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戏剧
icon
搜索文档
浙艺两部作品入围省戏剧大赛
杭州日报· 2025-08-14 10:54
浙江省戏剧大赛 -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将在宁波市举办 这是浙江省内舞台艺术最高水准专业赛事 [1]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两部作品入围终评 成为入选作品最多的艺术院校 [1] 话剧《梦想天堂》 - 该剧由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师生联合创作 是一部现实主义原创作品 [2] - 以杭州三十年城市变迁为背景 通过"新老杭州人"群像叙事串联20世纪90年代市井烟火与新世纪数字时代都市繁华 [2] - 全剧塑造14位性格各异、背景不同的人物 创作过程中采访大量居民 主场景为面馆 团队实地调研二十多家面馆收集故事 [2] - 受访者真实故事被融入剧中 成为城市共同温暖记忆 [2] - 将于8月25日在余姚大剧院上演 [2] 越剧《颜氏夜奔》 - 改编自梨园戏经典《节妇吟》 以小剧场形式重构传统 聚焦古代女性冲破传统束缚的心灵成长 [2] - 主创团队由校内师生与校外专家共同组成 体现"跨专业融合"和"产教融通"尝试 [2] - 音乐方面创新表达 去掉越剧常用伴奏乐器越胡 改用二胡托腔和演奏以增强悲切色彩 [2] - 将于8月16日在宁波逸夫剧院上演 [2]
《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探寻戏剧人生与时代共鸣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核心观点 - 田沁鑫的艺术成长经历体现对戏剧的执着追求与多元融合的创新理念 其导演生涯受体操训练 京剧学习及传统文化滋养的深刻影响 形成独特创作风格 [1][4][7][8] - 摘要酒作为栏目赞助方 通过"争上游"品牌理念与艺术家的卓越追求形成共鸣 强化品牌高端定位与文化关联性 [1][11][13] 成长经历与艺术积淀 - 童年经历体操训练 在70余人班级中成绩一度位列倒数第三 但培养坚韧性格 [4] - 京剧学习经历与体操西方肢体表达形成互补 虽未成为专业演员但为导演创作提供独特视角 [4][7] - 长期观剧习惯积累戏剧理解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试获剧目分析第一名 [5] - 多元背景包括绘画熏陶 电影学院旁听及广告从业经历 为导演职业提供跨领域支撑 [7] 创作理念与艺术成就 - 创作融合舞蹈 戏曲 戏剧及多媒体技术 如《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实时传输技术呈现历史叙事 [10][11] - 作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 借鉴《三言二拍》等古典小说素材 强化故事叙述能力 [8] - 作品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戏剧魅力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 [11] 品牌关联与栏目定位 - 栏目聚焦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 通过行业领军者故事传递摘要酒"争上游"理念 [13] - 品牌通过赞助文化栏目强化高端势能 关联艺术卓越追求与产品品质象征 [1][11][13]
《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为戏剧造梦 为时代而歌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田沁鑫的戏剧艺术成就 - 田沁鑫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其戏剧作品关注宏大叙事 横跨历史与家国题材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反思 [1] - 199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 30岁时因执导话剧《生死场》轰动中国剧坛 之后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创作精品话剧 [4] - 代表作品包括借鉴中国戏曲元素的《青蛇》 改编80多万字巨著的《四世同堂》 具有悲剧史诗质感的《赵氏孤儿》以及历史题材《北京法源寺》 [4] 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 作品融合中国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观念 