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料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潍柴动力:SOFC是全球范围内发电效率最高的技术路线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11-17 19:12
证券日报网讯潍柴动力(000338)11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SOFC是全球范围内发 电效率最高的技术路线之一,具备绿色低碳的属性,是数据中心可持续发电的重要解决方案,潍柴依托 传统业务在数据中心的客户资源优势,凭借性能优势已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
韩国石化业呼吁设定务实减排目标
中国化工报· 2025-11-17 10:48
韩国商会指出,相关协会正积极寻求支持措施,包括政府财政援助、打造低碳产品市场以及建设零碳能 源基础设施,以助力行业向低碳转型。 作为回应,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11月7日在声明中宣布,未来三年将提供2973亿韩元的贷 款支持,用于16个碳减排相关的设施投资和研发新项目。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表示:"预计这将带 动总计9630亿韩元的新增民间投资。"该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已通过首轮评选确定9个项目,8月启动 第二轮申报评审后又新增16个入选项目,相关贷款从本月起将由14家主要银行正式发放。新增入选项目 包括S-Oil公司(炼油及相关设施)、HD Hydrogen公司(燃料电池及设施研发)、SK Plug Hyverse公司(储氢 及设施)以及韩华海洋生态科技公司(造船及相关设施)。入选企业可获得最高500亿韩元(约合3520万美 元)的贷款,利率仅为1.3%。 中化新网讯 韩国商会近日表示,包括韩国石油协会(KPA)、韩国化学工业协会(KCIA)在内的8家行业协 会已联合致信韩国政府,担忧气候、能源和环境部当前提出的减排方案可能给石化行业竞争力带来沉重 负担。 根据政府官方政策简报,韩国气候、能源 ...
亿华通跌2.03%,成交额8789.6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75.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7 10: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32.82元/股,成交金额8789.68万元,换手率1.35%,总市值76.0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75.7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453.52万元(买入233.03万元,卖出686.55万元),大单净卖出822.18万元(买入1593.20万元,卖出2415.38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6.18%,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6.52%、20.84%和37.7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主要应用于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 [2] - 公司提供多种功率输出的燃料电池系统型号,包括30kW至120kW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14.73%、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零部件3.0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概念板块包括氢能源、燃料电池、新能源车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7.3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11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0.66%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7万户,较上期增加9.27%,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24.38万股 [3]
高盛:碳经济学会议的关键要点
高盛· 2025-11-16 23:36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指出投资者对能源持谨慎态度,并认为2026年可能出现的油价下跌将是增加能源投资头寸的机会[13] - 核心观点: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增长,尤其在电力领域,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是主要驱动力,美国经济复苏也推波助澜,这一趋势正向欧洲和亚洲蔓延[1][2] 国际能源署预测石油需求可能持续增长20年,天然气成为关键过渡燃料[1][2]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每个新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相当于一个主要城市,预计数据中心每年将增加全球1%-3%的电力需求,其中一半由人工智能驱动[1][8][9] 数据中心与电力需求 - 