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

搜索文档
科力远(600478.SH):在开发SOFC阴极用泡沫铜锰合金的同时,也配套开发了阳极材料
格隆汇· 2025-08-19 16:12
公司技术突破 - 子公司常德力元在三维泡沫金属材料领域拥有20余年经验,储备多项核心技术并积累丰富应用经验 [1] - 成功研发泡沫铜锰合金材料,应用于SOFC阴极集流体,其三维结构和物相较传统钙钛矿化合物具有更小热胀系数和高温稳定导电性能 [1] - 实现了SOFC阴极集流体材料突破,推动SOFC行业技术进步 [1] 客户进展 - 已为7家代表性客户送样测试,其中国内标志性客户进入P2-P3验证阶段 [1] - 完成约100KW装堆测试和应用验证,效果良好 [1] - 配套开发阳极材料并供货近万片产品进行测试 [1] 工艺优化 - 针对特殊规格材料开展工艺优化和降成本工作 [1]
【私募调研记录】观富资产调研壹石通
证券之星· 2025-08-19 08:14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自2020年立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 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主要瓶颈在于示范工程的运行数据积累和性能优化 [1] - 公司计划2025年底建成首个示范工程项目并试运行 [1] - 公司在SOFC领域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专利 不存在专利壁垒 且已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不存在卡脖子风险 [1] 成本与商业化规划 - 预计2026年单kW设备成本降至3万元以下 2030年前进一步下降 [1] - SOFC目前尚不具备承接商业化订单的条件 [1] - 公司未来将采取销售设备和销售能源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预计5年内达到GW级量产规模 [1] 产品特性与应用场景 - SOFC具有广泛的燃料适应性和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适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 [1]
【私募调研记录】复胜资产调研壹石通
证券之星· 2025-08-19 08:14
公司SOFC项目进展 - 公司自2020年立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 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主要瓶颈在于示范工程的运行数据积累和性能优化[1] - 计划2025年底建成首个示范工程项目并试运行 预计2026年单kW设备成本降至3万元以下 2030年前进一步下降[1] - 未来采取销售设备和销售能源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预计5年内达到GW级量产规模[1] 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 SOFC具有广泛燃料适应性和较高能量转换效率 适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1] - 公司拥有自主创新核心专利 不存在专利壁垒 且已构建完整产业链 不存在卡脖子风险[1] - 目前尚不具备承接商业化订单的条件[1] 调研机构背景 - 复胜资产为国内首批研究驱动型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纯权益管理规模超过60亿元[2] - 核心投研团队具备16年以上大陆 香港 美国三地投资经验 主要基金经理均有国内顶级公募投资经验[2] - 曾获2019年度三年期金牛私募投资经理 2021年度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等多项行业奖项[2]
【私募调研记录】幻方量化调研壹石通
证券之星· 2025-08-19 08:14
公司调研活动 - 知名私募幻方量化于8月18日对上市公司壹石通进行调研 形式包括分析师会议和电话会议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进展 - 公司于2020年立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 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1] - 当前主要瓶颈在于示范工程的运行数据积累和性能优化 [1] - 计划2025年底建成首个示范工程项目并试运行 [1] 技术成本目标 - 预计2026年单kW设备成本降至3万元以下 [1] - 2030年前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1]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SOFC具有广泛的燃料适应性和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1] - 技术适用于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 [1] 商业化进程 - 目前尚不具备承接商业化订单的条件 [1] - 未来将采用销售设备和销售能源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1] - 预计5年内达到GW级量产规模 [1] 知识产权与产业链状况 - 公司在SOFC领域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专利 不存在专利壁垒 [1] - 已构建完整产业链 不存在卡脖子风险 [1] 调研机构背景 - 幻方量化是一家依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进行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公司 [2] - 创始团队自2008年开始致力于量化对冲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2] - 公司为国内金融衍生品交易与设计的领先者 采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策略 [2] - 团队成员包括量化交易专家 金牛奖获得者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2]