形成创新舞台表达 注重人物情感对舞台声音与色彩的牵引 [4][5] - 创作风格不拘一格且节奏多变 吸引年轻观众认同文化传承 代表作品《苏堤春晓》融合写实与写意 展现历史脉络与精神境界 [5][7] - 坚持中国式戏剧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 认为"好看的戏来自于人民" 致力于制作具有人民性的作品 [10]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发展方向 - 2020年12月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19年来首位女院长 肩负推动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责任 [10] - 剧院定位为国际传播 致力于通过话剧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感受中国语言艺术魅力与东方文明之美 [10] - 2022年发起"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 培养青年戏剧人才讲述中国故事 促进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12] 文化传播与产业合作 - 《时代摘要》第三季由新华网与贵州摘要酒联合出品 聚焦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 记录中国产业一线故事 [14] - 节目精准呈现行业领军者的时代思考 探寻优秀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动能 摘要中国前行底气与信心 [14] - 贵州摘要酒强调品质上游与匠心坚守 其"争上游"品牌战略成为金沙酒业突破性创新之举 [7][12]
长河流转,诗心不朽——又见话剧《杜甫》
新华社· 2025-08-09 10:42
话剧《杜甫》创作背景 - 话剧《杜甫》由北京人艺知名编剧郭启宏创作,是其文人三部曲后的又一历史题材作品,聚焦唐代诗圣杜甫的人生际遇 [2] - 该剧为北京人艺现任院长冯远征首次独立执导并主演的作品,首演于2019年 [2] - 剧情围绕"安史之乱"后杜甫的仕途坎坷、与李白等友人的聚散离合展开,展现其忧国忧民情怀 [2] 艺术特色与创新 - 采用多层空间"梦中梦"结构,融合浪漫写意与现实白描手法,如杜甫与李白梦中相会、对"三吏""三别"的客观刻画 [6] - 舞美设计突破传统,以金属线条框架为主体,通过旋转光影营造竹林山水等多元意境 [6] - 主创团队在古典与现代、写实与写意间寻找平衡,探索新的审美表达方式 [6] 文化价值与市场反响 - 剧中融入《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诗名篇,通过戏剧化呈现赋予诗句新韵味 [3] - 不仅再现杜甫个人经历,更折射大唐"诗之江湖"群像及动荡时代特征 [3] - 自2019年首演后已进行第五轮复排,持续吸引新观众 [7] 核心创作理念 - 主创强调展现杜甫作为"真实的人"的世俗沉浮与精神高贵,而非符号化形象 [2] - 通过戏剧语言传递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博大胸襟与家国情怀 [3][8] - 目标带领观众穿越回大唐诗歌世界,激活文化基因中的杜甫记忆 [4]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9月在杭启幕
杭州日报· 2025-08-08 10:51
活动概况 -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于9月5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及杭州市政府承办,多家文化机构联合执行[1] - 戏剧节为两年一届的全国性戏剧展示平台,2023年已举办至第18届,本届共42部剧目入围,包括杭州29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及温州12部展演剧目[1] - 剧目覆盖21个省区市,涵盖20个戏曲剧种及话剧、歌剧、舞剧等多元艺术形式[1] 内容特色 - 作品聚焦革命历史与凡人故事,如《前哨》《老阿姨》以壮阔叙事传递理想信念,话剧《谁在敲门》探索人性,黄梅戏《百鸟朝凤》弘扬工匠精神[2] - 传统与创新融合:包含整理改编传统戏(晋剧《望海楼台》)、新编古装剧(琼剧《黄道婆》)、历史剧(秦腔《无字碑》)、现代戏(京剧《齐白石》)及革命题材(音乐剧《八女投江》)[3] - 经典文学改编作品丰富,如粤剧《程婴救孤》、昆剧《世说新语》、话剧《北上》及实验性剧目彝族史诗剧《星回》[3] 文化推广与惠民措施 - 首次为湖南祁剧、山东柳子戏等地方剧种提供展示平台,木偶戏首度亮相以吸引青少年观众[4] - 开设戏剧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及专题座谈会,并举行"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4] - 推出1万张惠民票,最低票价50元,8月12日起通过多个票务平台开放购票[4] - 策划戏剧快闪、进校园活动,推出"杭州文旅66潮玩卡"及旅游演艺购票优惠,实现文旅融合与全民参与[4]
