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税维修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广东保税维修进出口值261.72亿元 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概况 - 2024年上半年广东省保税维修进出口值达261 72亿元 同比增长8 56% [1] - 保税维修是指利用海关保税政策将境外问题货物运入境内检测维修后再复运出境的业务模式 [1] - 该模式能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更好经营国内外市场 [1] - 作为外贸新业态 保税维修是推动保税加贸转型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1] 企业案例 - 维沃移动通信通过保税维修业务提升了与全球客户的合作黏性 为业务增长提供新契机 [1] -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2024年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突破3亿美元 已完成43 5万台手机显示模组维修出口 [2] - 德普特电子在海关支持下探索"先理货后申报"模式 预计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超百万元 [2] 政策支持 - 广东省海关推动跨部门监管协作 加强政策宣传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 [1] - 海关实施"一企一策"便利措施 应用"保税+ERP"实现关企协同共治 [2] - 海关指导企业建立规范作业流程 以信用为基础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1] - 广东分署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指导企业申请资质 保障通关便利 [3] 行业影响 - 保税维修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 [1] - 海关支持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2] - 政策将助力广东打造"全球维修中心" 提升维修产业国际竞争力 [3]
外贸稳量提质向“新”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49
外贸整体表现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 [1] - 外贸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订单增长,例如晶荣玩具出口订单量同比增长10%,日销量达2万-3万个毛绒玩具 [1] - 跨境电商公司通过新品推出维持订单连续3个月10%增长,计划每月推出一款新品应对海外市场需求 [2] 外贸韧性驱动因素 - 传统产业凭借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等优势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 [2] - 装备制造业对出口增长贡献显著,前5个月贡献率达73%,5月单月达76.9% [3] - 多元化市场战略和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外贸韧性 [2] 新动能与结构优化 - 保税维修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国累计落地项目超280个,涵盖飞机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加速出海,装备制造业推动出口向高端化转型 [3] - 无辐式氢能两轮车等自主研发产品受海外年轻消费者青睐,企业订单已排至明年 [4] 未来发展趋势 - 电动汽车、船舶、工业机器人等装备制造业将持续发挥竞争力优势 [5] - 跨境电商、海外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将支撑外贸平稳发展 [5] - 四川达州新工厂将于7月中旬试生产,首批样品测试通过后将大规模投产氢能两轮车 [4]
“修全球” 生意如何越做越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10:09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现状 - 保税维修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280多个 [5] - 2024年1-5月杭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达2793万元,同比增长46.4% [7] - 广东省2024年1-5月保税维修进出口额增至217.7亿元 [14] 保税维修业务范围 - 维修产品包括国际贸易中的资本品(飞机、船舶、医疗器械等)和高附加值消费品(手机等) [5][8] - 第一批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涵盖飞机、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 [5] - 维修产品目录持续扩容,新增航空器内燃引擎、无人机、汽车变速箱等产品 [11] 保税维修业务模式 - 保税维修采用"两头在外"模式,货物从境外运入境内维修后复运出境 [5][8] - 企业可免除进口税和进口许可证件,显著降低维修成本 [8] - 杭州博日科技完成首笔货值超140万元的荧光检测仪保税维修业务 [5] 保税维修区域扩展 - 保税维修从综合保税区扩展到浙江、四川、安徽等地的区外试点区域 [10] - 空客成都公司通过区外保税维修单架飞机节约4000万元担保额度 [10] - 福建厦门获批全国首个"非自产医疗机械保税维修业务"试点,预计年增5000万美元营业额 [11][12] 政策支持与创新 - 上海浦东实施全国首部保税维修地方性法规,拓展"两头在外"业务试点 [13] - 商务部计划出台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管理规定并扩大维修产品范围 [14] - 海关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控维修货物数据,推动业务规模持续做大 [6][7] 企业案例与效益 - 安徽蚌埠国显科技通过保税维修降低海外产品售后维修费用,提升国际竞争力 [8] - 贝莱胜电子(厦门)可承接全球同类产品维修,预计年增5万台维修量 [12] - 保税维修帮助企业积累产品性能数据反哺研发,提升制造工艺 [5]
