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免费涂氟进校园 余杭守护童“齿”健康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30
乳牙涂氟项目进展 - 余杭区启动新入园儿童免费乳牙涂氟工作,覆盖全区159家幼儿园,预计为近11000名新入园儿童提供服务 [1] - 项目开展前已对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积极开展口腔涂氟知识宣传 [1] - 这是余杭区开展入园涂氟工作的第三年,相较第一年,家长对涂氟的接受度和配合度明显提高 [1] 家长态度变化 - 部分家长最初对涂氟材料安全性和副作用存在疑虑 [1] - 通过学校宣教视频和口腔医生科普,家长对涂氟预防龋齿的作用认知提升 [1] - 郑女士等家长在了解涂氟益处后,对项目态度转为支持 [1] 项目意义与规划 - 牙齿涂氟能降低牙齿敏感度、增强牙齿抵抗力,对处于牙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尤为重要 [1] - 项目旨在集中宣教儿童口腔健康知识,鼓励家长定期带孩子涂氟,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1] - 下一步计划以更多形式开展口腔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扩大优质口腔卫生服务覆盖面 [1]
临平建成 “20分钟早孕关爱服务圈”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01
在临平,得益于完善的早孕关爱服务,越来越多像刘女士这样的女性正通过早孕门诊获得专业服务 和人文关怀。据了解,早孕门诊主要服务于以妊娠为主诉的孕早期女性,为拟生育、早孕异常、拟人工 流产三类人群提供针对性指导和精准规范的诊疗服务。 目前,临平区已构建起完善的"1+2+N"早孕关爱服务网络,即以1家省级监测医院(临平区妇幼保 健院)为核心,2家市级监测医院(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平区中医院)为骨干,并在全市率先将符 合条件的民营助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服务网络,形成了"20分钟早孕关爱服务圈"。 临平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孕门诊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整合了妇产科、内外科、营养科、中医 科等多学科优质诊疗资源,为早孕女性提供"咨询—评估—管理—转诊"的全链条服务。目前,临平共有 11家医疗机构开设了早孕门诊,今年以来已累计为1500余名女性提供早孕关爱服务。 今后,临平区将继续秉持"怀得上、留得住、孕得优"的理念,深化早孕门诊建设,在充分尊重女性 及家庭意愿的基础上,以专业力量筑牢优生优育根基,为杭州市基层早孕门诊提供"临平样本"。 临平区中医院早孕门诊 近日,顺利通过胎儿NT(颈项透明层)检查的刘女士安心了不 ...
临平织就“家门口”的生命防线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01
胸痛救治体系建设 - 临平区构建了"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三级胸痛救治体系,实现从社区到区级医院的高效联动 [1] - 2019年成功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2023年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并通过验收 [1] - 成立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县域胸痛救治联盟,通过社区服务站建设胸痛救治点,打通胸痛救治"第一米" [1] 心电诊断网络覆盖 - 全区社区服务站实现心电图机全覆盖,形成"心电一张网",患者在任何站点所做心电图均可即时传输至区级诊断中心 [1] - 心电图报告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达到省市领先水平 [1] - 2024年计划新增10家民营医院纳入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 [2] 救治成效数据 - 2022年以来累计接诊急性胸痛患者1万余例,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0余例 [2] - 典型案例显示,从社区心电图传输到专家诊断仅需3分钟,实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快速介入手术救治 [1]
山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公共卫生科
大众日报· 2025-06-18 09:09
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政策推进 - 山东将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作为推进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整体谋划 统筹推进 积极为群众提供"防治结合"的连续性 全方位健康服务 [1] - 制发《深化全省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出台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20条举措 [1] - 各级卫生健康 疾控部门明确负责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内设机构 省级组建专家委员会 医疗机构成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规范建设公共卫生科 [1]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公共卫生科 其中93%公立医疗机构独立设置 [1][1] - 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分别互派人员1848人次 594人次 协同开展疾病监测报告21万余例 [2] - 全省153家疾控中心与46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工作协议 已累计开展疾病风险评估 健康管理等合作项目366个 [2] 数据资源共享与平台建设 - 加快医疗机构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 试运行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2 0版 功能扩大至多渠道监测数据收集 传染病智慧化预警 应急作业和应急指挥等4个方面 [2] - 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已部署应用前置软件 监测预警平台已累计接入医疗机构2600余家 [2] 试点工作与模式探索 - 开展疾控与医疗机构医防融合 重点疾病医防协同 疫苗接种处方以及健康宣教干预等试点工作 [2] - 2025年1月 国家疾控局将山东2个市 6个县(市 区)和9家医疗机构纳入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 是全国试点数量最多的省份 [2] - 试点已拓展到16市 每年联合开展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等高危人群筛查50余万人次 [3] 业务协同与人员交流 - 推动疾控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传染病监测干预 慢性病连续性管理等7个方面开展合作 [3]
今年全省计划招聘120名特岗全科医生服务乡镇
郑州日报· 2025-06-18 08:59
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对象主要面向4类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范围为临床类别全科医学 专业或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管理部门)认 可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或者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3年及以上,能够胜任全科医生岗位,一般应具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工作经历。 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医 师。 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被誉为居民健康的"守门 人"。为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水平,2025年度河南省计划为乡镇卫生院招聘120名特岗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严格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进行,7月10日前,各省辖市、济 源示范区结合实际自行制定招聘方案并在市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同步发布。对于 报名人数比例达不到1∶3的紧缺岗位,可按程序核准采取考核方式招聘。 6月17日,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2025年河南省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计划启动,今年全省计划 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120名特岗全科医生。 政策规定,特岗全科医生在基层工作服务时间不少于4年,由用人单位与特岗全科医生签订 ...
