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管网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第33号令
中国电力报· 2025-10-16 09:59
法规核心信息 - 法规名称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签署 [1] - 法规已于2025年9月26日第23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5年9月29日公布 [1] - 法规正式施行日期为2025年11月1日 [1][37] 监管目标与原则 - 核心目标是实现油气管网设施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 [3] - 工作原则包括统筹规划、保障安全、运行平稳、公平服务、有效监管 [4] - 监管工作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监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关工作 [5][21] 运营企业责任与要求 - 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是公平开放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相应制度并公开相关信息 [6] - 运营企业需推进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并对输送、储存等业务与销售业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7] - 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需按规定收费,市场化定价的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9] - 运营企业需服从国家应急保供指挥,确保设施运行安全和油气资源可靠供应 [11] 服务申请与受理流程 - 运营企业需制定用户注册具体办法,明确负责部门、工作流程和时限,并鼓励使用网络平台等便捷化手段 [12] - 对于不符合条件或信息造假的用户申请,运营企业应不予受理或终止,并书面说明理由 [13] - 运营企业需制定管道输送容量、储气库库容、LNG接收站窗口期的分配实施细则 [14] - 分散受理或临时服务需求需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回复,容量不足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配并报备 [15] - 对承担国家或区域应急保供责任的油气资源等,应简化受理流程,提供便捷稳定服务 [16] 合同签订与履行规定 - 运营企业与用户应当签订服务合同,并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拒绝签订或提出不合理要求 [17][18] - 运营企业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不得无故拖延、中断或取消执行,不得为提高收入故意增加管输距离 [19] - 用户需按合同履行资源交付和提取义务,未使用的服务能力视同放弃 [20] - 合同双方需对知悉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责任,并对泄密后果承担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 [21] 信息报送与公开制度 - 运营企业需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管网设施基本情况、用户注册、申请受理及合同执行等信息 [22] - 信息通过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披露,主动公开信息包括公平开放制度、用户注册程序、价格标准等 [23] - 运营企业需每季度在指定信息平台和企业门户网站公布上一季度的公平开放情况 [24] 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 能源主管部门可采取现场检查、询问人员、查阅复制文件资料、调取分析企业数据信息系统等措施实施监管 [25] - 主管部门可建立能源监管信息系统,采取非现场、信息化监管等方式,企业应当配合 [26] - 因公平开放发生的争议可由省级以上能源主管部门协调,协调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28] - 运营企业若出现拒绝受理符合条件用户、分配容量不公平、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合同等行为,将面临警告、通报批评或处相关经济损失额二倍以下罚款等处罚 [30] - 运营企业若未按规定公开设施输送能力或未按要求报送信息,将面临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31] - 用户若提供虚假资料、泄露数据、恶意囤积服务能力等,将面临十万元以下罚款 [32] 适用范围与定义 - 本办法所指油气管网设施是提供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公共服务的设施,不包括油气开发项目的内部集输管道、城镇燃气设施等 [35] - 用户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油气生产企业、贸易商、销售企业及大型终端用户等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中国能源报· 2025-10-16 09:47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政策旨在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促进油气安全稳定供应,规范开放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1] - 监管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及其管辖海域的油气管网设施,但城镇燃气设施除外 [2] -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是指运营企业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 [3] - 工作原则包括统筹规划、保障安全、运行平稳、公平服务、有效监管,需按照油气体制改革要求有序推进 [4] 监管职责划分 -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 [5]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相关工作 [5] 运营企业基本要求 - 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是公平开放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相应制度,公开相关信息,公平无歧视地提供服务 [6] - 运营企业需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对输送、储存等业务和销售业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7] - 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需按规定收费,市场化定价的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9] - 国家鼓励运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年度、季度、月度等多样化服务 [10] 服务申请与受理流程 - 运营企业需制定用户注册具体办法,明确工作流程和时限,鼓励通过网络平台等便捷化手段受理注册 [12] - 对不符合开放条件或信息造假的用户申请,运营企业应不予受理或终止,并书面说明理由 [13] - 运营企业需制定管道输送容量、储气库库容、LNG接收站窗口期分配实施细则 [14] - 分散受理容量服务需求时,应于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回复 [15] - 对承担国家应急保供责任的油气资源等,运营企业应当简化受理流程,提供便捷稳定输送服务 [16] 合同签订与履行规范 - 运营企业与用户应当签订服务合同,并按照公平、无歧视原则提供服务 [17] - 运营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拒绝签订服务合同,不得制定违反公平原则的合同条款 [18] - 运营企业不得为提高管输收入而故意增加管输距离 [19] - 用户应按合同约定履行资源交付和提取义务,未使用的服务能力视同放弃 [20] 信息报送与公开机制 - 运营企业需定期报送管网设施基本情况、用户注册情况、合同执行情况等信息 [22] - 信息通过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披露,包括公平开放制度、用户注册条件、价格标准等 [23] - 运营企业应当每季度在指定信息平台和企业网站公布上一季度公平开放情况 [24] 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 能源主管部门可采取现场检查、询问有关人员、查阅复制文件资料等措施实施监管 [25] - 任何企业和个人有权向能源主管部门举报违反办法的行为 [27] - 因公平开放发生的争议可由能源主管部门协调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8] - 运营企业拒绝受理符合条件用户申请等行为,可能被处相关经营主体经济损失额二倍以下罚款 [30] - 运营企业未按规定公开输送能力等信息,可能被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31] - 用户提供虚假资料或恶意囤积服务能力等行为,可能被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32] 适用范围与定义 - 油气管网设施指提供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储存等公共服务的设施,不包括城镇燃气设施等 [35] - 用户包括在境内注册的油气生产企业、贸易商、销售企业及大型终端用户等 [35] - 本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37]
国家发改委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09:01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政策旨在提高油气管网设施利用效率,促进油气安全稳定供应,规范开放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2] -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是指运营企业对已建成投运的管网设施,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公平、无歧视地提供输送、储存、接卸、气化等服务 [2] - 工作原则包括统筹规划、保障安全、运行平稳、公平服务、有效监管,并按照油气体制改革要求有序推进 [2] 运营企业责任与基本要求 - 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是公平开放的责任主体,需建立相应制度,公开相关信息,公平、无歧视地为符合条件用户提供服务,在具备服务能力时不得拒绝或提出不合理要求 [4][6] - 运营企业应推进油气管网设施独立运营,对输送、储存等运营业务和销售业务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4] - 服务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按规定收取费用;实行市场化定价的,收费标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 服务申请与受理流程 - 运营企业需制定用户注册具体办法和受理用户服务申请的条件程序,公平、无歧视地提供服务,对不符合条件或信息造假的申请不予受理或终止 [7] - 运营企业应制定管道输送容量、储气库库容、LNG接收站窗口期分配实施细则,并依照细则开展容量分配 [7] - 可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受理用户申请,集中受理时应对可开放容量实行公平分配,分散受理需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8] 合同签订与履行规定 - 运营企业与用户应当签订服务合同,并按照公平、无歧视原则提供服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拒绝签订合同或提出不合理要求 [10] - 运营企业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中断或取消合同执行,不得为提高管输收入故意增加管输距离 [10] - 用户应按合同约定履行资源交付和提取义务,遵守滞留时限等要求,已签订但未使用的服务能力视同放弃 [10] 信息报送与公开机制 - 运营企业需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报送设施基本情况、用户注册情况、申请受理情况、合同执行情况等信息 [12] - 信息通过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方式披露,主动公开信息包括公平开放制度、用户注册条件、价格标准等 [12] - 运营企业应当每季度在指定信息平台和企业门户网站公布上一季度公平开放情况 [13] 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 能源主管部门可采取现场检查、询问人员、查阅文件资料、通过信息系统调取分析信息等措施履行监管职责 [15] - 对违反规定的运营企业,如拒绝受理符合条件用户、分配容量不公平、无正当理由拖延签订合同等行为,可处以警告、通报批评或处相关经营主体经济损失额二倍以下罚款 [16] - 用户若提供虚假资料、泄露数据、恶意囤积服务能力等,可被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 [17]
