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保税
icon
搜索文档
图片新闻|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搜狐财经· 2025-09-25 00:48
项目概况与验收 -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于2025年9月23日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并具备封关运作条件 [1] - 该综保区于2024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 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 围网面积0.676平方公里 是重庆第7个综合保税区 [1] - 项目紧邻重庆铁路口岸 通过区港联动等智慧化系统建设以支持国际班列联动发展 [1] 基础设施与产业定位 - 综保区内已建成36.6万平方米的厂房和仓库 为发展重点产业提供支撑 [1] - 重点发展产业包括整车、医药、冷链、临铁装备制造等 [1] - 现场情况显示国产新能源汽车已在区内整装待发 即将搭乘国际班列销往海外 [4] 运营与战略意义 - 综保区将高效支持与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 - 海关监控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大屏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保障通关业务办理 [7][8] - 项目为重庆临铁外向型产业注入动能 提升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的影响力 [1]
重庆第7个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验收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8
项目获批与验收 -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于2024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 [3] - 项目于9月23日正式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组验收 已具备封关运作条件 [1][3] - 项目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 围网面积0.676平方公里 是重庆第7个综合保税区 [3] 区位优势与发展定位 - 综保区紧邻重庆铁路口岸 将高效支持与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3] - 项目旨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打造具有发展特色和辨识度的临铁综保区 [3][4] - 将发挥"综保区+国际物流通道+铁路口岸+自贸试验区"叠加效应 强化智慧赋能 [4] 基础设施与产业规划 - 区内已建成36.6万平方米厂房和仓库 为发展重点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3] - 重点发展整车、医药、冷链、临铁装备制造等产业 [3] - 多家签约入驻企业将参与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3] 战略影响与区域经济 - 项目将助力东盟、欧盟等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促进、融合 [3] - 为重庆临铁外向型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深度融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3][4] - 进一步提升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影响力 [3]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0:07
项目进展 - 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于9月23日通过由中国海关总署等多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并获颁合格证书 [1] - 该综保区于2024年4月3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复设立 [1] 项目规模与定位 - 项目规划面积为0.75平方公里,围网面积为0.676平方公里,是重庆第七个综合保税区 [1] - 项目紧邻重庆铁路口岸,旨在通过区港联动等智慧化系统建设,与中欧班列(渝新欧)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 基础设施与产业规划 - 区内已建成36.6万平方米的厂房和仓库 [1] - 已建成设施将为发展整车、医药、冷链、临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提供支撑 [1] 企业参与与发展前景 - 多家签约入驻企业将参与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2] - 项目将助力东盟、欧盟等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促进、融合,为重庆临铁外向型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2]
北疆微评|综保区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9-05 05:45
鄂尔多斯综保区绩效评估结果 - 鄂尔多斯综保区评估结果由CB提升为BB 全国综合排名第88位 在154家参评综保区中位列中游 [2] - 在108家B类综保区中位列第49 较2023年度前进53位 [2] -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46家综保区中排名第18 较2023年度提升21位 跻身B类上游 [2] 综保区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 综保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享有保税 退税 免税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2] - 需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及高精尖产业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3] - 当前需适应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 提升新业态创新能力 [2][3] 区域发展现状与挑战 - 部分综保区存在产业单一 同质化现象突出 产业配套不完善 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3] - 鄂尔多斯综保区通过扩容提质为内蒙古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先试 [2] - 需持续创新业务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服务质量 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 [3]
海关总署发布《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结果》 前海综合保税区全国第三
深圳商报· 2025-09-04 01:03
