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
搜索文档
10.31犀牛财经晚报:三季报近八成个股盈利 理想汽车召回11411辆2024款MEGA
犀牛财经· 2025-10-31 18:28
监管动态 - 中国证监会就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突出基准表征作用、强化约束、规范评价使用并健全多道防线[1] - 证监会查处三起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案件,包括分析师接力传谣和投顾暗示收益,强调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2]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4.7万亿元,同比增长5.34%[1] - 实现盈利公司占比77%,其中45%个股盈利且同比正增长[1] - 沪指10月累计上涨1.85%,一度站上4000点创十年新高,创业板指月跌1.56%,科创50指数月跌超5%[17] - 10月31日沪深两市成交额2.3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039亿元[17] 行业板块表现 - 前三季度钢铁、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板块业绩增速较快,房地产板块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 - 10月31日医药、影视院线、AI应用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存储芯片、CPO等板块跌幅居前[17] 个股业绩亮点 - 晶瑞电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92倍,华宏科技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32倍[1] 银行业绩 - 六大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2] -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总额接近218万亿元,较年中增长约1.85%,5家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2] 电子信息制造业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4938亿元,同比增长12%[3] - 前三季度智能手机产量8.81亿台,同比增长1%,手机总产量11.1亿台,集成电路产量3819亿块,同比增长8.6%[3]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10月前两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苹果iPhone销量同比增长29%,小米销量同比增长21%[3] 公司融资与资本运作 - 国货羽绒服品牌高梵被传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投资,公司对此表示“不作回应”[4][5] - 沃尔德询价转让初步确定价格为40.88元/股,150.95万股获12家机构投资者全额认购[8] - 共进股份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唐山工控,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唐山市国资委,股票11月3日复牌[16] 公司项目与合同 - 宏英智能子公司牵头中标6.16亿元储能电站PC总承包项目,计划2026年3月31日并网[10][11] - 霍普股份子公司签订5.2亿元储能系统采购合同[13] - 孚日股份获准在埃及投资4880万美元新建年产6127吨毛巾项目[14] 公司合作与战略 - 天奇股份与富士康汽车签署战略协议,计划5年内部署不少于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15] - 蓝科高新拟变更重组方案,改为现金收购中国空分51%股权以优化资产结构[9] 公司风险事件 - 理想汽车召回11411辆MEGA 2024款电动汽车,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安全隐患[5] - 贝斯美实际控制人因涉嫌未按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及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2] - 阳光城集团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9.2亿元[7] 其他市场动态 - 大众点评回应招聘“逛街专家”岗位属实,旨在提升商家信息覆盖度和准确性[6]
手机市场进入整活时代
创业邦· 2025-10-31 14:06
以下文章来源于远川科技评论 ,作者何律衡 远川科技评论 . 刻画这个时代(的前沿科技) 来源丨 远川科技评论(ID:kechuangych) 作者丨何律衡 编辑丨李墨天 图源丨Midjourney 9月底小米17系列发布,脑路清奇的背屏方案不出意外衍生出社交媒体两极分化的评价。本以为是小 米灵机一动的花活,没想到只是行业整活大赛的开胃菜。 一个月后,oppo子品牌realme发布GT8系列,给镜头模组设计了4种不同的装饰件拼装方案。 无独有偶,同期荣耀发布robot phone,也是在镜头模组做文章,在手机里塞进了一个完整的机械臂 云台,极其炫酷。如果换成苹果发布,够库克说五遍"only Apple can do",吹出至少十个微博热 搜。 不过,robot phone目前停留在概念阶段,官方口径是"明年量产"。 荣耀robot phone设计概念 Realme GT8系列的机械拼装设计 作为接班人,iPhone Air不仅搭载了C1的迭代版C1X,还集成了自研Wi-Fi芯片N1,自研程度创新 高。 不过,两者的市场定位完全相反。iPhone 16e首发价格4499元,在苹果产品线里已算亲民,接班的 iPho ...