每个新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相当于一个主要城市的需求,例如葡萄牙宣布建设的新大型数据中心,预计到2030年代初完全投入运营时,其电力需求将占到葡萄牙全国总需求的20%[8] - 数据中心每年可能增加全球1%到3%的电力需求,一半由人工智能驱动,另一半则来自更广泛的数字化进程[1][8][9] 这种增长对电网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许可和生产方面[1][9] - 由于许多新增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带来了间歇性和季节性挑战,需要前所未有的能源储存投资或能够平衡电网系统的发电方式[9] 目前在西方国家,新建燃煤发电厂不可行,因此只能依赖天然气发电技术[9] 燃料电池技术 - 燃料电池技术因低污染、高效能和适用于市中心等优势重新受到关注,尤其是在燃气轮机交付周期长的情况下,燃料电池成为数据中心离网供电的理想选择[1][5] - 预计燃料电池将在后置电表解决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美国和欧洲的数据中心提供离网供电[1][5] 这项技术通过天然气或氢气进行发电,不产生污染物且碳排放更低[5] - Serious Power是全球两家拥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公司之一,通过授权模式运营,已与三德电子、微信、电力公司等合作,有望在未来6-12个月内签订更多交易[1][6] 该公司市值约10亿美元,具备显著成长潜力,且并购可能性存在[7] 大型石油公司战略调整 - 大型石油公司面临重振核心业务(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抓住数据中心等新机遇的双重挑战[1][11] 他们开始创建电子业务,从公用事业模式转向类似液化天然气业务模式,通过风险管理、交易和营销等手段获利[1][11] - 例如道达尔能源公司通过综合电力业务实现了双位数回报[11] 大型石油公司可以成为承担风险的一方,而公用事业则倾向于稳定增长[11] - 资本配置效率是一个重要议题,尽管目前油价并非历史高位,但仍引发关于资本配置方式的重要讨论[11] 政策与区域发展 - 美国通胀减缓法案(IRA)基本保留,继续推动太阳能、风能、碳捕集、绿色氢能和能源储存发展,同时对核能和聚变进行升级[3][12] 美国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尤其是在得克萨斯州[3][12] - 尽管可再生、低碳能源来源在不断增长,但传统碳氢化合物来源也在增加,从碳排放角度来看,远远偏离了巴黎协议目标[10] 保持全球温升低于2摄氏度已经变得不太可能[10] - 需要更多关注碳捕集与储存等技术创新,同时加强气候适应措施[10] 投资机会与市场预期 - 2026年预计能源市场会出现很大波动,美国天然气、电网和燃料电池等结构性增长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13][15][16] - Serious Power在牛市情景下,当前的许可证以及在主要市场签署的新许可证将带来巨大的增长,从一个小众业务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大规模的燃料电池制造业务[14] 熊市情景下,高速增长可能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但其股价仍比峰值低60%到70%[14] - 如果Serious Power市值能回到过去3亿美元水平,这已是目前股价的三倍,是相当令人兴奋的前景[14] 从历史角度来看,即使经历了大涨之后,目前估值仍然合理[14]
高盛:人工智能时代的欧洲能源安全:脆弱性与投资机遇
高盛· 2025-11-16 23:36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指出了具体的投资机会,例如推荐RWE、普睿司曼(Prysmian)以及GSX、E、MCPX等公司的股票篮子 [16][18][19] - 核心观点:全球电力需求正加速增长,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是主要驱动力,这对电力供应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欧洲能源结构存在脆弱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电网现代化、可再生能源、燃气发电及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1][2][7][9]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电力需求加速增长,去年增长4.3%,超过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预计到本十年末美国电力需求年化增长约2.6% [1][2]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空调、数据中心、工业领域和电动汽车,其中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占比显著提升,在欧盟约2%、美国6%,弗吉尼亚州高达近30% [1][2]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相当于日本的全部电力消费 [2] 欧洲能源安全挑战 - 欧洲能源结构近50%依赖进口,LNG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卡塔尔,两者份额总计超过60%,若禁止俄罗斯LNG,对美国依赖度可能达70%至80% [1][4] - 稀土资源高度依赖中国,中国主导稀土开采(92%全球炼化市场份额)和磁铁生产(98%市场份额) [4] - 