外贸新业态催生增长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52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现状 - 杭州综合保税区1-5月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达2793万元,同比增长46.4% [1] - 博日科技通过"区内保税维修"模式完成144.18万元荧光检测仪的检测维修并复运出境 [1] - 保税维修业务允许企业以保税方式将境外问题货物运入区内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降低运营成本并整合产业链 [1] 企业实践案例 - 博日科技表示保税维修帮助降低售后成本,积累产品数据反哺研发,增强客户黏性 [2] - 杭州玳能科技在综保区设立售后维修中心,业务从生产延伸至售后服务,可全球接单维修 [2] - 传统维修方式需征税进口或缴纳保证金,手续复杂成本高,第三方合作存在数据收集难和投入大问题 [1]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商务部出台第一批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支持飞机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维修业务 [2] - 保税维修被商务部列为催生外贸新动能的新业态之一 [2] - 该模式推动企业从生产向"生产+服务"转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1][2]
广东发力“全球修” 外贸立添新动能 今年前5个月保税维修进出口额超2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24 06:41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概况 - 2024年1-5月广东省保税维修进出口额达217.7亿元,同比增长8.01% [1] - 保税维修业务增长迅速,成为推动保税加贸转型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1] - 保税维修模式为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助力企业经营国内外市场 [1] 企业案例 - 维沃移动通信通过保税维修提升全球客户合作黏性,为业务增长提供新契机 [1] -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2024年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突破3亿美元,近期完成43.5万台手机显示模组维修出口 [2] - 黄埔海关支持德普特电子建设理货仓,预计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超百万元 [2] 政策支持 - 广东省海关推动保税维修发展,实施分类分级管理,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干扰 [2] - 海关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通关便利措施,应用"保税+ERP"实现关企协同共治 [2] - 广东分署将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打造"全球维修中心"和"全国维修中心" [3] 行业前景 - 保税维修业务将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广东省参与国际分工赢得更多市场 [3]
今年前五月,广东保税维修进出口额超 200 亿
搜狐财经· 2025-06-23 18:30
保税维修业务发展现状 - 2024年1-5月广东省保税维修进出口额达217.7亿元 同比增长8.01% [1] - 保税维修成为推动保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1] 保税维修模式特点 - 保税维修又称"全球修" 依托海关保税政策将境外问题货物运入境内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 [3] - 该模式助力企业优化全球生产资源配置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成为统筹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抓手 [3] 企业案例 - 维沃(VIVO)通过保税维修显著增强全球客户合作黏性 压缩审批流程时间50%以上 为业务增长开辟新路径 [3] - 东莞市德普特电子2024年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突破3亿美元 通过"先理货后申报"模式预计年节约物流成本超百万元 [4] 政策支持措施 - 广东海关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定制"一企一策"通关方案 应用"保税+ERP"智慧海关系统实现协同共治 [4] -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 联合多部门加大政策宣贯力度 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干扰 [4] 未来发展方向 - 广东将加大保税维修支持力度 助力企业打造"全球维修中心"和"全国维修中心" [5] - 推动维修产业集聚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广东省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赢得更多市场 [5]
同比增长2.4%!前4月我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广州日报· 2025-05-11 21:10
外贸总体表现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 以美元计增长1.3%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1] - 4月单月进出口3.8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 出口增速9.3% 进口由负转正增长0.8% [1] 进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5% 占出口比重超60%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增长5.6% 集成电路增长14.7% 汽车增长4% [2] - 原油进口量增0.5% 铁矿砂/煤/天然气/大豆/成品油进口量减少 除成品油外进口均价普遍下跌 [2] 贸易方式与主体 - 一般贸易占比64% 同比增长0.6% 加工贸易增长6.6% 保税物流方式增长7% [3] - 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 增长6.8% 占比56.9%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1.9%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 [3] 区域贸易表现 - 对周边国家进出口5.1万亿元 增长5.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其中东盟增长9.2% 中亚五国增长9.9% [3] 出口韧性分析 - 高技术产业占比提升形成技术壁垒 受关税影响较小 [4] - 民营企业主导出口 市场份额响应速度快 [4] - 周边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东盟/日韩渠道扩大 [4] - 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成为增长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