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式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加快打造新时代多式联运“汉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3:05
人民财讯8月2日电,据湖北日报,8月1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李 殿勋指出,要充分发挥湖北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优势,聚焦"重构开放通道、重塑物流体 系"战略需求,把握"立足湖北、依托武汉、面向中部、服务全国、链接海外"的功能定位,加快打造新 时代多式联运"汉交所",为海内外"货源和运力"优化重组、高效配置,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 率,提供交易撮合服务和综合平台支撑,重塑"货到汉口活"的历史荣光,加速打造湖北新时代"九州通 (600998)衢",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
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动向观察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28 23:16
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动向观察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2025-2031年 本文源自:中赢信合研究网 ——综述篇—— 第1章:多式联运产业界定及数据统计标准说明 1.1 多式联运产业定义与分类 1.1.1 多式联运的定义 1.1.2 多式联运的分类 1.1.3 多式联运组成要素 1.1.4 多式联运定价机制 1.1.5 多式联运产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1.6 多式联运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2、多式联运标准汇总 1.2 多式联运发展重要性分析 1.2.1 降本提效 1.2.2 助力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的实现 1.3 多式联运产业专业术语介绍 1.3.1 基础术语 1.3.2 组织形式术语 1.4 多式联运产业归属国民经济行业界定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现状篇—— 第2章:全球多式联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多式联运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2.2 全球多式联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全球多式联运产业市场规模状况 1、全球物流行业市场规模 2、全球集装箱运输规模 2.2.2 全球多式 ...
长江班列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像“跟团旅行”一样 跟着行程单走
四川日报· 2025-07-15 08:20
长江班列运营情况 - 乐山首趟"长江班列"从新成昆铁路夹江站新货场发出,已有20多万吨钛精矿通过班列运往长江经济带沿线厂家 [2] - 长江班列开通一年多来已发出3400多列班列,7月3日攀钢集团1000多吨钛精矿通过铁水联运运抵江苏太仓港 [3] - 钛精矿运输从公水联运改为铁水联运后,物流周期从22天缩短至12天,成本降低10%-20% [5] 多式联运创新模式 - "一单制"将公路、铁路、水路运单统一为一张提单,托运企业仅需一次委托即可完成全程运输 [2][4] - "一单制"使运输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20%-30%,时效较传统水运提升30%以上 [6] - "一箱制"实现全程不开箱、不换箱,需解决空箱返程问题,方案提出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建设公共还箱点 [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多式联运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 [2] - 四川将培育五星级多式联运经营人,通过能力评价树立行业标杆 [8] - 未来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长江班列+江海直达"为基础打造多式联运精品线路 [9]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长江三峡枢纽过闸时间从2011年17小时增至2022年223小时,导致船舶周转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5] - 多式联运存在单证繁琐、信息割裂、衔接低效三大顽疾,通过"一单制""一箱制"试点解决 [8] - 当前多式联运经营人能力不足,需加强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 [8]
【扬帆新丝路,直通印度洋】“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活动在郑和故里晋宁顺利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07 18:14
行业动态 -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首发活动在昆明晋宁腾俊国际陆港举行,主题为"启航郑和故里,扬帆海上丝路",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昆明市人民政府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1] - 班列运输云南特色商品如蔬菜、化肥、饲料等,采用海公铁多式联运模式,从昆明晋宁出发经中老铁路至老挝万象,再经公路接驳泰国拉廊港,最终海运至孟加拉国吉大港,全程约18天[2] - 新路线较传统路线缩短17天以上,时效提升约50%,打通了从中国西南腹地经中南半岛直抵印度洋的物流通道[2] 运输模式创新 - 实现海运集装箱首次搭载中老铁路,实践"一箱到底""一票直达"全链条物流解决方案[3] - 成功实践海公铁多式联运的"一单制""一箱制",大幅简化流程并提升跨境物流效率[3] - 开辟全新铁公海多式联运航线,从云南直通印度洋,为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云南样本"[3] 区域经济影响 - 推动"云品出滇""云品出海",促进云南高原优质物产进入国际市场[2] - 使中国企业能够发挥联动优势组团出海,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贡献力量[2] - 班列首发正值"中国航海日"珠江片区活动二十周年,系列活动构筑了珠江水系五省(区)航运业交流平台[6] 战略意义 - 传承郑和精神,续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新篇章[6] -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物流合作提供创新实践与成功典范[6] - 活动包括航运发展论坛、文化交流等,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联通体系等议题深入交流[6]
基础设施连线成网 物流通道高效畅达
辽宁日报· 2025-07-03 09:21
