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

搜索文档
仙琚制药(002332):业绩承压,期待制剂新产品带来增长动能
财通证券· 2025-09-01 16:2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下降12.56% 归母净利3.08亿元同比下降9.26% 其中第二季度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21.72% 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下降12.89% [7] - 业绩承压主要由于原料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行 以及制剂部分产品受集采影响 分业务看制剂业务收入11.27亿元同比下降7.2%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7.30亿元同比下降20% [7] - 制剂业务中呼吸类产品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3% 妇科计生类2.07亿元同比下降11% 麻醉肌松类0.6亿元同比持平 皮肤科1.2亿元同比持平 普药2.3亿元同比下降23% [7] - 原料药业务自营部分收入4.23亿元同比下降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7% [7] - 公司制剂研发进展显著 上半年4个一致性评价产品申报受理 4个新仿制产品获批生产 包括贝前列素钠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 另有黄体酮凝胶和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重新申报或申报受理 [7] - 在研产品包括CZ1S长效阵痛注射剂和奥美克松钠等 预计未来新产品将贡献增长动能 集采边际影响逐季改善 制剂销售趋势向好 [7] - 原料药业务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和深化海外子公司战略协同 以提升销售规模与盈利能力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36亿元 43.68亿元和50.58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5.72亿元 6.60亿元和7.7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6倍 16.1倍和13.7倍 [7] 财务预测与指标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836.1百万元同比下降4.1% 2026年增长13.9%至4367.5百万元 2027年增长15.8%至5057.55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2百万元同比增长43.9% 2026年增长15.4%至660百万元 2027年增长17.7%至776百万元 [6] - 预计2025年EPS为0.58元 2026年为0.67元 2027年为0.78元 [6]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57.5%提升至2025年的58.4% 2026年58.9% 2027年59.2% [8] - 预计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 2026年15.2% 2027年15.4% [8] - 预计ROE从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9.2% 2026年10.2% 2027年11.5% [6] - 预计PE从2024年的24.9倍下降至2025年的18.6倍 2026年16.1倍 2027年13.7倍 [6] - 预计PB维持在1.6-1.7倍水平 [6] - 预计股息收益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7% 2026年3.9% 2027年4.4% [8]
常山药业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6.20% 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5:44
股东户数与筹码集中度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为49537户 较8月20日减少3275户 环比降幅6.20% 连续第3期下降 [2] -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融资余额增加5607.95万元至19.15亿元 增幅3.02% [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发稿时收盘价50.85元 单日上涨0.85% 筹码集中期间累计涨幅5.76% [2] - 期间共8个交易日 其中3次上涨与5次下跌 [2] 半年度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下降13.42% [2] - 净利润-2908.90万元 同比收窄37.98% 基本每股收益-0.0300元 [2]
科伦药业:目前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生产运营 - 公司两条高速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1] - 高速生产线车间成本较以往下降约20% [1] - 生产线实现降本增效 [1]
科伦药业:传统抗生素发酵板块在国内的市场格局和产能格局整体稳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国内抗生素市场格局 - 传统抗生素发酵板块市场格局和产能格局整体稳定 [1] - 国家反内卷和去产能背景下 短期内三大抗生素中间体难以出现规模化新增产能 [1] 印度市场产能变化 - 印度受PLI计划推动 在青霉素板块新增产能 [1] - 中国企业青霉素发酵领域仍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和话语权 [1] 国际竞争态势 - 中国企业正加快向国际市场直接出口 [1] - 中印两国青霉素产业链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1] - 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有望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1]
科伦药业: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14个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公司集采影响 - 第十一轮集采涉及公司约14个产品 大部分为新获批产品 对存量影响较小 [1] - 第十批集采及部分续标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上半年仿制药板块承压 新中标品种尚未形成增量贡献 [1] 仿制药业务表现 - 过去三年仿制药板块营收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1] - 公司作为集采头部供应商 新产品通过集采迅速放量 [1] - 公司持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仿制药单位生产成本逐年下降 [1] 研发战略调整 - 集采环境下竞争激烈且单位产品盈利能力有限 [1] - 公司持续稳定投入仿制药研发管线 重点布局优势品种和管线 [1] - 公司对未来仿制药业务仍抱有较大期待 [1]
