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搜索文档
e签宝创始人金宏洲:聚水潭上市是saas行业回归新实证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03
回顾过去的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轮技术浪潮都会催生一批新公司崛起。潮水退去后,大 多数创业公司逐渐湮没在历史中,而真正发光的金子,终究会闪耀出来。如今进入AI时代,再次迎来 一波创业热潮。金宏洲相信,最终能够穿越周期、成为赢家的,只会是少数。 对创业者来说,当大潮来临时,当然要把握机遇,但更重要的是始终把重心放在用心打磨产品和扎实经 营上,而不是一味地面向投资人、做表面功夫。最终,"剩者为王"。 而对投资者,金宏洲想说:去发现那些真正踏实经营的好公司,下重注,与它们共同成长。时代,从不 会辜负那些慧眼识珠的人。 聚水潭正式在港股上市了!e签宝创始人兼CEO金宏洲认为,聚水潭的表现值得期待,上市首日开盘果 然不负众望——股价大涨24%,市值突破161亿港币,整体表现超出预期。 今年以来,金宏洲在多个场合包括视频号中反复强调:中国的SaaS行业正在回归价值。无论是金蝶还是 北森,这些在港股上市的SaaS龙头企业,今年股价都实现了两倍以上的增长,市场表现非常亮眼。 作为一名SaaS行业的老兵,e签宝也算是这个领域的明星项目。金宏洲经历过2021年之前,投资者挤破 头、托关系都想参与投资的高光时刻;也经历过 ...
光大证券:微盟集团积极推动与抖音合作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22 15:17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与抖音合作主要围绕 1)微盟将可在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Faceu激萌、轻颜等在内抖音集团旗下多个平台,为品 牌商家提供从营销到经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驱动营销业务的收入与利润实现长期稳健增长。2021 年公司广告投放渠道中抖音达到约30亿元的流水规模,预计此次重启会在26年为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带来 可观增长。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微盟集团(02013)SaaS业务经历调整已逐步呈现企稳态势;商家解决方案业务方 面,公司削减代运营TSO、金融等低毛利业务,主动调整广告业务客户结构。考虑和抖音的合作增量, 维持25年收入预测,小幅上修26-27年收入预测至17.9/20.0亿元(较上次预测+3%/+6%),维持"增持"评 级。集团宣布与抖音集团旗下综合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巨量引擎开展业务合作,成为巨量引擎的广告 业务综合代理商,并取得巨量千川服务商牌照。 1)商家解决方案:该行预计25年公司广告毛收入约170亿元,同比略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淘汰低质量 客户,优化客户结构,26年腾讯渠道毛收入具备进一步提升空间,叠加抖音渠道带来的增量,该行预计 26年公司广告毛收入有望突破200亿 ...
纪源资本吴陈尧:坚定看好聚水潭,中国企业服务行业有着被低估的市场潜力
IPO早知道· 2025-10-21 10:21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吴陈尧(右)与聚水潭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骆海东 (左)在上市仪式现场。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水潭")于2025年10月21日正式 以"668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相关收入计算,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 SaaS ERP提供商,占据24.4%的市场份额,超过第二至第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总和。 成立至今,聚水潭已获得纪源资本、红杉中国、元璟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其中, 纪源资本于 2022年投资聚水潭并在本次IPO发行中以基石投资者的身份继续加码,以示对聚水潭以及整个SaaS 行业的看好。 SaaS的池子那么大,为何选择聚水潭? 事实上,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吴陈尧 与 聚水潭的创始人兼CEO骆海东最初相识,是在2016年的一 次行业聚会上,2016年,大家虽然看好SaaS,但是市场普遍还在迷茫阶段:未来中国的SaaS能做 多大?这是所有人都不敢断言的未解难题。当时的美国市场,大部分企业服务公司 ...
Roundtable CEO James Heckman on why most crypto treasury mergers fail — and how Roundtable is different
Yahoo Finance· 2025-10-16 06:05
Roundtable CEO James Heckman says his company’s upcoming merger with fintech firm RYVYL Inc. (NASDAQ: RVYL) marks a turning point for blockchain in media, one that focuses on real operating utility instead of speculative token plays. In a conversation with TheStreet Roundtable host Scott Melker, Heckman discussed Roundtable’s NASDAQ progress, its $75 million merger with RYVYL, and why he believes this deal separates genuine innovation from the wave of crypto treasury companies that have recently tried, an ...