欧洲已签署《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降低对进口稀土的依赖,并计划加快矿业许可审批 [1][4] 核能供应链风险 - 核能在欧盟能源结构中占比约10%,法国核能比例接近一半,但核燃料循环各环节高度集中 [5] - 约三分之二进入欧盟的天然铀来自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转换过程主要由俄罗斯罗斯原子能公司控制,浓缩阶段也存在类似集中情况 [5] 欧洲电网瓶颈与投资需求 - 欧洲老旧电网是满足AI、电动车等新兴用电需求的重要瓶颈,大部分设备已使用40年,需现代化改造 [6] - 一个典型家庭将燃油车换为电动车并改为电供暖,用电量将增加三倍,需升级变压器及变电站 [6] - 预计未来五年内资本支出计划需增加绿色投资70%,甚至翻倍才能满足要求 [6] 优先发展的能源项目 - 在能源需求增长背景下,应优先发展建设燃气电厂,因其建设周期短于核电(核电需10-15年) [7] - 过去五年单台燃气轮机的资本支出增加了约三倍,主要制造商的燃气轮机订单已排到四五年后 [1][7] - 短期内应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大对天然气的投入 [7] 电气化投资趋势 - 过去十年电气化投资总计约1.5万亿美元,目前投资轨迹略高于2万亿美元,约2.2万亿美元 [1][8] - 若计入备用设施(如燃气电厂、电池)和电网现代化改造,实际需要近3万亿美元投资 [8] AI数据中心对能源的影响 - AI数据中心发展显著推动能源需求,但电网扩容面临挑战,全球最大电网运营商表示未来5年内很难完成工作 [9] - 一些大型开发商因电网问题转向使用更多储能解决方案,如燃料电池 [9][10] 具体投资机会:电力与公用事业 - RWE是一家德国公用事业公司,70%业务为可再生能源,剩余为灵活发电(天然气和电池),预计2025年至2030年间每年收益增长率达15%,交易于14倍2027年预期收益率 [16][17] - SSE等公司已实现高个位数到低双位数的增长,是欧洲少数几个利润增长良好的领域之一 [8] 具体投资机会:数据中心与电网 - 数据中心发展带来投资机会,欧洲近期宣布了1吉瓦的数据中心项目 [18] - 普睿司曼(Prysmian)作为电缆制造商,其低压电缆广泛用于数据中心,并在欧洲电网领域有涉足,受益于市场竞争减少 [18] 具体投资机会:采矿设备与服务 - 采矿设备及服务公司订单周期受资产利用率提高和未来现金流预期推动,推荐GSX、E、MCPX等公司的股票篮子 [19] 具体投资机会:新兴储能技术 - Sirius XM是一家专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小型技术提供商,通过许可协议获利,市值约10亿美元,其燃料电池可在更低温度下运行,成本更低且寿命更长 [20][21]
SOFC行业动态交流
2025-11-16 23:36
行业与公司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行业[1]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行业[6] * 公司包括:美国B1公司、英国Ceres公司、国内三环集团(曹禺三环)[9][11][26][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特点与优势 * SFC具有高工作温度和燃料多样性特点 可使用氢气 甲烷 甲醇和乙醇等多种燃料[2][6] * SFC模块化设计 规模可从几瓦到兆瓦级别 灵活适应不同需求[2] * SFC热电联供整体效率高达80%-90% 单纯发电效率在50%-60%之间[1][2] * SFC运行安静 对数据中心等噪音敏感环境友好[5] * SFC工作温度在550-800摄氏度之间 在特定场景下更具优势[1][6]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燃料有严格要求 只能使用纯度99.99%的氢气 而SFC燃料选择更灵活[6] 应用场景与市场现状 * SFC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发电 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和热电联供[1][2] * 国外市场:日本家庭热电联供系统每年可能有几十万台出货量 美国数据中心采用兆瓦级设备[2][19] * 国内市场:目前以示范项目和军方应用为主 如西藏 新疆等地 商业化程度较低 总体市场规模不大[2][3][19][24] * 家庭用SFC装置数量较多 从数量上看可能占据一半左右 但单台功率较小(1-5千瓦) 数据中心使用兆瓦级设备[4] * 东南亚地区因用电需求高且天然气资源丰富 对SFC产品有一定需求 是适合应用的重要场景[25] 成本与经济效益 * 当前SFC建设成本约为每千瓦1-2万元 预计未来三五年内有望降至1,000元左右[1][5]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成本已从2021年每千瓦8,000元降至2000元 并预计最终降至600元[5] * SFC发电效率一般在50%以上 高于传统燃气机组的40%左右[1][5] * 目前以氢气为燃料时 SFC发电成本约为每度电1.5元(按每公斤氢气25元可发16度电计算) 使用甲烷会更便宜[17] * 电堆占SFC系统总成本约80% 降本关键在于批量生产[1][15]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SFC理论寿命可达4-5万小时 但实际应用中通常仅为5-6千小时[1][14] * 延长寿命需结合储能装置(如锂电池) 并通过工艺提升和控制策略优化[1][14] * 未来SFC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分为应急支撑和使用集流板/集流层作为支撑两种路线 电解质支撑方式预计被淘汰[13] * SFC制造业的关键因素集中在制造工艺上 而非产品设计[31]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开关机容忍度较高 