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排名 - 前海综合保税区以全国A类第三名成绩首次跻身三甲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三的综合保税区 [1] 进出口表现与规模 - 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 同比增长49.9% 增速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 [2] -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广东省第一 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进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2] - 2024年1-7月进出口规模达2215亿元 同比增长19.1% 创同期历史新高 [2] 企业集聚与增长格局 - 区内已集聚进出口百亿级企业9家 其中越海全球成为千亿级深圳市外贸领头羊 [2] - 嘉里大通 马士基供应链等10余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形成龙头企业引领 中小企业协同的发展格局 [2] 通关便利化与监管创新 - 针对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等高价值产品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 [2] - 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 将时间成本转化为企业效益 [2] 保税+新业态发展 - 将大疆玩具无人机 西门子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等商品纳入维修产品目录 破解维修难 成本高瓶颈 [3] - 开展深圳首架民航发动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 累计开展保税租赁业务涉及飞机11架 船舶2艘 飞机发动机1架 货值近40亿元 [3] - 推动保税研发 保税维修 保税展示 保税租赁等保税+模式多点开花 成为撬动贸易新业态的杠杆 [3] 文化保税业态创新 - 举办广东省首次艺术品保税拍卖会 采用境外保税+境内艺术同台竞拍形式 为文化保税业态发展提供样本 [3]
跃升16位 前海综合保税区首次跻身全国综保区绩效评估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2:16
综合保税区排名表现 -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在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首次跻身A类第三名 较2023年上升16位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三的综合保税区 [1] 进出口业绩表现 - 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 同比增长49.9% 增速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 [1] -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广东省第一 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进出口总量的2/3 [1] - 2025年1-7月进出口规模达2215亿元 同比增长19.1% 创同期历史新高 [2] 企业集聚情况 - 已集聚进出口百亿级企业9家 其中越海全球跃升为千亿级外贸领军企业 [2] - 嘉里大通 马士基供应链等十余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2]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 - 将大疆 西门子等企业亟须开展维修业务的商品纳入第三批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 [2] - 西门子磁共振公司通过保税维修政策降低30%的全球服务成本 [3] 保税融资租赁业务 - 深圳首架民航发动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在前海综保区顺利清关并交付顺丰航空 [3] - 累计开展保税租赁业务涉及飞机11架 船舶2艘 飞机发动机1架 货值近40亿元 [3] 保税展示交易创新 - 广东省首次艺术品保税拍卖在前海正式举槌 首次大幅提升保税艺术品占比 [3] - 创新采用境外保税+境内艺术同台竞拍形式 [3]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中办 国办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 - 将持续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 [2] -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保税维修 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 新业态 [2]
跃升16位,前海综合保税区首次跻身全国综保区绩效评估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8:22
排名与绩效表现 -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在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首次跻身A类第三名 较2023年上升16位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全国前三的综合保税区 [1] - 评估由海关总署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开展 涵盖规模效益 质量效益 业态创新 辐射服务等五大类30余项指标 [1]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排名第一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排名第二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排名第四 [2] 进出口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 同比增长49.9% 增速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 [1] -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广东省第一 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进出口总量的2/3 [1] - 2025年1-7月进出口规模达2215亿元 同比增长19.1% 创同期历史新高 [2] 企业集聚与龙头效应 - 已集聚进出口百亿级企业9家 其中越海全球跃升为千亿级外贸领军企业 [2] - 嘉里大通 马士基供应链等十余家企业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2] - 形成龙头企业引领 中小企业协同的发展格局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中办 国办发布文件要求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前海响应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 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 [3] - 深圳海关会同前海管理局争取政策支持 将大疆 西门子等企业维修业务商品纳入第三批综保区维修产品目录 [3] - 持续密切联动海关 税务 金融等监管部门及机构 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 [5]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 - 西门子依托保税维修政策将全球售后点迁入区内 降低30%全球服务成本 