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式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50.9% 需求持续向好
央视新闻· 2025-09-02 09:25
物流业景气指数表现 - 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 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1] - 业务总量指数连续六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连续七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1]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投资继续保持增长 [1] 细分行业需求状况 - 铁路运输业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5%以上较高水平 [1] - 航空运输业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5%以上较高水平 [1] - 邮政快递业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5%以上较高水平 [1] 运输领域增长亮点 - 多式联运领域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增长 [1] - 水上运输业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增长 [1] - 供应链产业链加速联动推动物流需求持续向好 [1]
第二列“郑和号”从腾俊国际陆港出发,助力建设南向国际陆海通道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43
8月28日,"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启动仪式在腾俊国际陆港公铁联运中心顺利举 行,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商务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昆明市晋 宁区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出席活动。 "郑和号"第二列发车现场 云南省商务厅厅长李朝伟、交通运输厅厅长夏俊松参观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 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指导与大力支持下,腾俊国际陆港坚定信心、敢做敢为,依托 一体化物流设施和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扎实推动"郑和号"常态化运行。接下来,腾俊国际陆港将不断深 化与中远海运以及国内外物流枢纽和相关企业的联通合作,持续加密班次、拓展航线、培育市场,扎实 推动"郑和号"常态化稳定运行,为"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不仅缩短了昆明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时空距离,提 升了物流效率,也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好地服务云南外向型经济,推动"物 流+通道+贸易+产业"联动发展。 随着"郑和号"常态化运行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加深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紧密联系,促进区域间资 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 ...
常州上半年服务业向“新”而行,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15
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5079.13亿元,同比增长5.8% [1] - 服务业增加值2576.62亿元,增长7.0% [1]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7亿元,同比增长3.7% [2] -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3% [2] - 限额以上智能手机、智能家电、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51.1% [2] - 限额以上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行业零售额增长25.5% [2] - 通过"赛事+文旅"新模式打造多业态协同消费闭环 [2] 物流体系 - 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3] - 江苏凌家塘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属江苏省重大项目 [3] - 发展多式联运,开辟"常州—广西—越南"国际铁路联运新通道 [3] - 培育常州—广州、奔牛—延安等多式联运精品线路 [3]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产业链与多式联运形成深度耦合 [3] 重大项目 - 55个项目入列2025年省重大项目,总数及产业项目含"新"量创新高 [4] - 实施项目包括河海大学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中心、凌家塘冷链物流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4] - 大运河老西门历史文脉复兴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4]
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7月环比上涨0.5%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07
又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1.4点,环比上涨0.5%。专家分析,从 指数运行情况看,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回升,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回暖,大宗商品市场运行持续 稳定恢复,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7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物流需求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分项指 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等处于50%以上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回升。物流企业新订单指数为52.5%,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 地区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2%和52.8%,环比均回升0.2个百分点。 市场保持平稳预期。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5%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和多式联运领域业务 活动预期指数分别处在58.9%、57.2%和52.3%的高位水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具体来看,业务总量指数为50.5%,保持扩张区间运行。分地区看,三大地区业务总量指数均在50%以 上扩张区间,其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50.9%和52.3%,东部地区 业务总量指数为50.3%。分行业看,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等 ...
湖北:加快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汉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3:05
战略定位 - 聚焦重构开放通道和重塑物流体系战略需求 [1] - 功能定位为立足湖北依托武汉面向中部服务全国链接海外 [1] - 加快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汉交所平台 [1] 核心功能 - 为海内外货源和运力提供优化重组与高效配置服务 [1] - 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和综合平台支撑 [1] - 实现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双重目标 [1] 发展愿景 - 重塑货到汉口活的历史荣光 [1] - 加速打造湖北新时代九州通衢枢纽 [1] - 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并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1]
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动向观察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28 23:16
