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4月进出口点评:超预期出口得以延续
东方证券· 2025-05-14 10:36
进出口数据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1%,进口为 -0.2%[3] 商品出口表现 - 传统消费品出口走势不及整体,4月鞋靴、玩具等累计同比为负,合计当月同比为 -3.9%[5] -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出色,4月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8.3%[5] 地区出口情况 - 4月对美、欧、东盟等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 -21%、8.3%、20.8%等[5] 进口情况 - 进口降幅显著收窄,部分大宗和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上升[5] 出口超预期原因 - 中国对美出口规模降幅有限,豁免约占对美出口27.1%,刚需约占25.3%[5] - 转口贸易对冲幅度超预期,对冲比例可能在44.5% - 90%之间[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情绪价值”成基金投资新消费股关键词
券商中国· 2025-05-12 16:04
新兴消费市场表现 - 港股和A股市场中谷子经济、贵金属消费、美容护理、宠物经济、休闲零食等新兴消费领域牛股频出,重仓新消费的基金净值上涨显著 [1]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基金年内收益率近40%,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为新兴消费股 [1]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海富通消费优选等消费主题基金也重仓高成长新兴消费标的 [1] - 某港股潮玩股自底部反弹后涨幅逾18倍,2025年一季度末有207只基金持仓 [3] 新兴消费投资逻辑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投资关键词,分为三类:纯情绪价值(如IP、玩偶)、多巴胺刺激(如户外运动)、治愈功能(如宠物) [6] - 新兴消费崛起得益于四因素催化:00后新消费人群、新消费渠道(互联网及AI)、新市场(中等以下收入群体)、新消费品类(宠物食品、功能性饮料等) [10] - 消费趋势从过去寻找消费升级子行业转向挖掘景气度提升的子行业 [9] - 新兴消费呈现四大方向:情绪消费(文创国潮、宠物经济等)、科技消费(AI陪伴、智能家居等)、平价消费(高性价比品牌)、消费出海(潮玩文创、游戏等) [11] 基金经理研究方法 - 需"走出去"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沉浸式体验把握消费风向,如走访门店、接触消费者群体、体验产品等 [2][3] - 需关注产品设计逻辑和用户反馈(如小红书评价),对游戏类公司需实际体验产品理解其海外爆火逻辑 [3] - 需积极捕捉消费风向的细微变化,越早发现基本面变化越能捕捉上涨行情 [3] - 需考察企业管理层战略思路,在估值合理范围内出手 [7] 新兴消费与传统消费关系 - 新消费以"情绪价值"为核心,市场空间仍很高,需找出真正具有阿尔法的好公司 [9] - 投资策略以新消费为"矛"、旧消费为"盾",在新消费领域挖掘成长性机会 [10] - 传统消费领域经历近四年调整后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9] - 年轻消费者行为改变影响传统消费,更追求性价比和为快乐买单 [9] 投资风险与组合管理 - 需警惕高景气度带来的泡沫,当个股估值溢价时适当降低持仓比例 [7][8] - 面对基本面数据波动需判断是短期扰动还是趋势拐点 [8] - 需警惕高拥挤度赛道调整压力,选择合理估值区间的成长股 [8] - 需关注产品生命力,从消费者美誉度、企业管理效率等多方面考虑发展趋势 [8]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情绪价值”成基金投资新消费关键词
证券时报· 2025-05-12 02:31
新兴消费市场表现 - 港股和A股市场中谷子经济、贵金属消费、美容护理、宠物经济、休闲零食等新兴消费领域牛股频出,重仓新消费的基金净值上涨显著 [1]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基金年内收益率近40%,前十大重仓股中9只为新兴消费股 [1]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海富通消费优选等消费主题基金也重仓高成长新兴消费标的 [1] 新兴消费投资逻辑 - 情绪价值、悦己消费等新消费崛起反映消费者习惯改变和需求多元化,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升级 [2] - 中国消费市场细分领域需求多样,部分追求性价比,部分追求精神层面需求 [2] - 化妆品和新兴消费品牌需实地走访门店理清商业模式,产品驱动型公司需一线调研结合用户反馈 [3] - 游戏类公司需实际体验产品理解海外爆火逻辑及管理策略 [3] - 某港股潮玩股自底部反弹涨逾18倍,207只基金持仓反映基本面好转 [3] 情绪价值投资分析 - 情绪价值分为三类:纯情绪价值(IP、玩偶)、多巴胺刺激(户外运动)、治愈功能(宠物) [6] - 投资情绪消费需关注短期成长性和中长期增长空间,观察行业壁垒和规模效应 [6] - 消费趋势形成后持续性长,需考察管理层战略思路,估值合理范围内可出手 [7] - 品牌消费品中情绪价值广泛存在,需从客群、支付能力、渗透空间等考虑增长确定性 [7] 新兴消费与传统消费关系 - 年轻消费者行为改变影响传统消费,从追求高端转向追求性价比和快乐消费 [9] - 投资逻辑从寻找消费升级子行业转向挖掘景气度提升子行业 [9] - 新消费以"00后"为中坚力量,带来新需求、新渠道、新市场和新品类 [10] - 新兴消费四大方向:情绪消费、科技消费、平价消费、消费出海 [11] 基金经理调研方法 - 需"走出去"实地捕捉新消费投资逻辑,不能局限于案头研究和数据分析 [2] - 需深入接触消费者群体,通过沟通在产品逻辑上形成清晰认知 [3] - 需积极捕捉消费风向细微变化,如潮玩股从市场不认可到基本面好转 [3] - 需沉浸式体验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成长性 [3]