AIDC系列(六)-数据中心供电需求高增,SOFC有望快速发展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8 17:33
技术突破 -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 大幅降低运行温度并推动低成本开发[1][2] - 传统SOFC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800℃ 需使用昂贵的耐高温材料制约广泛应用[1][2] - 新型SOFC技术突破有望大幅加快商业化进程[1] 海外应用进展 - 全球SOFC引领企业Bloom Energy在2025年取得多个数据中心供电项目[3] - 2025年7月Bloom Energy宣布为美国甲骨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部署燃料电池技术 90天内完成现场电力供应[3] - 该技术将支持AI和云计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3] 行业优势特性 - SOFC能量利用率高达80%-90% 不受卡诺循环限制且燃料适用范围广[4][5] - 技术无需依赖高纯度氢气 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4][5] - 数据中心属于新兴耗能大户 用电量较大增速快且节能潜力空间大[4] 国内发展现状 - 国内SOFC技术已从实验室研发迈入工程化示范阶段[6] - 潍柴动力 潮州三环 质子动力等企业推动项目在分布式发电 热电联供 储能等领域落地运行[6] - 可逆系统因能源双向转化效率高及政策驱动成为示范主流[6]
民生证券:数据中心供电需求高增 SOFC有望快速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6:24
行业背景 - 数据中心用电量较大 增速快 节能潜力空间大 属于新兴耗能大户[1][4] - 人工智能兴起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增长 绿色能源需求紧迫[1][4] SOFC技术优势 - 不受卡诺循环限制 无需依赖高纯度氢气 能量利用率高达80%-90% 燃料适用范围广[1][4] - 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 在中高温下直接将化学能高效转化为电能的全固态化学发电装置[2] - 采用固体氧化物陶瓷作为电解质 既传递O²⁻离子又起到分隔空气和燃料的作用[2] 技术突破 - 日本九州大学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 有望推动低成本 低温SOFC开发[1] - 传统SOFC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800℃ 需使用昂贵耐高温材料制约广泛应用[1] 海外应用进展 - Bloom Energy在2025年取得多个SOFC供电项目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电力供应应用取得代表性进展[3] - 2025年7月Bloom Energy宣布为美国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部署燃料电池技术 支持AI和云计算服务需求[3] 国内市场现状 - 国内SOFC技术已从实验室研发迈入工程化示范阶段[5] - 潍柴动力 潮州三环 质子动力等企业推动项目在分布式发电 热电联供 储能等领域落地运行[5] - 可逆系统(SOFC/SOEC)因能源双向转化效率高 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成为示范主流[5] 相关上市公司 - 三环集团(300408 SZ) 潍柴动力(000338 SZ) 佛燃能源(002911 SZ) 深圳燃气(601139 SH) 壹石通(688737 SH)[6] - 雄韬股份(002733 SZ) 顺络电子(002138 SZ) 蜀道装备(300540 SZ) 中自科技(688737 SH)[6]
2025年这6家企业发布电堆新品
势银能链· 2025-08-18 12:03
行业现状 - 燃料电池行业面临高昂制造成本、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及政策补贴退坡压力 导致企业放缓步伐或退出赛道 [2] - 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7131辆 同比减少6.8% 2025年H1销量1967辆 同比减少22.0% 环比减少57.3% [2] 企业技术突破 骥翀氢能 - MH290电堆峰值功率410.9kW(0.637V@2.9A/cm²)刷新行业纪录 额定功率391kW 设计寿命30,000小时 [2] - 目标2025年电堆价格≤800元/kW+氢价≤32元/kg时实现局部商业化 2027年电堆价格≤242元/kW+氢价≤18元/kg时完全商业化 [4] 协氢新能源 - 量产型20kW单堆风冷氢燃料电池 尺寸384x127x507mm 重量19kg 功率密度与能量转换效率行业领先 [5] 神力科技 - Gen4电堆SFC-P5X330KM功率覆盖180kW-400kW 解决大功率石墨板电堆产业化瓶颈 [6] 氢璞创能 - ST280VID电堆高效点功率密度提升45.5% 额定点提升29.4% 最大可扩展功率540kW [7] - ST1D4AII电堆面功率密度1W/cm² 设计寿命10,000小时 功率覆盖400W-2200W [7] 广汽集团 - 140kW电堆功率密度7kW/L 体积缩减30% 重量降低25% [9] 东风汽车 - 400kW电堆低温冷启动-40℃ 整车百公里氢耗降低24.5% 寿命达180万公里 [10] 应用场景 - 企业聚焦氢能高速、港口、矿山、钢铁等易形成产业链闭环的场景 [4]
