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用品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化转型期,迪卡侬中国“卖股”传闻再起
新京报· 2025-08-19 21:56
公司股权出售计划 - 迪卡侬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业务初步估值10亿至15亿欧元 折合人民币84亿元至126亿元 [1] - 公司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强调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 [1] - 早在今年4月已有类似出售传闻 当时官方同样不予置评 [1]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迪卡侬1994年进入中国 最初从事生产采购业务 2003年在上海开设首家线下零售店 [1] - 2010年开始自营物流 2015年中国商场数量达166家 2017年底增至约260家 [1] - 近年门店数量有所收缩 但仍保持200家以上规模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56亿欧元 增长率仅1.15% [1]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 增长3.8% 未恢复双位数增长 [2]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2] 品牌战略转型 - 2024年开始进军高端市场 宣布涨价并发布全新LOGO [2] - 重组业务线 推出公路自行车 跑步 攀岩 狩猎四大专业品牌 [2] - 意图打造专业运动品牌形象 但转型尚未带来显著业绩成效 [2] 中国市场布局 - 中国是迪卡侬全球前五重要市场 除法国外首个拥有全产业链的海外市场 [2] - 2024年6月28日一天连开三家新店 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 [2] - 计划2024年新开店及老店焕新总数达20至30家 进一步夯实本土化布局 [2]
迪卡侬回应拟出售中国子公司30%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9:08
迪卡侬中国股权出售计划 - 公司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业务初步估值区间约10亿—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1] - 公司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强调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1] - 早在今年4月已有类似传闻 当时同样回应"不予置评"[1] 迪卡侬在华业务布局 - 中国是公司全球唯一实现"研发-生产-零售"全链条覆盖的海外市场 与法国本土并列[2] - 94.2%的在华销售产品由中国生产 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升至100%[2] - 目前在中国拥有4个自有工厂 11个工业采购办公室 3个物流园区 1个品牌中心及约200家实体门店[2] 迪卡侬中国市场扩张 - 今年6月28日一天连开三店 分别位于上海新天地 北京大吉巷 南京百家湖[1] - 新开门店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 标志都市核心商圈布局深化[1] - 计划今年新开店及老店焕新升级总数达20至30家[1] 公司全球业绩表现 - 2024财年按固定汇率计算营收同比增长5.2%至162亿欧元[2] - 净利润同比下滑15.5%至7.87亿欧元 盈利能力面临挑战[2] - 今年3月完成全球CEO更替 由任职26年的资深高管接任[2]
裕元集团半年报:制造业务增长8.3%,零售板块承压,股东溢利下降7.2%至1.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4: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1] - 股东应占溢利1.71亿美元 同比下降7.2% [1] - 整体毛利下降5.8%至9.19亿美元 整体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22.6% [6] - 每股基本盈利10.67美仙 低于去年同期的11.44美仙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2亿美元 较2024年年报的8.81亿美元减少 [6] 制造业务表现 - 鞋履出货量上升5.0%至1.267亿双 平均售价上升3.2%至每双20.61美元 [3] - 制鞋业务营业收入26.11亿美元 同比增长8.3% [3] - 运动及户外鞋类占鞋履制造营业收入的83.4% [3] - 制造业务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17.7% [3] - 制造业务人数同比上升6.6% 人工成本显著上升 [3] - 直接劳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合计13.07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12.07亿美元 [3] - 主要材料成本总额9.95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9.25亿美元 [3] - 产能负载不均 部分产线生产效率未达标准 [3] 零售业务表现 - 宝胜营业收入91.5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3% [4] - 宝胜拥有人应占溢利1.