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沃尔玛(中国)被罚28万元;粤港澳大湾区今年首开高铁“荔枝专列”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07:25
食品安全事件 - 沃尔玛因经营抽检不合格食品(盐焗腰果仁)被罚款279965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031元 [1] - 公司已下架涉事产品并配合监管抽查 涉事供应商其他产品检验结果均为合格 [1] - 事件短期内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沃尔玛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担忧 长期或促使零售行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标准 [1] 农产品物流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开通国内首趟高铁"荔枝专列" 采用"产地直采+铁路冷链"模式 配备智能温湿度监测设备 [2] - 专列运输效率较传统陆运提升3倍以上 鲜果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2] - 6月5日至22日每日安排两趟专列固定发运 标志着农产品流通模式升级 [2] 股东回馈计划 - 万达电影推出股东回馈活动 股东可按持股数量以1元价格获得价值200元或400元观影券礼包 [3] - 股东还可选择以200元专享价购买400元影享卡(相当于买200元赠送200元) [3] - 活动旨在短期提振业绩并回馈股东 长期效果取决于电影市场复苏情况 [3] 企业资本变动 - 塔斯汀餐饮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从约103万元增至约1.18亿元 增幅达11323% [4] - 注册资本大幅增加反映公司快速发展及资金需求旺盛 [4] - 需关注增资后公司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及提升餐饮行业竞争力 [4]
迪士尼怒告YouTube挖高管,内容与人才成流媒体核心战场
36氪· 2025-06-05 08:19
核心观点 - 迪士尼与YouTube的法律纠纷本质上是新旧媒体巨头在流媒体时代对内容、用户和市场主导权的争夺 [1] - 高管贾斯汀·康诺利的跳槽发生在迪士尼与YouTube TV进行关键谈判时期,可能影响双方商业利益 [2] - 加州宽松的竞业限制法律环境使得迪士尼难以通过传统法律手段阻止人才流动 [4][5] - YouTube通过UGC内容和专业内容矩阵已成为迪士尼在媒体领域的重要竞争对手 [8][10] - 体育内容成为流媒体平台争夺焦点,康诺利的加入将强化YouTube在该领域的布局 [14] - 人才从传统内容制作商向渠道平台流动的趋势反映了当前流媒体行业的竞争格局 [15] 行业竞争格局 - YouTube 3月占美国电视收视率12%,超过Netflix等其他流媒体服务 [8] - YouTube 2023年收入估计达542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迪士尼的第二大媒体公司 [8] - YouTube平台已上传超过200亿个视频,日均新增2000万个视频 [10] - Netflix联合CEO承认YouTube是强大竞争对手,并已引入部分YouTube内容 [11] - 体育内容因其直播属性和高用户粘性成为流媒体平台争夺重点 [14] 法律与人才流动 - 加州法律基本废除竞业限制协议,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5] - 联邦新规对年收入超15万美元的高管保留有限竞业限制,但加州法律更为严格 [5] - 迪士尼与康诺利的合同有效期至2027年,包含不与迪士尼业务往来实体合作的条款 [4] - 过往案例显示高管从传统内容商向渠道平台流动是普遍现象 [15] - 2020年动视暴雪曾起诉Netflix挖走其CFO,2016年福克斯也因类似事件起诉Netflix [15] 公司战略动向 - 康诺利将负责YouTube全球媒体和体育业务,可能利用其在迪士尼的经验 [14] - YouTube已通过YouTube TV与ESPN、Fox等建立体育内容合作关系 [14] - YouTube早年尝试原创内容模式(YouTube Originals)后放弃,专注UGC生态 [10] - 迪士尼正推出新的ESPN流媒体服务,与YouTube TV进行关键谈判 [2] - YouTube的广告模式持续优化,增加多样化广告插入方式 [10] 行业趋势 - UGC内容生态已强大到可反哺PGC平台,形成内容互补 [11][13] - 渠道能力成为媒体公司核心竞争力,内容制作方受制于渠道平台 [15] - 传统媒体通过与流媒体平台合作获得发展空间 [16] - 渠道混战中新霸主会反过来追求内容收益,形成行业常态 [16] - TikTok等新兴平台正在分流YouTube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16]
