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搜索文档
浙江省首例胃癌加压腹腔气溶胶化疗成功实施! 晚期胃癌腹膜转移患者迎来治疗新曙光
每日商报· 2025-08-16 06:33
胃癌腹膜转移治疗现状 - 胃癌腹膜转移是胃癌晚期常见且严重的转移方式 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有严重影响 [1] - 国内医学技术不断提高 但腹膜转移诊治手段仍存在诸多局限 [1] PIPAC技术突破 - 浙江省肿瘤医院成功实施省内首例加压腹腔气溶胶化疗(PIPAC) 为晚期腹膜转移癌患者提供国际前沿治疗选择 [1][4] - 手术采用腹腔镜引导 仅需两个10毫米切口 治疗过程约1小时 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4] PIPAC技术优势 - 药物以气溶胶形态在高压下均匀覆盖腹腔 浓度比传统方式高 剂量仅为静脉化疗1/10 [4] - 微创低毒 适合体能较弱的晚期患者 可重复治疗(每4-8周一次) 并能通过腹腔镜直观评估效果 [4] - 相比传统全身化疗 避免腹膜屏障阻碍 相比腹腔热灌注化疗 不依赖肿瘤彻底切除且分布更均匀 [4] 临床意义与行业影响 - 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35万 其中10%-40%初诊即出现腹膜转移 [6] - 该技术突破标志着浙江省晚期胃癌治疗进入"精准局部化疗"新时代 [6] - 医院团队经过两年准备 实现省内PIPAC技术零的突破 首例患者转移病灶已得到有效控制 [5][6]
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通路中心成立,血管通路病区投入使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21:22
医院专科建设进展 - 烟台毓璜顶医院正式成立血管通路中心并投入血管通路病区 显著提升本地血液透析患者诊疗便利性 避免患者因血管通路问题远赴外地就医 [1] - 血管通路病区实现专病专收专治专研 已为30余名患者解决通路问题且手术效果良好 [8] 诊疗服务能力 - 医院开展全方位血管通路诊疗项目 包括临时及半永久透析导管置入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AV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AVG)以及高位内瘘等复杂手术 [2] - 多学科协作团队涵盖血管外科 肾内科 内分泌足踝科 血液净化中心及超声科专家 多数手术在DSA/超声实时引导下完成 [2] - 专业处理动静脉瘘狭窄 血栓形成 瘤样扩张 感染 肢体缺血综合征及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等并发症 [2] 行业平台建设 - 医院成为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搭建高水平发展平台 [6] - 成立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通路专科联盟 打破地域壁垒 实现技术协同与经验共享 推动全市诊疗资源普惠均衡 [6] - 通过专家巡诊活动传播先进理念与技术 使患者在家门口享受血管通路评估与维护服务 [6] 门诊服务安排 - 开设血管通路专病门诊 刘国龙周五上午在本部出诊 吴道诩周三在本部 周五在莱山院区出诊 [9]
三星医疗:公司医疗板块目前有38家医院,其中有32家康复医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9:1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医疗板块目前拥有38家医院 包括32家康复医院和1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 - 康复医院重点打造以重症康复为特色的康复连锁医院业务模式[2] - 下属宁波明州医院设有40余个科室 涵盖口腔科 眼科 医学美容科等专科领域[2] 医疗服务范围 - 综合医院明确设立口腔科 眼科 医学美容科等专科医疗服务项目[2] - 公司通过官网详细披露宁波明州医院具体科室设置情况[2] - 康复医院集群与综合医院形成互补业务布局 覆盖重症康复及综合诊疗服务[2]
ST中珠:董事会同意聘任刘会平先生为公司副总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6:1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总裁麻华提名并董事会同意聘任刘会平为公司副总裁 [2] 公司收入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医院收入占比55.6% [2] - 房地产项目收入占比25.33% [2] - 医药行业收入占比8.94% [2] - 医疗器械收入占比4.74% [2] - 中心合作收入占比4.17% [2]
上海:自2026年起,石化等高载能行业、数据中心的纳管门槛降至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新华财经· 2025-08-14 13:18
新华财经北京8月14日电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4日消息,日前,上海市制定并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 案(2026-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介绍,《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是聚焦"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引导激励行 动""实施碳市场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三大行动,提出了16项重点改革任务,包括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分阶段逐 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优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学、稳妥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规范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和 结转机制、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碳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推动企业自主减排、健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管理机 制、不断创新碳普惠激励机制、推动实施大型活动碳中和、建立健全碳市场保障监管体系、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 系、创新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协同机制、大力培育技术服务机构、丰富专业人才市场供给和加强国际与区域合作交 流。 其中,在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方面,《行动方案》提到,合理确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建立健全储备配额调控机 制。建立同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相衔接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试点实施配额总 量控制,为战略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构建优质医疗服务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8-14 06:06
