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voltaic

搜索文档
14万光伏从业人员撤出阵地:哪家在减员,哪家又在扩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21:55
光伏行业人员规模变动 - 2024年109家A股光伏公司在职员工总数降至63.87万人,较2023年的78.26万人减少14.39万人,减员比例达18.4% [1] - 头部企业减员显著:隆基绿能减员37,213人,晶科能源减员23,566人,天合光能减员13,056人,晶澳科技减员12,969人 [5] - 逆变器企业逆势扩招:阳光电源新增3,608人,德业股份新增2,110人,艾罗能源新增763人 [6] 光伏行业业绩波动 - 2023年行业营收达1.65万亿元,净利润1,470.95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营收降至1.38万亿元,净利润亏损0.06亿元,主因产业链价格下跌导致部分企业亏损 [4] - 辅材及设备企业表现较好:逆变器、胶膜、玻璃等细分领域企业2024年整体盈利 [6] 行业供需与经营压力 - 2022-2023年从业人员从61.77万人增至78.26万人,对应行业高增长期 [2] - 2024年价格战导致主材环节跌破成本线,企业面临订单流失、融资困难、项目延期等问题 [3] - 行业从高薪扩张转向降本增效,头部一体化企业成为减员主力 [4][5] 企业分化现象 - 光伏设备公司北方华创2024年扩招4,344人,反映设备端需求韧性 [6] - 逆变器企业人员普遍增长,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扩招与盈利表现正相关 [6] - 一体化组件厂商与辅材/设备企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人员策略 [5][6]
14万光伏从业人员撤出阵地:哪家在减员 哪家又在扩人?
快讯· 2025-05-08 20:29
光伏行业人员变动 - 2024年109家A股光伏公司在职员工总人数为63 87万人 较2023年的78 26万人减少14 39万人 减员幅度显著 [1] - 行业从高速增长期进入调整期 供需错配压力下公司普遍采取降本增效策略 减员成为主要手段 [1] 行业周期与就业趋势 - 此前行业高增长阶段伴随高薪水 高奖金 高红利现象 吸引大量求职者进入 [1] - 当前热潮退去 人员规模收缩反映出行业从扩张转向理性发展阶段 [1] 公司策略分化 - 部分公司实施"瘦身"模式 通过减员优化运营效率 [1] - 未提及具体公司扩员数据 但整体行业呈现净流出态势 [1]
5月8日午间收评:创业板指半日涨1.74%,军工、鸿蒙概念股集体走强
快讯· 2025-05-08 11:37
市场表现 - 市场早间低开高走,创业板指盘中涨近2%,午间收盘沪指涨0.38%,深成指涨1.03%,创业板涨1.74% [1] - 沪深京三市超3800股飘红,上午半天成交8272亿 [1] - 两市共3686只个股上涨,1247只个股下跌 [3] 领涨板块及个股 - 军工板块延续强势,金通灵、华伍股份、航天长峰、成飞集成等十余股涨停 [1] - 鸿蒙概念股表现活跃,网达软件、东方中科、东华软件等涨停 [1] - 光伏板块集体反弹,高测股份、星帅尔、汉钟精机涨停 [1] - 算力硬件方向走强,沃尔核材涨停,新易盛涨超10% [1] - 军工、光伏、鸿蒙、AI应用等板块领涨 [2] 下跌板块及个股 - PEEK材料概念调整,中欣氟材跌停 [1] - PEEK材料、农业、化工、航运港口等板块下跌 [2] - 两市5只个股跌停 [3] 市场情绪 - 85只个股涨停,16只股票炸板,炸板率21% [3]
起底光伏抢装背后:暗流汹涌的花样毁约潮
36氪· 2025-05-04 16:33
光伏行业毁约潮 - 光伏行业近期出现多种毁约形式,包括组件厂商坐地起价导致安装方暂停项目,以及业主方主动协商解除合同[1] - 港能(镇雄)新能源300MW分布式光伏EPC项目因国家政策调整废标,中标单价原为2.5元/W,双方协商终止合作[2][5] - 政策变动是毁约核心推手,分布式光伏新政影响项目收益测算,业主方主动提出废标[5][10] 光伏装机数据变化 - 中国电建2025年1-2月新签太阳能发电项目195个,合同金额371.12亿元,同比减少17.78%[6] - 同期风电项目新签231个,合同金额418.3亿元,同比增长165.7%,首次反超光伏[6] 组件价格波动与市场乱象 - 2025年3月组件价格从0.7元/W跳涨至0.8元/W,部分厂商要求加价5-7分才发货,N型组件现货达0.9元/W[7][8] - 厂商以硅料涨价、产能紧张为由多次调价,存在签订合同后强制加价或拒绝发货的违约行为[8][9] - 贸易商控诉厂商通过低价锁定订单后二次议价,导致多个项目陷入停滞[9] 政策驱动因素 - 分布式光伏新政设定并网截止时间(4月30日/5月31日),刺激抢装潮并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10] - 2023年以来全国超10省400县出现分布式光伏接网红区,河南、青海等地出现午间限电停发现象[12] - 政策调整源于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未来行业将进入波浪式发展周期[13][1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调整导致短期冲击,但长期仍看好光伏发展前景[14] - 行业从稳定增长转向震荡发展模式,需适应政策与市场波动[13]