科伦药业:目前AI通过虚拟工程师调整实验罐发酵水平的效果已略高于未使用AI时的水平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3
AI技术应用进展 - 公司AI系统在硫氰酸红霉素生产线已全面接入 后续将尽快接入头孢和青霉素产线 [1] - AI调控的发酵罐平均产量超出对照组约3%到5% 相同物料投入下效果显著 [1] - 随着批次增多迭代速度加快 整体发酵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1] 研发效率提升 - AI介入后显著提升酶改造效率和酶的活性 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1] - 公司正逐步将AI应用于研发各项工具 未来期待AI在研发端发挥更大作用 [1] 产能扩展计划 - 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提升AI并扩大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
同和药业(300636.SZ):未来3-5年公司总产能有望达到20亿的规模
格隆汇· 2025-09-01 15:30
公司产品管线进展 - 第二梯队17个新品种在未来3-5年有较大增长空间 [1] - 8个品种处于注册阶段并将陆续贡献营收 [1] 产能规划 - 未来3-5年公司总产能规模预计达到20亿 [1]
收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黄金板块全天强势
第一财经· 2025-09-01 15: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75万亿元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1] - 上证指数报收3875.53点 上涨0.46% 深证成指报收12828.95点 上涨1.05% 创业板指报收2956.37点 上涨2.29%[1][2] - 北证50指数下跌0.36%至1568.63点[2] 行业板块表现 - 贵金属板块领涨8.80% 主力资金净流入11.27亿元[5] - 黄金概念板块上涨4.39% 主力资金净流入25.28亿元 晓程科技涨超13% 多只黄金股涨停[5] - 半导体和电池板块涨幅居前[4] 能源金属板块上涨3.33%[5] - 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 保险板块下跌2.55% 证券板块下跌0.85% 银行板块下跌0.67%[5][6] - 军工板块表现疲弱 军工装备板块下跌0.87% 主力资金净流出32.29亿元[5]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重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寒武纪-U下跌近3% 日内成交额超250亿元[6] - 中际旭创上涨超14% 日内成交额超230亿元[6] - 宁德时代下跌近1% 日内成交额超130亿元[6] - 化学制药板块表现突出 兴齐眼药涨超14% 海辰药业涨超12% 多只个股涨停[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通信板块[7] - 利欧股份获主力净流入18.51亿元 恒宝股份净流入13.82亿元 兆易创新净流入12.13亿元[7] - 主力资金净流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7] - 东方财富遭净流出21.22亿元 比亚迪净流出14.78亿元 中国稀土净流出13.49亿元[7] 机构观点 - 市场震荡向上动力充足 9月波动率可能提升[8] - A股市场经历前期上涨后或将呈现震荡整固特点[8] - 9月市场可能呈现结构性特征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顺周期和防御性板块[8]
同和药业(300636.SZ):上半年新产品增长较快,达到1.95亿元
格隆汇· 2025-09-01 15:23
新产品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产品收入达到1.95亿元 [1] - 高端法规市场贡献1.60亿元 [1] - 新兴市场贡献0.35亿元 [1] 行业发展趋势 - 近三年新产品专利密集到期 [1] - 公司未来增长趋势向好 [1]
京新药业(0020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成本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药品加速放量
东北证券· 2025-09-01 15: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2] 核心观点 - 公司成本结构持续优化,期间费用率下降3.5个百分点至27.8%,销售费用率下降3.5个百分点,通过人员结构优化实现成本控制 [1] - 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京诺宁)医保放量显著,2025年上半年新增覆盖医院900多家,实现销售收入5500多万元 [2] - 公司长期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7/9.46/10.96亿元,同比增长16.2%/14.4%/15.8% [3][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17亿元(-6.2%),归母净利润3.88亿元(-3.5%),扣非净利润3.60亿元(+7.8%) [1] - 毛利率49.6%(-2.0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9.4%(+0.6个百分点) [1] - 成品药毛利率63.8%(-1.3个百分点),原料药毛利率24.5%(-3.0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45.48亿元(+9.38%),归母净利润8.27亿元(+16.19%) [13] 业务板块分析 - 成品药收入11.75亿元(-9.7%),受集采扩围与价格监管影响,但制剂外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1% [2] - 原料药收入4.53亿元(-9.6%),主要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 [2] - 医疗器械收入3.49亿元(+12.0%),保持稳健增长 [2] 研发进展 - 地达西尼胶囊(失眠治疗)2024年底通过医保谈判,2025年上半年新增医院覆盖900多家 [2] - JX11502MA胶囊(精神分裂治疗)完成II期临床,盐酸卡利拉嗪胶囊提交NDA申请 [2] - JX2201胶囊(LP(a)血症治疗)推进I期临床,盐酸考来维仑片(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提交NDA申请 [3] - 康复新肠溶胶囊(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完成II期临床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6/1.10/1.27元 [3][1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7/15倍 [3]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提升至14.12%/14.72%/15.46% [13] - 毛利率预计稳步提升至50.3%/51.0%/51.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