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AAS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红人营销SaaS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3 09:53
市场环境 - 宏观经济压力与传统广告ROI走低,红人营销凭借"精准触达+信任闭环"成为高效拓客方案 [1] - 海外红人管理存在跨平台数据割裂、履约率低、建联周期长等痛点,红人营销SaaS应运而生,将碎片化流程升级为系统化运营 [1] - 红人营销SaaS成为品牌全球化扩张的必要工具 [1] 市场规模 - TikTok电商生态爆发与全球红人商业化的成熟驱动红人营销SaaS市场增长,预计未来3年中国海外红人营销SaaS市场复合增速为15% [2] - 2025年中国海外红人营销SaaS市场规模约8亿元 [25] - 近10年全球红人营销市场复合增速34%,步入专业化与数据驱动时代 [15] 竞争格局 - 海外红人营销SaaS厂商按背景可分为三类:MCN背景厂商、数据分析背景厂商、电商平台衍生工具 [3] - 卧兔旗下WotoHub以长期沉淀的红人资源+全链路业务布局,在中国跨境电商海外红人营销全链路管理SaaS中市占率位列第一 [3] - 跨境电商海外红人营销全链路管理SaaS市场TOP3份额约37% [34] 发展趋势 技术趋势 - AI将从运营托管、内容生成、决策支持三个维度升级红人营销SaaS的功能 [37] - 在品牌侧,AI帮助润色红人建联邮件并自动化跟进邮件回复进度 [37] - 在红人侧,AIGC向高精度视频、3D建模、虚拟红人等复杂内容生成拓展 [37] 商业趋势 - 红人经济价值向长尾纳米红人(粉丝1万以下)迁移,凭借低成本、垂直影响力及高参与度成为新宠 [40] - SaaS厂商将双向赋能品牌与红人,通过轻量化工具解决长尾红人报价与交付痛点 [40] - 构建"红人提效-品牌增效"生态闭环 [40] 海外红人营销特点 - 相比国内,海外红人营销更注重内容创意和品牌信任 [12] - Instagram、Meta和Pinterest的红人营销品类以时尚及美妆个护为主,YouTube适合电子产品测评,TikTok在时尚、美妆、食品饮料品类中快速产生影响力 [12][14] - 海外红人接商单意愿增强,商业化合作能力和业务成熟度快速提升 [12] 红人营销SaaS价值 - 提供覆盖全链路的数字化平台,帮助品牌方实现标准化集中管理,有效沉淀数据资产 [20] - 通过精准匹配、流程自动、高效复盘的解决方案,降低试错成本、提升营销效率 [20] - 将行业Know-How转化为方法论,助力全球化竞争中的快速落地和持续优化 [20] 各地区差异 - 北美市场红人营销SaaS成熟度高,覆盖数据分析、红人建联到红人沉淀全流程 [22] - 中西欧市场注重本地化适配与精细化运营,偏好"红人内容共创"模式 [22] - 东南亚市场以轻量化、高性价比工具为主导,需兼容头部KOL与纳米级红人 [22] 产业链 - 品牌主通过海外红人管理SaaS与红人建联,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营销作品 [28] - 关键步骤包括红人发现与筛选、沟通预签约、内容协作与分发、效果监测与优化、支付结算、管理与团队协作 [28] - SaaS平台提供海量红人联系方式与最新带货数据,承接从建联到支付结算的全链路功能 [28]
独家丨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王翛离职二次创业
雷峰网· 2025-07-03 08:40
王翛职业经历与创业动态 - 字节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王翛近期离职 将投身AI硬件创业 [2] - 王翛为95后 拥有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本科及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2] - 2020年创立明雀 定位为无代码协同SaaS平台 获金沙江创投等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2][3] - 明雀于2024年9月出售给亿欧 交易完成后王翛加入字节多维表格团队 [3] - 飞书多维表格月活跃用户数超过600万 同期发布多个AI功能 [3] AI硬件行业现状 - AI硬件处于早期阶段 产品以眼镜/耳机/手表等为主 消费者认知有限 [4] - 生成式大模型推动下 行业涌现大量新细分赛道 [4] - 赛道细分潜力大 但竞争激烈 吸引各类大厂和小厂玩家涌入 [4] 其他行业动态 - 原安克联合创始人创业公司年收入达40亿元 已启动上市辅导 [6] - 安克转战UV打印机领域 15天众筹金额超2000万美元 [7] - 前安克3D打印机负责人王志宇创业 计划融资2000万元 [7]
Datadog被纳入标普500指数,Robinhood被纳入的预期再次落空
快讯· 2025-07-03 05:22
公司动态 - Datadog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取代Juniper Networks [1] - Datadog盘后股价上涨9.64%至148.02美元 [1][4] - Robinhood盘后股价下跌3.42%至94.63美元 [1][5] 股价表现 - Datadog当日收盘价135.01美元,上涨2.03% [4] - Datadog盘后交易中继续上涨13.01美元 [4] - Robinhood当日收盘价97.98美元,上涨6.12% [4] - Robinhood盘后交易中下跌3.35美元 [5] 公司基本面 - Datadog当前市值466.26亿美元 [4] - Datadog52周股价区间为81.65-170.08美元 [4] - Robinhood当前市值864.64亿美元 [7] - Robinhood52周股价区间为13.98-100.88美元 [7] 市场数据 - Datadog市盈率为267.48倍 [4] - Robinhood市盈率为56.14倍 [7]