探索中华美学的化用之妙(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8-07 07:03
核心观点 - 传统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正推动当代艺术发展 拓展民族表演体系新境界 [1][2] 戏曲美学转化方式 - 把握"程式思维"塑造人物 通过生旦净丑行当构建人物类型语言体系 为演员提供角色捕捉抓手 [1] - 化用需超越形似追求神韵 将浑圆曲弧 动静相衬构图法则融入表演节奏与造型意识 [2] - 借鉴以简驭繁 虚实相生的空间营造智慧 通过演员表演创造时空而非依赖舞台技术 [2] 成功实践案例 - 梅兰芳为《霸王别姬》编创虞姬剑舞 融合雉尾生英武与老生刚劲 [1] - 吴兴国在《等待果陀》中以丑角程式为基础 借鉴《清风亭》老生老旦表现 [1] - 话剧《伏生》《青蛇》无戏曲符号但深得东方美学精髓 实现写意旨趣与空间流转 [2] - 话剧《中国梦》竹排场景通过身体律动模拟江流起伏 展现戏曲神韵与东方诗意 [2] 行业影响 - 越剧《我的大观园》火爆出圈带动文旅消费热潮 [1] - 戏曲智慧与美学正运用于话剧 影视等当代艺术创作 [1] - 化用戏曲美学是以当代之思叩问传统 使中华审美基因在时代舞台焕发新生 [2]
乌镇戏剧节8月17日开票,将上演九小时戏剧马拉松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24
活动基本信息 -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16日至26日举办 主题为"扶摇" 寓意借自然之力助戏剧腾飞 [1] - 特邀剧目将于8月17日10时和9月3日10时在大麦平台进行两轮开票 [1][3] 特邀剧目与演出安排 - 来自德国 法国 加拿大 挪威等10个国家的25部佳作将呈现71场演出 [3] - 演出分为"人类之城" "灿烂之镜" "纵情之舞"等六大板块 [3] - 开幕大戏为五部古希腊神话组成的《人类之城马拉松剧》 总时长九小时分三晚演出 戏剧节期间连演两轮 [3] - 该剧由德国戏剧大师卡琳·拜尔导演 汉堡德意志剧院历时五年打造 讲述忒拜城建立的神话 [3] - 德国独角戏演员莉娜·贝克曼将一人分饰五角连演两小时 [3] - 组委会连续三年邀请 技术团队六度赴德考察 72位专业人员 90余位演员和400余件舞台道具装置来华 [4] 参演艺术家与作品亮点 - 加拿大戏剧大师罗伯特·勒帕吉与机器神剧团首次亮相 带来舞美升级的《科克托和戴维斯》 [6] - 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带来改编自埃德蒙·罗斯丹原著的《大鼻子情圣》 [6] - 挪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编剧的《暗影》探讨存在命题 [6] - 法国导演亚瑟·诺泽希尔演绎诗剧《兄弟》 孟京辉改编让·科克托作品 赖声川呈现升级版《镜花水月》 [6] - 澳大利亚导演探讨身份认同困境 爱尔兰导演以音乐探讨年轻人内心世界 意大利导演采用全息投影技术 [6] - 独角戏明星黄湘丽首次担任导演 佘慕杰改编契诃夫作品 韩叙王颖改编尤涅斯库与戈达尔作品 [7] - 林溪儿依托莎士比亚经典创作 德国教授亚历山大·西蒙改编克莱斯特原著 [7] 特色演出板块 - "纵情之舞"板块汇集肢体剧与舞蹈剧场 包括《克隆须眉》《看不见的城市》等5部作品 [8] - 马来西亚导演李劲松融合武术舞蹈音乐创作《40而非》 文小超带来形体戏剧 郭劲红以《聊斋》为灵感创作 [8] 配套活动与商业合作 - 青年竞演报名截止至8月20日中午 古镇嘉年华报名持续进行中 [10] - 戏剧集市活动中心转移至西栅景区运河沿岸 毗邻堤上度假酒店与环湖剧场户外空间 [10] - 与泡泡玛特联动推出乌镇特别版潮玩"小野" 与北京环球影城联动推出主题活动 [10] - 与澳门美高梅共同呈现张艺谋导演《2049》纪念活动 展示非遗技艺与高科技舞台的创意碰撞 [10]