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4] - 为中国高端医疗设备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制度创新样本 [4] 保税融资租赁业务 - 深圳首架民航发动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在前海综保区清关并交付顺丰航空 [4] - 保税租赁飞机发动机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 提升通关效率并节省运输成本 [4] - 累计开展保税租赁业务涉及飞机11架 船舶2艘 飞机发动机1架 货值近40亿元 [4] 保税展示交易创新 - 广东省首次艺术品保税拍卖在前海举行 大幅提升保税艺术品占比 [4] - 创新采用境外保税与境内艺术同台竞拍形式 [4] - 通过政策突破与监管创新破解艺术品通关 存储 交易等环节难点 [5] 新业态培育与未来规划 -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保税维修 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新业态 [3] - 计划拓展更多航空设备租赁业务 依托前海政策优势整合资源 [4] -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推动在全国综保区格局中持续争先进位 [5]
全国第三!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前海做对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3:00
综合保税区排名表现 - 前海综合保税区以全国A类第三名成绩首次跻身全国三甲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进入前三的综保区 [2] - 排名从去年第19位跃升至今年第3位 实现16个位次的跨越式提升 [2] 进出口业绩表现 - 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3752.5亿元 同比增长49.9% 远超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 [3] -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 广东省第一 占深圳全市三个综保区进出口总量三分之二 [3] - 2024年1-7月进出口规模达2215亿元 同比增长19.1% 创同期历史新高 [3] 企业集聚效应 - 已汇聚9家进出口百亿级企业 其中越海全球成为千亿级深圳市外贸领头羊 [3] - 嘉里大通 马士基供应链等10余家企业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3] - 形成龙头引领 中小协同的发展格局 [3] 海关监管创新 -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针对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等高价值产品 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 [4] - 通过简化流程 精准监管实现通关最快 成本最低 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目标 [4] 保税维修业务突破 - 成功将大疆玩具无人机 西门子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零件等产品纳入维修目录 [4] - 西门子公司在区内设立全球售后点 降低30%全球服务成本 [4] 保税租赁业务发展 - 开展深圳首架民航发动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 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5] - 累计开展保税租赁业务涉及飞机11架 船舶2艘 飞机发动机1架 货值近40亿元 [5] 多元化业态拓展 - 推动保税研发 维修 展示 租赁等保税+模式多点开花 [5] - 成功举办广东省首次艺术品保税拍卖会 采用境外保税+境内艺术同台竞拍形式 [5] 未来发展重点 - 持续联动海关 税务 金融等部门 优化企业服务保障 [6] -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推动在全国综保区格局中持续争先进位 [6]
国内综合保税区哪家强?深圳前海、福田综保区双双获评全国A类!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7:13
全国综合保税区评估结果 - 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位列全国第3名及广东省第1名 [1] - 深圳福田保税区位列全国第17名及广东省第2名 [1] - 全国共有154个综保区参与绩效评估 涵盖规模效益 质量效益 业态创新 辐射服务等5大类30余项指标 [1] 深圳综保区发展态势 - 前海综保区继2023年后蝉联A类评级 福田综保区重返A类阵营 [1] - 盐田综保区与坪山综保区获评B类 形成多点开花梯次进阶格局 [1] - 2024年1-7月深圳4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额5751.9亿元 同比增长15.9% [3] 政策支持体系 - 深圳市商务局印发《深圳市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5年)》 [2] - 同步推出《统筹推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 - 通过功能提升 监管完善 配套保障等举措推动错位协同联动发展 [2] 各区域差异化发展路径 - 前海综保区首创"一线直通 智联监管"体系 推广"全国揽货—综保区集拼—机场直飞"模式 [3] - 福田综保区聚焦科创与高端制造 推动产业向"全球服务"转型 [3] - 盐田综保区累计颁发7张保税油经营牌照 完成保税油加注77.2万吨 [3] - 坪山综保区2024年进出口额同比激增48.4% 主攻高附加值产业 [3]
发展绩效评估分别位居全国第1、第18,均获评全国A类…… 成都两个综保区交出亮眼成绩单
四川日报· 2025-08-29 11:39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绩效表现 - 在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综合排名第1 获评全国A类综合保税区[3] -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中位居第1[3] - 2024年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4% 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3]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绩效表现 - 在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排名第18 较2023年上升10位 获评全国A类综合保税区[3][4] -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中位居第2[3] - 2024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69.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8%[3] 全国综合保税区评级体系 - 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中评定A类31个 B类108个 C类15个[4] - 绩效先进综合保税区的经验将进行复制推广 连年评定为C类的综合保税区可能被提议退出[4] 产业发展状况 -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已构建"5+3+N"适铁适欧适东盟特色产业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