AIDC系列(六):数据中心供电需求高增,SOFC有望快速发展
民生证券· 2025-08-18 11:1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高效率和长寿命备受关注,但高温运行条件制约其广泛应用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SOFC开发并加速商业化进程 [1] - 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在中高温下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其结构分为电堆和外围BOP辅助单元,电堆为核心部件,外围单元包括空气供给、燃料供给、尾气回收等 [1] - SOFC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过程,通常在650~950℃高温下运行 采用固体氧化物陶瓷(如氧化锆)作为电解质,传递O²⁻离子并分隔空气和燃料 [2] - 海外企业Bloom Energy在2025年取得多个SOFC供电项目,尤其在数据中心领域 2025年7月宣布为美国甲骨文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提供现场电力,90天内完成部署 [2] - SOFC有望解决数据中心用电需求高增长问题 其能量利用率达80%-90%、燃料适用范围广,不受卡诺循环限制且无需依赖高纯度氢气 [3] - 国内SOFC技术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潍柴动力、潮州三环等企业推动项目在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领域落地,可逆系统(SOFC/SOEC)因高效能源转化成为示范主流 [4] 相关公司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包括三环集团、潍柴动力、佛燃能源、深圳燃气、壹石通、雄韬股份、顺络电子、蜀道装备、中自科技等 [4] 技术进展 - 新型SOFC运行温度降至300℃,突破传统700-800℃高温限制 使用低成本材料推动商业化进程 [1] - SOFC在数据中心供电领域应用取得突破 Bloom Energy项目实现90天内快速部署 [2] - 国内企业示范项目涵盖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及储能领域 可逆系统(SOFC/SOEC)技术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4] 市场前景 - 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快速增长,AI和云计算服务推动能源需求 SOFC高能效特性契合绿色能源需求 [3] - SOFC燃料适应性强,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政策驱动下示范项目加速落地 [4]
最前瞻、最深度:SOFC投资机会解读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工商业发电、医院和独立工厂等领域 [1][3] - 核心公司包括Bloom Energy(美国市场龙头)、三环集团(核心供应商)、先导薄膜等 [10][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优势** - SOFC发电效率高,热电联供下最高可达85% [3] - 燃料灵活性高,可使用氢气、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燃料,降低燃料成本 [1][3] - 模块化设计提升安全性,电解质全部为固态 [3] **成本与经济性** - SOFC系统成本中辅助系统占70%,未来通过量产预计可降低30%以上 [1][4] - Bloom Energy单千瓦价格从2020年5,000美元降至2025年3,000美元 [6] - 美国ITC提供30%补贴,使SOFC度电成本与涨价后燃气轮机相当甚至更低 [1][6] **市场需求** - 美国数据中心对分布式发电需求激增,电网建设周期长达3年,SOFC可快速交付(如甲骨文要求90天内交付) [1][7] - 2025年Bloom Energy预计出货0.5GW,美国市场总容量约9GW,市占率70-80%,渗透率9% [1][8] - 2030年整体市场空间预计达千亿级别 [1][8] **应用场景** - 除数据中心外,还应用于工商业发电、医院和独立工厂等领域 [1][9] - 相比燃气轮机和小型核电站(SMR),SOFC具备快速部署、灵活性强和较低度电成本优势 [9]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包括陶瓷粉体和电解质材料,三环集团是核心供应商,电解质隔膜占SOFC系统成本的8% [2][10] - 三环集团预计2027-2028年单年利润可达20亿元 [2][10] **中游** - 主要为电堆重整器 [10] **下游** - SOFC系统为主,Bloom Energy为全球龙头,模块化产品应用于甲骨文、英特尔等公司 [11][12] 国内外市场对比 **海外市场** - 美国、日本、英国商业化程度高,美国从1999年开始扶持SOFC技术 [11] - Bloom Energy当前订单2GW,2025年产能1GW,2026年计划扩至2GW [12] **国内市场** - 仍处示范阶段,如易事通推出120千瓦示范项目 [12] - 政策支持较少,仅广东省有相关扶持政策 [12] 投资建议 - 推荐三环集团:每出货1GW SOFC对其收入贡献约15亿元,净利润5-6亿元 [13] - 推荐先导薄膜:受益于海外产业链带动 [13] - 关注国内弹性较大企业如易事通、佛燃能源、潍柴动力、雄韬股份等 [13] 其他重要信息 - SOFC系统由电堆(占20%)和辅助系统(占70%)构成 [4] - 燃气轮机供给外溢导致涨价幅度超过20%,提升SOFC经济性 [6] - 国内企业如三环集团供给B1公司80%以上的电解质隔膜需求 [10]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 [1] * 涉及公司包括美国的 Bloom Energy [4]、Pro Energy [21]、Blue Energy [18][22] 日本的京瓷 [4]、三菱重工 [4] 欧洲的英国 Sales Power [4]、尤里西研究中心 [4] 以及中国的潍柴动力 [6]、潮州三环 [6] 等 [4][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优势** * SOFC发电效率高达65% 热电联产效率达90% 显著优于传统燃气轮机 [1][2] * 污染物排放极低 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0.1毫克每标方 远低于传统内燃机的30毫克每标方 且基本不产生硫氧化物 [1][2] * 模块化组装优势显著 可缩短交付时间至90天甚至60天 实现快速复制和规模放大 [1][20] * 尾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0%以上 有利于二氧化碳捕集 [11] **商业化应用现状** * 美国、欧洲、日本已实现SOFC商业化应用 全球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每年新增200-300兆瓦以上 [1][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医院、学校及家用热电联产系统 功率范围覆盖千瓦级到兆瓦级 [2][3] * 美国Bloom Energy总装机容量约为1.4GW 其中数据中心装机容量约为300MW [5] * 日本家用热电联产领域出货量已超过50万台 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530万台 [6] * 中国市场目前主要进行小型示范试点 百千瓦级示范项目近两年开始发展 [6][1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温运行导致材料性能恶化的问题已通过科学和工程手段基本解决 固定式发电系统需满足8万小时的技术要求 [7] * 一致性仍是关键挑战 是未来继续优化的重要方向 [7][9] * 燃料来源多样 包括天然气、沼气等 但需通过脱硫处理、预重整、改性催化剂等技术解决燃料杂质问题 [16] **成本与经济性** * 成本与订单规模密切相关 小型几千瓦级系统价格约为每千瓦10万元 兆瓦级订单可降至每千瓦2-3万元 大规模订单甚至可降至每千瓦1-1.5万元 [21] * 系统成本构成中 BOP系统和热模块各占约50% [21] * 维护成本可以降低到总成本的5%以下 甚至达到3% [18] * 经济性受气垫比影响 若大于3则经济性良好 [21] 北美商业化加速得益于天然气价格低而电价高 使得热电比小于3 具备经济推广条件 [22]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全球市场规模目前为几亿美元 到2030年可能增长至几十亿美元 [8] * 预计2027年国际市场年装机容量可达500兆瓦以上 国内市场乐观估计年装机量可达10兆瓦以上 [23] * 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在分布式能源及大规模发电竞争中具有优势 若年装机量超过10MW 成本可降至1.5万元/千瓦 与传统方案竞争 [8] * 北美商业化加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安全性和经济性 美国电力系统故障概率高 数据中心需多重供电保障 SOFC能提供连续运行的电力 [22][24] **国内外差异与出海** * 国内外差异主要受经济性和国情影响 国内天然气价格较高、电价较低 需推行热电联产来实现经济可行性 [10] * 国内产品价格便宜 但整机系统出海缺乏批量应用示范验证 需通过规模提升实现批量生产来推动成本下降 [12] *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显著 有信心将价格降至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以下 预计最快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出海 [13] **政策与补贴** * 日本曾提供一半以上的初投资补贴 但目前基本取消 欧洲目前一般为10%-20%的初投资补贴 美国没有专门补贴政策 中国将SOFC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层面支持其示范应用 [19] 其他重要内容 * SOFC技术路线包括电解质支撑、阳极支撑等多种类型 目前主流是电解质支撑 材料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主 [14][15] * 实验室测试显示SOFC最长寿命可达十几万小时 实际验证中厂家保证寿命为十年以上(8万至9万小时) 日本anyfarm计划装机容量达50兆瓦以上 经过充分实践验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