TCL科技去年赚15亿,显示营收首破千亿,光伏仍处调整期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9:0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 [1] 显示业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显示板块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1][2] - 显示业务净利润62.3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 [1][2] - 2025年一季度显示业务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329% [2] - 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55吋、65吋、75吋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 [2] - 中尺寸市场受益于AI PC、电竞显示器、智能驾驶等应用,LTPS技术渗透率提升 [2] - 小尺寸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升至全球第四,LTPO低功耗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 [3] 显示技术研发与布局 - 2024年显示业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印刷OLED医疗显示器项目已量产 [3]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工厂的收购,预计二季度起并表 [3] - 行业加大对Mini LED、Micro LED和印刷OLED的投入 [3] 光伏业务表现 - 2024年光伏业务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52%,归母净利润亏损98.2亿元 [1][4] - 光伏硅片板块出货量增长但单价大幅下降,毛利率由正转负 [5] - 组件出货量约8.3GW,同比下降,正调整产品线以适应N型、BC等新技术趋势 [5] - 2025年一季度光伏业务环比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回升 [5] 光伏行业调整与战略 - 行业价格一度跌破现金成本,处于普遍亏损状态 [4] - 公司优化组织流程,推进业务变革,强化大尺寸硅片优势 [5] - 与沙特PIF旗下企业合作规划海外晶体硅片工厂,布局全球化战略 [6] - 行业竞争重心转向技术、成本与效率的全面竞争 [5]
ROHM's Latest 2kV SiC MOSFETs Integrated into Semikron Danfoss' Module for SMA's Large-Scale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Globenewswire· 2025-04-29 05:00
文章核心观点 SMA采用Semikron Danfoss搭载ROHM最新2kV SiC MOSFETs的模块用于其新的大规模功率转换解决方案,三方合作展示了创新技术无缝集成对未来能源项目的重要性 合作信息 - SMA采用Semikron Danfoss搭载ROHM最新2kV SiC MOSFETs的模块用于“Sunny Central FLEX”平台 [1] - Semikron Danfoss与ROHM合作超十年,近期也合作引入硅IGBT [3] 产品特点 - ROHM的2kV SiC MOSFETs支持1500V DC链路的高效转换器拓扑,满足高可靠性标准,能承受宇宙辐射,其结构结合片上栅极电阻简化了器件并联和高功率模块设计,已量产 [2] - Semikron Danfoss的SEMITRANS 20为1500VDC应用提供简单高效解决方案,适用于太阳能和储能逆变器,也有利于新兴应用 [4] 公司介绍 SMA - 全球光伏和储能系统技术领先专家,产品涵盖高效光伏和电池逆变器、系统解决方案、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及充电解决方案等 [5] - 过去20年全球安装的SMA逆变器总输出约144GW,帮助减少超6400万吨CO2排放,其技术受超1600项专利和实用新型保护,母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6] Semikron Danfoss - 全球功率电子技术领导者,提供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等产品,助力高效可持续能源使用和减少全球CO2排放 [7] - 2022年由SEMIKRON和Danfoss Silicon Power合并而成的家族企业,全球28个地点有超3500名员工,在多国设有生产基地,有超90年功率模块封装等经验 [8] ROHM - 1958年成立的领先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制造商,通过全球销售和开发网络供应IC、分立器件和电子元件,在模拟和功率市场有优势,能提供系统优化解决方案 [9]
