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承创新

搜索文档
北京中医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规划床位1000张
新京报· 2025-07-22 19:05
新京报讯 据北京中医医院消息,7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开工。新院区规划床 位1000张,计划于2029年底竣工,未来将建设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中药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医 院。 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唯一一所市属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 防、保健等任务。北京中医医院现址位于东城区,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医疗服务、科研创新、教学培训等 需求与基础设施现状的矛盾日益突出。 图/北京中医医院 新院区距离东五环化工桥仅一公里、南侧紧邻京津高速,周围交通便利。另外,新院区在地下二层与轨道交通7号 线黄厂站D口实现无缝接驳,未来患者可由地铁站厅层经过通道直接到达医院,实现便捷就医。 此次开工的新院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地铁7号线黄厂站南侧,总用地面积约8.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约20.96万平方米,规划设置1000张床位。规划建设集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保健、中药研发于一体的国内一 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项目已经被纳入北京"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2029年底竣工。 未来,新院区将作为北京中医医院主院区,承担临床诊 ...
寿仙谷20250522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寿仙谷(股票代码:603896),是一家百年传承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寿仙谷药号始创于1909年,其中药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情况 - **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立了集中药种制资源良种选育、有机道地药材种植、现代炮制、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临床研究、标准制定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1] - **主产品**:主产品是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和西红花三大系列产品,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收入占70%左右 [7] - **六大核心竞争优势** - **人才优势**:拥有研发人员179人,占总人数的16.01%;董事长李明焱经验丰富,公司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核心,拥有20个科研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有5个 [8] - **全产业链优势**:建立了完善的中药产业链体系,涵盖优良品种选育、防野生有机栽培、传统养生秘方研究与开发、产品精深加工、中药临床应用 [8] - **优良品种选育优势**:选育出十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2024年度仙湖4号、仙之5号两个新品种预计2025年取证 [1][9] - **防野生有机栽培优势**:在武义县建立名贵中药材标准化防野生有机栽培基地,产品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重有机认证及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认证 [9] - **精深加工技术优势**:研发出超音速低温破壁去壁技术,解决常规振动磨破壁问题,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十倍以上,获七国发明专利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 - **标准制定优势**:主持或参与制定已发布标准61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7项,主导制定的灵芝、铁皮石斛ISO国际标准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颁布实施 [11] 业绩回顾 - **营收和净利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下降11.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31.34%。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2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7.4万元,同比下降24.32% [12] - **营收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消费疲弱,公司营销改革逐步开展需时间见成效 [12] - **净利润下降原因**:毛利率下降,同时期间费用率上升,2025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降幅明显高于扣非前 [12] - **分产品营收情况**:其他产品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8.48%;去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中,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破壁去壁款)1.02亿元,同比负增长20.22%等 [13] - **分区域营收情况**:2024年浙江地区营收4.42亿元,同比负增长7.52%;省外地区营收6517万元,同比负增长18.81%;互联网营收1.71亿元,同比负增长19.51% [14] - **毛利情况**: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0.72%,比去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去壁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率为86.24%,比去年同期降低1.57个百分点;铁皮石斛类产品毛利率为75.9%,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14] - **费用情况**:2024年管理费用率为12.6%,同比增加1.51个百分点,费用率增加主要因营业收入负增长,期间费用绝对额同比略有减少 [15]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投入到育种、种植、炮制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化学成分作用机理、药理活性毒理临床等研究 [15] 科研成果 - **奖项与授权**: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年授权知识产权13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8项、软著4个,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0篇 [16] - **项目进展**:成功获批项目8项,完成项目验收11项,多个临床项目顺利推进或结题,研究成果显示去壁灵芝孢子粉有抑制肿瘤、降低癌因性疲乏等功效 [16][17] - **商业转化**:与合作方就开发治疗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项目申请多国发明专利,签订商业转化协议,推进产品在美国商业化 [18] 公司战略和举措 - **远景目标**:努力实现2035年带动农民增收百亿、营收百亿、总资产百亿的远景目标 [19] - **2025年举措**:围绕全面盈利模式创新、省外经销制度改革、全方位品牌提升、营销团队建设、价格管控等进行全面部署,扭转营收及利润下滑局面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历年来重视现金分红,2017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达到6.01亿元,进行回购注销1.65亿元 [18] - 公司以“为民众健康美丽长寿服务”为永远不变的宗旨 [19]
AI赋能中医传承创新,脉景打造黄煌经方“千院千面”定制化智慧医疗新模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4 11:37
