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

搜索文档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丨经探号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40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较此前有所增长 [1][5]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4.95% [8] - 两家豫股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分别为仕佳光子和新强联 [8]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 同比激增1169.77% [2] - 牧原股份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上升和养殖成本显著下降 [2][3]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 同比增长3.73% [3]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超越2023年全年净利润 [5]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业收入7.77亿元 同比增长5.43% 利润总额1.09亿元 同比增长72.82%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56.31% [7]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 [8] - 风力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 生物质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 [8]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受益于新能源产品收入显著提升 [9]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中创智领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 [10] - 煤机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AI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 [10] - 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2] - 中航光电 中创智领 宇通客车 安阳钢铁 龙佰集团等5家公司研发费用均超过5亿元 [12] 政策支持与资本运作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 围绕"7+28+N"产业链发挥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 [13] - 河南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调研 截至7月底已走访46家公司 累计解决问题49项 问题解决率达87.5% [15][16] - 实施并购重组12单 涉及金额300多亿元 [16]
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
河南日报· 2025-09-02 07:33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111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 - 13家豫股营收规模超百亿元 包括双汇发展 豫光金铅 神火股份 安阳钢铁等行业领头羊 [2][7]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河南A股板块54.95% 其中仕佳光子和新强联营收实现翻倍增长 [10]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收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同比激增1169.77% 创近5年新高 [4]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收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同比增长3.73% [6]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0.07% 达到2024年净利润的64% [6]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5.43%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6.31% [10] - 河南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生态保护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1.9% [11]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收3.41亿元 城发环境新兴业务加速开展 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11] 新质生产力推进 - 中创智领(原郑煤机)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6.36% [12] - 煤机板块营收101.49亿元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瀚博半导体培育工业智能板块 [12][13] - 河南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13] 创新与并购重组 - 河南钢铁集团围绕高端产品突破关键技术 形成行业核心成果 [13] - 河南省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政策措施 服务传统产业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 [14]
首页透视豫股“中考成绩单”
河南日报· 2025-09-02 06:50
河南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河南111家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 整体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8] - 营收规模超百亿元的公司数量增长至13家 包括双汇发展 豫光金铅 神火股份 安阳钢铁等行业领头羊[8][12] - 61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 占河南A股板块的54.95% 其中仕佳光子和新强联营收实现翻倍增长[14]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归母净利润105.30亿元 同比激增1169.77%[10] - 宇通客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累计销售客车21321辆 同比增长3.73%[11] - 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超越2023年全年净利润 达2024年净利润的64%[11] 绿色产业发展 - 金丹科技上半年总营业收入7.77亿元 同比增长5.43%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同比增长56.31%[13] - 河南省绿色产业销售收入显著增长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同比增长16.1% 节能环保产业同比增长21.9%[15] - 金冠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41亿元 城发环境新兴业务加速开展 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15] 新质产业创新驱动 - 中创智领上半年总营收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16] - 河南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08.61亿元 牧原股份以9.21亿元位居榜首 5家公司研发费用超5亿元[17] - 河南钢铁集团聚焦高端产品突破关键技术 形成行业核心成果 推动高端化差异化发展[17]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 - 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措施》 服务传统产业做优和新兴产业培育[17] - 并购重组被视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符合河南省经济转型战略目标[18]