Alibaba.com and Wix Announce Strategic Partnership to Accelerate Global Growth for SMEs
Globenewswire· 2025-07-02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国际站与Wix宣布战略合作,旨在助力数字创业者、新企业和中小企业拓展全球业务,通过三项战略举措简化国际贸易复杂性,未来还将推出更多增强功能 [1][5] 合作战略举措 - 阿里巴巴国际站卖家应用与Wix市场集成,Wix商家可通过Wix市场下载应用成全球金牌供应商,实现产品和订单自动同步,简化全球销售流程 [2] - Wix商家可从阿里巴巴国际站智能高效采购,利用其精选采购市场发现全球可靠优质供应商,满足独特产品目录需求 [3] - 阿里巴巴国际站卖家可直接使用Wix强大AI平台,借助其工具搭建D2C和B2B品牌店面,通过单点登录扩大数字影响力 [4] 双方表态 - 阿里巴巴国际站总裁表示合作简化国际贸易复杂性,为小企业提供采购、销售和拓展全球业务的简化解决方案 [5] - Wix总裁称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让用户有机会进入国际批发市,也让阿里巴巴国际站商家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直接联系 [5] 未来规划 - 合作分阶段推出,未来功能包括AI产品发现、自动入职流程和智能产品匹配工具,旨在简化和加速全球商务,尤其惠及中小企业 [5] 公司介绍 - 阿里巴巴国际站1999年推出,是全球领先B2B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超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和供应商,属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7] - Wix是领先SaaS网站建设平台,2006年成立,为各类用户提供行业领先性能、安全、AI能力和可靠基础设施,助用户建立强大高端数字形象 [8]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钢铁、水泥股爆发
金融界· 2025-07-02 17: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2%,国企指数涨0.54%,恒生科技指数跌0.64% [1] 钢铁板块 - 重庆钢铁股份大涨91.11%,中国东方集团涨11.45%,中国铁钛涨20.97%,鞍钢股份涨12.73%,马鞍山钢铁股份涨3.59% [1] - 唐山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约半数钢厂已收到通知,限产后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烧结矿日产或减少3万吨 [1] 建材水泥板块 - 中国建材涨8.27%,山水水泥涨5.15%,华新水泥涨7.16%,海螺水泥涨6.21%,西部水泥涨6.62% [1] 光伏太阳能及电力设备板块 - 信义光能涨10.84%,福莱特玻璃涨11.01%,凯盛新能涨9.56%,信义玻璃涨9.55%,协鑫科技涨9%,新特能源涨8.63% [2]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集体减产30%,预计7月产量降至45GW左右 [2]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 - 山东黄金涨5.69%,紫金矿业涨2.74%,招金矿业涨2.21%,中铝国际涨7.21% [2] - 国际铜价飙升,综合铜涨幅一度超1%,COMEX铜大涨近2%,高盛上调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至9890美元/吨 [2] 其他活跃板块 - 煤炭股、重型机械股、公路铁路股、港口运输股、家电、啤酒、香港零售商表现强劲 [3] 跌幅较大板块 - 烟草概念股:思摩尔国际跌3.51%,中烟香港跌1.95% [3] - 影视股:欢喜传媒跌5.19%,柠萌影视跌1.75% [3] - 体育用品股:安踏体育跌1.59% [3] - SaaS概念及芯片股:金山软件跌9.66%,移卡跌5.62%,汇量科技跌4.23%,宏光半导体跌5.36%,上海复旦跌4.01%,华虹半导体跌3.03% [3] - 短视频概念及明星科网股:医脉通跌2.59%,京东健康跌1.74% [3]
Synchronoss Joins Russell 2000 Index, Solidifying Position as a Leading Small-Cap SaaS Company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01 20:00
