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卫生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医”靠
央视网· 2025-09-11 12:52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 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是卫生健康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坚持预防为主,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最大的医疗服务 体系,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彰显,群众健康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09万所,卫生人员达到1578万,医疗服务质效不断提高,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可以到达最近 的医疗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今年已达到人均99元水平,更多健康服务项目纳入其中。我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医疗、医保、医药 协同发展和治理,基本医保覆盖居民超过13亿,保持95%左右的参保水平,个人费用负担减轻。同时,积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 普惠托育服务,2024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08个,今年开始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各级财政预计支出千亿元予以支持。五年来,我国居民主要 健康指标明显改善。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 ...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国务院发文→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旨在通过医保倾斜 资源下沉和体系优化等措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现2030年分级诊疗显著成效的目标 [3][4][5] 基层医疗体系现状与问题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 乡镇卫生院3.3万个 村卫生室57万个 基本实现城乡医疗全覆盖 [3] - 基层医疗存在发展不均 能力不强 保障不足等问题 尤其人口老龄化加剧了服务需求与能力缺口矛盾 [3] 总体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居民15分钟内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4] - 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 分级诊疗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4] 重点任务与量化指标 - 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 [4] - 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县区普遍具备白内障手术和血液透析能力 [5] - 2030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比例保持在95%以上 [5] - 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 [5] 资源下沉与硬件提升措施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 [6] - 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 实现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6] - 推广AI辅助诊断应用 提供常见病 慢性病诊疗决策支持 [6] 医保与支付机制改革 - 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倾斜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距达5-10个百分点 [7] - 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 实现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支付比例向基层倾斜 [7]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1400亿元 同比增长15% [7] 薪酬与财政保障机制 - 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政策 合理核定总量和水平 [7] - 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倾斜 [7][8] 服务模式创新 - 引导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 - 发展"固定+流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鼓励退休医务人员服务基层 [6]
国家卫健委:超过90%居民在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医疗服务点
人民网· 2025-09-11 11:10
雷海潮介绍,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了109万所,可以说遍布城乡, 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不断扩增,到去年年底已达 到1578万,这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在服务过程中注意服务效率的 提升,大量开展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很多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多住院就可以完成手术治疗,这 极大方便了患者,也提升了效率。 "我们以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了较高的卫生服务产出,这期间广大医务人员辛勤劳动,作出了 巨大奉献。"雷海潮强调。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表示,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推开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 机构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包括传统医药服务体系, 在世界上是覆盖最广、能力最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良好作用。 ...
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正式启用试运营
齐鲁晚报· 2025-09-05 19:07
医院建设与规模 - 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现代化三级公立专科医院 占地100亩 总建筑面积707万平方米 总投资546亿元 设置床位400张 坐落于天衢新区东北侧 交通便利[1] - 医院整合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防治 精神卫生轻症防治及部分综合医疗业务 形成以传染病和精神卫生防治为核心 综合医疗为辅助的功能架构[1] 运营模式与合作 - 医院纳入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疗集团 实行行政 人事 财务 物资 业务与信息六个一体化管理[2] - 配备超导磁共振 高端CT等先进设备2332台套 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信息化平台 实现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数据互联互通[2] - 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省千佛山医院三家省级机构开展深度合作 通过专家驻点 技术托管 人才培训等形式提升服务能力[2] 医疗服务范围 - 开设心理咨询 睡眠焦虑 抑郁 结核 艾滋 感染性疾病及呼吸门诊等特色门诊 逐步完善综合内科 外科 妇科等基础医疗服务[1] - 后期将增设眼耳鼻喉 口腔和中医门诊 全面覆盖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1]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改 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健康郑州
郑州日报· 2025-09-05 08:57
医改政策方向 - 深化医改是政治任务和战略选择 旨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并提升城市竞争力[2] - 推动医疗服务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加快建设高水平健康郑州[2] - 坚持公益性主导 公立医院主导和预防管理主导三大原则[3] 医改实施路径 - 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核心抓手[3] - 协同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3] - 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并优化资源配置[3] 医疗服务体系 - 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高质量 高效率 全方位 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3] - 促进医防融合并强化预防为主理念[3] - 坚持中西医贯通 大力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3] 支撑保障措施 - 坚持数字赋能强化信息支撑作用[3] - 坚持人才兴医强化高水平医疗人才队伍支撑[3] - 完善工作方案和跟踪调度机制确保任务落实[3]
跑得最快的女护士,被骂过头了
虎嗅· 2025-09-04 14:02
事件概述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35分27秒获2025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冠军 赛后因调休诉求引发舆论争议 [2][3] - 张水华在情绪激动下表达希望领导支持周末调休参赛 被部分网友批评为"低情商"和"利己主义" 其丈夫解释因媒体提问触发情绪崩溃 [2][3] - 361°基于"双方发展路径调整"终止与张水华的合作关系 [5] 护士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量563万人 每千人口护士数3.98人 较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缺口超400万人 [8] - 91%护士每日工作超8小时 29%超10小时 9%超12小时 存在结构性短缺与超负荷工作问题 [8] - 职业标签与个体自我实现需求存在错位 压抑护士个人发展权利 [8] 个人表现与医院态度 - 张水华2018年起参赛数十场 2023年以2小时38分12秒达国家马拉松健将级别 为福州首位达标者 [11][13] - 医院曾公开表彰其为"最快白衣天使" 称赞其工作敬业且带动同事患者参与运动 [11][18] - 院方回应称鼓励员工发展不影响工作的兴趣爱好 目前未就班次安排作出新决定 [6] 时间管理与工作平衡 - 张水华通常提前半月申请调休 25场比赛中仅2-3次需临时换班 月正常调休两次 [4] - 2023年天津马拉松行程显示:夜班后凌晨下班 跨省参赛 赛后深夜返程 次日早班到岗 [17] - 通过跑步保持工作激情 运动后以更好状态应对医护挑战 [17] 社会影响与行业意义 - 事件反映护士群体调休困境 凸显医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个体权益平衡问题 [7][19] - 张水华作为健康生活倡导者 带动同事患者加入运动 体现医疗机构对员工多元发展的包容价值 [18] - 舆论争议揭示职场文化中对"个体价值实现"的认知差异 需制度与氛围双重改进 [19][20]