投资155亿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项目签约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项目投资 - 内蒙古开鲁县与安徽丰原集团签订绿色零碳生物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总投资155亿元 涵盖氨基酸系列产品 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三大板块 预计年销售收入260亿元 [2] 技术平台 - 公司掌握以淀粉糖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制造技术及以秸秆制糖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 包括四大创新平台:纤维素制糖联产植物源黄腐酸技术 三大生物基材料平台技术(聚乳酸 生物基聚氨酯 生物基聚碳酸酯) 三大生物能源制造技术(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生物航煤)以及生物基材料下游应用开发技术 [2] - 公司重点发展第二代生物制造技术 应用于生物化学品 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和生物医药等绿色环保产品领域 [3] 企业架构 - 公司为管理层控股 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化工 生物制药 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研发与产业化 [3] - 控股丰原药业 参股云鼎科技两家上市公司 旗下拥有丰原生物 丰原药业 泰格生物 丰原化工装备等产业公司 并在泰国 匈牙利和巴西设有生物制造工厂 [3] - 拥有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丰原医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3]
瑞丰高材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6:3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0.06亿元 同比上升2.62%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32亿元 同比上升8.11% [1] - 归母净利润1080.48万元 同比下降52.57%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552.14万元 同比下降57.54% [1] - 扣非净利润1156.92万元 同比下降44.86% [1] - 毛利率14.05% 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净利率1.04% 同比下降55.19% [1] - 三费总额1.15亿元 占营收比11.42% 同比上升7.19%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3.4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8.33% 主要系银行存款余额增加 [1][2] - 应收账款4.57亿元 同比增长32.61% [1] - 有息负债9.97亿元 同比增长29.85%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2.87% [1][3] - 每股净资产4.24元 同比下降0.28%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4元 同比大幅增长134.5% 主要系存货减少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 [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462.93% 因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支付现金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371.97% 因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增加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长162.23% [3] 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围绕新材料行业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塑料助剂材料、聚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合成生物材料 [4] - 塑料助剂业务2024年收入18.88亿元(PVC助剂)和1.07亿元(工程塑料助剂) 同比分别增长9%和212% [4] - 聚酯材料包括生物可降解PBT/PBS产品及特种聚酯PETG/PCTG 后者正在进行6万吨装置技改 [5] - 新能源材料包括黑磷材料(建设吨级中试线)和电池粘结剂(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5] - 合成生物材料已完成聚乳酸、生物基丁二酸等中试 右旋糖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5] 运营效率指标 - 去年ROIC为3% 净利率1.09% 显示资本回报率和产品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8.02% 2024年为最低水平 [3]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2071.43% 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58.14% [3][4]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为56.47%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3.48% [4]
通辽化工追“新”逐“质”蓄势待发
中国化工报· 2025-08-25 15:52
资源储备 - 通辽市查明煤炭储量110亿吨 天然碱储量约20.77亿吨 石盐矿资源量15.6亿吨 [1] - 年产优质玉米80亿千克以上 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28.8% 占全国总产量3.05% [1][4] 煤化工产业 - 中化学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累计投资64.14亿元 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利税3亿元 [3] - 项目以当地褐煤为原料 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 - 扎鲁特旗政府配套投入21亿元建设基础设施 通过破产重整盘活存量资产 [3] 玉米生物产业 - 形成13大类200多种产品的全产业链 年加工转化玉米超过350万吨 [5] - 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入驻企业106家 规模以上企业22家 2024年产值达93亿元 税收1.5亿元 [5] - 形成4条核心生物医药产业链 包括土霉素、利福霉素、维生素C和头孢类产品 [5] 新能源布局 - 新能源电力装机达1410万千瓦 占全市电力总装机59.68% [6] - 2024年238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安装381台风力发电机 [6] - 科左中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园示范项目将开工建设 [6] 盐碱化工产业 - 奈曼旗天然碱资源量超20亿吨 伴生石盐资源量15.6亿吨 [8] - 中盐内蒙古化工竞得奈曼旗天然碱采矿权 吸引下游产业布局 [9] - 自治区工信厅落实1亿元园区建设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8] 产业集群发展 - 三大化工集中区获自治区政府认定 包括鲁北产业园、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和宝龙山精细化工产业园 [1] - 以"链主"企业为核心 推动补链强链延链 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 [3] - 推动传统原料药产业向高端制剂、成品药方向发展 实现玉米全株产业链4级延伸 [5] 产业融合创新 - 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精细化工深度融合 利用清洁电力替代传统火电 [7] - 构建从新能源发电、绿氢制备到化工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7] - 发展化工耦合新能源一体化项目 形成资源化利用的产业体系 [7]
海正生材20250820
2025-08-20 22:49