更适合频繁操作的应用场景 而SFC需要持续运行 不适合频繁开关机[7] 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 * 国内SFC领域竞争激烈 曹禺三环在烧结工艺方面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其他公司规模小 多处于实验阶段[3][26][28] * SFC技术本身门槛高 但参与门槛相对较低 关键在于工艺开发[27] * 投资SOC可关注生产设备(如烧结设备) 检测设备(如台湾群益 国内科威尔)和配套服务[3][29] * 小型企业因缺乏大规模订单和资金支持 很难快速提升工艺水平实现批量化生产[3][30]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驱动因素与风险 * 全球SFC市场仍零散且不成熟 依赖前端新能源行业(如风能 光能 电解水制氢)的发展来带动增长[3][19][20] * 美国市场因页岩气资源丰富 存在电力缺口以及政府提供覆盖成本60%左右的大额补贴 对SFC发展有利[1][21] * 国内氢能及SFC产业发展取决于国家规划中的补贴政策 若明年(2026年)有实质性激励措施可能迅速崛起[24] * 国内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面临挑战 需要依赖代理公司和政策补贴 非完全市场化行为[3][22] * 美国本土企业如B1公司已获得大量订单 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15吉瓦装机量 增加了竞争压力[22] 区域市场差异 * 丹麦等新能源布局充分的国家更倾向于采用光伏加电解水制氢 再结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的组合 因其整体成本较低且适合频繁操作[7] * 东南亚国家政府财政状况较差 在商业化初期仍需依赖政府补贴推动供给侧生产[25]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1.85% 科技股显著承压 部分医药股再受追捧
智通财经· 2025-11-14 16:57
隔夜美股科技股遭遇抛售潮且多位美联储官员放鹰,港股今日随外围走低,恒指失守两万七大关,恒科 指数则大跌近3%。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1.85%或500.57点,报26572.46点,全日成交额为2327.88亿港 元;恒生国企指数跌2.09%,报9397.9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82%,报5812.8点。全周来看,恒指累涨 1.26%,国指累涨1.41%,恒科指数累跌0.42%。 浙商国际近期指出,港股市场基本面仍偏弱,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扩大内 需,情绪面短期面临回调压力。当下港股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对于后续走势,即使短 期行情有波折,该行仍不建议悲观。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蓝筹股表现 京东健康(06618)领涨蓝筹。截至收盘,涨6.59%,报68.75港元,成交额12.87亿港元,贡献恒指7.49点。 京东健康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171.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 28.7%;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13.78亿元,同比增长 59.9%;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同比 ...
港股收盘(11.14) | 恒指收跌1.85% 科技股显著承压 部分医药股再受追捧
智通财经网· 2025-11-14 16:55
智通财经APP获悉,隔夜美股科技股遭遇抛售潮且多位美联储官员放鹰,港股今日随外围走低,恒指失 守两万七大关,恒科指数则大跌近3%。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1.85%或500.57点,报26572.46点,全日 成交额为2327.88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2.09%,报9397.9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82%,报5812.8点。 全周来看,恒指累涨1.26%,国指累涨1.41%,恒科指数累跌0.42%。 浙商国际近期指出,港股市场基本面仍偏弱,资金面环境短期回落,政策面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扩大内 需,情绪面短期面临回调压力。当下港股市场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对于后续走势,即使短 期行情有波折,该行仍不建议悲观。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蓝筹股表现 京东健康(06618)领涨蓝筹。截至收盘,涨6.59%,报68.75港元,成交额12.87亿港元,贡献恒指7.49点。 京东健康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171.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 28.7%;经营盈利12.43亿元,同比增加125.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13.78亿元,同比增长 59.9%;非国际 ...