医药板块横盘震荡,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0:43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盘下跌0.2%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收盘下跌0.1% [1]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收盘上涨0.1% [1]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收盘上涨0.1% [1]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收盘上涨0.1% [1] 指数估值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9.2倍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1.3倍 估值分位数为48.8%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8.5倍 估值分位数为90.4%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为64.3倍 估值分位数为85.8%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3.9倍 估值分位数为65.7% [2] ETF规模变化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近一个月规模增长约10亿元 最新规模近20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指数编制规则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A股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A股公司组成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属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股票组成 [2]
济宁市一院、枣庄市胸科医院医联体签约暨转会诊服务中心揭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09:20
医联体合作建立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枣庄市胸科医院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并共同为转会诊中心揭牌 标志着两地医疗卫生合作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2][3] - 合作旨在为鲁西南地区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网络 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带动区域医疗发展 [2][3]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省区域医疗中心 通过派出资深专家团队提供教学查房、专题讲座及义诊服务强化医疗联系 [4]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 合作打破地域限制并优化资源配置 依托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技术力量和品牌优势快速补齐短板 [3][4] - 专家团队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建议 发放健康教育材料普及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 [4] - 此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为区域内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3][4]
为健康“加码”,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9月1日启用试运营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17:33
医院基本情况 - 德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现代化三级公立专科医院 占地100亩 总建筑面积7.07万平方米 总投资5.46亿元 设置床位400张 位于天衢新区东北侧 毗邻高铁东站和滨德高速[3] - 医院于9月1日正式启用试运营 完全具备开业运营条件 由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传染病防治业务 精神卫生轻症防治业务及部分综合诊疗业务[3][4] 战略定位与科室设置 - 医院承担全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传染病防治中心两大职能 形成以传染病和精神卫生防治为核心 综合医疗为辅助的功能定位[4] - 精神卫生服务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睡眠焦虑门诊 抑郁门诊 强迫症门诊及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室[4] - 传染病防治服务开设结核门诊 艾滋门诊 感染性疾病门诊与呼吸门诊 其中呼吸门诊作为重点培育特色门诊[4] - 综合医疗服务先期开设综合内科 综合外科及妇科门诊 后期将逐步增设眼耳鼻喉 口腔及中医等小综合门诊[4] 资源配置与设施建设 - 医院配备1.5T超导磁共振 高端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机 数字胃肠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共2332台(套)[5] - 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 涵盖数据集成平台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七大核心模块 并与市第二人民医院实现数据对接[5] - 首批调配医务 行政与后勤人员共170人 按照临床为主 行政为辅 后勤保障的配比原则组建医疗管理团队[6] 管理模式与合作机制 - 推行"一院两区"管理模式 纳入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实行行政 人事 财务 物资 业务 信息一体化管理[5] - 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合作 加挂"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德州医院"牌子 由省中心全面托管精神卫生工作 现有5名专家驻点 计划3-5年内将诊疗能力提升至省级先进水平[8] - 与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在传染病诊疗技术 应急处置能力及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获得全方位支持[8] - 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重点围绕心内科 神经内科 普外科开展深度合作 通过专家坐诊 远程会诊及人员进修方式提升综合学科诊疗水平[9]
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等产品成交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3:56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6%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3.5% [1][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2.2% [1][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1.9% [1][3]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上涨1.7% [1][2] ETF交易情况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半日成交额超5亿元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净申购达5400万份 [1] 指数构成与特征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6.7倍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9.2倍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为46.2%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A股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8倍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自2019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79.8%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A股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8.3倍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72.4%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属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6倍 [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自2007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为58.0% [3] 行业覆盖范围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覆盖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覆盖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领域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全面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细分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