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媒体及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读财报】港股5月回购透视:合计回购超170亿港元 哔哩哔哩、美团回购超3亿港元
新华财经· 2025-06-20 07:21
港股市场回购概况 - 2025年5月港股共有91家上市公司发起回购,累计回购7.5亿股,回购金额合计达170.1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3.82亿港元下降12.19% [1][2] - 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及友邦保险5月回购金额居于前列,分别回购500421.74万港元、442518.11万港元和298465.08万港元 [2][3] - 哔哩哔哩、美团、绿竹生物、药师帮等公司于5月首度进行年内回购或明显加大回购力度 [1][2][5][6] 个股回购详情 - 哔哩哔哩进行年内首次港股回购,金额为7.83亿港元,回购数量为558.81万股,回购价格为140.1港元/股 [5] - 美团实施3.92亿港元的回购,回购数量为301.87万股,回购最低价为122.6港元/股,最高价为132.4港元/股 [5] - 绿竹生物回购金额为3971.33万港元,回购175.92万股,回购最低价为21.95港元/股,最高价为23港元/股 [6] 行业回购分布 - 软件服务行业回购金额及回购公司数量均居首位,回购金额达到51.04亿港元,实施回购公司数量为14家,包括金山软件、方正控股及中旭未来等 [7][9]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有11家公司实施回购,包括一脉阳光、华检医疗等 [7][10] - 媒体及娱乐行业实施回购的公司包括哔哩哔哩、IMAX CHINA,年内首次实施回购额居前 [10] - 银行、保险、工用运输等行业回购金额分别为442518.11万港元、298491.91万港元和119717.52万港元 [9]
英皇文化产业(00491.HK)6月9日收盘上涨9.52%,成交13.15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09 16:40
市场表现 - 6月9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 63%至24181 43点 英皇文化产业股价上涨9 52%至0 046港元/股 成交量294万股 成交额13 15万港元 振幅9 52%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跌幅2 33% 年初至今涨幅5%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8 6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 25亿元 同比减少9% 归母净利润-5262 04万元 同比收窄60 32% [1] - 毛利率60 55% 资产负债率283 53%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6 34倍 中值为-1 23倍 公司市盈率-0 21倍 行业排名第110位 [1] - 同业对比:华视集团控股1 76倍 耀星科技集团2 55倍 瓦普思瑞元宇宙3 39倍 国恩控股4 05倍 HYPEBEAST5 89倍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娱乐、媒体及文化发展 包括戏院营运及电影/文化活动投资 [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运营24间戏院 分布为中国内地15间(8间英皇电影城+7间英皇UA电影城) 香港7间 澳门1间 马来西亚1间 [2]
恒生科技的十年验证
中国基金报· 2025-06-03 07:23
科技强国战略与港股市场定位 - 2016年中国提出"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推动新兴产业从零到一的跨越式发展,科技产业成为新经济核心增长引擎 [1] - 港股市场凭借独特定位成为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地选择,恒生科技指数(HSTECH)汇聚港股科技龙头,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已运行超10年 [1] - 2024年AI应用爆发推动恒生科技指数展现高弹性,5月20日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标志新兴龙头企业持续推动港股价值重估 [1]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特征为高波动、高成长,长期看多数年份跑赢基准:10年中有7年显著超越恒生指数和沪深300 [3] - 基日(2014年底)至2024年5月26日累计涨幅71.92%,相对恒生指数(-0.93%)超额收益近73% [5] - 年度回报对比:2020年(+78.71%)、2021年(-32.70%)、2022年(-27.19%)、2023年(-8.83%)、2024年(+18.70%) [4] 指数构成与产业分布 - 恒生科技指数包含30家港股大中华科技龙头,其中26家未在A股上市,与A股科技指数形成互补 [6] - 行业分布:非必需性消费(55%)、资讯科技业(40%),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0% [6] - 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腾讯(8.65%)、阿里(8.28%)、小米(8.08%)、京东(7.18%)、美团(7.16%)等,覆盖互联网、新能源车、半导体领域 [8] 政策与资金环境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政策资源向AI、半导体倾斜,新能源汽车补贴刺激需求 [9] - 2024年5月央行降准降息降低融资成本,为高成长资产估值提供支持 [9] - 恒生科技指数深度参与AI全产业链,可捕捉AI发展红利 [9] 国际资本与估值优势 - MSCI中国指数中港股占比超80%,国际资本倾向通过港股配置中国资产 [11] - 2024年前4月港股通净流入6053亿港元 [11]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0.62倍,处于近10年10.32%分位,估值洼地属性突出 [13] 港股市场制度优化 - 港交所推出"科技专线"等改革措施,降低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15] - 港股离岸市场优势助力企业出海,跨境资本流动便捷 [15] -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于2024年6月3日发行,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16]
快手-W(01024.HK):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AI商业化变现加速