姜念琛:在管网深处传承匠心技艺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1:05
核心观点 - 国家管网集团高级工程师姜念琛通过扎实的基层历练和技术深耕,在管道自动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其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对行业具有积极影响 [1][2][3] 专业技能与知识融合 - 拥有7年调度工作经历,连续两年在调度技能大赛中跻身前三名,为钻研PID技术筑牢根基 [1] - 将工艺和自动化两大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掌握了丰富的PLC控制逻辑等自动化专业知识 [1]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 - 独自对接18家公司,协调现场作业时间与各项工程事务 [2] - 召集所有相关人员历时36小时,共同完成百页文档,统一所有作业的数据单位与规范pcs指令 [2] - 在指导书中提前列全所需指令,通过复制粘贴操作有效规避pcs指令手动输入可能导致的流程受阻风险 [2] 技术认证与行业荣誉 -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考取数据通信认证证书 [2] - 凭借对技术的深耕,先后获集团公司管网工匠、调控铁军先锋等19项荣誉 [2] 技术传承与人才培养 - 将自己钻研出的PID低选控制技术和PID整定技术分享给团队的调度员与专业工程师 [2] - 精心筹备线上课程,认真讲解技术原理和实际操作案例 [2] - 专程奔赴华中、华南分控中心,结合不同公司的控制器开展线下讲授,耐心解答学员疑问 [2] - 经过悉心培养,十余名调度员与专业工程师已能熟练整定PID参数,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3]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大潮奔涌急 风好正扬帆
国家能源局· 2025-09-12 18:14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公司提出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创新“四大战略”,并构建运行大业务、大党建、大监督、数字化“四大体系” [4] - 实施“五个坚持”总体方略,通过服务、改革、扩网、创新、人才立企强企 [4] - 搭建以股东会、党组、董事会、经理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完成17家区域化公司独立运营,推广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 [4] - 经营业绩连续4年获评A级,净资产收益率提升,经营现金流稳定,利润贡献居央企前列 [4] 市场体系与开放服务 - 推动油气市场体系迈向“X+1+X”,建成投用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全面上线“一票制”联运结算 [5] - 管网下游用户增长58%,用能成本降低,天然气生产与消费提升 [5] 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4000亿元,新投运管道超1.8万公里 [6] - 一次管输能力从2600亿立方米/年攀升至3940亿立方米/年,增幅52%,互联互通转供能力提升74% [6] - 储气能力约占全国总储气能力的三分之一,与管网相连的储气库工作气量增幅70%,冬季保供冲峰能力增幅42% [6] 管网连通与覆盖范围 - 天然气管网已连通19个国内主要气源和中亚等进口管道气源,以及14座LNG接收站、19座地下储气库 [7] - 原油管网已连通国内18家油田、42家炼化企业,成品油管网已连通国内42家大型炼厂、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 [7] - 组建并控股广东、浙江、甘肃、福建、海南、湖南等省网公司 [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提高至97.5%,管网技术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8] - 在氢能及二氧化碳输送等领域形成成套技术及标准,高钢级高压力抗氢管材、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用管材试制成功 [8] - 作为创始成员发起“中国油气甲烷控排联盟”和“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自主研发“压气站甲烷减排技术” [8] 能源安全与供应保障 - 创新“冬夏一体化”模式,储气库工作气量提升85%,冲峰能力增幅50%,冬季保供“五战五捷” [9] - 构建“1+6+1”调控体系和“一省一中心”维抢体系,生产异常事件年均降幅超10% [9] 党的建设与人才发展 - 通过“五个狠下功夫”党建工作总部署和“学思践悟验”党建工作“五步法”筑牢组织基础 [11] - 引进高层次人才4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选人用人满意度居央企前列 [11]
9月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22:18
能源基础设施 - 我国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65万公里油气管道建设目标,"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度发送集装箱货物首次突破100万标箱,同比增长72.5%,累计发送量达470万标箱 [14] - 上海港8月集装箱吞吐量达502万标箱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5%,外贸集装箱占比近60% [13] 物流与消费 - "十四五"期间我国快递业务量从2021年1083亿件增长至2024年1750亿件,日均揽收量超5亿件 [8] - 2025年7-8月银联网联支付交易金额达15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4%,较上半年增速提升3.3个百分点 [11] - 消费提质升级催生新职业新工种,拓展劳动者职业发展路径 [9] 农业与金融 - 农发行累计投放夏粮收购贷款1140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620亿斤 [12] - 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增幅0.91% [10] 国际事件 -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工厂遭移民执法突击检查,475名无合法身份人员被拘捕,多数为韩国籍 [25] - 俄乌冲突持续:俄军向乌防御纵深推进,乌方袭击俄布良斯克州石油设施 [20] - 以色列国防军袭击加沙地带致67人死亡,炸毁哈马斯所用高层建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