Codeword Accelerates Growth With Wins Across AI, Insurtech, and SaaS
Globenewswire· 2025-10-14 22:00
NEW YORK, Oct. 14, 2025 (GLOBE NEWSWIRE) -- Codeword, a communications and marketing agency, is expanding its enterprise tech footprint with the addition of three new clients: Demandbase, Root Insurance, a subsidiary of Root, Inc.,(NASDAQ: ROOT), and Octave. These new partnerships spanning AI, insurtech, and B2B SaaS signal the agency’s accelerating momentum and proven track record in supporting tech-enabled growth-stage and enterprise brands. The new clients join a wave of several additions since Q2 2025 – ...
聚水潭启动全球发售:2024年盈利后2025年上半年再转亏 老股东高盛上市前浮盈50%离场 发...
新浪财经· 2025-10-14 18:45
上市方案概览 - 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启动全球发售,预计10月21日挂牌,发行价定为30.60港元/股 [1] - 基础发行股数约6817万股,对应发行规模20.9亿港元,上市后市值将达130亿港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发行规模可增至27.6亿港元 [1] - 募集资金净额的55%将用于研发,25%用于销售与营销,10%用于战略投资,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1] - 本次上市采用机制B,香港公开发售比例为10% [1] 上市背景与动机 - 公司历经2023年6月、2024年3月、2024年11月、2025年5月四次递表后,终于在2025年10月启动全球发售 [2] - 上市时间点恰好踩在“2025年底前完成上市”的对赌协议节点上,带有为满足对赌要求而冲刺的紧迫性 [2] 业务发展轨迹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以电商SaaS ERP为核心切入市场,后拓展为集多平台订单管理、库存协同、业财一体化于一体的SaaS协同平台 [3] 基石投资者结构 - 本次IPO累计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1.3亿美元,对应认购股数3306.29万股,占基础发行规模的48.5% [4] - 基石投资者包括蓝湖资本、纪源资本、红杉资本三家老股东,以及汇添富基金、景林、高毅等国内机构和部分海外投资者 [4] - 基石阵容缺少产业投资方及外资长线基金,三家老股东的参与或说明公司未能成功说服更多新投资者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2亿元、7.0亿元、9.1亿元,三年复合增速31.9%,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5.2亿元,同比增速降至24.4% [6]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4.9亿元、0.1亿元,2024年账面扭亏主要依赖约900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贡献,若剔除该因素,2024年除所得税前仍亏损约8000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收益2.7亿元,但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亏损调整影响,整体净亏损0.4亿元 [6] 估值水平评估 - 此次IPO对应市值130亿港元,较2020年C轮融资的60亿元人民币(约65.7亿港元)翻近2倍 [9] - 该市值对应的2024年市盈率高达1175倍,2024年市销率为15.7倍,TTM市销率为14.1倍,均远超港股SaaS公司7.6倍的平均水平 [9] - 港股SaaS龙头金蝶国际2024年市销率为10.3倍,TTM市销率为9.8倍,显著低于公司估值 [9] 老股东动向 - 高盛曾参与公司2020年C轮融资,但未担任本次IPO保荐人,并于2025年5月通过股份回购彻底退出,回购价为原购买价的150%,合计约7560万美元,获得50%浮盈 [10] - 在上市前关键节点,老股东高盛的退出动作放大了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2][10]