公司动态 - Synchronoss Technologies Inc 于2025年6月30日被纳入罗素2000指数 [1] - 公司完成战略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模式更稳定且盈利能力提升 [2]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强劲 延续2024年的良好势头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总裁兼CEO Jeff Miller表示 转型为高利润纯SaaS云业务后 商业模式更具韧性和可预测性 [3] - 公司认为纳入罗素2000指数是对其运营和战略进展的认可 [3] 公司业务 - Synchronoss是全球个人云解决方案领导者 通过SaaS云平台帮助服务提供商建立安全连接 [4] - 平台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简化用户入驻流程并提升参与度 [4] - 解决方案能帮助客户增加收入 降低成本并加速产品上市 [4] 指数相关信息 - 罗素2000指数由FTSE Russell编制 覆盖全球98%可投资市场 [5] - 全球约18.1万亿美元资产以FTSE Russell指数为基准 [5] - FTSE Russell是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全资子公司 [6]
玩美上涨3.67%,报2.26美元/股,总市值2.3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30 22:25
股价表现 - 6月30日开盘上涨3.67%至2.26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6.67万美元 [1] - 总市值2.3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03月31日收入1601.4万美元,同比增长12.0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229.3万美元,同比增长263.97%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5年2月13日,从台湾上市公司CyberLink Corp分拆而来 [2] -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 [2] - 境内主体为玩美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2] 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AR、AI和数字技术在美妆与时尚领域的应用 [2] - 提供SaaS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商业解决方案 [2] - 全球app下载量超过10亿次 [2] - 解决方案可整合至品牌网站、APP及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2]
2025 State of AI Report: The Builder’s Playbook
ICONIQ· 2025-06-30 10:00
报告核心观点 - 构建和运营人工智能产品是新的竞争优势前沿,2025年报告聚焦如何将生成式智能转化为可靠的创收资产,从产品路线图、上市策略、人才、成本管理和内部生产力等维度展开分析 [1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根据目录总结 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 - 产品阶段:AI原生公司产品发展更成熟,约47%产品达关键规模并证明市场契合度,而AI赋能公司仍有11%处于预发布阶段 [28][30] - 产品类型:代理工作流和应用层是常见产品类型,约80%AI原生公司正在构建代理工作流 [33] - 模型使用:多数公司依赖第三方AI API,高增长公司更多微调现有基础模型或开发专有模型,后期公司(收入超1亿美元)因资源和定制需求更倾向此做法 [36][37] - 模型选择:面向客户用例选基础模型时,公司优先考虑模型准确性;今年成本考量上升,反映模型层商品化趋势 [39][40] - 模型提供商:OpenAI的GPT模型最受欢迎,但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多模型方法,根据用例、性能、成本和客户需求选择不同提供商和模型 [42][46] - 模型训练技术:检索增强生成(RAG)和微调是常见训练技术,高增长公司倾向使用更多基于提示的技术 [49]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多数公司使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和AI API提供商进行训练和推理,以降低前期资本支出和运营复杂性,但也使供应商选择、SLA协商和成本管理成为战略重点 [52][53] - 模型部署挑战:公司部署模型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幻觉、可解释性/信任和证明投资回报率 [55] - 人工智能性能监控:随着AI产品规模扩大,性能监控变得更重要,许多规模化AI产品提供某种高级性能监控 [58] - 代理工作流:大量公司正在评估代理工作流,高增长AI公司更积极地在生产中部署AI代理 [61] 上市策略与合规 - 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AI赋能公司约20 - 35%的产品路线图专注于AI驱动功能,高增长公司这一比例接近30 - 45% [66] - 