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re Capital

搜索文档
武汉创投新政:最高容亏100%,每年10%新增资金可承接基金退出项目
FOFWEEKLY· 2025-06-13 18:32
武汉市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核心目标 - 到2027年设立50家以上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1] - 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 [1] - 培育500家以上"金种子""银种子"企业 [1] 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政策 - 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出资比例提高至50%以上 [1] - 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 [1] - 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80%、60%的亏损 [1] - 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1] 考核与容错机制 - 对国资创投机构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 不考核单只基金或项目盈亏 [1] - 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容错机制 因不可抗力未达预期可免责 [1] 创新性退出机制 - 政府投资基金每年可用不超过10%新增投资承接种子/天使基金退出项目 [2] - 承接投资适用种子/天使基金容错免责政策 [2] 其他活动信息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3]
MDB Capital (MDBH)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6-13 17:37
财务数据 - MDB在2024年12月31日的净流动资产为2830万美元,而在2025年3月31日降至2600万美元[28] - MDB的“大想法”投资在2024年12月31日的总额为649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降至4110万美元[28] - MDB的总现金和证券在2024年12月31日为932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降至6710万美元[28] - MDB的市场价值在2024年12月31日为627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降至6130万美元[28] - MDB的企业价值在2024年12月31日为-305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降至-580万美元[28] 用户数据 - MDB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111个MDB Direct账户,增长率为26%[27] 筹资与投资 - MDB在2025年完成了HeartBeam, Inc.的公开股票发行,获得约1150万美元的总收入[26] - MDB计划在未来12-18个月内为生物技术公司筹集2000万美元的资金,并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24] 其他信息 - MDB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投资者社区服务团队,增加了分析师团队和后勤支持团队[25] - MDB的“重大想法”公司自1997年以来的IPO或公开发行成功率为100%[36]
Innventure (INV)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3 04:1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冷却、回收技术等 [15][11] - **公司**:InVenture Inc.(股票代码 INV)、PureCycle、Aeroflex、Excelsius、Refinitiv、Roper Technology、Berkshire、NVIDIA 等 [1][10][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InVenture 公司运营模式 - **核心观点**:InVenture 是一家运营公司,采用企业集团模式,与跨国公司战略协作,创立、资助、拥有和运营全新全资公司 [3] - **论据**:与跨国公司合作聚焦其发明或采用的、非核心业务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对终端客户有高经济价值;采用闭环模型评估技术,包括技术独特性、充分开发、基于跨国公司经验和跨国公司催化早期采用等四个核心方面 [4][5][6] 已推出公司情况 - **核心观点**:已在平台上推出四家公司,该模式能降低风险、增加成功可能性,吸引不同类型投资者 [10][7][12] - **论据**:PureCycle 和 Aeroflex 来自与宝洁的合作,Excelsius 来自诺基亚旗下贝尔实验室,Refinitiv 技术来自芬兰实验室 VTT,合作方为陶氏化学;跳过 3000 - 5000 万美元资本支出和 3 - 5 年开发时间,以接近 B 轮阶段推出公司;受机构投资者和零售或机会主义投资者青睐 [10][11][12] Excelsius 公司情况 - **核心观点**:Excelsius 是 InVenture 业务的催化剂,解决数据中心芯片冷却关键问题,具有显著优势和市场需求 [15][16] - **论据**:数据中心和生成式 AI 发展带来芯片冷却基础设施需求,现有单阶段水冷存在问题,行业需转向两阶段冷却;Excelsius 使用介电流体,能捕获更多热量,且利用现有液体冷却基础设施,有成本优势;市场上提供两阶段冷却的公司少,采用该技术可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成本、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机架密度 [16][17][18][20][21][22] InVenture 公司市场策略 - **核心观点**:通过将市场分为四个不同领域进行销售和服务,以抓住技术采用浪潮 [25] - **论据**:与大型 OEM 制造商、大型合同制造商、托管服务提供商和 AI 即服务领域合作,针对不同集成商和合同制造商提供服务,产品设计便于数据中心人员操作 [25][26][27][28] 公司资本分配和发展规划 - **核心观点**:采取纪律性资本分配方法,优先从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提供资金,目标是每年推出约一家公司 [32][34] - **论据**:评估公司从种子阶段到产生现金流的资本需求和时间线,根据闭环模型确定资本纪律;根据跨国公司合作数量和技术评估情况确定推出公司节奏,更注重符合模型而非特定节奏 [32][34][35] 公司资本和现金需求 - **核心观点**:公司运营模式旨在实现永续经营,需在达到该状态前筹集资本,有能力通过多种机制融资 [40] - **论据**:上市时获得约 1.5 亿美元融资,后续有额外融资,可在运营公司层面筹集资本;有纪律性资本市场策略,建立了强大资本市场团队 [40][41][44] 产品开发路线图 - **核心观点**:Excelsius 技术在市场上领先,注重研发、供应链和客户服务,产品路线图具有迭代性和适应性 [46][47][49] - **论据**:技术在每千瓦计算功率冷却方面测试领先,通过蒸发过程高效收集和释放热能;关注未来技术发展、供应链多元化和不同层级客户服务;根据行业变化和合作方需求设计产品 [46][47][49] 公司对投资者的价值主张 - **核心观点**:为投资者提供更好风险调整基础的早期风险投资机会,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53] - **论据**:Excelsius 有显著增长顺风,未来将继续通过闭环模型与跨国公司合作推出高增长、颠覆性技术公司 [53][5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InVenture 与大型 OEM 制造商达成合作,但因对方新产品即将推出未公布具体名称 [25] - InVenture 曾投资约 1000 万美元到 PureCycle 业务,2021 年该公司以 12 亿美元估值上市,目前市值约 20 亿美元 [23] - 公司认识到资本市场并非自动配合,建立强大资本市场团队以解决资本问题 [43]
吴世春:我一年看5000个项目,进入详细流程1000个
创业家· 2025-06-11 17:25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i黑马 吴世春 梅花创投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早期创投,确实是比较难。 所以,如果以10年来看的话,我们肯定看过 40000-50000个 项目。 我一直相信: 所谓的收益,都是跟伴随着困难和高风险来的。 你能克服多少困难,你就能获得多少收益; 你能化解多大风险,你就能得到多少酬劳。 所以,早期投资肯定有它的难点,但是我相信, 只有极少数优秀机构能够坚守在早期。 现在一个企业从早期开始发展,要上 A 股、上科创板,大概需要 12-15 年。 所以,现在早期的钱,很多时候是支持不了这么长时间。 但我们也有一些新的办法,来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一直坚守在早期投资领域,而且还能够就持续投资项目,说明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我们一年大概要看 5000 个 项目,最后能够进入详细流程的大概是 1 000 个 项目,能 够上会的大概是 200 个项目,最后能过会的大概是 60 个项目。 目前,我们管理着有好几个城市的钱, 基金规模超100亿。 此前,我们投资、陪跑的企业已有 600多家 ,并陪伴 13家企业 完成了上市。 今年,我们至少还要 投五十家企业 ...