中医药数字化传承创新 - 黄煌经方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工作室揭牌 标志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模式的重要升级 [1] - 四川省大竹县中医院作为西南地区首个部署"黄煌经方AI辅助诊疗系统"的医疗机构 已在16个门诊诊室实现全覆盖 [2] - 该系统将黄煌教授五十年经方心法转化为10000+条可计算规则 涵盖9000症状、40000疾病关联、1800中药逻辑 [2] AI技术赋能中医诊疗 - 黄煌经方AI辅助诊疗系统使诊疗时间缩短至8分钟内 无效处方率下降70% [2] - 系统高质量处方推荐率高达95% 能针对"壮汉焦虑消化不良"等症状秒推"大柴胡汤"及禁忌 [2][3] - 系统深度嵌入门诊工作流 成为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实时在线的"AI导师" [5] 数字化传承方法论 - 脉景公司与黄煌团队八年打磨出全球首个中医"三位一体"知识图谱及独创垂直大模型 [2] - 方法论包含四大核心:深度知识结构化、辨证逻辑规则化、系统动态进化、临床无缝融合 [5] - 通过"专家复核+机器学习"攻克医案方言、剂量模糊难题 实现名医思维的多维度规则化 [5] 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 数字化传承方法论具有强大的可迁移性和定制化能力 能服务于不同医学流派的传承系统 [6] - 从四川大竹的成功落地到上海杨浦工作室的揭牌 验证了该模式的可复制性 [6] - 未来将惠及全球 实现"经方惠民"的数字化传承范式 [7]
中药创新解码生命密码:好医生集团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项目
经济网· 2025-07-08 17:32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公司"诠释中药科学内涵 推动新药研发"项目荣获"2025年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1] - 公司39年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高度认可[1] 科研创新体系 - 公司董事长提出"中药四问"为行业提供科研样本[3] - 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药用美洲大蠊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3] - 与20余所高校构建产学研联盟[3] - 形成从基因组学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3] 核心产品与研发成果 - 康复新液年销售额超10亿元[5] - 康复新液覆盖全球400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5] - 2021年康复新液成为国内首个在加拿大获批上市的创面修复中成药[5] - 2023年康复新液取得全链法定资质可在北美市场规模化销售[5] - 抗放射性口炎一类新药GD-N1901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入组[5] - 2024年启动1类创新药GD-N1801项目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治疗[5] 知识产权与科研实力 - 拥有注册商标2000多件[6] - 累计获得460项国家授权专利[6] - 6个原始一类新药均拥有国际PCT专利[6] - 承担7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6] - 荣获国家专利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6] 社会责任与科普推广 - 联合编制出版美洲大蠊和康复新液系列丛书[6] - 构建好医生云医疗平台接入60余万家基层医疗机构[6] - 通过AI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服务惠及基层[6] 未来发展方向 - 以"中药四问"为指引加速创新药研发与国际化布局[7] - 推动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7]
马小丽教授:守正创新,古方新用直击抑郁症防治难题
环球网· 2025-07-01 18:46
中医药在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应用 - 半夏厚朴汤源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具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缓解躯体症状的功效 [3] - 栀子厚朴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具有清热除烦、行气除胀的功效,主治失眠、烦热 [3] - 研究表明,仲景经方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治疗抑郁、焦虑等情志病疗效确切 [3] 解郁除烦胶囊的研发与特点 - 全国名中医继承仲景情志病思想,以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为基础方,拟定八味除烦汤,更适用于青少年、职场人群、老年人群、躯体共病、发热性疾病患者人群 [3] - 在八味除烦汤基础上创新转化研发出解郁除烦胶囊,具有多通道作用及良好的抗抑郁焦虑效果,且临床安全性更高 [3] - 解郁除烦胶囊可能通过调节中枢神经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NA、DN、5-HT发挥抗抑郁作用 [4] 解郁除烦胶囊的临床研究结果 - 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样本量达560例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解郁除烦胶囊可显著降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缓解躯体症状 [4] - 解郁除烦联合多元化有氧运动可提升青少年抑郁症整体疗效,减弱抑郁人格倾向、精神病态人格倾向,转变患者疾病应对方式 [4] - 解郁除烦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明显低于氟西汀,安全性良好 [4] 中医药在现代精神卫生领域的潜力 - 解郁除烦胶囊的创新转化,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4] - 未来应进一步挖掘经方的价值,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4]
毛伟明在长沙调研中医药工作
长沙晚报· 2025-06-06 07:35
中医药行业发展 - 湖南省强调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打造医药食健养产业链 推进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1] - 湖南中医药资源丰富 中药材种植面积超450万亩 拥有近5000种中药材资源 居全国第四 中部第一 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 [8] - 将建立健全"湘九味"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和公共品牌标准体系 培育中医药特色小镇和康养旅游基地 [8]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湖南中医药大学和省中医药研究院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 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加快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4] - 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 中药新药研发 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 让更多创新成果惠及患者 [4] 中医药企业 - 九芝堂作为37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 其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 [6] - 九芝堂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依托湖南道地药材资源和"湘九味"品牌 通过标准化 智能化 品质化手段开发更多经典产品 [6] 中医药医疗服务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拥有5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 [8] - 将强化中医医院优势专科建设 建设集预防保健 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8]
创新医疗模式 共筑健康防线——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正式成立