医疗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一窗通办"服务,患者门诊流程从过去的"折返跑"缩短至10分钟内完成缴费、发票打印和检查预约 [1] - 公司通过"三优一满意"专项行动实现"医疗优质、服务优良、流程优化、群众满意"目标,连续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1] - 公司24个项目获2025年镇江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项目,数量居全市医疗机构首位 [3] 医疗技术突破 - 泌尿外科使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实施精准切除手术,实现更小切口、更精准操作,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风险 [2] - 脊柱外科发布全新骨科微创手术方法"UNS下保留黄韧带纤维环手工缝合术",具有创伤小、损伤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 [2] - ECMO团队建立区域协同模式,成功实施高难度院外ECMO置管,突破传统抢救时空限制 [2] 智慧医疗应用 - 内分泌科推出"虚拟病房"模式,实现全院住院患者血糖数据实时监控和远程指导,3天内帮助患者血糖达标 [4] - 数字化转型推动就医服务升级,床旁结算率已超60%,将出院结算窗口"搬到"病区护士站 [4] - 开设"全时空"门诊,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加号挂号、在线咨询、复诊续方等服务 [4] - 上线超声、内镜、CT等项目的智能化预约,实现从缴费到检查的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管理 [4] 患者服务优化 - 消化内科在满床状态下协调安排患者入住联合病区,中医科医生半小时内赶到医院为高烧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5] - 公司正在建设智慧型自走式停车楼,建成后将新增车位700余个,缓解停车难问题 [6] - 通过对院区绿化景观升级美化、增设休闲区域等措施,营造更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 [6] 发展战略 - 公司以创新医疗技术作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突破点,把提升医疗能级作为打造高品质服务的支撑点 [6] - 公司把促进便民惠民作为彰显医院公益性的落脚点,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6]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期正式启用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22:45
医院运营扩张 - 泰康同济医院二期于2025年8月13日正式开业运营 采用"一次建成 分期开放"策略 [1] - 二期区域总建筑面积约5.18万平米 全院最大可使用住院床位数达1200余张 [1] - 一期项目于2020年2月投入使用 医院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1] 医疗设备升级 - 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及联影全新一代高端全芯无极数字化uCT960+320排CT [1] - 配备uMI Panorama28C PET/CT及西门子ARTIS icono biplane双C臂DSA等先进设备 [1] - 新增西门子Symbia intevo6SPECT/CT及高场强联影uMR7903.0T磁共振 [1] 人才与学科建设 - 通过引育结合方式拥有副高以上职称医师近100人 [1] - 已形成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信息科 临床药学)及1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胸外科) [1] - 拥有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及5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含病理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 放射影像科等) [1] 投资与合作模式 - 由泰康保险集团全资投资 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管理 [1] - 医院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建设 为泰康保险集团医疗健康产业布局组成部分 [1]
康宁医院(02120.HK)中期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期减少28% 每10股派1.8元
金融界· 2025-08-13 11:5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下降10.9% [1] - 归属股东净利润3653万元同比下降28% [1] - 基本每股收益0.5元 [1] - 中期股息每10股派发1.8元含税 [1] 运营数据 - 自有医院运营收入6.91亿元同比下降9.8% [1] - 自有医院毛利率24.2%较去年同期27.5%下降3.3个百分点 [1] - 整体毛利1.89亿元同比下降16.3%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9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4% [1] 规模扩张 - 自有医院数量增至33家含1家互联网医院 [1] - 运营床位数增至11818张较2024年末11508张增加310张 [1]
海医一附院对文昌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海南日报· 2025-08-13 09:03
自2023年海医一附院启动对文昌市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以来,这样的"突破"正成为常态——21 位专家跨越市县驻点指导,从临床诊疗到学科建设,从人才培养到信息化升级,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 医疗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海医一附院对文昌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资源"沉"到家 群众有"医"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珂 "在家门口就能做这么复杂的肝肿瘤手术,不用跑海口,太方便了!"近日,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普通 外科病房,刚完成腹腔镜微创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吴先生家属难掩感激之情。这是一场由海南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一附院)专家林师佈现场指导、文昌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医护团队主刀的 高难度手术。 的能力跃升 "帮扶不是'一次性输血',而是要教会'自己造血'。"这是海医一附院帮扶团队常挂在嘴边的话。在 他们看来,提升本地医院的"自主战斗力",关键在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驻点专家们来了第一件事,就是和文昌市人民医院各科室负责人"会诊":哪些学科是薄弱环节?哪 些疾病是本地高发?群众最迫切的医疗需求是什么?基于调研,一份"一科室一方案"的帮扶清单很快成 型——针对文昌地区相关疾病高发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