Investment in Frontier Technology Increases Year Over Year; Silicon Valley Bank Releases New Report
Prnewswire· 2025-06-10 21:30
行业趋势 - 前沿科技领域风险投资同比增长47% 主要受AI算力需求 国防科技创新及工业自动化推动 [1] - 硬件相关VC募资占比达三分之一 创十年新高 较2021年20%显著提升 [4] - 国防与航空航天领域VC投资2024年超40亿美元 预计2025年将达120亿美元 [4] 细分领域动态 - 前沿科技包含五大子领域:计算基础设施 航空航天与国防 工业自动化 移动技术及沉浸式技术 [2] - 工业机器人与生成式AI融合加速 成为VC预算重点投入方向 [4] - 超50%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在过去两年完成融资 [4] 资金格局变化 - 国防科技VC投资自2019年起持续超过DARPA年度预算 [4] - SVB通过专有数据发布《2025前沿科技未来报告》 涵盖募资格局与增长领域分析 [2] - 硬件导向基金募资占比达十年峰值 反映资本对实体科技基础设施的加码 [4]
2025投资人真心话:这活,真不好干
36氪· 2025-06-10 17:34
行业现状与格局 -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历经25年发展 注册机构数量曾达3万家 目前存活机构可能仅100家左右 [1][3] - 现存机构按规模可分为五类:微型(5-9人/0-2亿)、小型(10-15人/2-5亿)、中型(15-30人/5-30亿)、中大(30-50人/30亿+)、大型(80人+/100亿+) 其中2010年前成立的机构占据规模优势 [5] - 民营GP主要集中于小微规模区间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纯民营GP凤毛麟角 十亿规模以上单只基金主要由混合所有制和国资GP主导 [5] 投资策略与阶段特征 - 民营小微GP核心投资领域集中在种子/天使/A轮前阶段 需承担高强度主动搜寻、快速决策等苦活累活 [6] - 早小类项目估值区间为3000万-1.2亿 首轮估值过高易导致后续融资困境 高估值项目若现金流断裂将陷入"两头堵"窘境 [7] - 国资机构主导B轮后投资 其决策更关注一二级市场估值对比及利润指标 与美元基金估值逻辑存在本质差异 [8] 资金结构与募投矛盾 - 市场呈现"跟投机构资金过剩 vs 领投机构募资困难"现象 国资/混合所有制GP凭借LP资源优势占据主导 [10] - 地方国资成为主要出资方 资金具有强烈地域属性 迫使GP开展返投/招投等非纯粹投资业务 [15] - 科创贷与科创投资存在本质区别:前者适合成长期企业(估值2-3亿+/有利润) 后者是早期企业唯一融资渠道 [12] 退出机制与行业痛点 - IPO仍是股权投资核心退出路径 缺乏流动性将导致社会资本撤离 进而影响科技创新速度 [14] - 并购市场交易估值70%集中在5000万-1.5亿区间 过高估值将丧失并购可能性 [8] - 明股实债操作频发 国资基金到期回购诉讼导致创业者失信 形成恶性循环 [14] 生存策略与发展建议 - GP需聚焦长期赛道建立能力圈 深度绑定产业Key Person及上市公司资源 [18] - 选择产业高地作为根据地 实现区域深耕与地方政府协同 [19] - 避开短期热门赛道 布局消费等长周期领域 构建完整产业链资源网络 [20] - 轻资产类科创项目地域集中度显著 中国软件创业最佳城市不超过5个 [16]
一级市场投资人信心严重不足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7 16:53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贝创投圈 ,作者小贝Edwin 小贝创投圈 . 由资深PE、VC、投行人士发起,通过搭建国内一流创投圈子,培养新一代创投人才的有温度的组织。 近期和一级市场投资的伙伴交流,普遍的反馈是在躺平,特别是市场化的 VC/PE基金。 原因不难理解,甚至问题也是过往十年慢慢积累的,可以说,整个创投行业就在大幅洗牌和重 新梳理阶段。 原因之一,投资人信心严重不足了。 无论是产业方、还是高净值老板和个人,对待长期投资这件事上都几乎到了信心最低点。 国际关系在持续的发酵、国内的内卷趋势在加剧,对微观商业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老 板们还是老百姓都切身感受到了,当年任正非说的 "让寒意传导给每个人",如今真的实现了。 前几天在给一个大金主家办推荐一个资产,家办负责人的原话是: "除非这个资产打一折,让 老板能捡漏,不然老板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我和家办老大哥调侃到,起码这位老板还是有意愿的,已经强过 9 0%的老板。很多老板压根真 就躺平了,不然发过去连个声响都没。 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在当下,绝对部分个人和企业的长期投资意愿都很弱,这对一级市场在短 期内是极大的弱行情。 原因之二,高收益的资产变得很少。 ...
