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
搜索文档
河北: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推动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4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底 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18.14万亩 供应建设用地15.05万亩 [1] - 批准用海项目56个 用海面积达2922.25公顷 [1] 服务机制与专项行动 - 开展"保投资保项目保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攻坚"等专项行动 [2] - 聚焦雄安新区 国家级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及增发国债 超长期国债等项目建设需求 [2]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实行"厅领导包联督导 处室局点对点联络 服务小分队实地帮扶"工作机制 [2]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关于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十条措施》和《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用地政策措施》等政策 [3] - 建立重大工程项目"未批先建"预警机制 保障项目依法依规按时开工 [3] - 省级层面成立用地保障工作专班 市县两级对应成立工作机构 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保障合力 [3] 审批流程优化 - 推动省级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改革 将部分省级审批权限赋予市级政府 [4] - 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全流程网上审批体系 实现"一次不用跑"及"不见面"办理 [4]
今年广西已办理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万本
广西日报· 2025-08-17 09:27
广西自然资源规划综合审批系统应用成效 - 广西武宣县村民通过广西自然资源规划综合审批系统在线申请,成为该村首个网上取得建房规划许可的案例 [1] - 截至8月14日,系统累计核发27.8万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其中2023年办理量达4万本 [1] 系统功能与技术创新 - 系统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2021年自主研发,集成数据采集、实时审批、图形分析、批后监管功能,构建自治区至乡镇四级审批信息网络 [1] - 实现与广西政务一体化平台、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衔接,支持多源头申请进件 [1] - 自动流转"农转用"审批、生态保护红线认定等县级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较法定时限提速50% [1] 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能力 - 系统整合国土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自动套叠分析农房选址合规性 [2] - 通过数据交叉验证辅助智慧选址决策,从源头规避违法审批,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 [2]
非发行:透明度对杜绝非洲非法资金至关重要
商务部网站· 2025-08-16 21:35
非洲开发银行倡议 - 非洲开发银行强调加强自然资源部门透明度对解决非法资金流动、非法自然资源贸易和资源抵押贷款问题至关重要 [2] - 非洲开发银行通过GONAT计划支持脆弱和转型国家改善自然资源治理 该计划包括培训和政策对话活动 [2] - 非洲开发银行目标是通过全球自然资源评估计划等倡议为各国提供工具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建立有弹性、负责任的系统 [2] 非法资金流动影响 - 非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非法资金流动是非洲发展的主要障碍 每年导致资金流失近900亿美元 [3] - 非法资金流动问题涉及非法自然资源贸易和资源支持贷款的设计、监测和实施环节 [2]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探索高品质住宅规划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18:39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 东营市开展城市体检评估 系统梳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等核心指标 [1] - 通过企业座谈洞察居民在居住产品上的最新需求动向 通过问卷调查征集市民对高品质住宅的具体要求 [1] - 精准掌握居民在房型面积 户型挑空设计 庭院配置 配套设施等核心要素上的喜好 [1] 政策支持与规划创新 - 研究提出建筑面积豁免计容 允许设置挑空户型 适度放宽庭院限高等针对性建议 [1] - 制定出台《东营市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引(试行)》《新建商品住宅品质提升支持政策》《东营市"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等政策文件 [2] - 大力支持高品质住宅项目的规划审批与建设 为打造更多"好房子"提供政策支撑 [2] 工作机制与发展方向 - 对标先进城市学习规划理念创新 地方政策制定及项目落地效果等成功经验 [1] - 深化"问题导向-调查研究-政策制定-实践应用"的闭环工作机制 [2] - 通过精准施策优化住宅供给结构 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2]
甘肃厅部署执法监督重点工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3 09:33
自然资源执法工作调度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传达了自然资源部执法业务视频会议精神并通报督察反馈问题和卫片执法存量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1] - 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持续加强执法监督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督察整改稳步推进 部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 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1] - 当前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仍处于多发易发态势 整体形势严峻复杂 [1] 执法监督重点工作部署 - 要求各级主管部门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管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 [2] - 需转变执法模式 从被动响应转向日常执法 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2] - 明确省市区三级监管重点 构建分级执法机制实现精准靶向治理 [2] - 加强对市县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 对执法不力者严肃追责问责 [2]
四川推动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5 13:38
