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用品零售
搜索文档
国盛证券:维持滔搏买入”评级 卓越零售能力与高分红回馈
智通财经· 2025-11-21 11:36
业务介绍 滔搏是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以及服务平台。滔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体育用品经营,目前公司 合作伙伴主要包括主力品牌Nike、adidas,以及其他品牌彪马、匡威、Vans等,面对消费环境波动以及 公司主力品牌业务调整,FY2025/FY2026H1公司营收同比-7%/-6%至270/123亿元,FY2025/FY2026H1公 司归母净利润同比-42%/-10%至12.9/7.9亿元。 主力品牌短期表现有所差异,其他品牌矩阵丰富 FY2026H1公司主力品牌营收同比下降4.8%至108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88%,2024年以来adidas经营 表现持续超预期,货币中性基础上adidas公司2025Q3营收同比增长8%,Nike短期业绩则有所波动。在 新品牌合作方面,2022年与李宁建立合作关系,首次将国产品牌纳入合作矩阵,2023年以来面对户外以 及跑步运动热潮,公司逐步与凯乐石、Norda、norrona、soar、ciela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在合作模 式上,滔搏也在担任独家合作伙伴/运营商的角色,负责相关品牌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内容传播、全域 运营以及社群培育等多项职能。 国盛证券(0 ...
国盛证券:维持滔搏(06110)买入”评级 卓越零售能力与高分红回馈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1:35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滔搏(06110)买入"评级,作为中国领先的运动用品零售 平台,尽管受主力品牌Nike短期波动影响略有下滑,但adidas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公司预期通过拓展李 宁、凯乐石等新品牌合作矩阵,并深化数字化运营、私域引流及会员管理,持续强化零售效率。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业务介绍 滔搏是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以及服务平台。滔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体育用品经营,目前公司 合作伙伴主要包括主力品牌Nike、adidas,以及其他品牌彪马、匡威、Vans等,面对消费环境波动以及 公司主力品牌业务调整,FY2025/FY2026H1公司营收同比-7%/-6%至270/123亿元,FY2025/FY2026H1公 司归母净利润同比-42%/-10%至12.9/7.9亿元。 主力品牌短期表现有所差异,其他品牌矩阵丰富 FY2026H1公司主力品牌营收同比下降4.8%至108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88%,2024年以来adidas经营 表现持续超预期,货币中性基础上adidas公司2025Q3营收同比增长8%,Nike短期业绩则有所波动。在 新品牌合作方面,2022年与李宁建 ...
滔搏(06110.HK):卓越零售能力构建竞争壁垒,高分红回馈投资者
国盛证券· 2025-11-21 11:27
核心观点总结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多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强调其在行业变革中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包括贝壳-W在存量地产时代的领先地位、滔搏的卓越零售能力与高分红、煤炭行业的供给受限逻辑、小米集团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零跑汽车的强势产品周期以及斯菱股份通过收购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产业协同 [3][4][7][9][12][13][14][15] 贝壳-W(房地产行业) - 二手房交易服务GTV持续增长,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2万亿元/2.2万亿元/1.2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6%/10.8%/13.7%,2024年市占率达31.1%,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3] - 新房交易业务GTV在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万亿元/0.97万亿元/0.49万亿元,增速持续跑赢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期市占率提升至9.7%/11.4%/12.6% [3]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亿元/52.8亿元/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7%/42.4%/15.5% [4] 滔搏(纺织服饰行业)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运动用品零售及服务平台,FY2025及FY2026H1营收分别为270亿元及1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及7.9亿元 [4] - 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派息率达107.3%,截至FY2026H1末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4亿元人民币,持续高分红回馈投资者 [5] - 预计FY2026至FY20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7亿元/14.81亿元/16.66亿元,现价对应FY2026市盈率为14.6倍,股息率为7% [5] 煤炭行业 - 2025年10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下滑2.3%,1-10月累计产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5% [7] - 2025年10月煤炭进口量4173.7万吨,同比下降9.75%,环比下降9.27%,1-10月累计进口量38762.3万吨,同比下降11% [7] - 