环球网· 2025-05-26 14:58
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 - 铜川市中医医疗集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揭牌成立 参与单位包括市卫健委 市中医药发展中心 市市场监管局 市医保局等17家集团成员单位 共计150余人参会 [1] - 市卫健委主任赵小龙与市中医药发展中心主任靳康鹏共同为集团揭牌 医院党委书记刘正军代表集团致辞 副院长分别为17家成员单位授牌 [4] - 3家成员单位代表表态发言 表示将打破壁垒 共同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区域医疗合作典范 健康中国行动先锋 [5] 集团运营模式与目标 - 集团致力于内部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打造以中医药服务为主导 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医疗模式 [8] - 实施"十个一体化"管理措施 包括党建引领 医疗管理 数据质控等 形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模式 [8] - 以资源下沉共享为核心 推进师承教育平台建设 建立人员双向流动 患者双向转诊 远程协同互动机制 [8] - 构建市域内中医分级诊疗服务和资源共享新格局 为健康铜川建设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8]
盘龙药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研发打造中药领导品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5:24
公司业绩与投资者关注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相对稳定,上市8年来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1] - 两轮年度业绩说明会中研发创新投入与进展成为投资者最关注话题 [1] - 年度股东会表决通过2024年年报等文件,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1] 研发投入与政策导向 - 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占自产中成药收入5.05%,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14万元,增长率达85.31%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公司紧跟政策导向 [2]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8.05%,排名第一 [2] 产品研发与学术成果 - 完成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的真实世界研究及药物经济学等系列研究,累计发表13篇高水平论文(含4篇SCI) [3] - 形成风湿骨病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等9个产品 [3] - 布局"1+N"立体化研发矩阵,加速PLZY-001等新产品开发,形成多元化产品管线 [4] 研发体系与平台建设 - 构建"四个三创新平台"体系,新增5个科研平台包括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 [5] - 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提供CRO、CDMO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5] - 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研发平台,与博济医药设立合资公司开展中药创新药研发 [6] 营销网络与市场布局 - 营销网络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进入4800余家等级医院、7000余家药店及6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7] -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通过盘龙云康科技布局"互联网+医药"赛道 [7] - 未来将扩大核心品种份额,推动中药饮片放量,加快配方颗粒市场突破 [7]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发布五年发展规划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7:09
专委会换届与工作规划 - 第二届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产生215名新委员,王肖龙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卜培莉等32人任副主任委员,陈广琴等64人任常务委员 [5][7] - 新一届专委会五年规划聚焦四大方向:协同创新(换届选举、党建活动、品牌会议)、中医药研究(制定专家共识与用药指南)、学术传播(公益活动、跨学科合作)、政策研究(年度报告与政策建议) [1] - 专委会管理办法明确组织架构(全体委员会议为最高机构)及运作机制,强调在协会领导下合规开展活动 [7] 微循环研究行业动态 - 微循环障碍被定义为跨学科疾病挑战,专委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和黄药业联合发起,旨在探索中药在微循环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3] - 协会要求专委会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中药现代化表达及国际交流,同时需按目标管理要求提升活动质量 [8] 行业领导层表态 - 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宪提出四点期望:党建引领、聚焦疾病防治难点、规范活动流程、凝聚专家资源破解行业瓶颈 [8] - 协会自2024年起对分支机构实施目标管理,要求专委会贡献于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8]
以岭药业(002603)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6:52
公司发展规划 - 坚持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率,丰富产品阵列 [1][2][9] - 以市场为导向,提升核心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核心产品,通过多种降本增效方式稳定产品毛利率 [1][9] - 利用权益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手段,增强公司透明度,实现公司价值,建立优质投资者基础 [1][2][9] - 建立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回报规划与机制 [2] 络病理论与产品研发 - 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出版三部著作,被称为“中医络病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3] - 拥有17个创新专利中药,覆盖七大疾病领域,承担60余项科研项目,完成40余项循证医学研究,获6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3] - 心脑血管病领域研发三个创新专利中药,完成五项循证医学研究,4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刊 [4] - 抗衰老领域推出八子补肾胶囊,将围绕疗效持续开展研究 [4]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滑6.52%;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1.23%;经营性净现金流3.4亿元,同比增长190.67% [5] 连花清瘟市场拓展与研发 - 国内拓展新应用场景,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6] - 海外已取得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文,将提升品牌力和影响力 [6] - 此前2个产品获批上市,近期2个产品申报新药获受理,6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未来围绕多领域布局 [6]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包括注册分类改革、医保覆盖扩大、发展规划制定等 [7][8] - 政策红利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传承创新并举促进高质量发展 [8] 技术研发投入 - 过去四年研发上市5个创新中药,获批数量居前,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