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团队在蓉实现成果转化,如凤凰仿生胶原查新评价“国际领先”水平
搜狐财经· 2025-10-22 11:07
目前,该产品具备稳定的三螺旋结构和胶原纤维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胶原蛋白在结构稳定性(维持时间)、生物学功能表达及材料性能 调控等方面关键科学难题,同时在合成工艺上展现出成本领先优势。在国家鼓励发展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的政策导向下,相关成 果已顺利完成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主文档登记和化妆品原料备案。其中,注射用仿生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通过三类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后续将陆 续推出适用于功能性化妆品、医用敷料、填充植入及组织工程等多个应用场景的产品线。 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近日在浙江绍兴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王迎军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唐佩福、陈春英等,以及美国工程 院院士Leonard Pinchuk,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olly Stevens,韩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士、2024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主席Ki Dong Park 教授,日本生物材料学会主席Kunio Ishikawa教授等中外专家出席大会,共同探讨生物材料前沿发展与应用前景。作为全球首家专注于三螺旋仿生 胶原蛋白研发与转化的科创企业,如凤凰再生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2025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并首次系 ...
广州聚力打造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
中国发展网· 2025-10-16 16:54
行业政策与规划 - 生物制造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打造该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 [2] - 广东省目标到2027年全省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迈向万亿元级规模 [2] - 广州市将生物制造产业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目标到2027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食品、生物健康、生物农业五大领域 [2] 区域产业布局与支持 -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产业核心承载区,已构建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并设立规模可观的产业引导基金 [3] - 南沙区依托跨境政策与区位优势,在生命健康价值园区建设中聚焦创新药械研发与生命健康制造 [3] - 白云区与花都区强化政策保障与平台建设,形成全市错位竞合、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3] 创新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广州市前沿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创新促进中心正式揭牌,采用由中山大学牵头的1总部加M创新平台加N应用场景模式 [4] - 该创新中心将搭建菌种、元件与数据信息库、AI赋能生物制造自动化设施、概念小试及中试平台等创新平台 [4] - 中心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创新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培育,是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平台的关键一步 [4] 企业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 创尔生物自主研发的胶原透明质酸钠冻干纤维获国家药监局注册申请受理,核心成分猪Ⅰ型胶原蛋白纯度≥99%、内毒素含量<0.02EU/mg,并已完成美国FDA医疗器械主文档备案 [5] - 慕恩生物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菌种库,累计保存超32万株菌株,其控股子公司蘑米生物研发的丝状真菌蛋白获美国GRAS认证,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5][6] - 广州拥有锐博生物、慕恩生物、云舟生物、海大集团、金发科技等多家生物制造产业上中下游核心技术企业 [2] 产业生态与资源集聚 - 2025生物制造产业大会以广聚合成,智造先机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投等500人参会,共谋产业发展 [1] - 大会设置三场专题活动和一场创新项目投融资路演,覆盖医药健康与美妆、农业与材料、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等前沿方向 [5] - 广州在产业研究方面拥有中山大学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 [2]
港大研发“纳米仿天然骨”材料 或可解决骨缺损治疗难题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2:01
据悉,"纳米仿天然骨"项目于2016年启动,由港大医学院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相关团队共同推进。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港大研发"纳米仿天然骨"材料 或可解决骨缺损治疗难题 中新网香港10月13日电 (邱兆翔)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医学院团队13日发布一种全新弹性磷酸钙"纳米仿 天然骨"材料。该材料作为传统骨缺损手术常规材料的替代方案,可以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骨 愈合。 10月13日,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医学院团队发布一种全新弹性磷酸钙"纳米仿天然骨"材料。图为 领导该研究的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教授杨伟国(中)及团队成员。 邱兆翔 摄 团队介绍,目前骨缺损的解决方案通常为自体骨(患者自身骨骼)和异体骨(他人捐赠骨骼)移植,但这两 种方案存在材料短缺、免疫排斥、外源性感染等问题。人工骨移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部分现存问题,但 材料的抗压能力与弹性均不及人体自身骨骼。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教授杨伟国带领团队研发的"纳米仿天然骨"则弥补了上述 解决方案不足。杨伟国团队利用纳米簇锚点技术,研发出具有高弹性、高韧性、高强度的仿生骨材料。 他介绍,这种骨材料 ...