定价模型:许多公司采用混合定价模型,包括基于订阅/计划的定价以及基于使用量或结果的定价;目前多数AI赋能公司将AI功能作为高级产品的一部分或免费提供,但预计未来会转向基于使用量的模型 [69][70] - 定价变化:40%的公司无改变定价计划,37%的受访者正在探索基于消费、投资回报率和使用层级的新定价模型 [75] - 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和透明度:随着AI产品规模扩大,提供详细的模型透明度报告或关于AI如何影响结果的基本见解变得更关键 [78] - 人工智能合规和治理:多数公司有AI道德和治理政策的护栏,大多数受访者使用人工监督来确保AI公平性和安全性 [81] 组织结构 - 专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领导力:许多公司在收入达到1亿美元时设立专用AI领导职位,可能是由于运营复杂性增加和需要集中的AI战略负责人 [86] - 人工智能特定角色:多数公司目前拥有专用的AI/ML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AI产品经理,其中AI/ML工程师平均招聘时间最长 [89] - 招聘速度:受访者对招聘速度看法不一,招聘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格候选人 [92][93] - 工程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的比例:平均而言,公司计划让20 - 30%的工程团队专注于AI,高增长公司这一比例更高 [95] 人工智能成本 - 人工智能开发支出:平均而言,公司将约10 - 20%的研发预算分配给AI开发,多数公司计划在2025年增加AI支出 [100] - 预算分配:随着AI产品规模扩大,人才成本在总支出中的比例下降,而基础设施和计算成本上升 [103] - 基础设施成本:受访者认为API使用费用是最难控制的基础设施成本,公司正在探索使用开源模型和优化推理效率来降低成本 [106][110] - 模型训练:多数受访者至少每月训练或微调模型一次,每月模型训练成本根据产品成熟度从16万美元到150万美元不等 [113] - 推理成本:发布后推理成本激增,高增长AI公司在通用可用性和规模化阶段的推理成本是同行的两倍 [114] - 部署成本:数据存储和处理成本在通用可用性阶段后急剧上升,高增长AI公司在这方面的支出高于同行 [117] 内部生产力 - 内部生产力预算:2025年企业内部AI生产力预算预计接近翻倍,占总收入的1 - 8%,研发预算仍是最常见的预算来源,部分公司开始使用人员预算 [122][125] - 人工智能访问和使用:约70%员工可访问内部AI工具,但只有约50%员工持续使用,成熟企业(收入超10亿美元)的采用难度更大 [129] - 模型选择:选择内部用例的基础模型时,成本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是准确性和隐私 [133] - 模型部署挑战:企业部署AI用于内部用例时面临的最大挑战通常是战略性的,如找到合适的用例和证明投资回报率 [136] - 使用案例数量:公司通常探索多个生成式AI用例,员工采用率高的公司使用7个以上用例 [139] - 顶级用例:按影响排名,编码辅助对生产力的影响远高于其他用例,高增长公司约33%的代码由AI编写,受访者表示这些用例的生产力平均提高15 - 30% [144][145] - 内部人工智能采用态度:高增长公司更积极地试验和采用新AI工具,将AI视为战略杠杆并更快地将其集成到内部工作流程中 [147] - 跟踪投资回报率:多数公司测量内部AI使用的生产力提升和成本节约,部分公司同时跟踪定量和定性效率提升 [150][151] 人工智能构建技术栈 - 模型训练和微调:核心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和TensorFlow)和完全托管或API驱动的产品(如AWS SageMaker和OpenAI的微调服务)都很受欢迎,后期公司更倾向满足企业级需求的工具 [159] - 大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编排框架占主导地位,如LangChain和Hugging Face的工具集,同时安全和高级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也逐渐受到关注 [160][164] - 监控和可观测性:近一半团队依赖现有应用性能管理(APM)/日志记录堆栈,ML原生平台(如LangSmith和Weights & Biases)开始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但生态系统仍较分散 [166][167] - 推理优化:NVIDIA的TensorRT和Triton推理服务器占据主导地位,ONNX Runtime和TorchServe是常见的非NVIDIA解决方案 [172][175] - 模型托管:多数团队直接使用OpenAI、Anthropic等提供商的模型主机,AWS Bedrock和Google Vertex AI也有较大市场份额,后期公司更倾向使用超大规模解决方案 [177][180] - 模型评估:没有明确的独立领导者,部分团队使用平台内置的评估功能,新兴的专业框架(如LangSmith和Langfuse)开始受到关注,但仍有部分团队不清楚使用的评估工具 [182][183] - 数据处理和特征工程:经典大数据工具(如Apache Spark和Kafka)占主导地位,Python工具(如Pandas)也有一定使用,专用特征存储的使用率较低 [188][192] - 