创投月报 | 毅达资本:再设10亿数字赋能产业基金 领投国产智造企业衡封新材
新浪证券· 2025-06-06 11:09
私募股权市场概况 - 2025年5月境内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2家,环比骤降83.3%,同比减少60%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39只,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18.7% [1] - 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发生428起融资事件,同比减少13.6%,环比减少18.0%,披露总融资额约182.33亿元,同比持平,较2025年3月缩水21.5% [1] - 平均单笔融资额约4290.04万元,创近五个月最低点 [1] 毅达资本动态 - 毅达资本管理资本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阶段覆盖天使期至成熟期,领域包括清洁技术、健康产业、新材料等 [2] - 2025年前5个月新登记备案3只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21.20亿元,包括马鞍山慈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10亿元)、南京毅达汇海股权投资基金等 [2][3] - 马鞍山慈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聚焦生命健康产业,最大LP马鞍山市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9.9% [2] - 马鞍山市数字赋能产业基金(10亿元)投资人工智能、数据要素领域,马鞍山数字未来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9.9% [3] 投资活动分析 - 2025年5月毅达资本公开披露5起股权投资事件,环比持平,同比显著增长150% [3] - 2025年前5个月共完成31笔投资,接近2024年5-12月总和(33起)的93.9% [3] - 5月投资项目中成长期占比60%(Pre-B轮和B轮),先进制造领域获投比例约40% [6] - 独家投资心电图仪研发商「中科知奇」,出资平台为5亿元的无锡高投毅达鼎祺人才创业投资基金 [6] 重点案例:衡封新材 - 电子级酚醛树脂厂商「衡封新材」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毅达资本领投,资金用于产品供应体系升级及市场布局 [11] - 公司核心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封装、覆铜板等领域,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其现代化生产线可推进国产化替代 [12]
一级市场,大家的账算的越来越细了
投中网· 2025-06-05 14:3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GP的商业模式还能够成立吗? 作者丨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这种感觉:现在的一级市场,大家的账算的越来越细了。投资机构与创业公司之间如此,GP与LP之间也是 如此。 在不久前的"投中十问"上,这一点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从2020年开始,投中网每年都会在年度投资峰会的主论坛之外,专门邀 请行业一线GP和LP机构展开"投中十问"闭门研讨会。不同于主论坛话题集中在宏观和中观的大趋势,"投中十问"话题总是非 常微观和接地气。 大家都在说,中国一级市场正进入一个大变局时代。一些过去不言自明的原则,现在需要大声标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原本 约定俗成的行规,则正在遭到挑战。 当然,这也与当前的退出难息息相关。如果基金DPI都有三五倍,谁会在乎一两个点的管理费?但市场低谷期,往往也是最好 的筑基期。管理费看似是个小问题,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中国的GP与LP之间的关系影响深远。这样看来,细算账不失为 一件好事,这说明各方在博弈建立适应中国一级市场逻辑的新规则,无论是LP还是GP。 参与本次"投中十问"的嘉宾有: 1. 黄成 - 广州金控基金 董事长 2. 季薇 - ...
ThreeD Capital Inc. Congratulates AI/ML Innovations Inc. On Signing LOI With Circular Health Limited to License MaxYield™
Globenewswire· 2025-06-04 19:00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AIML's press release dated June 3, 2025: "AIML Subsidiary Neural Cloud Signs LOI with Circular Health to License MaxYield(TM) ECG Signal Processing". About ThreeD Capital Inc. ThreeD is a publicly-traded Canadian-based venture capital firm focused on opportunistic investments in companies in the junior resources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sectors. ThreeD's investment strategy is to invest in multiple private and public companies across a variety of sectors globally. T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