [48][49][50] - 医疗团队由吴川市中医院颈肩腰腿痛门诊专家组成,融合中西医诊疗技术(如针灸、推拿正骨),并有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院专家定期坐诊指导 [52][54][55][56] - 诊疗结合现代影像设备(DR、CT)与民族技法(侗医熨蛋、竹罐),针对颈肩腰腿痛、风湿痹痛等病症提供个体化方案 [61][62][63] 特色疗法与健康体验 - 提供侗族熨蛋疗(药草煮蛋热熨经络,针对颈肩腰腿痛及风寒感冒)、中医火龙罐疗法(结合艾灸、推拿、刮痧,避免传统拔罐瘀紫) [68][69][71][72] - 开设中药足疗(药材煎汤刺激足底反射区)与头疗(经络按摩搭配中药),以及侗药中药面膜与美容刮痧(基于"六性六味"理论祛瘀化斑、提亮肤色) [75][76][79][80] - 所有疗法旨在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民族医药魅力,享受多元化、特色化的绿色健康服务 [66][83]
浙江: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10项以上中医药服务
新华网· 2025-09-10 14:52
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记者黄筱)记者10日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浙江持续推动中医药城乡均衡 发展,目前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并且能提供针灸、推拿等10项以上中医药服务。 在队伍建设方面,创新"定向+师承"培养模式,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16个,实 现"师带徒"代际传承全覆盖。实施大学生村医赋能计划,加强"西学中"培养,让乡村医生"能西会中"。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仁元介绍,以"强县域"为重点,"十四五"以来浙江省新建(改扩 建)县级中医院47家;启动中医药"百科帮扶"计划,8家省市三甲中医院对口帮扶26个山区海岛县,全 省92%的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 同时,加快资源下沉,实施"千馆提升百馆示范"工程,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建成标准化 中医馆1388家,形成了"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浙江还在全国率先打造"三中心一在线",即建设县域中医诊疗指导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 药药事服务中心,开发"浙江中药服务在线",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0%的乡镇卫生院能提供针 灸、推拿等10项以上中医药服务,94.5%的家庭医生团队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