B端战场的AI叙事:一场极致的效率和场景争夺战|AI观察系列策划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9:05
AI投资与商业化趋势 - AI领域投资重点转向B端项目,核心考量商业化闭环和变现能力[1] - Token调用量成为衡量AI公司实际采用规模与增长潜力的核心标尺,如同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1] - 大模型调用场景发生显著变化,从离线的打标和娱乐性场景,转向在线任务大幅上升,互联网公司和消费电子企业的大部分交互已开始由大模型取代[1] Token消耗规模与增长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突破30万亿,一年半时间增长超过300倍[2][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较2024下半年大增363%,已超过10万亿Tokens[4] - 大模型企业级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调用量最大的公司是互联网和消费电子企业,其次制造业、传统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调用量也有增长[4] 大模型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大模型市场前三名份额合计超40%,其中阿里通义占比17.7%,字节豆包占比14.1%,DeepSeek占比10.3%[4] - 企业正从追求单一最强模型,转向为特定业务场景寻求最优解,对不同模态、尺寸和落地场景匹配的需求将爆发[4] - 模型供给呈现丰俭由人态势,快速匹配多元化市场需求[5] 行业应用与AI Agent发展 - 中国AI应用以生产力工具为主导,垂类行业的B端需求强劲,AI+工业的政策空间和应用空间较大[5] - 企业基于业务需要和成本考量,更倾向选择适配自身需求的底层大模型,而非一味追求大尺寸和强性能[6] - AI Agent被视为有望替代原有SaaS系统的技术,企业正加大布局,中基宁波集团计划在内部搭建100个有效智能体[5][6][7] 企业选型考量与模型趋势 - 企业在模型侧的选择主要考量五个方面:稳定性、效率、成本、服务响应和易用性[6] - 模型小型化成为未来几年的关键趋势,务实和好用成为B端企业调用大模型的基本原则[6] - 对于需要快速识别的场景使用小模型以降低Token消耗成本,对于深度推理则使用满血版模型[6] SaaS行业变革与商业模式 - SaaS行业长期面临用户付费意愿低、企业盈利难的问题,AI浪潮下有望改善边际,通过帮客户创造新价值来分得更多利润[7] - 钉钉颠覆SaaS商业模式,推行按结果付费,发布十余款AI产品,强调商业结果可交付[9] - AI应用的竞争最终将回到行业认知、模型工程能力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用户只会为效果买单[11] 技术演进与未来挑战 - AI技术从单一的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演进,从Copilot切换到Agent,从纯软件端向软硬件一体摸索[1] - AI Agent在稳定性方面有严格要求,不同企业对智能体的算力部署方式会提出严格要求,能力还需不断迭代[6][10] - 垂类行业应用中,知识库和数据库的沉淀积累将成为AI Agent企业的护城河,从数据到语料的处理是主要挑战,50%至70%的客户指导时间用于处理此关系[8][12]
畅捷通:股东结构优化,获高瓴、高成投资,有助于公司价值发现
财富在线· 2025-09-24 15:33
交易概况 - 高瓴资本和高成资本于9月17日大幅入股及增持畅捷通 导致公司股价当日上涨近20% [1] 估值分析 - 交易价格为7.60港元 与市价基本持平 无显著折价 体现买卖双方对公司价值的共同认可 [2] - 交易前公司市值约25亿港元 现金及银行结存达人民币13.3亿元 [2] - 基于上半年自由现金流约0.8亿元推算 全年可能达到1.6亿元 [2] - 当前估值隐含13亿元现金加7.5倍自由现金流倍数 对转型完毕的SaaS企业不昂贵 提供较高安全边际 [2] 流动性改善 - 交易增加公众持股比例 改善股票流动性 [3] - 流动性不足曾制约价值发现机制 导致价值折价 [3] - 流动性预期改善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 优化估值体系 [3] 股东结构优化 - 引入高瓴资本和高成资本等重要机构投资者 [4] - 控股股东表示将深化与长期价值投资者的联结 拓宽股东基础 [4] - 专业投资者可能推动改善治理结构 提高分红比例或实施股份回购 [4] 投资者背景 - 高成资本为专注企业服务赛道的成长型基金 早在2021年已持股畅捷通 此次大幅加码体现长期发展认可 [5] - 高瓴资本作为中国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 曾布局用友网络 此次入股用友体系内的畅捷通体现对企业服务赛道及用友生态的持续看好 [5] 行业前景 - 中国SaaS行业正进入"开悟之坡"阶段 可能被低估复利成长潜力 [5] - 中国企业数智化需求持续爆发 畅捷通作为细分领域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6]