2025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20:10
2025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 图为参展商向观众介绍产品。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编辑:熊思怡 图为观众查看展品。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图为参展商介绍生物3D打印机。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图为3D打印的内侧半月板。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图为现场人头攒动。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图为开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参展商向观众介绍新技术。中新社记者 刘子琳 摄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赢创、AMSilk深化生物丝蛋白合作
中国化工报· 2025-09-30 11:12
中化新网讯 近日,赢创宣布与先进生物材料丝蛋白企业AMSilk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于近期签署长期 协议,将共同推进可持续丝蛋白的规模化生产。继2023年达成初步生产协议后,双方于赢创斯洛伐克生 产基地为AMSilk高性能丝材专门建设了定制化生产线。 AMSilk生物材料以可持续性为核心理念,为纯素来源、可生物降解,并采用可再生植物碳原料,确保 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无微塑料残留。AMSilk聚焦的蛋白纤维市场整体规模约为260亿欧元,其中可服 务的细分市场规模约达160亿欧元。 赢创医药健康业务线负责人Guido Skudlarek表示:"我们与AMSilk的合作生动展现了双方如何通过生物 技术共同塑造材料的未来。通过扩大可持续丝蛋白的产能,我们不仅丰富了精准生物解决方案产品组 合,更致力于打造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突破可能性边界的创新方案。" 据介绍,赢创在其位于斯洛伐克的生物技术生产基地建立了一条专用生产线,配备了先进设施、升级系 统和可再生能源,可稳定实现每月数吨AMSilk高性能丝蛋白的规模化生产。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活动”在合肥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2 16:2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1日在合肥举办 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点专项活动 主题为“生物制造 引领未来” [1][3] - 活动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共性关键环节及细分发展热点 旨在构建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生态 [3] - 活动设置成果发布、联盟揭牌、集中签约、专家演讲、圆桌对话、参观考察六大环节 参会嘉宾超过230位 [1][3] 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现状 - 安徽省已形成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全覆盖的产业体系 [3] - 产业已形成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拥有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 [3] - 通过央地合作组建了3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并首批设立合肥生物制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3] - 培育出L-丙氨酸、聚乳酸等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性产品 并分类培育了一批中试服务平台 [3] 合肥市产业发展举措 - 合肥市将生物制造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组建产业链工作专班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4] - 合肥挂牌成立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设立合肥(长丰)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 旨在打造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发展高地 [4] - 活动期间集中签约了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4] 产业联盟与未来规划 - 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联盟正式揭牌 旨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研与产业衔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 [7] - 未来安徽将优化产业布局 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作 打造“四链融合”产业生态 以加快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8]
生物制造如何引领未来产业?合肥长丰这场活动探索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38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会"于9月21日在合肥长丰举办 [1][3] - 活动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关键共性环节与热点细分领域 围绕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全链条生态构建展开探讨 [3] 先导区建设进展 - 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安徽省唯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先导区 2024年10月正式获批 [1][3] - 先导区规划建设合肥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 分为双凤、水湖两个园区 形成"南研北制"布局 [3] - 华恒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金唯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将于年内和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3]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项目已入驻蓝科宇桥生态科技园 [3] 产业培育成果 - 先导区拥有生物制造上市企业2家 另1家企业计划于明年上市 [3] - 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康诺生物、平光药业、未来医药5家重点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共计40亿元 [3] - 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共建"成果超市(合肥专区)" 构建"转化—孵化—应用—产业"全链条生态 [3] 区域产业基础 - 安徽省建立覆盖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的产业体系 [4] - 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产业集群规模均超百亿元 [4] - 培育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龙头和链主企业 汇聚两院院士十余人 [4] - 通过央地合作设立规模3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4] - L-丙氨酸、聚乳酸等标志性产品实现技术领先 多个中试服务平台分类培育 [4] 政策支持体系 - 合肥市将生物制造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 推出专项支持政策 [5] - 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并重 同步挂牌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 [5] 重点项目签约 - 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 [7] - 签约涵盖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 [7] 产业发展目标 - 长丰县目标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7] - 到2030年建设省级以上科创平台4家 培育头部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30家 生物制造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7]
奔驰,入局生物制造!