政策核心内容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林业和草原局联合推出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工作方案 旨在通过全流程业务融合与协同办理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 [1] - 方案聚焦预审与规划选址 农用地转用 临时用地 先行用地等4类审批事项 通过明确规则 精简材料 数据贯通 流程整合及人员协作实现深度联动 [1] 审批流程优化措施 - 农用地转用审批中合并土地勘测定界与用林用草现场查验为一次联合踏勘 同步出具技术报告和查验表 实现现状数据统一认定及成果互通互用 [2] - 推行一体化服务:统一组织公示公告 整合材料清单 单一窗口办理 并联审批系统及一次性缴费标准告知 [2] - 临时用地审批额外增加合并编制方案和联合批后监管措施 进一步强化流程协同 [2] 实施目标与范围 - 工作方案涵盖工作目标 范围 任务 时间安排 成果形式及职责分工 旨在实现审批流程简化 服务优化和效率提升 [1] - 改革举措直接服务于四川省高质量发展需求 强化经济大省要素保障能力 [1]
广西推动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7-18 10:16
广西"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方案 -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广西"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 - 建设内容包括统一地理底图、调查监测、产权底板等九大重点任务共59项具体工作,目标在2027年底前建成"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管理体系 [1] - 人工智能应用将聚焦10个场景,包括地类智能识别算法、不动产登记智能助手、"慧选+智批"系统、自然资源知识库等 [1] 项目建设时间节点 - 2025年底前完成统一地理底图建设,核心业务协同格局基本形成,部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上线试用 [2] - 2026年底前全业务协同管理规则基本建立 [2] - 2027年底前完成信创改造,"人工智能+"自然资源"一张图"基本建成,成果将在区内外推广 [2] 当前进展 - 自然资源"慧选址"系统2.0版本已上线试运行 [2] - "智审批"助手进入内部测试阶段 [2] - 不动产登记业务和自然资源专题向量知识库建设工作已启动 [2]
广西:唱响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壮歌
人民日报· 2025-06-27 05:59
重大项目用地保障 - 广西创新研发慧选址查询系统,项目选址时长平均缩短1-3个月,整合多部门数据提供免费查询服务[2] - 截至2024年5月底,国家和自治区共保障364个重大项目用地,落实指标18.79万亩,其中200个项目获国家保障14.25万亩,164个自治区项目落实4.54万亩[1][3] - 推行用地指标核销制,将黄桶至百色铁路等346个交通、能源、水利项目纳入清单管理,实现"应保尽保"[1][3] 重点区域资源倾斜 - 单列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用地指标2.5万亩(2024年)和1.5万亩(2025年),自贸试验区单列0.5万亩[2] - 百色长三角产业园获900亩专项指标支持,累计1.84万亩指标用于奖励先进地区绩效[2] 乡村振兴用地支持 - 每年为33个脱贫县单列1.98万亩指标,保障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园综合体等项目[3] - 要求各市预留5%用地指标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增减挂钩项目预留10%节余指标,2024年使用专项指标1.04万亩和村民住宅指标5150亩[3] - 贵港市覃塘区创新"套叠法"筛选1553.33公顷农业用地,完成4宗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00万元[4]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 - 出台23条经济回升保障措施和7个产业融合文件,推出用地"明白卡"和并联审批等便民举措[4] - 组建指导小组下沉12个县区,贵港设施农业项目选址最快1天完成[4] 重大基建项目进展 - 平陆运河船闸中墩封顶、柳覃高速大桥合龙、南珠高铁玉岑段完成箱梁架设[5]
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成效初显 自然资源如何实现精准高效配置?
央广网· 2025-06-20 13:54
用地审批改革成效 - 15个省份采用联动审批方式批准项目958个,平均审批时长压缩25%,部分项目达80% [1] - 自然资源部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实现"多审合一",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 [7][8] - 浙江省通过"百大"项目攻坚清单和空间适配服务,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台州市玉环项目成为全国首例海地联办项目 [7] 地方实践案例 - 安徽蚌埠固镇县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将203.84亩农用地转化为农业科技产业园,解决160人就业,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 [3][4][7] - 浙江省出台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专项保障政策,建立专人跟进机制,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服务模式 [7] - 湖南省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一案一策"解决洞庭湖三大垸历史遗留问题 [9] 经济大省专项支持 - 自然资源部组建工作组服务12个经济大省,已解决133项诉求,95项持续推进,65项加速办理 [1][9] - 工作组重点协调重大项目用地审批、闲置土地处置、围填海盘活等事项,建立共性问题解决机制 [9] 政策创新方向 - 联动审批通过部门协同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减少企业多头申报负担 [8] - 各地探索"多规合一"基础下的资源精准配置,如浙江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安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7]
强化空间数据要素保障,陕西榆林持续建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0 13:4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平台升级迭代,自主研发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城市风貌三维管控等10余个应用系统,实现模块全面、架构合理、运行高效、管理安全、操作便捷的全新管理模式 [1] - 平台扩展数据跨部门应用,与发改、林草、水利、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榆阳机场等部门实现基础数据共享,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1] 空间数据资源整合 - 收集1964年全市域高清遥感影像及1978年后历年影像,完成全市域0.2米分辨率航飞影像,建立市级卫星技术应用中心,实现2米分辨率影像月度更新、0.8米分辨率季度更新 [2] - 率先完成实景三维建设,建立中心城区不动产分层分户模型,整合林草、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数据,平台数据容量达200TB [2] 业务效率提升 - 集成测绘数据后将17项外业测绘精简为3项,减少6个业务环节,审查时间缩减50个工作日以上,累计服务200多个工程项目三维设计方案报建评审 [2] - 统一测绘时空基准、土地房屋用途分类等技术标准,提高测绘数据适用性,优化业务流程设置与数据调配 [2]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进一步丰富平台管理功能,拓展应用场景,深化服务共享能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