海正生材2025年上半年经营及行业分析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8亿元,同比下降5.28%,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扣非净利润234.61万元,同比下降88.82%[2][3] - 利润下滑主因:产品售价同比下降7.5%,利息收入及政府补助减少[2][3] - 二季度毛利率提升因产量增加及原料价格略降,聚乳酸价格逼近成本底线,预计不会大幅下跌[8][17] **产品产销与产能** - 纯聚乳酸产量约2.5万吨,子公司海诺5万吨产线负荷率88.45%[2][4] - 纯聚乳酸销量同比增长超7%,改性聚乳酸略降[2][4] - 3D打印领域销量占比提升至20%,热成型领域增长显著(挤出热成型增长55%)[2][5] - 当前聚乳酸总产能6万吨,新项目7.5万吨处于调试阶段[7][2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PLA厂商:海正(6万吨)、金发(3万吨)、普利斯/联恒(各5万吨)、汇通(较小产能)[7] - 3D打印领域90%份额由海正、NatureWorks等三家占据,国内其他厂商因性能要求占比极低[24][25] - 丙交酯生产技术仍为壁垒,NatureWorks、道达尔和海正掌握核心技术[20] **3D打印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3D打印机台销量增长40%-50%,预计2026年聚乳酸需求达10万吨级[6][23] - 聚乳酸在3D打印中主导地位稳固,增速第一,但应用集中于低附加值产品(如模型、玩具)[10][17] - 3D线材消费市场分布:美国/欧洲各占30%,国内10%-20%[13] **出口与海外市场** - 上半年出口受中美贸易影响严峻,美国关税15%导致客户观望,欧洲采购未达预期,印度市场表现良好[11][12] - 海外3D线材加工集中在国内,消费市场以欧美为主[13] **其他关键信息** - 纤维抗菌材料需求增长20%,但行业总量不足1万吨[15][16] - 医美领域暂无计划,因需医疗级认证[14] - 10万吨木头项目进展:7.5万吨设备调试中,土建完成[22] - 国内外聚乳酸产能过剩(在建26万吨 vs 需求12万吨),禁塑令执行不及预期[17] **未来展望** - 聚乳酸应用扩展至特种纤维、建材等领域,技术突破是关键[18] - 与国际企业(如NatureWorks)相比,海正性能指标相当,价格受原材料(玉米)成本主导[18][19] - 3D打印需求爆发不会导致价格上涨,供需仍供大于求[23]
海正生材,聚乳酸3D打印销量增长136%,15万吨项目一期年底投产
DT新材料· 2025-08-20 00:04
海正生材2025年半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5.28% [2][3] - 归母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 [2][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61万元,同比下降88.82% [2][3] - 利润总额937.76万元,同比下降69.14%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2.47万元,同比增长174.86% [3] - 总资产20.20亿元,同比下降2.21% [3] - 营收下降主要因产品售价下降、利润收窄、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减少 [2] 海正生材业务运营 - 主要产品为树脂形态的聚乳酸,分为纯聚乳酸和改性聚乳酸 [4] - 2025年上半年生产纯聚乳酸树脂2.41万吨,产能利用率超80% [4] - 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境内销量同比增长12.52% [4] - 3D打印领域销量同比增长136%,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同比增长55% [4]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前竣工 [4]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二期)预计2028年12月前竣工 [4] - 一期7.5万吨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4] 海正生材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1546.60万元,同比增长7.35% [4] - 多个项目进入中试阶段,部分新产品已获客户认可并形成订单 [4] - 立构复合聚乳酸研究:制品耐热温度提升30℃以上 [4][5] - 柔性双向拉伸薄膜研究:树脂韧性大幅提升,保持完全降解特性 [5] - 低成本聚乳酸基3D打印材料研究:降低成本并提高打印制品品质 [5] - 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研究:开发多种功能性母粒 [5] 海正生材核心技术 - 拥有9项自主研发技术,涵盖脱水酯化、环化、增链、纯化精制等工艺环节 [6] - 多项技术已实现量产,如多效连续表发技术、真空生产技术、耦合分离提纯技术等 [6] - 聚乳酸复合改性的结构相变与结晶性能调控技术已量产 [6] - 透明柔性聚乳酸可控嵌段共聚技术已量产 [6] - 聚乳酸加工稳定高熔体流动性改性技术处于日产阶段 [6]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03: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203,简称为海正生材 [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75,086.12万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5,350.00万元 [4] - 公司实际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余额为181,076,681.53元 [5] - 公司设立五个募集资金专户和一个定期存款账户管理募集资金 [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调整为分两期实施,每期7.5万吨 [10] - 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85,362万元,募集资金投入73,586.12万元 [10] - 项目二期计划总投资38,414万元,不足部分通过自筹解决 [10] - 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竣工,二期预计2028年12月竣工 [1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 [8]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12元/股调整为17元/股 [16] - 回购实施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6年2月27日 [16] - 截至公告日已累计回购1,482,364股,占总股本0.731% [20] - 累计支付回购资金14,288,602.36元 [20] - 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8] 公司治理 - 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27] - 选举郑柏超为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 [3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沈书豪、刘冉、郑柏超组成 [34] - 沈书豪担任审计委员会召集人 [34]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7: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5.2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2.47万元,同比增长174.86% [2]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同比下降83.33% [2] - 研发投入1546.60万元,同比增长7.35%,占营业收入比例3.79% [2][20] 业务运营情况 - 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其中境内销量增长显著 [13] - 3D打印材料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3] - 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同比增长55% [13]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前竣工 [14] - 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工艺产业化技术 [7][12] - 拥有10余种主要牌号,30余个细分聚乳酸牌号 [15] - 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15][20] - 开发了耐老化聚乳酸、高速3D打印材料等新产品 [20][22] - 产品通过FDA、REACH等国际认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聚乳酸具有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特性,符合碳中和政策方向 [3][4]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带动聚乳酸耗材需求增长 [6] - 国家政策推动生物基材料发展,支持快递绿色包装 [5] - 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乳酸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聚乳酸商业化生产企业 [12] -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 [12] - 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重点项目 [12]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人员49人,占员工总数10.61% [20][22] - 研发项目包括低光纯聚乳酸、聚乳酸编织袋材料等 [20][21] - 立构复合聚乳酸技术使制品耐热温度提升30℃以上 [19] - 开发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赋予新材料多功能性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