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建设

搜索文档
十月稻田斩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殊荣,创新与增长动能凸显
经济观察网· 2025-09-30 11:44
公司荣誉与市场认可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荣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奖,反映资本市场对其品牌价值的高度认可 [1] - 奖项评选基于创新性、公司治理、价值力、战略前瞻性、成长性、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六大核心维度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3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97.7% [2] - 大米产品作为核心业务营收达2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 [2] - 玉米品类营收4.33亿元人民币,为第二大核心品类 [2] - 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加29.3%至2.74亿元人民币 [2] 产品创新与战略 - 公司采取「夯实基本盘+品类拓展」的均衡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新兴品类 [2] - 敏锐洞察粗粮消费趋势,将玉米打造成轻食化、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推出多形态及风味系列产品 [3] - 通过打造玉米多元化产品矩阵,成功拓展至休闲食品赛道 [3] - 公司完成品牌定位与传播语的全面升维,重塑产品价值链 [4] 渠道建设与市场布局 - 在线渠道收入同比增加3.4%至18.37亿元人民币 [3] - 商超收入达到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 [3] - 线上与京东、拼多多、天猫超市等主流电商平台深度合作 [3] - 线下进驻永辉超市、大润发等近百家商超,并加码布局山姆、胖东来等高势能渠道 [3] - 积极布局即时零售趋势,抢占城市消费「最后一公里」的万亿级市场先机 [3] 品牌营销与用户连接 - 公司围绕「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定位,开展年轻化、强共鸣的全域整合营销 [4] - 营销举措包括打造「双创始人」IP,跨界联名热门IP《新白娘子传奇》《猫咪和汤》,线下亮相2025 ChinaJoy及赞助马拉松赛事 [4] - 通过多元化产品、全渠道布局和年轻化营销,构建从价值传递到品牌反哺的良性闭环,增强品牌情感认同与用户黏性 [4]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国家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升,粗粮消费趋势显著增强 [3] - Z世代和Alpha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品牌年轻化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 [4]
港股新消费再迎实力选手,深度透视自然堂的价值与潜力
格隆汇APP· 2025-09-30 09:12
公司IPO与市场定位 - 自然堂集团于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1] - 公司是中国化妆品行业领军企业,拥有超过20年历史,是屈指可数的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中国化妆品企业 [2] - 以2024年零售额计,自然堂是中国第三大中国化妆品集团,其旗舰品牌自然堂连续12年位居中国第二大本土化妆品品牌 [8] 行业增长前景与趋势 - 预计2024至202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以6.6%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约为同期全球市场增速的2倍,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29万亿元 [4] - 2024至202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7.9%,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52.9% [5] - 需求端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消费者更追求质价比、研究型购买,并看重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 [4]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大众品牌(零售价300元以下)市场规模达7605亿元,占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81.4% [9] 公司的市场地位与品牌认可度 - 自然堂品牌自2013年至2024年连续12年零售额排名本土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8] - 在受访大众化妆品品牌中,自然堂在消费者认知度、购买频率及回购意愿三项指标均排名首位 [8] - 公司荣登益普索"2024国产护肤品竞争力榜单"榜首,并入选"点赞2025我喜欢的中国品牌"百强榜单等 [9] 研发实力与核心技术 - 公司研发的"极地酵母"成分喜默因已加入86个产品配方中,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酵母成分自主产权的化妆品公司 [14] - 喜默因的成本较采购同类外购成分的成本低约95.0% [14] - 公司与中国航天基金会合作开展太空护肤研究,开发出"航天员参酵母"等创新活性成分 [16] 渠道布局与销售网络 - 线上渠道方面,2024年自然堂在抖音上发布的营销和品牌内容曝光量达到约140亿次 [17] - 线下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涵盖超过62,700个终端零售点 [17]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在深圳开设首家旗舰店,另有三家旗舰店将于下半年在上海、武汉及重庆陆续开业 [18]
子不语(02420)公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06亿元 同比上涨15.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3: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收入约19.613亿元,同比增长34.1%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06亿元,同比增长15.9%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22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品牌通过组织架构重构、视觉升级、原创设计及品牌营销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高速增长,其中TikTok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1.3%,Temu平台收入同比增长79.3% [2] - 自营网站收入同比上涨近9倍,通过RQ品牌发力高端市场 [2] 品牌建设举措 - 完成以品牌为导向的部门重构,实行垂直化专业分工和跨部门战略协同 [1] - 对核心品牌完成视觉升级,强化品牌调性感知 [1] - 通过海外社媒内容营销、头部KOL联动及TikTok平台布局构建品牌叙事 [1] 渠道拓展战略 - 依托全品类运营优势加大非亚马逊渠道资源投入 [2] - 非亚马逊渠道利润维持较高水平 [2] - 亚马逊渠道保持稳健增长 [2] 供应链优化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2] - 首次实现海外产能突破,重点布局越南供应链 [2] - 拓展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产能,为全球供应链网络部署奠定基础 [2]