天风证券· 2025-05-31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媒体及娱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核心业务收入增长稳健,建议持续关注可灵带来的用户及收入增量,预计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3/1522亿元,考虑到26年或在AI上加大投入,调整2025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216亿元(26年前值为23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7] 各部分总结 25Q1业绩要点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调整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5%,达9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0.4%;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6%达3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的10.1%;行政开支同比增长79.2% [1] 流量端 - 2025Q1快手应用平均DAU/MAU分别为4.08亿 /7.12亿,同比增长3.6%/2.1%;每位DAU的日均使用时长为133.8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5.9% [2] - 公司单用户获取及留存成本或持续优化,用户获取ROI有望进一步提升 [2] AI - 2025年4月,公司视频大模型可灵推出2.0版本,在多维度保持全球领先;2025Q1,可灵AI收入超过1.5亿元 [3] - 25Q1 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3] 线上营销业务 - 2025Q1,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8%,增长驱动力主要系外循环营销服务,内容消费和本地生活行业增长迅速,短剧行业营销消耗同比高速增长,本地生活行业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50%,UAX消耗在外循环中比例进一步提升至超60% [4] - 25Q1商家使用全站推广产品及智能托管产品的总消耗占内循环总消耗比例达60%,预计外循环广告维持增长态势,内循环广告稳健增长 [4] 其他服务收入(含电商) - 2025Q1,公司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2%至48亿元,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15.4%,达到人民币3323亿元 [5] - 2025Q1新入驻快手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快手电商月活跃买家数达1.35亿,月活跃用户渗透率约19% [5] - 随着公司商城场景逐步推进,泛货架GMV占比持续超大盘增长(2025Q1 GMV占比约30%),预计25年全年GMV同比增速有望达13% [5] 直播打赏业务 - 2025Q1直播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8亿元,同比增长14.4%,恢复正增长 [6] - 截至一季度末,平台签约公会机构数量同比提升超25%,签约主播数量同比增长超40% [6] 海外业务 - 2025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2.7%至13亿元,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高速增长,海外整体层面首次实现季度经营利润转正,巴西地区日活跃用户(DAU)稳步增长 [7] - 公司将把重点资源投放在重点国家 [7]
快手-W(01024):2025Q1业绩点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AI商业化变现加速
天风证券· 2025-05-31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媒体及娱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核心业务收入增长稳健,建议关注可灵带来的用户及收入增量,预计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13/1522亿元,调整2025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21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业绩要点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调整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5%,达9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0.4%;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6%达3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的10.1%;行政开支同比增长79.2% [1] 流量端 - 2025Q1快手应用平均DAU/MAU分别为4.08亿/7.12亿,同比增长3.6%/2.1%;每位DAU的日均使用时长为133.8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5.9% [2] AI - 2025年4月,公司视频大模型可灵推出2.0版本,在多维度保持全球领先;2025Q1,可灵AI收入超过1.5亿元 [3] - 25Q1 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3] 线上营销业务 - 2025Q1,线上营销服务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8%,增长驱动力主要系外循环营销服务,内容消费、本地生活行业增长迅速,短剧行业营销消耗同比高速增长,本地生活行业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50%,UAX消耗在外循环中比例进一步提升至超60% [4] - 25Q1商家使用全站推广产品及智能托管产品的总消耗占内循环总消耗比例达60% [4] 其他服务收入(含电商) - 2025Q1,公司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2%至48亿元,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15.4%,达到人民币3323亿元 [5] - 2025Q1新入驻快手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快手电商月活跃买家数达1.35亿,月活跃用户渗透率约19% [5] 直播打赏业务 - 2025Q1直播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8亿元,同比增长14.4% [6] - 截至一季度末,平台签约公会机构数量同比提升超25%,签约主播数量同比增长超40% [6] 海外业务 - 2025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2.7%至13亿元,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高速增长,海外整体层面首次实现季度经营利润转正,巴西地区日活跃用户稳步增长 [7]
布局港股新经济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 6月3日起正式发行
新浪基金· 2025-05-29 13:35