芯能科技(603105) -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4 20:51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12月光伏电站总装机911.49兆瓦,发电量89,617.81万千瓦时[3] - 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总装机911.49兆瓦,累计发电量408,856.06万千瓦时[6] 地区数据 - 2024年浙江装机721.35兆瓦,发电73,043.83万千瓦时,自发自用79.47%[3] - 2024年江苏装机92.89兆瓦,发电8,278.50万千瓦时,自发自用84.56%[3] 运营模式 - 公司自持电站多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8]
华为AI最新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3 22:57
华为AI生态发展 - 中国每天有3亿用户使用AI生成内容,相当于每5个网民中有1人参与AI创作,日均消耗十万亿个"文字单位" [1] - 华为宣布进入"AI智能体元年",通过"鲲鹏+昇腾"计算战略构建算力底座,已为6000家企业提供从超级算力中心到AI芯片及开发工具的全套解决方案 [1] - 昇腾AI芯片性能显著提升:与科大讯飞合作的集群推理方案单卡吞吐量从60TPS跃升至320TPS,Atlas 800A3超节点性能提升5-10倍,采购成本较英伟达A100低30% [1] 投资主线分析 硬件层 - 重点关注昇腾芯片代工(中芯国际)、AI服务器(拓维信息)、高速连接器(立讯精密)等企业 [2] 软件层 - 大模型一体机集成商(云鼎科技)、异构计算调度系统开发商存在机会 [2] 应用层 - 智慧城市(数字政通)、工业质检(中控技术)等垂直场景服务商值得关注 [3] 德国绿色能源政策影响 - 德国通过5000亿欧元(约3.8万亿人民币)环保投资计划,其中1000亿欧元直接投向光伏和储能产业 [4] - 2024年德国光伏新增装机17GW(相当于1.7个三峡电站),储能装机量欧洲第一,政策推动中国企业出口进入"政策牛市" [4]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厂商加速布局,有企业包下整条远洋货轮运输光伏板 [4]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机遇 - 光伏组件:欧洲库存见底后价格反弹20%,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企业德国订单排至2026年 [5] - 储能系统:比亚迪拿下北威州200MWh项目,毛利率较国内高15个百分点 [5] - 绿氢设备:明阳智能与蒂森克虏伯签署1.2GW电解槽协议,单瓦价格为国内3倍 [5] - 高盛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对德出口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45% [5] 行业趋势展望 - 华为AI全民化与德国绿色能源政策正在重构全球财富版图,形成科技与能源双重革命的投资机遇 [6] - 摩根士丹利预测华为AI生态链企业未来三年平均营收增速达35%-50% [4]
隆基绿能李振国:以自主创新和中国原创技术引领光伏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2-28 13: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光伏产业需以自主创新能力和中国原创技术为根基,持续引领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行业发展情况 - 中国光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与原创技术发展,推动多个产业链环节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重要支撑 [1] 行业呼吁 - 光伏产业未来是关于创新、责任与格局的马拉松,要以中国原创技术为依托,通过良性竞争维护中国光伏企业国际形象与声誉,呼吁全行业以中国原创技术为矛、自主创新为盾,在关键领域打破技术壁垒,让中国光伏从“制造高地”迈向“创新高地” [1] 行业行动 -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动光储产业自主创新和原创技术发展的倡议书》,旨在携手各方为光伏自主创新和中国原创技术发展贡献力量,以创新铸就产业辉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