2025年10月规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长7.3%,粗钢产量7200万吨,同比下降12.07% [8] 小米集团-W(海外/消费电子与汽车) - 公司推进高端化战略,并构建“人车家全生态”,2025年9月发布Xiaomi-MiMo-Audio模型矩阵,11月发布智能家居方案Xiaomi Miloco [12]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为4700亿元/5570亿元/6940亿元,non-GAAP归母净利润约440亿元/501亿元/650亿元 [13] 零跑汽车(海外/汽车行业) - 公司产品周期强势,预计2025年至2027年销量为61万辆/102万辆/132万辆,总收入为675亿元/1130亿元/1510亿元 [13]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51亿元/113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5%/4.5%/7.5% [13] 斯菱股份(汽车行业) - 公司拟以3.9亿元收购宁波银球科技24.3%股权,银球科技2025年上半年收入5.6亿元,净利润0.7亿元,产品应用于家电、工业电机、机器人等领域 [14][15] -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新昌及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顺利,并已建立北美市场本地化服务能力 [15] - 公司新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基于轴承工艺拓展谐波减速器、执行器模组及丝杠等产品,前瞻布局机器人产业 [16][17]
外资,开始躺平收租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6 12:12
核心观点 - 多家知名跨国企业正通过出让控股权给中国本土资本,将中国业务从直接运营转变为品牌授权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运营复杂性增加以及品牌价值货币化的趋势 [7][9][13] - 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外企在中国从积极进取进入战略性后退阶段,同时凸显本土资本运营能力的成熟 [15]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市场已从蓝海变为全球最卷的红海,企业增长和盈利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9] - 星巴克2024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同店销售额暴跌11%,客单价和交易量双双下滑,第三和第四季度仅靠降价止跌 [9] - 瑞幸门店数量突破1.8万家,库迪紧追,加剧咖啡市场竞争 [9] - 迪卡侬面临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崛起及线上电商性价比冲击,增速明显放缓 [9] 运营挑战 - 中国市场需要高度本土化运营,全球标准化SOP难以有效管理 [11] - 百胜中国在分拆上市后由本土团队主导,推出螺蛳粉、小龙虾汉堡等本土化产品,其2023-2024年总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刷新分拆上市以来纪录 [11] - 麦当劳在中信接手后加速开店下沉,目标到2028年开到1万家店,这种重资产扩张更适合本土资本操盘 [12] 商业模式转变 - 外企将最核心、无法替代的品牌资产保留,通过出让运营权收取品牌授权费,实现低风险、高毛利收入 [13] - 麦当劳向中信收取销售额3%至5%的品牌特许经营费,按2023年约6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计算,年收入20-30亿元人民币 [13] - 飞利浦出售家电业务给高瓴资本时签署长期品牌授权协议,未来每台产品均需支付品牌使用费 [13] 行业影响 - 外企总部通过财务转换实现现金回收和品牌保留,成为赢家 [14] - 中国资本获得国际品牌运营权,但需承担高昂品牌使用费和KPI压力 [14] - 职场环境可能从外企流程导向转向中资狼性文化,降本增效和结果导向成为重点 [14]
宝胜国际(03813)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71亿元 同比减少50.15%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6:48
业绩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9个月营业收入为12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73% [1] - 公司同期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0.15% [1] - 销售规模下降导致经营反杠杆,且第三季度为零售业务淡季,规模不足影响更为显著 [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持续面临消费信心低迷且行业库存偏高的宏观环境 [1] - 行业库存偏高导致客流量疲软,折价竞争严峻 [1] - 中国大陆运动用品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的电商环境 [1] 公司策略与运营 - 公司持续推动动态库存管理和严谨费用控管以应对挑战 [1] - 公司调整组织策略以改善运营 [1] - 公司持续提升全渠道实力,线上销售趋势持续稳健 [1] - 线上销售的稳健表现部分缓解了线下零售渠道持续的压力 [1]
宝胜国际(03813.HK):前三季度纯利减少50.1%至1.71亿元
格隆汇· 2025-11-12 16:47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129.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7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0.1% [1] 公司经营环境与挑战 - 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低迷和库存偏高的挑战,导致客流量疲软 [1] - 市场竞争严峻,折价竞争现象突出 [1] - 第三季度为零售业务淡季,销售规模下降导致经营反杠杆效应,规模不足的影响更为显著 [1] 公司战略与运营亮点 - 公司持续推动动态库存管理和严谨的费用控管 [1] - 公司调整组织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1] - 在中国大陆运动用品市场高度竞争的电商环境下,公司持续提升全渠道实力 [1] - 线上销售趋势持续稳健,部分缓解了线下零售渠道持续面临的压力 [1]
新店开业+新品首发,江城运动消费上新!