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4.1% [4] - 大中华地区直营零售店铺3408间 较2024年底净减少40间 [4] - 中国大陆运动用品市场消费信心低迷 库存偏高导致折价竞争严峻 [4] - 线下直营及加盟渠道显著下滑 [4] - 线上销售趋势稳健 全渠道销售同比增长约16% [4] - 直播销售录得逾倍增长 [4] 未来战略规划 - 在印尼及印度进行制造产能的多元化配置 [6] - 推动以快速反应为核心指导原则的综合计划 [6] - 审慎评估人力编制及扩产时程表 [6] - SAP ERP系统及一体化作业平台预计2025年年底全面上线 [6] - 未来将通过AI代理及生态智能模组工具打造卓越制造体系 [6] 经营环境挑战 - 对等关税相关挑战及通胀影响 [6]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放缓 [6] - 地域冲突影响航运物流稳定性 [6] - 短期经营环境及订单能见度波动 [6]
逆潮流的迪卡侬,小心翼翼地“高端化”
观察者网· 2025-07-04 18:24
迪卡侬战略转型 - 公司正在从近郊转向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开设门店,如上海新天地店(1323平方米)、北京大吉巷店(1677平方米)、南京百家湖店(1460平方米)等[1][19] - 门店策略从"等着顾客来"转变为"到顾客身边去",体现"北极星"战略门店焕新[3] - 公司提出"专业运动的多元化样本"作为中国新赛道,将运动项目从40多种增至80多种,自有品牌占比超98%[10] 品牌定位调整 - 从低价"运动超市"向"精品"方向转型,但保持谨慎态度[3][15] - 推出四大专业品牌VAN RYSEL(公路自行车)、SIMOND(攀岩)、KIPRUN(跑步)和SOLOGNAC(狩猎)[12] - 2024年3月发布全新品牌形象和宗旨"Move People Through the Wonders of Sport"[10] 产品策略演变 - 1986年开始自有品牌战略,首款自产自行车价格比同类低15-20%[4] - 1997年自有品牌收入占比达52%,2000年已拥有多个细分领域品牌[5] - 2003年进入中国时自有品牌占比超90%,目前产品多为其他品牌的"平替"[7]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1-2023年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9] - 2024年营收增长回升至3.8%,但净利润下降15.5%,利润率跌破5%[13] - 高端化转型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包括赞助体育赛事、签约运动员等[13] 门店运营创新 - 开设"小而精"的专业化门店,如上海红枫店(355平方米)专注自行车全品类[15][18] - 采用场景化陈列和精准选品,如上海新天地店引入板球装备等小众品类[19] - 构建"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运动需求[20] 市场竞争态势 - 高端细分运动赛道成为品牌增长"利器"[21] - 面临专业品牌和白牌的双重竞争压力[22] - 攀岩等新兴运动领域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22]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5-04 16:19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开业 - 公司于2025年5月1日在南京秦淮区开设首家双层门店,面积达1628平方米,定位为"循环经济新业态试点"及城市运动新地标 [1][3] - 门店采用全新双层落地玻璃设计,一层聚焦二手装备销售、租赁及旧物回收等绿色消费服务,二层覆盖登山、跑步等专业运动装备 [3] - 开业当天配套举办"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和循环市集活动,吸引高客流并推广可持续运动理念 [1][3] 商业模式与战略布局 - 公司推行"产品+服务+社群"三位一体模式,夫子庙店同步招募骑行、夜跑等本地运动社群,计划联合社区举办赛事延伸健身场景 [6] - 门店依托夫子庙景区700米区位优势,与水游城商圈形成"专业运动场景+商业生态"协同效应 [3][8] - 2025年计划在南京新增2家实体店,其中百家湖新店预计年中开业,并整合抖音直播等数字化渠道 [10] 行业融合与政策响应 - 门店作为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的重要节点,通过循环经济业态响应"绿色消费+全民健身"政策,构建体育消费闭环 [8] - 公司深化"体育+文旅"、"体育+赛事"融合路径,联动国际垂直马拉松等赛事释放消费潜力 [8][10] 市场影响与消费趋势 - 开业活动结合五一假期流量,以骑行挑战等多元运动项目推动全民健身参与度 [5] - 循环市集通过装备回购、租赁等服务实践减量化环保理念,强化消费者对可持续运动的认知 [5][8] - 公司以本土化创新推动体育消费升级,目标覆盖年轻群体与运动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