SOFC行业最新进展
2025-11-14 11:4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1] * 纪要涉及的公司通过技术授权(来自Chris)和自主研发,正在推进SOFC发电系统的量产和市场应用[1][10] **核心技术:金属支撑SOFC的优势与进展** * 金属支撑SOFC将运行温度降至600-650摄氏度,材料选择更广、成本更低,并采用实密封技术,启停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适合频繁启停场景[1][2][5] * 相比阳极支撑(启停超10小时)和电解质支撑(运行温度800-900摄氏度),金属支撑在启停速度和低温运行方面优势明显[2][4][5] * 公司于2025年获得Chris在电堆设计和电池片制造方面的技术授权,可独立生产电堆,摆脱依赖[1][10][11] * 公司自主生产电池片,连接体等部件通过外部采购加工(冲压、蚀刻为主)[8] * SOFC各家的阴极、阳极、电解质材料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配比和工艺[9] **产品规划、成本与市场策略** * 公司产品未来以销售整套SOFC系统为主,而非仅销售电堆,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1][22] * 当前B1型号SOFC设备每千瓦成本约为2-3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计划通过批量生产和自主生产电堆,将兆瓦级设备成本降至每千瓦1万元人民币以下,长期目标在2030年降至每千瓦900美元(约6000元人民币)[1][21][23] * 降本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效应,批量生产可显著降低目前高昂的加工费用[23] * 单机产品基本定位100千瓦,通过并联满足更大功率需求(如10兆瓦需100台)[13] * 公司计划2026年底完成中试线建设,2027年实现小几十兆瓦级别年产量[1][15] **应用场景与竞争优势** * SOFC主要应用方向为数据中心和热电联供(如欧洲家庭用电供暖),因启动慢不适合车用[3][38] * 在数据中心等场景,SOFC建设成本高于燃气轮机,但发电效率可达60%,几乎是燃气轮机(30%-40%)的两倍,度电成本更具竞争力[3][36]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配套系统(占系统成本60%)的长期经验和技术迭代,而电堆成本占40%[1][12][17][26] * 相比专注于电堆销售的竞争对手(如台达、抖山),公司在整体解决方案上具有领先优势[17][27] * 行业领导者BE占据SOFC市场75%份额,其余由Fuel Cell、Solid Power等公司占据[28] **市场拓展与挑战** * 进入北美市场的主要挑战是产品认证(如欧洲或美国认证),而非贸易摩擦,关键在产品稳定性和认证能力[3][32] * 公司北美市场团队刚成立,尚未深入对接具体客户,预计2026年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市场拓展[3][16] * 东南亚地区未来可能有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潜在订单来自计划在东南亚建设数据中心的国内公司[31] * 产品寿命方面,行业目标2030年前达到5-6万小时(约5-6年),公司当前目标是未来几年实现3万小时(约3年以上)使用寿命[14][25] * 产能扩展至1GW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若市场认可,增加产线约需一年时间[35]
潍柴动力现跌近5% 公司近期与CeresPower达成合作 花旗维持“中性”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1-14 11:14
股价表现与市场消息 - 潍柴动力股价下跌4.32%至19.05港元,成交额为2.23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与公司和参股公司CeresPower签订制造许可协议的消息相关 [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与CeresPower签订协议,拟建立应用于AI数据中心、商业楼宇等固定式发电市场的电池和电堆生产线 [1] - 该协议属于公司日常及一般业务行为,未达到披露标准 [1] 机构观点与预测 - 花旗报告认为,若公布与CeresPower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上的战略合作细节,将显著提升公司估值及长期盈利预期 [1] - 花旗维持公司"中性"评级,目标价由16.3港元上调至21.3港元 [1] - 花旗将公司2025至2027财年大缸径发动机销量预估分别调升至1.2万、1.5万及1.8万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