子不语公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06亿元 同比上涨15.9%
智通财经· 2025-08-26 23: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19.613亿元 同比增长34.1% [1] - 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06亿元 同比增长15.9%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2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核心品牌通过组织架构重构、视觉升级及原创设计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非亚马逊渠道收入高速增长 TikTok和Temu平台收入分别增长51.3%和79.3% [2] - 自营网站收入同比上涨近9倍 主要得益于RQ品牌向高端市场发力 [2] 品牌建设策略 - 首次构建品牌书明确用户画像 通过海外社媒内容营销和头部KOL联动推广 [1] - 在TikTok等平台布局品牌叙事 搭建海外社群并沉淀粉丝基础 [1] - 设计部门融合时尚元素提升开款效率 新品市场表现亮眼 [1] 供应链优化 - 实施集中采购策略并建立供应商考核机制 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 [2] - 首次实现海外产能突破 重点布局越南供应链并拓展东南亚产能 [2] - 东南亚产能覆盖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 为全球供应链网络部署奠定基础 [2]
卫龙美味2025中期业绩稳增长第二曲线收入同比增长44.3%
齐鲁晚报· 2025-08-20 1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 同比增长18.5% [1] - 净利润7.36亿元 同比上升18.5% [1] - 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派息比例达净利润60% [12] 品类结构分析 - 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合计收入超34亿元 形成双螺旋增长结构 [3] - 蔬菜制品收入超21亿元 同比增长44.3% 收入占比从49.7%提升至60.5% [4] - 魔芋爽作为核心单品推动蔬菜制品增长 风吃海带品类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3][4] 产品创新与研发 - 上半年推出麻酱魔芋爽 麻辣牛肉味亲嘴烧 麻辣小龙虾味辣条等多款新品 [3] - 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 加码海带品类研发 [4] - 第七代魔芋产线实现产能翻倍 效率提升80% 占地面积缩减50% [10] 渠道建设成果 - 线上线下全渠道收入超34亿元 线下渠道同比增长21.5% [7] - 合作经销商达1777家 覆盖零食量贩系统及会员超市 [9] - 线上全平台生态体系与线下形成有效联动 [7] 营销与品牌建设 - 联名肯德基"疯四" 五芳斋粽子 白象辣条拌面等获得高话题度 [9] - 官宣管乐为风吃海带品牌大使 王安宇为魔芋爽代言人 [4][9] - 通过"辣味+场景"营销模式强化年轻化品牌形象 [9]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4.8% 辣味休闲食品达9.6% [3] - 预计2029年辣味零食品类市场规模将达1323.8亿元 [12] - 头部品牌凭借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布局 [3] 运营效率提升 - 整体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12] - 采用能耗动态监控平台及蒸汽解冻工艺实现低碳化生产 [12] - 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 资源配置发生积极变化 [12]
卫龙美味(09985):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盈利表现亮眼,主业高质量增长
华鑫证券· 2025-08-17 22: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H1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18%),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5] - 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47.16%,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5.14%/5.77%,净利率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21.05% [6] - 调味面制品收入同比下降3%至13.10亿元,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大增44%至21.09亿元,豆制品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48%至0.64亿元 [7] - 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2%至31.47亿元,线上渠道收入同比下降4%至3.36亿元 [8] 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13.30港元,总市值323.3亿港元,总股本2,431.1百万股 [2]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57/0.68/0.78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6倍 [10]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75.23/89.15/102.61亿元,同比增长20.06%/18.50%/15.10% [12]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3.86/16.49/19.05亿元,同比增长29.72%/19.00%/15.50% [12] 业务表现 - 调味面制品收入下滑主要系优化SKU及经销商汰换,后续将通过新口味延伸和渠道陈列改善企稳销售 [7] - 蔬菜制品高增长得益于资源配置调整和产品矩阵优化,魔芋赛道高景气带动品类扩充和产能扩建 [7] - 线下渠道增长受益于全渠道建设,7月新品高纤牛肝菌魔芋登陆山姆会员店,零食量贩渠道持续加密 [8] - 线上渠道通过传统电商精细化运营和兴趣电商品牌营销实现差异化运作 [8] 盈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EPS至0.57/0.68/0.78元(原值0.55/0.66/0.79元) [10] - 2025-2027年ROE预测分别为19.51%/19.58%/19.15%,EBIT Margin预测为24.55%/25.29%/25.84% [12] - 2025-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为17.86/19.40/21.28亿元,企业自由现金流预测为16.43/18.69/20.80亿元 [13]