宏观策略掘金 年报一季报总结电话会议
2025-05-06 10: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宏观经济、出口贸易、A股市场、保险行业、券商行业 - **公司**:太平人寿、人保集团、国寿、新华保险、太保、阳光人寿、平安、中国财险、众安在线、国泰君安、海通、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东北证券、红塔证券、国泰金控、长江证劵、中京电子、新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与出口贸易 - **出口形势**: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5.4%,出口增速显著,3月出口增速达12.4%,但4月美国订单锐减,预计6月出口明显下降,三季度压力增大,因美国经济软数据衰退预示外需疲软,抢转口效应减弱[1][2][4] - **关税走向**:企业和贸易商认为关税不会持久,美国难寻替代产能且消费习惯难改,特朗普已释放积极信号,中美或通过非美国家间接博弈,谈判时间表可能确定[1][5] - **关税影响及企业应对**:关税增加使中国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尤其影响电子、家电等产品,企业采取转嫁成本、产能转移、转口贸易、建立海外仓、拆分产品价值等策略应对[1][8] - **企业全球化布局**:中国企业采取多元化市场战略和深度本土化措施,在东南亚、印度等地建厂供应美国市场,保留中国作为全球供应中心[1][9] A股市场 - **整体表现**:2025年一季度A股盈利改善,全A及全A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分别为3.57%和4.29%,但单季度营收有波动,需求偏弱[10] - **板块表现**:创业板盈利明显改善,科创50业绩加速下滑,TMT板块表现优秀,传统消费行业相对优异,多数宽基指数单季度盈利环比改善,中证1000指数改善幅度较大[1][11][13][14][15] - **ROE情况**:全A非金融ROE TTM小幅回落至7.42%,净利率回升但资产周转率下滑拖累ROE,毛利率提升及管理、财务费用回落推动净利润回升[16] - **行业表现**:计算机、传媒等行业营收及利润环比显著改善[17] - **配置建议**:增加科技成长方向配置,超配三大运营商、基建和消费等资产,关注内需消费领域,推荐黄金股和创新药方向[18] 保险行业 - **利润表现**:上市保险公司利润分化,总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财险公司利润超预期,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代理人渠道承压,银保渠道增速较快[3][19][21] - **保费收入**:整体呈现分化趋势,新华新单保费同比增速最快,为130%,代理人渠道普遍负增长,银保渠道增速较快[22] - **投资建议**:首推财险标的如中国财险和人保集团,关注众安在线,寿险行业短期内关注新华保险和中国太平[29][30] 券商行业 -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底部回升,同比增长83%,由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驱动,上市券商平均ROE为1.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24] - **公司表现**:国泰君安归母净利润居行业首位,中信、华泰、银河和广发位居行业第二至第五位,东北证券和红塔证券业绩表现亮眼,ROE排名前三的券商为国泰金控、国泰君安和长江证劵[24][25][27][28] - **关注标的**:关注整体业绩可能超预期的标的以及并购主题相关公司[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美贸易战对双方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对中国而言,与非美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可减轻国内政策压力;对美国来说,关税战若不利将影响国内法案推进和特朗普支持率,双方尽快解决争端符合利益[6] - 2025年一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利润分化的具体原因:受国债收益率、权益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不同公司因亏损合同转回、低基数、所得税费用减少等原因导致利润表现不同[3][19][20] - 券商行业在固收市场不如去年好的情况下,采取中性策略或减仓,使固收对业绩拉动好于预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