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
搜索文档
富瑞:京东物流(02618)购本地即时配送可强化服务能力 目标价1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4:36
收购交易概述 - 京东物流宣布以总对价约2.7亿美元向控股股东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的全资子公司 [1] - 目标业务包括京东集团即达疆及达盛 [1] 收购效益与协同效应 - 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将强化京东物流的服务能力 [1] - 预期收购具备多重效益,并与京东物流产生协同效应 [1] 目标业务财务状况与估值 - 目标业务目前已实现税前盈利 [1] - 交易估值采用市盈率法并参考同业可比公司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富瑞对京东物流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9港元 [1] - 该目标价相对于市价将有五成上升空间 [1]
富瑞:京东物流购本地即时配送可强化服务能力 目标价1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09 14:34
收购交易核心 - 京东物流以总对价约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的全资子公司 [1] - 目标业务包括京东集团即达疆及达盛 [1] 交易影响与协同效应 - 收购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将强化公司服务能力 [1] - 预期收购具备多重效益,并与京东物流产生协同效应 [1] - 目标业务目前已实现税前盈利 [1] 估值与投资评级 - 交易估值采用市盈率法并参考同业可比公司 [1] - 富瑞对京东物流目标价为19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相对市价将有五成上升空间 [1]
京东物流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旗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
北京商报· 2025-10-09 11:18
交易概述 - 京东物流与JD.com订立业务转让协议,同意收购目标业务 [1] - 收购事项总对价约为2.7亿美元 [1] - 交易通过收购达疆100%股权及达盛100%普通股达成 [1] 交易性质 - JD.com为京东物流控股股东,间接持有约62.99%权益 [1] - 根据上市规则,此次收购构成京东物流的关联交易 [1] 战略意义 - 收购将有助于京东物流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1] - 交易旨在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 [1] - 资源整合将提升公司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1]
京东物流涨超4% 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
智通财经· 2025-10-09 10:43
公司股价表现 - 京东物流股价上涨4.06%至13.06港元,成交额达9001.15万港元 [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京东物流以总对价约2.70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达疆及达盛 [1] - 目标业务已招募全职骑手参与配送服务 [1] - 公司认为目标业务基于过去数月表现具备商业潜力及进一步拓展机会 [1] 收购的战略意义 - 收购将拓展公司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 [1] - 交易将助力公司巩固产品竞争力、开拓新商机、推动业务增长 [1] - 预期收购将加强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1] - 收购符合公司追求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整体策略 [1]
港股异动 | 京东物流(02618)涨超4% 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
智通财经· 2025-10-09 10:4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京东物流股价上涨4.06%至13.06港元,成交额为9001.15万港元 [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京东物流同意以总对价约2.70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的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 [1] - 目标业务包括京东集团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的全资子公司达疆及达盛 [1] - 目标业务已招募全职骑手参与配送服务,并被认为具备商业潜力及进一步拓展业务的机会 [1] 收购的战略意义与预期效益 - 收购将拓展公司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 [1] - 收购将助力公司巩固产品竞争力、开拓新商机、推动业务增长 [1] - 预期收购将加强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1] - 收购符合公司追求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整体策略 [1]
京东物流: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09:36
收购交易概述 - 京东物流以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1] - 交易于10月9日早间通过公司公告形式发布 [1] 战略意义与业务协同 - 收购旨在加强公司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领域的能力 [1] - 交易有助于公司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 [1] - 被收购业务将补充公司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 [1] 运营效率提升 - 资源整合将提升公司的履约能力 [1] - 资源整合将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 [1]
京东物流(02618.HK)拟收购达疆及达盛100%股权 强化本地即时配送与"最后一公里"能力
格隆汇· 2025-10-09 07:04
收购交易概述 - 京东物流同意以总对价约2.70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的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达疆100%股权和达盛100%普通股)[1] - 达疆为根据中国法律成立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7亿美元;达盛为于2025年1月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 [1] - 收购事项前,达盛及达疆均由JD.com拥有100%权益 [1] 收购战略动因 - 收购将拓展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其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助力巩固产品竞争力、开拓新商机、推动业务增长 [2] - 预期收购将加强集团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通过整合目标业务使配送能力更广泛全面,从而提升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2] - 收购符合集团追求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整体策略,是创造更大价值和巩固行业领导地位的重要一步 [2] 目标业务现状与潜力 - 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已招募全职骑手参与配送服务 [2] - 基于目标业务过去数月的表现,公司认为其具备商业潜力及进一步拓展业务的机会 [2]
京东物流(02618)拟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 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06:54
收购交易概述 - 京东物流与JDcom订立业务转让协议 同意收购目标业务 总对价约为2.70亿美元 [1] - 目标业务包括JDcom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即达疆及达盛 [1] 收购战略动因 - 收购将拓展公司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 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 [2] - 预期收购将加强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使配送能力更为广泛及全面 [2] - 收购符合公司追求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整体策略 有利于巩固行业领导地位 [2] 目标业务评估与整合预期 - 目标业务已招募全职骑手参与配送服务 过去数月表现显示其具备商业潜力及进一步拓展机会 [2] - 业务整合将使公司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以提升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2]
小米17系列新品正式开售 顺丰同城助力“平均1小时”即购即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2:09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正式发布 包括三款新品:小米17标准版旗舰、小米17 Pro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小米17 Pro Max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1] - 全系新品搭载全新小米澎湃OS 3系统并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1] - 同步推出小米平板8、小米Sound 2 Max和小米随身蓝牙音箱等多款生态链产品 [1] 销售渠道 - 小米17系列于9月27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 [1] - 消费者可通过小米商城App或小米Lite小程序下单 选择门店配送服务 [2] - 配送服务覆盖全国超5300家小米之家门店 [1] 物流合作 - 小米与顺丰同城自2021年起建立同城即配合作 采用"线上订单+门店发货+急送到家"模式 [1] - 提供3公里内门店发货 顺丰同城骑士取件 实现平均1小时送货上门服务 [1][2] - 合作深化体现近场电商服务与新零售模式的融合 [2] 用户体验 - 小米商城提供新品首发抢购及专属活动优惠 [2] - 一站式全场景购物体验满足用户即时尝新需求 [2] - 服务覆盖本地餐饮、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四大核心场景 [2]
“十四五”就业目标超额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40
就业总体成就 -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1][4] - 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4] 高校毕业生就业 - 2022年起高校毕业生每年超千万,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 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包括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 [2] 结构性就业矛盾 - 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是主要矛盾,"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2] - 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缺口巨大,仅无人机操控员岗位缺口就高达100万,整个领域人才缺口约500万 [3] 职业技能培训 - 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训3000万人次,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3] - 分类实施技能强企、农民工稳就业、百万青年技能提升等行动计划 [3] 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1][7] - 试点范围从7个省份扩大到17个省份,纳入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大型平台企业 [7]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创新 - 制度设计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7] - 目前不同城市保险类型存在差异,如意外伤害险、单工伤保险平台雇主企业责任险等 [7]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 [9]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转移接续实现"一键申请、全程网办" [9] 社保基金运营规模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10]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一番 [11] 社保基金投资收益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 [11]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7.55% [13] 年金基金发展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 [12] - "十四五"期间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 [12] 社保基金储备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2.26万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