多式联运建设成果 - 辽宁省多式联运建设试点任务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建成设施衔接顺畅、设备先进适用、服务高效便捷、标准健全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 [1] - 试点在体制机制完善、物流通道建设、组织模式创新、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物流降本增效打下基础 [1] - 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试点任务实施重点 - 试点工作从2020年开始,重点任务包括多式联运建设、"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平安交通"建设、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 [1] - 从建设综合立体多式联运走廊、提升装备水平、创新联运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双向开放5个方面着力解决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等问题 [2] - 试点成果在多式联运"通道+枢纽+网络"体系构建、集约高效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 物流通道建设成效 - 聚焦综合立体多式联运走廊建设,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通道体系,实现基础设施连线成网 [3] - 建成奈曼至阜新高速公路、仙人岛疏港高速公路等一批高速公路,实施国省干线公路低标准路段提质升级 [3] - 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累计超过200条,联通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国内国际民航货运航线433条 [3] 试点示范与区域协同 - 创建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组织铁路、港口等领域8家重点企业实施试点项目,形成海铁联运、中欧班列、陆空联运等运输模式竞相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年底,完成海铁联运183.2万标箱,同比增长15.1%,箱量及增幅创历史新高 [4] - 聚焦"北粮南运"大通道建设,协同构建粮食物流大通道体系,年平均高效转运粮食7000万吨以上,铁路、港口粮食损耗控制在0.5‰以内 [4]
河南开通第三条铁海直运线路 郑州至连云港货物“装上班列即出海”
河南日报· 2025-06-04 07:02
物流通道优化 - 郑州开通第三条铁海直运线路,连接连云港港口,采用"抵港直装"方式运至印度尼西亚 [1] - 该线路由中部陆海国际多式联运郑州有限公司与连云港港口集团合作打通,多方支持为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绿色、快捷的物流新选择 [1] - 铁海直运模式在郑州首落地,实现出口货物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优化报关和查验流程 [1] 运输效率提升 - 与"公路运输+海运"相比,铁海直运成本降低约25% [1] - 相比传统铁海联运模式,铁海直运可缩短运输时间1-2天 [1] - 自2024年4月以来已累计发运货物36批,货重超1150吨 [1] 业务范围扩展 - 目的地覆盖意大利、希腊、泰国等国家 [1] - 货物品类从铝箔制品、皮革制品扩展至汽车及零部件等商品 [1] - 郑州铁路口岸被赋予码头功能,实现"装上班列即出海"的开放机制创新 [2]
郑州首票“中吉乌”铁公联运货物发车
河南日报· 2025-05-15 07:22
中吉乌铁公联运新线路开通 - 首票"中吉乌"铁公联运货物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经新疆喀什换装公路后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1] - 该线路采用"铁路+公路"联运模式,结合铁路长距离大批量优势和公路灵活门到门特点,解决中亚铁路网络覆盖不足问题 [1] - 相较传统公路运输,新联运模式运费成本可降低30%左右 [1]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河南省已构建"25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物流网络布局,辐射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 [1] - 合作伙伴超8000家,实现"口岸通道多、辐射区域多、运营成果多"的"三多"优势 [1] - 全省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57万列,开行总量和综合运营能力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1] - 今年前4个月开行831列,同比增长54% [1] 战略意义 - 新线路补强郑州—中亚南向通道物流网络,构建横跨亚欧大陆的复合型运输方式 [2] - 通过"一单制、一箱到底"多式联运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 - 助力河南将枢纽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优势 [2]
罗多式联运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商务部网站· 2025-05-11 00:48
行业发展现状 - 罗马尼亚现有多式联运码头58个 其中仅27个投入运营 企业采用多式联运方式的比例仅2 3% [1] - 运输结构中公路运输占比84 1% 铁路运输占比11 1% 多式联运占比3 1% 航空运输占比极小 [1] - 2023年多式联运总货运量达250万吨 其中铁路运输占43 63%(110万吨) 公铁海联运占38 57%(约100万吨) [1] 发展瓶颈 - 基础设施不足 缺乏现代化多式联运码头 物流链存在缺陷 集装箱仓库短缺 转运成本高企 [1] - 运输效率低下 过境时间长 多瑙河通航能力下降 [1] 政策建议 - 扩大铁路电气化网络 提升码头处理能力 优化铁路网络布局 提速货运列车 推进康斯坦察港现代化 [2] - 升级国家货运公司CFR Marfă现有码头 激活闲置码头资源 建立专业货物存储区 增加仓储容量 [2] - 加强数字化转型 推动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运输方式间协调效率 [2] - 加快政策调整 平衡各运输方式税收政策 消除环保运输方式的制度障碍 [2] - 支持航运发展 保障多瑙河全年通航 完善港口间铁路公路连接 提升港口公用设施水平 [2] 长期目标 - 推动300公里以上公路货运30%转向铁路/海运 到2050年实现50%的转换目标 助力欧盟减排计划 [2] - 多式联运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 [2]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中欧班列电商快线开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8 16:02
中欧班列(深圳)欧洲电商快线开通 -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中欧班列电商快线于4月27日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发出,预计15天后抵达匈牙利布达佩斯 [1] - 该班列满载3D打印机、游戏手柄配件等商品,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欧洲国家的商贸往来注入新动能 [1] - 班列按照全程时刻表运行,具有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运输量大等特点 [1] 班列运营特点 - 后续将按照每周1-2列的频次常态化开行 [1] - 有效拓展大湾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通道,与传统的海运、空运形成高效物流互补 [1] - 相较海运、空运,中欧班列兼具运输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满足跨境电商货物批量小、批次多、时效强的运输需求 [1] 物流服务商布局 - 深圳大迈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将依托欧洲电商快线,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跨境物流服务 [1] - 公司专注于跨境"端到端"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助力客户开拓海外市场 [1] 海关支持措施 - 深圳海关设立专人专岗指导企业快速办理报关、放行、转关等通关手续 [2] - 通过"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保障货柜即到、即查、即放 [2] - 下一步将指导企业运用舱单归并等便利化通关模式,持续优化中欧班列监管流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