派拉蒙“闪电换将”背后:20年情断WPP,阳狮上位意味着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12:15
核心观点 - 派拉蒙影业突然终止与WPP旗下Wavemaker长达20年的全球媒体代理合作,转由阳狮集团接手,且未经过常规比稿流程 [1] - 此次变动与派拉蒙当前面临的成本压力、Skydance合并案及战略重组需求密切相关 [3][6] - 阳狮胜出因其整合型能力,能提供数据驱动的闭环流程,符合派拉蒙对效率与可控性的诉求 [4][6] - 派拉蒙年度全球广告预算高达6亿美元,业务涵盖流媒体平台Paramount+及《碟中谍》等大片的全球推广 [4] - 高层人事变动(Mike Halley)推动营销体系改革,强调数字化与数据闭环 [6] 合作变动细节 - 派拉蒙与WPP合作始于2004年,Wavemaker前身为Mediaedge:cia,2017年与Maxus合并后仍隶属WPP [1] - 2021年ViacomCBS(派拉蒙前身)曾扩大合作,将子品牌媒体业务交由Wavemaker统一管理 [2] - 此次终止合作未提前通知WPP,也未开放竞标,令行业及内部中高层震惊 [2] 战略背景与动因 - 派拉蒙正处于与Skydance合并关键期,需通过业务瘦身降低运营成本以应对监管压力 [3] - 前总统特朗普对CBS News的诉讼加剧监管不确定性,促使公司加速重组 [3] - 高层评价WPP执行能力仍积极,但战略调整需求压倒既有合作关系 [5] 阳狮集团优势 - 提供数据驱动的媒体策划,并打通创意、购买、效果评估的闭环流程 [4] - 契合派拉蒙对全球化、数据化及成本敏感化的业务布局需求 [4] 高层推动与行业影响 - Mike Halley自2022年上任后主导营销体系改革,取消传统upfront活动,转向小型高定晚宴 [6] - 此次变动反映广告行业合作模式向效率优先转型,阳狮借此强化娱乐行业话语权 [7] - WPP需重新评估老客户风险管理策略,派拉蒙的调整或为后续更大动作的序幕 [7]
迪士尼再裁员
北京商报· 2025-06-04 00:27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华特迪士尼公司正在裁员数百人,涉及电影、电视和企业财务部门。 该消息人士称,此次裁员影响到全球多个团队,包括影视营销、电视宣传以及选角和开发团队。 迪士尼公司发言人在周一发布邮件,表示娱乐行业正经历快速转型,迪士尼为确保业务高效运转,同时 继续为消费者提供顶尖的创意和创新内容,必须调整策略。发言人强调,公司采取了精准措施,力求将 受影响员工数量降至最低。 为应对有线电视观众向流媒体平台迁移的趋势,迪士尼和其他公司正在重塑商业策略。这是迪士尼近期 第三次大规模裁员。2023年,迪士尼曾裁员7000人,以节省55亿美元的成本。今年3月,迪士尼还在 ABC新闻集团和迪士尼娱乐网络公司裁员近6%(不到200人)。 迪士尼旗下拥有众多娱乐和媒体品牌,包括ESPN、ABC Entertainment、ABC News、Marvel、 Disney+和Hulu等。裁员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周一下跌0.4%。 迪士尼CEO鲍勃·艾格的致辞同样释出正面讯息,表示公司下半财年"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事情,包括即 将上映的院线电影、ESPN全新流媒体服务的推出,以及体验业务部门正在进行的空前数量的扩张项 目 ...
上市公司如何宠粉(徐观财事)
搜狐财经· 2025-06-03 07:54
□徐兵 不少中小投资者对这种变化的感知更真切。社交平台上,有投资者分享:"买了500股横店影视,收到了 4张电影票,带孩子去看动画片刚刚好。""全聚德的五折卡很划算,老字号也开始接地气了。"在他们眼 中,这些福利或许不大,但却让投资与生活产生了某种连接,多了一点亲切感。 但也有投资者坦言:"更倾向于顺手薅羊毛,不会仅仅因为某家公司发福利就长期持有股票。"据了解, 一些投资者在活动公告发布后临时买入股票,领取福利后便迅速卖出,形成了一种短期套利链条。正如 一位参与者所言:"粽子我收了,但是否长期持有,还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礼品不等于信心。" 实物回馈是真的增强了投资者的黏性,还是仅仅换来一波转瞬即逝的关注?对此,企业自有其考量。一 方面,面对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尤其是散户数量不断上升,企业希望通过实物互动来提升品牌认同度;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有助于盘活库存、引导消费、制造话题,在品牌营销中实现多赢。 理性的投资者,一般不会犯"买椟还珠"的错误。与实物福利相比,他们更关注这种回馈是否具有持续 性,能否形成制度安排,回馈的方式是否公平透明、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基本面是否稳健, 具不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对投 ...
端午档总票房破2亿!阿汤哥62岁还在扒飞机,新片狂揽1.27亿!更有"史上最卷暑期档"来袭!40部大片神仙打架!