手机市场进入整活时代
远川研究所· 2025-10-29 21:12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态势 - 市场格局固化多年后竞争白热化,终端厂商通过产品形态创新寻求差异化[10] - 安卓阵营内部产品同质化问题蔓延至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厂商诉求高端化,苹果诉求维持利润率,双方均探索新差异化方向[16] - 行业出现从水平分工转向垂直整合的趋势,品牌向供应商夺权[19][26] 产品形态创新案例 - 小米17系列采用脑路清奇的背屏方案[5] - realme GT8系列为镜头模组设计4种不同装饰件拼装方案[6] - 荣耀推出robot phone概念机,在手机内塞进完整机械臂云台,预计明年量产[7][9] - 苹果iPhone Air通过极致零部件小型化与集成度实现近乎极限轻薄,但配置全面缩水,定价7999元与纸面参数极不匹配[13][16] 垂直整合与自研策略 - 苹果iPhone 16e搭载首款自研5G基带芯片C1,自研零部件在BOM总成本占比达史上最高40%[13] - iPhone Air搭载C1基带迭代版C1X和自研Wi-Fi芯片N1,自研程度创新高[16] - 中国厂商推行"技术品牌化",如vivo"蓝海电池"、一加"冰川电池"、荣耀"青海湖电池"、小米"金沙江电池"均基于硅碳电池技术,折叠手机铰链成为差异化焦点[19] - 苹果计划2026年和2027年分别推出C2、C3基带芯片,逐步替代高通;自研CIS替代索尼,自研Wi-Fi芯片替代博通,目标供应商垄断程度高、方案通用性强的领域[32][33] 产业分工模式演变 - 联发科"交钥匙"方案是产业水平分工极致产物,将多种芯片集成至一颗芯片,使手机厂商变成组装厂[21][23] - 水平分工陷阱在于产品"定义权"由供应商掌握,PC行业联想市值仅为英特尔10%、美光8%、AMD4%即是例证[22] - 苹果通过"联合研发"模式提出技术目标,指挥供应链定制方案,逐步掌握零部件"定义权",形成产品差异化[28][31] - 稳定的市场格局和停滞增长倒逼终端厂商向供应链夺权,行业重新走向垂直整合[32]
港股评级汇总:国泰海通维持小米集团增持评级
新浪财经· 2025-10-29 15:25
小米集团-W (01810 HK) - 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65.7港元 [1] - 预计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接近10.9万台 规模化效应显现 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利 [1] - 手机业务毛利率承压 但小米17系列高端化成效显著 有望抵消存储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1] 安踏体育 (02020 HK) - 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117.9港元下调至110.9港元 [2]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117.9港元下调至105.3港元 [3] - 浦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下调目标价至102.5港元 [8][9] - 管理层下调安踏主品牌全年流水增长指引至低单位数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恢复动能趋缓影响 [2][3][9] - 交银国际基于更保守的利润率预期 下调未来三年净利润预测5-10% [2] - 招商证券(香港)指出公司面临宏观不确定性及电商业务改革拖累 [3] - 浦银国际称管理层对“双十一”采取审慎促销策略 但维持Fila及其他品牌指引不变 [9] - 机构仍看好公司多品牌战略及全球化布局的长期潜力 [2][3][9] 福莱特玻璃 (06865 HK) - 交银国际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4] - 第三季度因组件客户大量囤货推动销量大增 叠加低价库存销售及成本下降 带动毛利率提升与存货减值冲回 实现业绩扭亏 [4] - 近期行业库存快速反弹 且大量产能待释放 预计后续价格将重回下跌趋势 未来两个季度业绩或将明显转弱 [4] 东岳集团 (00189 HK) - 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5.29港元 [5]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分部业绩同比增长超209% 主要受益于R32、R410a等产品价格上涨 配额限制支撑市场景气 [5] - 附属公司东岳硅材及参股公司未来氢能材料分别推进上市进程 增强资产流动性 [5] 恒安国际 (01044 HK) - 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5.2港元 [6] - 公司积极推动高端化战略 湿纸巾等高毛利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6] - 生活用纸利润率与浆价呈强相关性 下半年浆价回落有望释放利润弹性 [6]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2.30/2.45/2.64元 [6] 环球新材国际 (06616 HK) - 国泰海通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5.27港元 [7] - 公司增持CQV股份至50.75% 加强对海外核心资产控制力 [7] - 完成收购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拓展汽车与化妆品领域布局 [7] - 杭州桐庐年产10万吨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产能扩张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7] 平安好医生 (01833 HK) - 浦银国际维持持有评级 目标价14.0港元 [10]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 净利润大幅增长73% [10] - F端与B端企康业务收入增长稳健 居家养老服务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41% [10] - 新管理层上任有望加强集团协同 但经调整净利率下滑受期权费用影响 预计全年收入增长约15% [10] 再鼎医药 (09688 HK) - 浦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11] - ZL-1310在广泛线数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50%的客观缓解率 其中2L治疗亚组达60% 伴有脑转移者颅内ORR高达80% [11] - 安全性表现优异 ≥G3不良事件仅20% [11] - 该产品具备同类最佳潜力 叠加1.5-2年先发优势 有望成为SCLC领域重要疗法 [11]
