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

搜索文档
我省印发行动方案,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15 09:00
行业发展规划 - 海南省出台《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1][3] - 提出"5+8+N"发展路径:聚焦海洋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两大特色创新,重点发力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生物化工与能源五大领域 [2] - 实施八大任务攻坚行动,包括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特色产业链创建等 [2] 产业空间布局 - 计划2027年形成"双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海口三亚为双核,儋州琼海为两翼,联动定安、文昌、澄迈等多市县 [3] - 2023年底将组建海洋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培育标志性产品并谋划中试及重点产业链项目 [3] 发展目标 - 2027年目标构建"重点产业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的互补发展格局 [3] - 通过引育龙头骨干企业,构建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2]
“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计,华熙生物全球信赖持续升级
环球网· 2025-07-10 12:39
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以"零缺陷"结果通过美国FDA现场GMP审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认可 [1] - 公司已累计通过5次美国FDA、1次日本PMDA和2次韩国MFDS的玻璃酸钠原料药审核,质量体系获全球多国认证 [2] - 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供应链覆盖70余国,并在美、法、日等建立海外分公司 [4] - 华熙生物构建"技术突破-质量控制-全球合规-标准引领"全链条壁垒,形成核心竞争力 [5] 国际认证突破 - FDA审计历时5天,覆盖质量体系、生产系统等六大模块,计算机化系统接受深度核查 [2] - 2025年2月通过韩国MFDS药品GMP现场审核,同样获得"零缺陷"结果 [2] - 玻璃酸钠原料药拥有34项国际注册资质,含11个CEP和10个美国DMF备案,注册数量全球领先 [2] - 润百颜Biohyalux Lips获巴西ANVISA医疗器械注册证,该市场平均审批周期达3-5年 [4] 全球化布局 - 产品行销网络覆盖70余国,在美、法、日、韩、新加坡设海外分公司 [4]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具体增幅未披露) [4] - 累计在15国获得超70个医疗器械/护肤品注册证 [4] 技术壁垒构建 - 长期研发投入与高标准供应链形成应对复杂监管体系的实力 [5] - 持续攻坚国际标准认证,将资质转化为产业能力和产品标准 [5] - 全链条壁垒包括技术突破、质量控制、全球合规和标准引领四大环节 [5]
净利润下降70.59%!华熙生物最新2024年财报
思宇MedTech· 2025-07-02 17:44
财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78.13%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5亿元,同比下降19.32% [2] - 2024年末总资产86.57亿元,同比增长2.20%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下降70.73% [5] 业务表现 - 原料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 [5]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 [11]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 [11] - 研发投入总额4.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1.33个百分点 [4] 战略发展 - 公司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 [6] - 依靠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转化优势 [6] - 正在进行管理变革,包括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 [6] - 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6] - 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6] 公司概况 - 全球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 [12] - 旗下拥有润百颜、夸迪等知名品牌 [12] - 总部位于中国济南,成立于2000年 [9] - 在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13] - 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高端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13]
股市必读:海正生材(688203)6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4.0万元,占总成交额16.81%
搜狐财经· 2025-07-01 02:33
交易数据 - 海正生材(688203)收盘价12.66元,下跌0.24%,换手率5.89%,成交量6.93万手,成交额8709.61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64.0万元,占总成交额16.81%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297.4万元,占总成交额3.41%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166.59万元,占总成交额13.39% [2] 股东减持计划 - 中石化资本持有公司股份13,659,494股,占总股本6.74% [2] - 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525,6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74%,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2][4] - 过去12个月内已减持2,026,780股,占总股本1%,减持价格区间为10.17-12.02元/股 [2] - 中石化资本承诺自股票上市起12个月内或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起3年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2] - 本次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4
公司概况 - 华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及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专注于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方向 [5]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3] - 公司正在进行第三次战略升级,从基础生物学前沿研究出发,聚焦合成生物领域产业转化优势,为生命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5] 业务板块表现 原料业务 - 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 [7] - 国际市场原料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7.65%,占原料业务收入的49.19% [7] - 医药级原料业务稳步增长,护理品原料业务保持增长势头,营养与健康原料业务全球化发展 [8] 医疗终端业务 - 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15.4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16% [9] -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3.57%,其中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9] - 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收入超2亿元,覆盖医院超10,000家 [11]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11] - 润百颜屏障修护系列收入占比超50%,夸迪聚焦抗老赛道推出CT50系列产品 [14] - BM肌活升级为"专注细胞代谢及调控的护肤品牌",米蓓尔升级为"专注皮肤神经免疫学的受损肌肤护理品牌" [15]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上市10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包括医药级、个人护理和食品级原料 [18] - 构建八大研发平台,涵盖糖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37] - 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透明质酸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透明质酸标准 [41] 产能与供应链 - 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生产基地陆续投产,进一步巩固全产业链优势 [5] - 无菌级HA生产线完成试产,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按计划竣工 [19] - 持续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5] 行业情况 - 透明质酸行业持续发展,公司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3] - 生物制造行业受政策支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 [33] - 医疗美容行业监管趋严,规范化有利于合规龙头企业发展 [36] - 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亿元,同比下降2.8%,行业进入"功效+性价比"时代 [36] 管理变革 - 2024年为公司变革元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项目 [16] - 管理变革相关费用超7,000万元,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5] - 推进企业数智化建设,构建AI能力平台实现多项技术应用 [21]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12