搜狐财经· 2025-09-26 21:59
公司战略与门店拓展 - 迪卡侬于9月26日开设武汉内环首家城市旗舰店滨江天街店 该店是公司在华中地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引入2025年全新门店方案展示品牌焕新后的视觉形象 [1] - 新门店拥有1,745平方米的销售面积 空间布局兼顾购物与体验 汇集户外、自行车、跑步、羽毛球等主力品类 并首发攀岩等新兴运动装备 [4] - 公司自2013年进入武汉 目前拥有7家门店 未来五年将持续拓展布局 参与城市运动生态的成长 [10] 产品发布与市场活动 - 新店开业同时发布KIPRUN品牌跑鞋新品Cushion 500 premium完成武汉首秀 跑者可现场体验新品并加入运动俱乐部参加社群活动 [7] - 门店将参与"惠购湖北"活动 提供满减优惠、消费券礼包及会员专属福利 开业期间同步开设"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带来多种运动体验 [12] - KIPRUN品牌北亚区负责人表示 希望通过新品将更专业科学的跑步理念带到武汉 与当地跑者建立长期连接 [7] 行业与市场背景 - 武汉体育产业2024年总产值超950亿元 体育消费规模超530亿元 青少年运动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推进 [10] - 公司零售副总裁认为武汉经济发展活力强劲体育事业蓬勃推进 期待通过新店布局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区域发展新标杆 [10] - 门店利用滨江及靠近东湖的区位优势 与骑行道、跑步线路、公园休闲空间联动 成为市民的运动驿站 [4]
乐清市安卓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49
公司基本信息 - 乐清市安卓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毛晓锋 [1] - 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 户外用品销售 [1] - 汽车装饰用品销售 汽车零配件零售 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 [1] - 塑料制品销售 五金产品零售 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 [1] - 日用百货销售 鞋帽零售 服装服饰零售 箱包销售 [1] - 电子产品销售 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 [1] - 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 进出口代理 [1]
迪卡侬的十字路口:中产看不上,穷鬼穿不起
虎嗅APP· 2025-09-01 21:53
核心观点 - 迪卡侬通过全面涨价实施高端化转型 但未能建立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 导致利润暴跌和消费者流失 陷入"穷鬼买不起 中产看不上"的困境 [6][25][27] 价格变化趋势 - 2022-2024年间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上涨至196.32元 涨幅达52% [6] - 具体单品涨幅显著:20升背包从49.9元涨至89.9元 白色棉质短袖从19.9元涨到39.9元 登山裙从99.9元涨到129.9元 抓绒外套从249元飙升至499元 [7] - 专业公路自行车从三四万元上涨到7万元 [7] 行业背景 - 户外运动行业普遍涨价 淘宝天猫平台TOP30品牌中近半数商品均价上涨 [14] - 国产品牌骆驼 伯希和 凯乐石 探路者均价均在400元以上 近一年均价同比上涨25%至65% 凯乐石均价上涨63.3%至963元 [14] - 冲锋衣裤商品均价为505.5元 同比上涨20.6% 1000~3000元商品销量增幅大于500元以下平价商品 3000元以上高端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42% [15] 转型策略与结果 - 2022年任命首位女性CEO 2023年进行全球品牌焕新并更换logo [23] - 将品牌细分为九大运动品类 设立四大专业品牌(公路自行车 跑步 攀岩 狩猎) [25]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但利润7.9亿欧元同比暴跌15.5% 创近十年最大跌幅 [25] - 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 [26] 消费者反应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因涨价流失 高端消费者因缺乏社交价值不愿买单 [26][32]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负面评价:"高端线起球""万元自行车不如国产平替""高价还不好看" [25] - 中低端市场出现众多平替品牌 2023年天猫平台运动户外行业新品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 [20] 品牌价值困境 - 缺乏设计美学和品牌故事 难以激发情感共鸣 [32][34] - 子品牌战略导致认知混乱(如Kalenji KIPSTA Simond Quechua) 消费者无法直接关联主品牌 [36] - 未能建立"生活方式"价值认同 与lululemon 始祖鸟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32][34] 意外成功案例 - 与小红书合作的限量户外主题尿素袋(免费赠送)意外走红 带来显著关注度和口碑 [42][43][47] - 尿素袋体现反消费主义理念 具有情感价值 符号价值和环保价值 [47]
迪卡侬的十字路口:中产看不上,穷鬼穿不起
虎嗅· 2025-09-01 20:15
公司历史与商业模式 - 公司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 凭借低价不低质口碑在全球快速扩张 2019年中国门店超300家 年营收突破150亿欧元[2] - 公司性价比得益于重资产运营模式 从研发设计到渠道营销全链条掌控 拥有更大定价权[3] 价格变动趋势 - 2022年至2024年间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上涨至196.32元 涨幅达52%[4] - 具体单品涨幅显著:20升背包从49.9元涨至89.9元 白色棉质短袖从19.9元涨至39.9元 登山裙从99.9元涨至129.9元 抓绒外套从249元涨至499元 专业公路自行车从三四万元涨至7万元[7] - 价格体系全面重构 消费者需重新评估购买力[6][10] 行业竞争环境 - 淘宝天猫平台2024年户外运动行业TOP30品牌中近半数商品均价上涨 国产品牌骆驼/伯希和/凯乐石/探路者均价超400元 同比涨幅25%-65%[16] - 凯乐石均价上涨63.3%至963元 接近国际一线品牌价格[16] - 冲锋衣裤品类均价505.5元 同比上涨20.6% 1000-3000元商品销量增长显著 3000元以上高端商品销量同比增长142%[17] 品牌转型战略 - 2022年任命首位女性CEO 启动品牌重塑战略 2023年全球焕新品牌logo 48年来第4次更新[25] - 业务收缩重组 产品归为九大运动品类 设立四大专业品牌(公路自行车/跑步/攀岩/狩猎)[28] - 战略定位转向多领域专业运动品牌 而非传统零售商[27]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4年营收162亿欧元 但利润7.9亿欧元同比暴跌15.5% 创近十年最大跌幅[29] - 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股权 价值约100亿元人民币[31]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负面评价 涉及产品质量/设计/性价比等问题[30]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因涨价流失 高端消费者因缺乏品牌社交价值不愿买单[32] - 中高端户外商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者愿为专业产品支付溢价[17][18] - 天猫平台运动户外行业新品牌数量同比增长1倍 400元以下商品供给饱和[21] 品牌价值困境 - 缺乏设计美学与品牌故事 难以提供情绪附加值[41] - 子品牌识别度低(如Kalenji/KIPSTA/Simond/Quechua) 消费者无法关联主品牌[48] - 转型导致定位割裂:门店同时陈列59.9元促销品与69999元高端产品[34] 创新营销案例 - 与小红书合作推出免费尿素袋周边 通过反消费主义创意获得高关注度与口碑[56][57] - 尿素袋体现环保价值与情感价值 形成品牌本真价值观的回归[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