向量数据库:Elastic和Pinecone是领先的向量数据库,Redis和开源解决方案也在逐渐获得市场份额 [194][196] - 合成数据和数据增强:超半数团队自行构建工具,Scale AI是第三方合成数据平台的领导者,基于编程的框架开始受到关注 [200][202] - 编码辅助:GitHub Copilot使用率近四分之三,Cursor也有较高使用率,低代码或无代码解决方案开始受到关注 [208] - 开发运维和机器学习运维:MLflow是领先的工具,但市场份额仅三分之一,Weights & Biases也有一定份额,市场仍在发展中 [210][213] - 产品和设计:Figma是UI/UX和产品设计的事实上的标准,Miro用于高级协作,部分团队使用低代码或无代码解决方案进行快速原型设计 [215][217] - 内部生产力用例:销售、营销、客户参与、文档和知识检索等领域,团队倾向使用现有工具的嵌入式AI功能,同时也有部分团队使用专业工具或自行开发解决方案 [220][221]
Locafy Partners with Leading U.S. Reputation Platform - Plans to Scale Deployment of “AI-Ready” Search Solu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6-27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Locafy与美国在线声誉和评论管理平台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将为其客户提供业务列表联合服务,其AI搜索技术解决方案具有优势,支持公司深化合作、国际扩张及提供高价值数字营销方案的战略 [1][2][5] 合作协议 - 公司与美国在线声誉和评论管理平台达成战略伙伴关系 [1] - 公司将为合作伙伴客户中的优质细分群体(房地产经纪人、抵押贷款经纪人等专业服务提供商)联合业务列表,初始推广覆盖部分美国客户,为更多行业采用奠定基础,也为合作伙伴引入公司AI搜索和参与工具创造条件 [2]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开发的解决方案具有全自动端到端生产流程,从业务列表内容开始,不仅在多平台联合列表,还生成“AI搜索就绪”的专属着陆页 [3] - 公司在ChatGPT、Gemini和Perplexity等主要平台广泛测试AI搜索就绪性,着陆页常被这些AI平台引为主要来源,证明技术有效 [3] - 公司利用专属AI搜索技术,通过AI就绪着陆页提升高价值关键词在自然搜索中的本地排名 [3] 解决方案优势 - 公司认为其创造了终极基于位置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包括在主要数字平台联合业务列表、在领先AI搜索引擎提高可见性的AI就绪着陆页,以及在本地地图搜索结果中获得高排名的专属技术,符合小企业主建立在线形象需求 [4] - 公司解决方案能让企业在在线和AI搜索中可见,价格实惠、易于部署且见效快,平台可被广泛引用管理合作伙伴使用,具有显著可扩展性 [5]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合作支持公司深化与互补技术提供商关系、国际扩张及提供高价值数字营销解决方案的战略,帮助客户在搜索优先的世界中发展 [5] 公司简介 - Locafy是全球知名的软件即服务(SaaS)技术公司,专注本地搜索引擎营销,2009年成立,使命是革新7000亿美元的SEO行业,通过快速、简单、自动化平台帮助企业和品牌提高搜索引擎相关性和在基于 proximity 的搜索中的可见性 [6]
融资6000万美元后,帷幄科技叶生晅说商业模型才是一切的原点
暗涌Waves· 2025-06-27 15:55
公司概况 - 帷幄科技定位为enterprise AI for business,专注于垂直领域AI落地解决方案 [7] - 成立8年完成6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线性资本等跨国机构 [1][2] - 创始人叶生晅强调商业模型优先于技术理想,认为"赚钱"是企业核心目标 [1][25] 产品战略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工牌(月分析48万小时语音数据)、企业级AI知识库等硬件+软件组合 [8] - 从创立首日即布局硬件,8年积累形成供应链壁垒,开发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5分钟 [11][12] - 认为通用型agent将被淘汰,要求所有BD具备搭建agent能力,强调内容价值高于形式 [1][20] 全球化布局 - C轮融资东南亚资方占比高,因当地缺乏技术驱动型toB公司且估值低于欧美市场 [15][16] - 利用淡马锡等投资方品牌效应快速打开东南亚市场,已在印尼设立办公室 [17][18] - 团队规模200人,采用"全员owner"扁平化管理模式消除信息损耗 [19][21] 行业认知 - 指出AI眼镜和无人驾驶存在商业模型缺陷,认为贴近ROI的领域更易盈利 [26] - 大模型业务类似云服务属重资产模式,相较之下英伟达的芯片生意更具优势 [27] - 壁垒本质在于规模化能力,新能源等系统性变革带来最佳扩张机遇 [28][29] 市场策略 - 利用地缘政治变化创造机会,如关税壁垒下中国车企在美利润率反升30% [30] - 强调toB出海需亲赴当地,短视频/短剧等轻资产模式更适应当前环境 [30] - 认为特朗普政策波动催生商业机会,竞争减少时先行者获利空间更大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