股东减持情况 - 大股东中启洞鉴减持前持有公司股份10,457,516股,占总股本的5.16%,均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1] - 减持计划于2025年3月7日披露,因经营发展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股份[1] - 实际减持数量为2,026,78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价格区间为9.85~15.54元/股,总金额22,068,414.24元[2] 减持计划执行结果 - 减持期间为2025年4月17日至2025年6月16日,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1][2] - 减持完成后,中启洞鉴持股数量降至8,430,736股,持股比例降至4.16%[2] - 实际减持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且达到计划最低减持数量[3] 股东身份信息 - 中启洞鉴为公司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非控股股东、实控人或一致行动人[1] - 减持主体无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1]
凯赛生物: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1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9.91%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33.41%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51.60% [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1亿元,同比增长44.16% [34] 业务发展 - 生物法癸二酸产能放量显著,成为以生物法取代化学法的典型案例 [17] - 新产品生物基哌啶已于2024年底顺利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 [17] - 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其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物流等场景获得商业化订单 [17] - 与招商局集团合作全面展开,招商凯赛合肥项目落地 [18] 资本运作 - 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59.15亿元 [18] - 公司注册资本由5.83亿元变更为7.21亿元 [37] - 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支付资金总额2891.60万元 [9]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9] 财务指标 - 货币资金53.47亿元,占总资产28.11% [33] - 在建工程59.49亿元,占总资产31.28%,同比增长9.30% [33] - 短期借款12.47亿元,同比增长67.09% [33] - 研发费用2.33亿元,同比增长23.38% [34]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共召开11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 [22] - 2024年度共完成4份定期报告及71份临时公告披露 [22] - 连续两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获得A级 [22] - 举办5次业绩说明会,回复投资者各类问题 [23]
A股公司沉痛公告:80岁创始人逝世,生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7:40
公司创始人逝世及影响 - 奥精医疗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崔福斋于近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直接持有公司633.48万股(占总股本4.62%),间接持有35.41万股(0.26%),股份将依法继承 [1] - 崔福斋担任首席科学家职务,不属于管理层,公司称其逝世不会引起管理层变动或影响研发及经营的稳定性 [1] - 崔福斋带领公司从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化,使奥精医疗成为生物材料行业领先企业并登陆科创板 [1][3] 创始人学术及行业背景 - 崔福斋拥有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士、硕士及材料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所长 [2] - 研究领域聚焦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主导骨、牙天然矿化机理及仿生制备研究,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 - 学术背景原为核材料,后转向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因发现国内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不足而转型 [3] 公司核心技术及产品 - 奥精医疗以体外仿生矿化技术为核心,形成系列专利并实现产业化,如矿化胶原人工骨粉、骨膜等产品 [3] - 2011年全球首创成分与结构高度仿生的矿化胶原骨材料,推动我国在该医疗器械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 产品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骨缺损修复,临床使用超百万例 [3]
上市公司80岁创始人逝世,生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7:14
公司创始人逝世事件 - 公司创始人兼实际控制人崔福斋于近日因病逝世 享年80岁 [1] - 崔福斋直接持有公司633.48万股(占总股本4.62%)并通过北京银河九天间接持有35.41万股(占总股本0.26%) 股份将依法办理继承手续 [1] - 公司明确表示该事件不会引起管理层变动 且不影响研发及经营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1] 创始人背景与学术成就 - 崔福斋拥有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士/硕士学位及材料专业博士学位 曾在荷兰FOM分子原子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3] - 曾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教授 并担任清华大学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所长 [3][4] - 2007年当选美国医学生物工程学会会士 2008年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 [4] - 200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 公司创立与技术发展 - 崔福斋2004年带领清华研究团队创立公司 以体外仿生矿化技术为核心形成专利体系 [4] - 创业初衷是将国际领先科研成果转化为医疗产品 2011年率先研制出矿化胶原仿生骨材料并实现产业化 [4][5] - 公司产品应用于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等领域骨缺损修复 临床使用已超百万例 [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致力于组织再生修复植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属生物材料行业领先企业 [1][5] - 矿化胶原仿生骨系列产品成分与结构与天然人体骨组织高度相似 实现该领域医疗器械国际领先地位 [5]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9 20:1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78.13% [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5亿元,同比下降19.32% [9] - 资产总额86.57亿元,同比增长2.20% [9] 业绩下滑原因 - 管理变革相关费用超过7000万元 [9] - 供应链改造及产能布局投入增加超过1亿元 [9] - 前瞻性研发投入持续保持 [9] - 创新业务领域投入超过1亿元 [9]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89亿元 [9] 战略布局 - 正在进行第三次战略升级,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7] - 定位为合成生物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 [8] - 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变革项目 [8] - 布局再生医学、营养科学创新转化等新兴业务 [9] 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7.19亿元,同比下降38.46% [30] - 应收账款5.43亿元,同比增长21.35% [30] - 存货12.48亿元,同比增长9.98% [30] - 固定资产33.36亿元,同比增长38.84% [32] - 在建工程6.41亿元,同比下降42.19% [32]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 [10][11][12][13][14] - 审议通过健康产业园项目产能规划调整 [13]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3.48亿元,投入进度104.42% [14] - 修订多项公司管理制度 [15]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 [42] - 现金分红总额5261.99万元,占净利润30.19% [42] - 2023年现金分红总额占净利润30.68% [16] - 累计回购股份331.55万股,支付金额2.2亿元 [17] 公司治理 - 拟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43] - 修订公司章程及多项管理制度 [44][45] - 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名6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47][48][49] 行业环境 -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6]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 [6] - 消费不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6] - 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消费品业务表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