多式联运产业定义与分类 - 多式联运定义为通过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协同完成货物运输的物流形式 [3] - 主要分类包括铁水联运、空铁联运、海空联运、陆海联运、陆空联运和公铁联运 [3][7] - 组成要素涵盖运输工具、转运设施、信息系统和标准体系 [3] - 定价机制涉及里程计价、货种差异和模式组合等因素 [3] 全球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2025年全球物流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级别,集装箱贸易量超亿TEU [11] - 美国多式联运量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运力达特定规模 [11] - 欧洲已形成成熟的联运网络,标准化程度较高 [4] - 全球集装箱船总运力2025年突破万TEU,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呈现波动 [11] 中国多式联运基础设施 - 202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万公里,密度达公里/百平方公里 [11] - 铁路营业里程持续扩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亿元规模 [11] -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万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显著增加 [11] - 民航货邮吞吐量2025年达万吨级别,运输机场数量稳步上升 [11] 中国多式联运市场表现 - 铁水联运量2025年突破万标箱,沿海区域占比显著 [12] - 铁路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国际班列开行数量达列规模 [12] - 公路货运量保持亿吨级别,周转量达亿吨公里 [12] - 水路货运周转量突破亿吨公里,沿海集装箱船队规模扩张 [12] 行业竞争格局 - 示范工程牵头企业包括中国物流股份、安吉物流等大型国企 [6][8] - 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铁水联运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6] - 投融资事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区域集中在东部沿海 [6] - 头部企业如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已形成完善的海铁联运网络 [8][9] 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 智能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参与主体类型多样化 [6] - 托盘标准化进程加速,2025年保有量预计达亿片 [11] - 集装箱产量突破万立方米,出口量达万个 [11] - 叉车年销量超万台,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11]
长江班列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像“跟团旅行”一样 跟着行程单走
四川日报· 2025-07-15 08:20
长江班列运营情况 - 乐山首趟"长江班列"从新成昆铁路夹江站新货场发出,已有20多万吨钛精矿通过班列运往长江经济带沿线厂家 [2] - 长江班列开通一年多来已发出3400多列班列,7月3日攀钢集团1000多吨钛精矿通过铁水联运运抵江苏太仓港 [3] - 钛精矿运输从公水联运改为铁水联运后,物流周期从22天缩短至12天,成本降低10%-20% [5] 多式联运创新模式 - "一单制"将公路、铁路、水路运单统一为一张提单,托运企业仅需一次委托即可完成全程运输 [2][4] - "一单制"使运输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20%-30%,时效较传统水运提升30%以上 [6] - "一箱制"实现全程不开箱、不换箱,需解决空箱返程问题,方案提出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建设公共还箱点 [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 [2] - 四川将培育五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通过能力评价树立行业标杆 [8] - 未来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长江班列+江海直达"为基础打造多式联运精品线路 [9]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长江三峡枢纽过闸时间从2011年17小时增至2022年223小时,导致船舶周转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5] - 多式联运存在单证繁琐、信息割裂、衔接低效三大顽疾,通过"一单制""一箱制"试点解决 [8] - 当前多式联运经营人能力不足,需加强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 [8]
【扬帆新丝路,直通印度洋】“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活动在郑和故里晋宁顺利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14
行业动态 -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活动在昆明晋宁腾俊国际陆港举行,主题为"启航郑和故里,扬帆海上丝路",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昆明市人民政府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1] - 班列运输云南特色商品如蔬菜、化肥、饲料等,采用海公铁多式联运模式,从昆明晋宁出发经中老铁路至老挝万象,再经公路接驳泰国拉廊港,最终海运至孟加拉国吉大港,全程约18天[2] - 新路线较传统路线缩短17天以上,时效提升约50%,打通了从中国西南腹地经中南半岛直抵印度洋的物流通道[2] 运输模式创新 - 实现海运集装箱首次搭载中老铁路,实践"一箱到底""一票直达"全链条物流解决方案[3] - 成功实践海公铁多式联运的"一单制""一箱制",大幅简化流程并提升跨境物流效率[3] - 开辟全新铁公海多式联运航线,从云南直通印度洋,为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云南样本"[3] 区域经济影响 - 推动"云品出滇""云品出海",促进云南高原优质物产进入国际市场[2] - 使中国企业能够发挥联动优势组团出海,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贡献力量[2] - 班列首发正值"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构筑了珠江水系五省(区)航运业交流平台[6] 战略意义 - 传承郑和精神,续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新篇章[6] -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物流合作提供创新实践与成功典范[6] - 活动包括航运发展论坛、文化交流等,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等议题深入交流[6]
基础设施连线成网 物流通道高效畅达
辽宁日报· 2025-07-03 09:21
多式联运建设成果 - 辽宁省多式联运建设试点任务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建成设施衔接顺畅、设备先进适用、服务高效便捷、标准健全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 [1] - 试点在体制机制完善、物流通道建设、组织模式创新、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物流降本增效打下基础 [1] - 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试点任务实施重点 - 试点工作从2020年开始,重点任务包括多式联运建设、"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平安交通"建设、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 [1] - 从建设综合立体多式联运走廊、提升装备水平、创新联运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双向开放5个方面着力解决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等问题 [2] - 试点成果在多式联运"通道+枢纽+网络"体系构建、集约高效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 物流通道建设成效 - 聚焦综合立体多式联运走廊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通道体系,实现基础设施连线成网 [3] - 建成奈曼至阜新高速公路、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等一批高速公路,实施国省干线公路低标准路段提质升级 [3] - 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累计超过200条,联通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国内国际民航货运航线433条 [3] 试点示范与区域协同 - 创建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组织铁路、港口等领域8家重点企业实施试点项目,形成海铁联运、中欧班列、陆空联运等运输模式竞相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年底,完成海铁联运183.2万标箱,同比增长15.1%,箱量及增幅创历史新高 [4] - 聚焦"北粮南运"大通道建设,协同构建粮食物流大通道体系,年平均高效转运粮食7000万吨以上,铁路、港口粮食损耗控制在0.5‰以内 [4]
河南开通第三条铁海直运线路 郑州至连云港货物“装上班列即出海”
河南日报· 2025-06-04 07:02
物流通道优化 - 郑州开通第三条铁海直运线路,连接连云港港口,采用"抵港直装"方式运至印度尼西亚 [1] - 该线路由中部陆海国际多式联运郑州有限公司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合作打通,多方支持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绿色、快捷的物流新选择 [1] - 铁海直运模式在郑州首落地,实现出口货物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优化报关和查验流程 [1] 运输效率提升 - 与"公路运输+海运"相比,铁海直运成本降低约25% [1] - 相比传统铁海联运模式,铁海直运可缩短运输时间1-2天 [1] - 自2024年4月以来已累计发运货物36批,货重超1150吨 [1] 业务范围扩展 - 目的地覆盖意大利、希腊、泰国等国家 [1] - 货物品类从铝箔制品、皮革制品扩展至汽车及零部件等商品 [1] - 郑州铁路口岸被赋予码头功能,实现"装上班列即出海"的开放机制创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