雪球· 2025-06-01 15:36
朋友们端午小假期过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影档的表现,今年端午档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截至6月1日,档期票房已突破2亿元大关,远超去年 同期表现。 从票房来看,好莱坞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以绝对优势领跑,国产动画《时间之子》和日本经典IP《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紧随其 后。 与此同时,2025年暑期档已蓄势待发,超40部中外影片即将登场,涵盖历史战争、悬疑犯罪、动画奇幻等多类型,堪称"史上最卷暑期档"。 01 今年端午档恰"六一儿童节,电影市场迎来小高潮。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8时39分,2025年端午档档期票房已突破2亿元大关,远超2024年同期表现。其中,端午档首日(5月31日) 票房达1.2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 从票房来看,档期票房冠军毫无悬念地由好莱坞动作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夺得。截至6月1日9时40分,该片在中国内地的累计票房已达 1.27亿元 ,首日票房约7000万元,实现"断崖式领跑" 。 作为"碟中谍"系列第八部作品,该片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片长169分钟成为系列最长,延续了该系列惊险刺激的风格,包含高空飞行、深海潜行等 高难度实拍动作场面。 票房亚军和季军 ...
阿里影业(01060.HK):大麦为基 IP衍生提供弹性
格隆汇· 2025-05-31 09:59
公司近况 - 阿里影业建议将公司名称更改为大麦娱乐 [1] - 公司提出FY25四大战略方向:内容领先、用户增长、强化商业衍生能力及积极布局海外 [1] - 投资人关注度提升,市场核心问题集中在演出行业景气度、IP衍生业务及电影业务战略规划 [1][2] 近期业务动态 - 公司致力于打造综合娱乐平台,发展多元化业务 [1] - 大麦业务5-10月为旺季,2025年五一假期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票房同比增长5.1% [1] - 新签Chiikawa和蜡笔小新等IP,6月与百联ZX造趣场进行Chiikawa快闪店活动 [1] 市场关注焦点 - 大麦业务具有先发优势,预计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2] - 中长期可通过扩充内容品类、布局海外市场及发展内容投制业务实现增长 [2] - IP衍生业务受益于国内新消费结构变化,开始探索To C业务 [2] - 电影业务强调稳健发展,FY26重点项目包括《东极岛》《抓特务》《镖人》 [2] 财务与估值 - FY25大麦和IP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39%和73% [2] - 中性预估FY26大麦和IP衍生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和25% [2] - 现价对应19.5/17.5倍FY26/FY27 Non-IFRS P/E [3] - 目标价上调40%至0.98港元,对应22/20倍FY26/FY27 Non-IFRS P/E [3] 未来展望 - 公司有望更加聚焦主业,经营效率或持续优化 [3] - 市场看重大麦业务的长期现金流稳健性和IP衍生业务的发展弹性 [2]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票务系统全流程测试演练 今年可大麦、淘票票双App抢票
解放日报· 2025-05-30 09:41
电影节票务系统升级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支持大麦、淘票票双App抢票 购票流程包括选片、下单、支付、取票等环节 整体操作流畅 [1] - 大麦平台新增电影节售票功能 提供展映影片列表、抢票攻略、影院地图、片单推荐等服务 用户可提前添加影片至日程 [1] - 技术团队从4月初开始内部测试 按2024年抢票峰值的2倍进行压力测试 最高峰值达每秒2万人次 [1] - 系统增加鸿蒙端适配 优化交互体验 新增衍生品商城入口 支付渠道除支付宝外增加云闪付 [1] 大麦平台战略升级 - 大麦娱乐副总裁张莹表示 阿里影业更名后对大麦App进行产品升级 新客户端定位为全品类一站式娱乐票务平台 覆盖电影、演唱会等40+细分品类 [2] - 平台整合文旅商体展资源 提供城市专属推荐 例如上海用户可获取本地展览、演出、旅游演艺等信息 方便外地游客规划行程 [2] 电影节运营策略 -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透露 去年上影节观影人次近50万 其中相当比例来自上海以外地区 [2] - 新增双平台售票旨在丰富影迷选择 通过一张影票解锁更多电影节体验 强化上海"电影之城"的吸引力 [2] - 本届电影节将于6月3日公布排片表 6月5日中午12时在大麦、淘票票同步开售 [2]
泡泡玛特回应LABUBU品控问题;王忠军及名下公司等被执行2.8亿元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6:51
泡泡玛特LABUBU品控问题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因"一娃难求"热销,但消费者反映存在歪头、掉漆、开线、秃毛等品控问题 [1] - 公司回应称所有发货产品均为全新且经过质检,但承认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不均、轻微划痕或气泡等"正常现象" [1] - 品控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客服回应难以服众,可能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与品牌忠诚度 [1] - 长期品控问题或侵蚀利润、损害品牌形象,冲击公司在潮玩市场的龙头地位 [1] 刘畊宏债务担保纠纷 - 刘畊宏被传"欠700万台币不还",实为朋友借款的担保人,其已代偿债务且相关案件已于2024年1月结案 [2] - 事件可能影响刘畊宏的商业合作与代言业务,合作方对其信誉存疑 [2] - 工作室需提供更多证据以修复商业信誉,平息市场质疑 [2] 华谊兄弟被执行2.8亿元 - 华谊兄弟(天津)投资有限公司及实控人王忠军、王忠磊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8亿元,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3] - 此次被执行事件加剧公司债务危机,需尽快化解债务问题以重塑市场形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