【卫龙美味(9985.HK)】蔬菜制品收入维持高增,上半年利润超预期——2025年半年报点评(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7 08:0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8.5% [4] - 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8.0%,超出市场预期 [4] - 销售净利率21.1%,与去年同期持平 [6] 分产品收入结构 - 调味面制品收入13.10亿元,同比下降3.2%,主要因资源战略性投向潜力更大品类 [5] - 蔬菜制品收入21.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3%,占总收入比重从49.7%提升至60.5%成为第一大品类 [5]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0.64亿元,同比下降48.1% [5] 渠道与区域表现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主要受益于全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 [5] - 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3.8%,因平台流量分化及运营策略调整 [5] - 截至2025年6月底线下经销商数量1,777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102家 [5]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4.4%,增速领先各区域 [5] 成本与费用管控 - 毛利率47.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主要受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 [6] - 销售费用率15.1%,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受益于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 [6] - 管理费用率5.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因人员效率提升 [6] 战略举措与未来展望 - 积极布局零食量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兴渠道,在山姆会员店等渠道新品表现优异 [7] - 计划在广西南宁布局新工厂强化供应链优势 [7] - 通过肯德基联名活动及明星代言深化年轻客群渗透 [7] - 延续多品类发展策略,深化全渠道建设并加强品牌营销 [8] - 在魔芋爽品类红利及辣条业务企稳驱动下,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8]
卫龙美味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近两成 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21: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83亿元 同比增长18.5% [1] - 期内净利润7.36亿元 同比增长18.5% [1] - 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8元 派息比率维持近六成水平 [1] 产品结构表现 - 蔬菜制品上半年营收21.09亿元 同比增长44.3% 占整体收入比重60.5% [2] - 调味面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构成三大主营品类 [2] - 魔芋制品所在细分赛道增速达28% 远超辣味零食市场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 产品创新与战略 - 通过加码研发海带制品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2] - 坚持多品类战略 减少添加剂使用 提高产品营养价值 [3] - 实现从辣条龙头到辣味零食生态构建者的转型 [3] 渠道建设成果 - 线上渠道收入3.36亿元 占总收入9.6% [4]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 占总收入90.4% [4] - 已与1777家线下经销商达成合作 覆盖全国重点零售终端 [4] 渠道拓展举措 - 全面布局电商平台并建立专门电商团队 [4] - 加大在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的投入和运营力度 [4] - 2025年7月正式入驻山姆会员店 推出高纤牛肝菌魔芋产品 [4] 产能与技术升级 - 自研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实现产能翻倍、占地减半、品质提升 [5] - 杏林四/五厂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堪称辣味休闲零食界的黑灯工厂 [5] - 魔芋产线历经十年七代更迭 生产效率大幅升级 [5]
裕元集团半年报:制造业务增长8.3%,零售板块承压,股东溢利下降7.2%至1.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4: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1] - 股东应占溢利1.71亿美元 同比下降7.2% [1] - 整体毛利下降5.8%至9.19亿美元 整体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22.6% [6] - 每股基本盈利10.67美仙 低于去年同期的11.44美仙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2亿美元 较2024年年报的8.81亿美元减少 [6] 制造业务表现 - 鞋履出货量上升5.0%至1.267亿双 平均售价上升3.2%至每双20.61美元 [3] - 制鞋业务营业收入26.11亿美元 同比增长8.3% [3] - 运动及户外鞋类占鞋履制造营业收入的83.4% [3] - 制造业务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17.7% [3] - 制造业务人数同比上升6.6% 人工成本显著上升 [3] - 直接劳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合计13.07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12.07亿美元 [3] - 主要材料成本总额9.95亿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9.25亿美元 [3] - 产能负载不均 部分产线生产效率未达标准 [3] 零售业务表现 - 宝胜营业收入91.5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3% [4] - 宝胜拥有人应占溢利1.87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4.1% [4] - 大中华地区直营零售店铺3408间 较2024年底净减少40间 [4] - 中国大陆运动用品市场消费信心低迷 库存偏高导致折价竞争严峻 [4] - 线下直营及加盟渠道显著下滑 [4] - 线上销售趋势稳健 全渠道销售同比增长约16% [4] - 直播销售录得逾倍增长 [4] 未来战略规划 - 在印尼及印度进行制造产能的多元化配置 [6] - 推动以快速反应为核心指导原则的综合计划 [6] - 审慎评估人力编制及扩产时程表 [6] - SAP ERP系统及一体化作业平台预计2025年年底全面上线 [6] - 未来将通过AI代理及生态智能模组工具打造卓越制造体系 [6] 经营环境挑战 - 对等关税相关挑战及通胀影响 [6]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放缓 [6] - 地域冲突影响航运物流稳定性 [6] - 短期经营环境及订单能见度波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