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tegrated Circuits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投研凸显真功夫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机构调研动态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 - 截至8月23日,集成电路行业有2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包括IDG资本、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涵盖公募、券商、私募及外资 [2] 机构调研焦点 - 机构提问聚焦技术路线、商业化场景及管线进展,例如AI服务器产品进展、机器人领域布局等 [2] - 机构关注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宇航业务进展及FPGA芯片市占率等专业问题 [2] - 上市公司反馈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增强,对投资者关系部门形成压力 [2] 机构持仓与配置变化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硬科技领域占比提升 [2] - 公募基金加仓方向集中于创新药、硬科技及新消费领域 [2]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同样加大硬科技领域配置力度 [2] 投研策略转型 - 基金公司晨会及策略会内容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硬科技话题 [3] - 部分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 [3] - 外资私募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核心,负责国内外技术对标及跨市场机会挖掘 [3]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TMT行业全线爆发,通信板块上涨10.47%、电子板块上涨9%、计算机板块上涨7.8%、传媒板块上涨5.82% [5] - 液冷技术及光模块板块受OpenAI算力扩容、华为AI技术发布等驱动持续走强 [4] - 消费电子个股因iPhone 17及小米16系列发布预期维持强势 [4] - 医药板块进入盘整阶段,上周仅上涨1.17%,排名行业倒数第二 [5] 机构后市观点 - 诺安基金看好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加仓趋势及国内供应链创新节奏 [5] - 上银基金认为半导体与国产算力链将形成共振,科技主线向国产链转移 [5] - 机构整体维持对硬科技主线乐观研判 [5]
合肥电科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3 10: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合肥电科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磊,注册资本为150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 [1] - 业务包括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通讯设备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 [1] 行业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和销售环节 [1] - 涉及通讯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制造领域 [1] - 具备技术进出口和货物进出口资质,显示国际化业务布局潜力 [1]
新股消息 杰华特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杰华特香港有限设立的具体情况和披露情况
金融界· 2025-08-22 22:03
公司基本情况补充说明要求 - 需说明前身设立至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期间历史沿革 并对期间历次股权变动合法合规性出具结论性意见 [1] - 需对照《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境外发行上市类第2号》说明公司股本中国有股份相关情况 [1] 境外子公司合规事项 - 需说明杰华特香港有限设立的具体情况和披露情况 [1] - 需提供未履行境外投资备案和外汇登记程序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的明确依据 [1] - 需说明杰华特香港有限注销进展情况 [1] 外商投资准入合规性 - 需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与实际业务是否涉及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领域 [1] 公司业务与技术概况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模拟集成电路行业领军者 拥有涵盖工艺、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定义的完整核心技术架构 [2] - 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及信号链集成电路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提供约2200款可销售集成电路产品型号 其中超过2000款为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 [2] - 2024年公司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型号数量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 上市进程信息 - 2025年5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证监会于2025年8月15日至21日期间对3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杰华特为其中之一 [1]
上海遐仲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2 05:3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遐仲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高宗霞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 芯片设计及服务 集成电路及芯片销售 [1] 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包括物联网应用服务 技术研发 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 [1] - 涉及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 电子元器件零售 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 [1] - 覆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销售 人工智能应用系统集成 通用应用系统及双创服务平台 [1] - 提供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与应用软件开发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1] - 包含数字技术服务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以及各类技术开发 咨询 交流 转让和推广服务 [1]
卓胜微: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2:13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第三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 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2] - 会议审议《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2] 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100%来自集成电路业务[2] 股价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SZ 300782 收盘价80.02元[2]
紫光国微:今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订单整体偏向乐观
新浪财经· 2025-08-21 11:51
业务结构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中模拟芯片占比约为40%至50% [1] - 模拟芯片业务增长速度约在18%至20% [1] 订单展望 - 2025年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订单整体偏向乐观 [1] - 目前难以预测2026年及2027年的订单情况 [1]
紫光国微股价微跌0.41%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7亿元
金融界· 2025-08-21 01:33
股价表现 - 紫光国微股价报81 8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34元,跌幅0 41% [1] - 当日成交量为34 66万手,成交金额27 94亿元 [1] 公司概况 - 紫光国微是国内主要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上市公司 [1] - 主营业务包括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 47亿元,同比增长6 07% [1] - 归母净利润6 92亿元 [1] - 研发投入达6 87亿元,同比增长1 41% [1] 研发成果 - 取得发明专利26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 [1] - 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推出多系列宇航用产品 [1] - 获得核心用户批量应用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6470 21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 0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3979 42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 34% [1]
紫光国微(002049.SZ):在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相关硬件载体方面已有技术布局
格隆汇APP· 2025-08-20 17:41
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硬件载体布局 - 公司在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相关硬件载体方面已有技术布局 [1] - 现有芯片产品的技术能力可覆盖此类应用场景的核心需求 [1] - 在数字人民币钱包领域已取得一定市场成果 [1] 实际应用案例验证 - 已有客户基于公司芯片产品开发出相关支付应用的实际案例 [1] - 验证了公司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1] 未来发展关键因素 - 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以及用户使用习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1] - 公司已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做好准备 [1] - 具体应用的推广需依赖市场发展和产业链各方的合作 [1]
海尔集成电路等在广东投资成立显示技术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1:48
公司基本信息 - 芯豪微(广东)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奕豪 [1] - 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销售、芯片设计及服务、芯片及产品销售等业务 [1] 股权结构 - 公司由吴奕豪和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1] -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上述持股关系 [1]
上海宣布推动“AI+制造”发展,AI智能体走向产业核心
环球网· 2025-08-20 09:17
上海市AI+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1] - 目标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1] - 计划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1] 全球AI智能体市场发展 - 2024年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约为5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113亿美元,2030年接近500亿美元[1]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科技产业项目 - 一批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落地,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方向[2] - 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包括三维芯片集成项目、重型燃气轮机项目、脑机接口验证平台项目、水下机器人项目等六个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