小米集团-W(1810.HK)25Q3前瞻:汽车盈利拐点已现 手机结构改善在即
格隆汇· 2025-10-29 03: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公司FY2025E-FY2027E营业收入预测至4823亿/6347亿/7506亿人民币 [1] - 调整公司FY2025E-FY2027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436亿/679亿/833亿人民币 [1] - 调整小米集团目标价至65.7港币,维持增持评级 [1] 汽车业务 - 预计Q3小米汽车交付量接近10.9万台,交付量逐月爬坡 [1] - 随着Yu7交付放量,预计Q3汽车ASP环比提升,对应汽车销售收入约292亿元 [1] - 规模化效应及产线降本增效显著,预计小米汽车有望在Q3实现经营利润层面盈利 [1] 手机业务 - 25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2.6%,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1.8%至4350万台,市场份额13.5% [2] - 25Q3小米手机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1.7%至1000万台 [2] - 受中国区销售占比环比下滑及存储涨价影响,预计Q3手机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0.5 pct至11% [2] - 小米17系列总销量同比上代增长30%,Pro版本占比超过80%,高端化成效显著 [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受Q3传统淡季及国补退坡影响,预计IoT收入同比+6%至277亿元,环比有所下滑 [2] - 预计IoT毛利率环比+0.5 pct至23%,盈利能力优先 [2] 互联网服务业务 - 预计Q3互联网收入同比+7.7% [2] - 预计互联网业务毛利率为75.4%,环比持平,贡献稳定收入及毛利 [2]
小米集团-W跌超3% 近一个月股价累跌25% 机构料其Q3手机毛利率承压
智通财经· 2025-10-28 14:20
股价表现与市场消息 - 公司股价下跌超3%至44.42港元,成交额59.94亿港元,近一个月累计下跌25% [1] - 存储芯片市场面临涨价潮,公司创始人指出内存价格大幅上涨 [1] - 花旗预计公司将于11月18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总体业绩可能略低于预期 [1] 智能手机业务分析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公司Q3手机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0.5个百分点至11%,原因包括中国区销售占比环比下滑及存储芯片涨价 [1] - 公司9月底发布的小米17系列总销量同比上代增长30%,Pro版本占比超过80%,高端化成效显著 [1] - 高端手机的增长或将一定程度抵消Q4存储涨价对业务的影响 [1] 各业务板块业绩预期 - 花旗预计公司调整后净利润达102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4%但按季度减少5% [1] - 智能手机毛利率因地区组合不利及记忆体价格上涨而拖累,物联网收入因中国补贴效应减弱所影响 [1] - 互联网业务及电动车业务表现大致符合预期 [1] 新兴业务发展 - 公司汽车交付量稳步提升,有望迎来经营层面盈利 [1]
港股异动 | 小米集团-W(01810)跌超3% 近一个月股价累跌25% 机构料其Q3手机毛利率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4:15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01810)股价下跌超过3%,报44.42港元,成交额为59.94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下跌25% [1] 存储芯片行业动态 - 存储芯片市场面临涨价潮,公司创始人指出内存近期涨价太多 [1] 智能手机业务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公司第三季度手机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0.5个百分点至11%,原因包括中国区销售占比环比下滑及存储芯片涨价 [1] - 公司9月底发布的小米17系列总销量同比上代增长30%,Pro版本占比超过80%,高端化成效显著 [1] - 高端手机销售增长预计将一定程度抵消第四季度存储芯片涨价的影响 [1] 汽车业务 - 公司汽车交付量稳步提升,有望迎来经营层面盈利 [1] 季度业绩预期 - 花旗研报指出公司预计将于11月18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业绩可能略低于预期 [1] - 业绩预期主要因智能手机毛利率及物联网收入低于预期,而互联网业务及电动车业务则大致符合预期 [1] - 花旗预计集团调整后净利润达102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64%,按季度减少5% [1] - 智能手机毛利率受地区组合不利及记忆体价格上涨拖累,物联网收入受中国补贴效应减弱影响 [1]
国泰海通:维持小米集团-W“增持”评级 目标价65.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8 13:56