产业生态趋势 - 奔驰推出全球首款无动物成分内饰选装包 应用于新款电动GLC车型 包含座椅/方向盘/车顶内衬等部件 多数材料含高比例回收成分[7] - 奔驰合作方AMSilk将蛛丝蛋白产量从公斤级提升至吨级 其生物合成蜘蛛丝通过微生物生产 具备强度与柔韧性平衡特性[9] - 另一合作方Modern Meadow生产含80%可再生碳的生物基混合材料 已与Tory Burch/巴斯夫等品牌合作集成至汽车/鞋类行业[9] - 加拿大政府通过Protein Industries Canada投资3250万加元支持蚕豆和菌丝体蛋白开发 2023年公共资金占比达30%[12][13] 潜力市场与产品 - AMSilk完成5200万欧元融资(约4.3亿元) 由ATHOS领投 资金用于工业规模扩张 其丝蛋白材料可生物降解且不含微塑料[17] - 澳大利亚品牌Bellroy推出INNOVERA™植物蛋白材料手机配件 含80%可再生碳 强度为传统皮革两倍[20] - 英国Xampla获1400万美元投资 开发植物蛋白基Morro™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 可生物降解且具备油脂阻隔性能[22][24] - 新加坡Greenitio融资150万美元 开发蘑菇壳聚糖生物聚合物 碳足迹比传统化学品低87% 成本为天然替代品三分之一[25] - 以色列Imagindairy通过基因工程米曲霉生产无动物乳清蛋白 发酵能力达10万升 获FDA无动物成分GRAS认证[27] - 加拿大Burcon推出纯度超90%的油菜籽蛋白Puratein®C 具备完整必需氨基酸 PDCAAS评分为满分[30] - 新西兰Leaft Foods从苜蓿提取RuBisCO蛋白 每月产量达数十吨 每公顷苜蓿可产出近6吨蛋白质[34] 产能建设与资本运作 - 以色列Aleph Farms在瑞士建设人造牛肉设施 现有以色列工厂年产10吨培养牛排 测算显示生产成本可降至每磅4.08美元[36] - 新加坡Full Circle Biotechnology在泰国建设7000吨昆虫蛋白工厂 结合黑水虻幼虫与微生物蛋白 可替代75%水产养殖鱼粉[37] - Cascade Bio获600万美元融资 其酶稳定性技术成功率达100% 服务化学/香精香料/制药领域客户[38] 研发创新 - Arzeda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630万美元资助 通过AI设计酶推进无细胞制造 突破天然酶限制提升反应效率[39] - Frontier Bio开发3D生物制造技术 创建功能性血管组织 采用器官芯片平台构建血脑屏障模型和迷你肺[16]
对标一流,广西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沃土
广西日报· 2025-09-11 10:57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业发展 - 广西星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百色市田阳区的深百飞地经济产业园加工光伏组件 [2] - 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在贵港西江工业园区加紧装配两轮电动车 [2] - 广西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碳酸钙粉体生产车间实现自动化生产 [4] 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框架 - 广西围绕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强化政企沟通并解决经营主体问题 [6] - 统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7] - 通过台账管理和挂图作战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并补足政策漏洞 [8]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机制 - 健全问题线索转办核查机制并通过移交自查和约谈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9] - 排查3512份政策文件后修订或废止66份存在市场准入壁垒的文件 [10] - 在南宁和百色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以促进制度落地 [11] 企业经营成本与融资支持 -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49.67亿元较年初增长6.72%且利率为3.75% [13] - 向4.9万户中小微企业投放984.9亿元"银税互动"贷款 [13] - 工商业平均到户电价0.608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0.37% [13] 减税降费与就业稳定 - 失业保险费率降至1%后全区减征17.11亿元惠及29.13万家用人单位 [14] - 发放0.59亿元稳岗返还资金帮助1.14万家用人单位稳定21.23万职工 [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411.01亿元同比增长88.38% [15] - 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2933.8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33.5% [15] - 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区31.4% [15] 监管效率与信用体系 -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95%涉企检查 [15] - 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试点惠及3.2万户企业 [15] - 2024年以来修复信用信息20多万条且数据准确率超99.5% [15] 法律保障与政策法规 - 修改32件和废止22件自治区政府规章以清理不平等政策 [16] - 上半年执结涉企案件4.5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88.68亿元 [16] -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933万元并通过法律援助服务8549人次 [16] 贸易便利化与对外开放 - 外贸进出口总额3871.5亿元同比增长13%且实际使用外资29.8亿元同比增长201.2% [18] - 友谊关口岸通关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且出境车辆排队时间缩短至1-2天 [18] - 北部湾港吞吐量475.85万标箱同比增长10.15% [18] 政务服务与要素保障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集成超2700项事项 [20] - 政策兑现平台发布3330项政策文件并实现3090项"免申即享"事项 [20] - 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累计供应82宗5400亩土地 [20]
上海徐汇: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新华财经· 2025-08-29 00:20
科技创新资源与布局 - 徐汇区集聚100多家国家级和市级科研机构及10余所高等院校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5件位列上海第一[1] - 规划建设6个科创街区包括西岸大模型 环交大人工智能 枫林生命健康 漕河泾数字技术 环华理生物材料和汾阳视听器械科创街区[2] - 建成模速空间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创建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2] 产业生态与企业培育 - 已聚集680家大模型企业和1200家人工智能企业 产业规模向千亿级稳步迈进[2] - 建设3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占全市1/4)和20家区级孵化器 总面积11.5万平方米 入孵企业超400家[2] - 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重点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成立区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打造一站式窗口和资源协调枢纽[2] - 推进原始创新 概念验证 成果转化与高质量孵化高效协同 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1] - 建立多元基金矩阵引导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3] 应用场景拓展 - 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数字文化领域推动场景创新 包括智慧医院 智能诊断等临床应用[3] - 建设AI仪器仪表集聚区推动核心技术规模化应用[3] - 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探索沉浸式数字体验和元宇宙新兴场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