港股科技板块现状 - 恒生科技指数近期走弱 但机构认为结构性机会和估值修复潜力仍存 [1]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数量占港股市场1% 但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达34% [1] 恒生科技指数特点 - 行业分布:专业零售(22.62%) 软件服务(18.62%) 资讯科技器材(12.53%) 媒体及娱乐(11.97%) 汽车(11.79%) [2] - 包含腾讯 阿里等互联网平台 以及中芯国际 地平线机器人等硬核科技企业 [2] - 30家成份股中有26家未在A股上市 与A股科技指数形成互补 [2] 成长性与估值 - 2024年成份股整体营收增速11% 归母净利润增速52% 显著超越港股主板 [2] - 当前市盈率(TTM)20.62倍 处于基期以来10%分位点 低于纳斯达克科技指数(32.58倍)和创业板指(30.40倍) [3] 投资机会 - AI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有望推动港股科技板块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短期调整或为配置良机 中长期配置价值值得看好 [1] - 长城恒生科技指数QDII基金将于6月3日发行 跟踪恒生科技指数 [1]
惠陶集团(08238.HK)5月28日收盘上涨11.87%,成交29.7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28 16:48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惠陶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929.96万元,同比减少11.5%;归母净 利润-1832.73万元,同比增长73.15%;毛利率44.13%,资产负债率235.96%。 5月28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53%,报23258.31点。惠陶集团(08238.HK)收报0.245港元/ 股,上涨11.87%,成交量125.92万股,成交额29.71万港元,振幅25.11%。 最近一个月来,惠陶集团累计涨幅29.59%,今年来累计跌幅21.79%,跑输恒生指数16.56%的涨幅。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7.69倍,行业中值-1.23倍。惠陶集团市盈 率-0.96倍,行业排名第98位;其他华视集团控股(01111.HK)为1.73倍、耀星科技集团(08446.HK) 为2.9倍、瓦普思瑞元宇宙(08093.HK)为3.24倍、国恩控股(08121.HK)为3.94倍、HYPEBEAST (00150.HK)为6.36倍。 资料显示,惠陶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16号成功在香港联 ...
天泓文创(08500.HK)5月27日收盘上涨14.29%,成交3.8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0
市场表现 - 5月27日恒生指数上涨0 43%至23381 99点 天泓文创股价上涨14 29%至0 32港元/股 成交量13万股 成交额3 81万港元 振幅17 86% [1] -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45 1% 年内累计跌幅44% 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6 06%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194 8万元 同比减少13 67% 归母净利润-1781 4万元 同比增长78 95% [1] - 毛利率-9 82% 资产负债率40 39% [1] - 2024财年归属股东应占溢利-1781万元人民币 基本每股收益-0 06元人民币 [3]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6 18倍 中值为-1 23倍 公司市盈率-6 29倍 行业排名第71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华视集团控股1 73倍 耀星科技集团2 92倍 瓦普思瑞元宇宙3 24倍 国恩控股3 38倍 HYPEBEAST 6 4倍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9年 总部位于广州 主营多媒体广告及营销方案服务 业务涵盖策略规划 广告位采购 内容制作 公关活动等 [2]
光尚文化控股(08082.HK)5月26日收盘上涨8.0%,成交22.7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26 16:34
5月26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35%,报23282.33点。光尚文化控股(08082.HK)收报0.054 港元/股,上涨8.0%,成交量429万股,成交额22.71万港元,振幅10.0%。 最近一个月来,光尚文化控股累计跌幅40.48%,今年来累计涨幅66.67%,跑赢恒生指数17.65%的涨 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光尚文化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减少33.4%;归母 净利润-2420.39万元,同比增长17.32%;毛利率45.53%,资产负债率88.6%。 行业估值方面,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5.28倍,行业中值-1.13倍。光尚文化控股市 盈率-4.81倍,行业排名第76位;其他华视集团控股(01111.HK)为1.73倍、耀星科技集团 (08446.HK)为2.79倍、瓦普思瑞元宇宙(08093.HK)为3.19倍、国恩控股(08121.HK)为3.38倍、微 博-SW(09898.HK)为6.45倍。 资料显示,光尚文化控股有限公司(8082.HK)于200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集团的业务涵盖媒体事 业、综合娱乐和宠物善终服务 ...
比高集团(08220.HK)5月26日收盘上涨12.89%,成交145.27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26 16:34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行业估值方面,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5.28倍,行业中值-1.13倍。比高集团市盈 率-17.34倍,行业排名第56位;其他华视集团控股(01111.HK)为1.73倍、耀星科技集团(08446.HK) 为2.79倍、瓦普思瑞元宇宙(08093.HK)为3.19倍、国恩控股(08121.HK)为3.38倍、微博-SW (09898.HK)为6.45倍。 资料显示,比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本集团主要从事电影制作、特许权及衍生作品权、跨界市场推广及提 供互动内容(「电影娱乐、新媒体开发及特许权业务」)以及影院投资及管理(「影院业务」)。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5月26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1.35%,报23282.33点。比高集团(08220.HK)收报3.59港元/ 股,上涨12.89%,成交量42.5万股,成交额145.27万港元,振幅16.04%。 最近一个月来,比高集团累计跌幅2.15%,今年来累计涨幅2.25%,跑输恒生指数17.65%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比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