财务预测调整 - 调整FY2025E-FY2027E营业收入预测至4823亿/6347亿/7506亿人民币,较前值4891亿/6418亿/7584亿人民币有所下调 [1] - 调整FY2025E-FY2027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436亿/679亿/833亿人民币,较前值454亿/681亿/836亿人民币有所下调 [1] - 调整公司目标价至65.7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1] 小米汽车业务 - 预计Q3小米汽车交付量接近10.9万台,交付量逐月爬坡 [1] - 随着Yu7交付放量,预计Q3汽车平均售价环比有所提升 [1] - 对应Q3汽车销售收入约292亿元 [1] - 规模化效应及产线降本增效显著,预计小米汽车有望在Q3实现经营利润层面盈利 [1] 智能手机业务 - 25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加2.6% [2] - 25Q3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加1.8%至4350万台,市场份额13.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 - 25Q3中国市场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至1000万台 [2] - 受中国区销售占比环比下滑及存储涨价影响,预计Q3小米手机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0.5个百分点至11% [2] - 小米17系列总销量同比上代增长30%,Pro版本占比超过80%,高端化成效显著 [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业务 - 受Q3传统淡季及国补退坡影响,预计IoT收入同比增加6%至277亿元,环比有所下滑 [2] - 预计IoT毛利率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至23%,盈利能力优先 [2] - 互联网业务贡献稳定收入及毛利,预计Q3互联网收入同比增加7.7%,毛利率75.4%环比持平 [2]
国泰海通:维持小米集团-W(01810)“增持”评级 目标价65.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3:55
财务预测调整 - 调整FY2025E-FY2027E营业收入预测至4823亿/6347亿/7506亿人民币(前值4891亿/6418亿/7584亿人民币)[1] - 调整FY2025E-FY2027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436亿/679亿/833亿人民币(前值454亿/681亿/836亿人民币)[1] - 调整小米集团目标价至65.7港元,维持"增持"评级[1] 小米汽车业务 - 预计Q3小米汽车交付量接近10.9万台,交付量逐月爬坡[1] - 随着Yu7交付放量,预计Q3汽车平均售价环比提升,对应汽车销售收入约292亿元[1] - 规模化效应及产线降本增效显著,预计小米汽车有望在Q3实现经营利润层面盈利[1] 智能手机业务 - 25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2.6%,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1.8%至4350万台,市场份额13.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 - 25Q3小米中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1.7%至1000万台[2] - 受中国区销售占比环比下滑及存储涨价影响,预计Q3手机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0.5个百分点至11%[2] - 小米17系列总销量同比上代增长30%,Pro版本占比超80%,高端化成效显著[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互联网业务 - 预计Q3 IoT收入同比增6%至277亿元,环比有所下滑,受传统淡季及国补退坡影响[2] - 预计Q3 IoT毛利率环比增0.5个百分点至23%,盈利能力优先[2] - 预计Q3互联网收入同比增7.7%,毛利率75.4%环比持平,贡献稳定收入及毛利[2]
半年拿下四款旗舰机型,瑞声科技WLG玻塑镜头今年销量超前三年总和
智通财经· 2025-10-28 10:43
玻塑混合镜头技术发展现状 - REDMI K90 Pro Max首销当日销量超过13万台,其Pro Max型号销量是上一代的120%,并搭载了1G6P玻塑混合镜片[1] - 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已有四款旗舰主流机型搭载瑞声科技WLG玻塑混合镜头,包括小米MIX Flip 2、华为Pura 80系列及小米17系列,其中华为Pura 80系列和小米17系列为百万至千万级别销量机型[1] - 玻塑混合镜头技术已从行业观望阶段过渡到主流厂商积极参与、规模化应用加速的快速发展期,过去几年已有近20款智能手机采用该技术[7] 玻塑混合镜头的技术优势 - 玻璃镜片具备高折射率、低色散特性,能有效校正球差和色差,提升边缘解析力和画面均匀性,其热稳定性有助于克服温度变化引发的焦点偏移问题[3] - 采用“以玻代塑”的混合方案能用更少的镜片实现更高光学性能,例如6P+1G结构相比传统7P镜头厚度可减少约10%,并为手机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更大灵活性[5] - 玻璃镜片的高透光率可提升整体进光量,配合更大光圈设计改善暗光表现,玻塑混合镜头可大幅减弱眩光、减少画面发雾、显著消除鬼影杂光[5] 产业链量产进展与成本效益 - 瑞声科技WLG技术实现突破,在4英寸晶圆加工模具上能够实现单模约150穴的超精密加工,效率是传统玻璃非球面模压技术的数十倍,更好满足规模化量产需要[9][10] - 2025年瑞声科技WLG镜头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个,相当于以往2-3年的出货量总和,且预计明年出货量同比有50%以上增长[10] - 早期玻塑混合镜头曾因成本和良率问题面临挑战,但近年来随着核心工艺突破,其大规模量产的稳定性与成本效益已得到实质性改善[9] 应用领域拓展与市场前景 - 玻塑混合镜头技术正快速渗透到车载ADAS等领域,在保证热稳定性和成像质量的同时,相较于全玻璃镜头能显著降低成本并减轻重量[10] - 未来预计将有超过30%的新旗舰手机配备玻塑混合镜头,该技术在ADAS领域的年增速也有望超过50%[10] - 小米是玻塑混合镜头的“先行者”,自2022年REDMI K50至尊版后,其Civi系列、MIX Fold系列、MIX Flip及小米17系列多次搭载该技术,推动其走向主流应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