10个国家25部佳作71场演出,2025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8月17日首轮开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5 21:38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主题为"扶摇",将于10月16日至26日举行,持续11天 [1] - 戏剧节将呈现来自10个国家的25部作品,共计71场演出,在10个剧场与观众见面 [1] - 门票将于8月17日10时和9月3日10时在大麦平台进行两轮开票 [1] 剧目内容 - 特邀剧目分为"人类之城"、"灿烂之镜"、"万象之花"、"纵情之舞"、"梦幻之缘"和"高校之光"6大板块 [3] - 25部作品中包含15部国际作品和10部中国佳作,国际作品来自德国、法国、加拿大、挪威、意大利、爱尔兰、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3] - 开幕大戏为德国作品《人类之城马拉松剧》,时长达9小时,由五部古希腊神话组成,汉堡德意志剧院出动72位专业人员、90余位演员和400余件舞台道具装置 [3] - 加拿大戏剧大师罗伯特·勒帕吉与机器神剧团将带来舞美全新升级的经典佳作《科克托和戴维斯》 [5] - 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将第三度携铃木利贺剧团来到乌镇,演绎《大鼻子情圣》 [5] - 挪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编剧的《暗影》将通过孩子视角对"存在"进行灵魂发问 [5] 创作团队 - 中国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将带来新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新郎新娘》 [5] - 华人戏剧家赖声川将呈现全新升级版《镜花水月》,上演女版"基督山伯爵"的故事 [5] - 青年导演黄湘丽首次以导演身份带来改编自别役实的作品《厕所在这里》 [6] - 青年导演佘慕杰改编安东·契诃夫名作《带小狗的女人》 [6] - 青年导演韩叙、王颖改编尤金·尤涅斯库和让-吕克·戈达尔的《椭圆形的椅子》 [6] - 青年导演林溪儿依托莎士比亚经典重新创作《杂物间里的麦克白》 [6] 特色活动 - 青年竞演报名截止至8月20日中午12:00 [7] - 戏剧节将与泡泡玛特联动推出乌镇特别版小野 [7] - 与北京环球影城的特别联动将继续进行 [7] - 将携手澳门美高梅特别呈现张艺谋导演《2049》纪念活动 [7] - 戏剧空间将升级为"起跑戏剧"单元,开创剧场版围读新模式 [7] - "戏梦粮仓"单元将特别推出"women,我们——女性导演单元" [7] - 戏剧集市的活动中心将从北栅转移至西栅景区的运河沿岸 [8] - 小镇对话、工作坊以及朗读会将继续提供与中外戏剧艺术名家交流的机会 [8]
“科技+”点亮暑期戏剧舞台 经典剧目、高清展映与儿童剧百花齐放受热捧
央视网· 2025-07-31 16:28
演出市场繁荣 - 北京戏剧舞台在盛夏呈现火热态势 经典剧目 高清展映与儿童剧百花齐放 吸引众多观众[1] 经典剧目复排 - 北京人艺恢复1957年版《骆驼祥子》作为经典保留剧目重点项目 生动还原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风貌[3] 高清影像展映 - 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CNT现场"高清展映季 从7月持续至9月[6] - 展映包含《北京法源寺》《赵氏孤儿》等8部经典舞台作品 通过多机位拍摄与超高清修复技术制作[6] - 高清影像在全国近30家剧场展映[6] 儿童戏剧演出 - 2025国家大剧院国际儿童戏剧季将呈现7部全球精选剧目[8] - 计划演出27场 涵盖多媒体光影 亲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8]
浙江省戏剧大赛将启幕 越剧《我的大观园》为开幕大戏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09:30
行业活动概况 -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将于8月16日至9月26日在宁波举办 包含25台大戏和7台小戏的竞演[1] - 越剧《我的大观园》被选定为开幕大戏 该剧目以"青春戏曲"为特色引发新热潮[2] 行业历史与规模 - 浙江省戏剧大赛是省内舞台艺术最高水准专业赛事 自1983年起每三年一届 本届为第16届[3] - 浙江作为南戏发源地 拥有越剧/昆剧/京剧/婺剧等传统剧种 以及松阳高腔/江南丝竹/青瓷瓯乐等地方艺术门类[3] 赛事创新举措 - 本届大赛将参评剧目时间周期从三年扩展至十年 邀请全省戏剧院团十年内新创剧目参评[3] - 首次设立小戏竞赛单元 通过"小而活"形式推动艺术下沉 目标触达年轻群体并扩大戏剧消费基础[3] 参演剧目构成 - 入围剧目包含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两大类别 传统类包括越剧《陌上花开》/昆剧《壮哉少年》/绍剧《破阵》等 现代类包括话剧《钱塘浩歌》/音乐剧《南孔》/舞剧《东方大港》[3] 文化惠民政策 - 大赛推行惠民票价体系 全场票价50元起 最高票价不超过380元 平均票价维持在100元左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