绚星智慧科技董事长卢睿泽:面对大厂竞争,根本不会怕他们!大厂做不好ToB,因为弯不下腰、吃不了苦
搜狐财经· 2025-09-24 09:22
公司战略转型与定位 - 2025年3月,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云学堂正式更名绚星智慧,宣告向AI科技企业全面转型 [2] - 公司董事长卢睿泽认为,面对大厂竞争无需惧怕,因为企业服务行业是一个“很苦的行业”,大厂习惯于高利润业务,而创业团队更具拼搏精神 [2][14] - 公司坚持“聚焦中大客户”的战略定位,在SaaS行业整体下滑明显的背景下,业绩未出现大幅下滑,表现相对稳健 [3] 业绩与产品进展 - 战略焕新半年后,所有产品均已完成客户验证,团队从产品发布状态进入业务保障状态 [3] - 业绩成长最快的是学习发展和人才发展相关的AI业务,其AI收入成长最快 [6] - 销售AI业务表现超预期,签单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平均周期不到同行的三分之一,能在一周内敲定合作 [6] - 销售AI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基于行业真实数据与场景训练的垂直模型,客户使用越多模型越精准,形成自我优化闭环,带来显著技术门槛和客户黏性 [7] AI业务差异化与竞争优势 - 公司认为企业服务领域真正能解决核心问题的AI应用凤毛麟角,多数产品停留在“有趣却非必需”阶段 [4] - 公司从三年前就开始系统化搭建“智立方AI BOX”平台,坚持三年如一日地将资源全力投入AI基础能力建设,在行业中几乎没有看到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这样做 [4] - AI产品界面简洁但背后算法与数据架构复杂,极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 [7] 未来目标与市场规划 - 公司内部设定目标,计划用两年时间“结束这个赛道的战斗”,关键指标包括达到一定规模的收入、签约客户数达300家以上以及覆盖行业数 [8] - 达到300家以上客户意味着覆盖中国主流行业并获得大量头部客户,这些客户提供高质量业务场景和数据,反哺模型训练,使公司拥有行业最领先的数据源和最具竞争力的AI模型 [8] - 公司对出海态度积极且坚定,首选美国与日本市场,因为中国软件市场极度“内卷”,而出海后同样人工成本创造的价值不同 [9] - 海外业务预计明年3月份真正落地,先做日本和美国市场,会谨慎地与当地大系统集成商合作 [10] - 美国市场氛围积极,企业更愿为有价值的新技术付费;日本市场心态开放但行动保守,IT系统普遍陈旧,错过了移动时代 [11] 行业观点与竞争策略 - 公司董事长认为近期SaaS行业洗牌的核心原因有两个:经济环境下行导致企业端整体采购需求降低,以及部分企业在自身增长不佳时觊觎别人市场搞价格战 [12] - 公司反感低价竞争,认为定价需保证企业活下去,赚钱才是硬道理 [13] - 公司认为企业服务需要帮助企业做落地和数据训练等“苦活”,这些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需要行业经验和基因 [14]
对话绚星董事长卢睿泽:大厂做不好ToB,因为弯不下腰、吃不了苦|财之道
新浪科技· 2025-09-24 08:59
2025年 3 月,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云学堂正式更名绚星智慧科技,宣告向 AI 科技企业全面转型。 这一战略转型的背后,是董事长卢睿泽对行业痛点的洞察与破局决心。彼时,SaaS 行业正深陷整体下 滑与低价内卷的双重困境,众多企业在价格战中损耗元气。他向《财之道》表示,"一些友商靠低价竞 争和云学堂搞了这两年下来,估计快泄气搞不动了,你有多少钱吃得下这么一直亏下去呢?所以这是个 损人不利己的事。" 面对大厂竞争,卢睿泽直言,"根本不会怕他们。"他表示,我们是一个很苦的行业,规模也没有那么 大,这些大厂弄出来一个职业化团队,和我们这些"拿着刀"上去拼命的创业团队PK,根本不会怕他 们,他们除了钱比你多一些以外,其他其实没什么。 一、公司更名半年,业绩、变化与不变 《财之道》:绚星战略焕新已经半年,且刚刚发布了半年报,公司业绩与预期相比如何?更名后最大的 变与不变是什么? 卢睿泽:从业绩的角度,今年SaaS行业整体下滑明显,我们因坚持 "聚焦中大客户" 战略定位,业绩未 大幅下滑,且客户对产品认可度较高,相对来说是稳健的。 变化方面,从3月27日我们宣布战略焕新后,团队从产品发布状态,进入到了业务保障状态,此前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