印发快、落地慢 面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院在忧虑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6-18 08:1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 - 国家医保局印发《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原有421项整合为108项,新增加收项22项、扩展项9项,覆盖超百万透析患者 [1] - 已累计印发29批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但落地进度差异显著:内蒙古等5省份落地超10批,多数地区仅落地5-6批 [1][4] - 改革采取分步实施策略:省级医保部门先完成项目映射和定价,医院再执行操作细节调整 [5][6] 医疗机构执行难点 - 放射检查类改革取消部位区分,需全面更改医嘱系统和患者沟通流程,医院需加班消化存量检查并制定应急预案 [6] - 临床量表评估类项目从100-600项压缩至2项(自评/他评),价格从60-90元降至4-30元,且限制使用频次(住院疗程≤3次) [9] - 眼科等专科存在项目映射缺口:某省300项眼科项目中有36项无法对应国家规范的125项,部分治疗项目因价差过大(几十元至上千元)难以合并 [15] 收入结构调整影响 - 影像检查价格显著下降:CT从300+元降至200元,MRI从600+元降至500元,超过3部位不再收费 [8] - 部分项目价格上调:湖南省放射治疗类项目上调12%,移植类、护理类项目价格也获提高 [11] - 大型医院整体收入影响有限但结构变化明显,精神卫生等学科正开展成本调研以推动后续价格调整 [10][11] 耗材与项目映射争议 - 基本物耗界定模糊:注射器、冲洗工具等耗材在不同地区名称不一,中间地带耗材是否可收费存在争议 [13] - 医院呼吁建立全国耗材通用名制度和可收费目录,目前仅部分省份建立本地目录 [14] - 特色项目保留难题:部分地方已纳保项目未被纳入国家指南,地方医保局暂未明确处理机制 [15]
苏州市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教育
苏州日报· 2025-06-18 06:08
作风建设成效 - 苏州市司法局通过"换位跑一次"行动提升法律援助服务 新建7个工作站和53个联络点 村(社区)站点覆盖率达95% [2] -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数智融合"政务服务新模式 上线40余项智能应用 月均办件量近5000 [3] - 苏州高新区重构药品经营许可审批流程 新设药店许可时限由13个工作日压减至6个工作日 现场办结率达100% [3] 政务服务优化 - 苏州市民政局优化地名审批流程 实现审批结果邮寄送达 确保"最多跑一次" [4] - 苏州市卫健委启动"三大中心"建设 提升市域一体化医疗服务水平 [4] - 张家港市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 涉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30% [5] 基层治理创新 - 常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推出"先锋引导员"服务 提供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精准服务 [6] - 吴江区震泽镇创新设立"乡间仲裁"制度 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6] - 吴中区开展动迁安置小区专项监督 排查整改19项共性问题和58项个性问题 [7]
开展跨境医疗增进健康福祉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7
跨境医疗合作机制 - 广西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合作构建"1369生命直通车"跨境医疗救助通道,自2016年开通以来累计救治680多名中越危重患者 [1][2] - 该机制将危重患者通关时间从2-3小时缩短至最快10分钟,并提供24小时快捷通关服务 [2] - 东兴市人民医院设有"中越友好病房"和双语服务窗口,越南患者接诊量从2014年门诊891人次、住院53人次增至2024年门诊2788人次、住院238人次 [3] 技术共享与远程医疗 - 云南勐腊县人民医院2024年接诊外籍患者同比增长89%,其中老挝患者占比达97.26% [6] - 中方与老挝5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跨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累计为600余名老挝患者提供义诊 [8] - 勐腊县人民医院推进5G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未来可实现老挝患者心电图远程传输与中国专家即时诊断 [8] 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采用蒙医"五疗术"结合现代技术治疗关节痛等草原常见病,2023年累计接待2.4万人次蒙古国患者 [10] - 医院设立蒙汉双语标识、外籍患者绿色通道,并提供蒙古语陪诊、签证续签等服务 [10] - 医院累计派出21批医疗队赴蒙古国义诊,惠及3.5万人次患者,并为蒙古国培训405名医务人员 [10][11] 跨境医疗基础设施 - 东兴市计划推动国际医学诊疗部和国际体检中心投入使用,探索"两国两地两院"跨境医学救援直通转运机制 [4] - 勐腊县人民医院设立中老双语导医咨询台和翻译团队,实现挂号、就诊、取药"一站式"服务 [7] - 国际蒙医医院开设国际咨询专线,支持外国患者提前预约检查项目并了解住院床位信息 [9]
3D外视镜助力人工耳蜗植入,让听力重获新“声”
新华日报· 2025-06-18 03:56
医疗技术突破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首次运用3D外视镜技术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中通过0.4毫米微创窗口植入0.3毫米电极 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并减轻内耳创伤 [1] - 3D外视镜技术可将手术部位放大数十倍 提供高清三维视野 显著提升耳蜗电极植入的精准度与安全性 同时具备教学演示功能 [4] - 该医院已建立"精准诊断-微创手术-听力康复随访"全流程管理体系 提供一站式听力健康服务 [4] 临床应用案例 - 58岁双侧听力障碍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术后5天康复 3周后成功恢复听觉功能 [2] - 手术采用柔手术理念 术后监测显示电极工作状态与神经反应正常 患者无眩晕或面瘫等并发症 [1][2] 行业现状与需求 - 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3‰ 60岁以上人群约三分之一存在听力下降 [2] - 人工耳蜗植入率不足5% 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是治疗重度耳聋的有效手段 [2][3] - 听力障碍会阻碍语言发育并引发心理疾病 对儿童和老年群体造成多重健康威胁 [2]
守护人体“第一道屏障” 体被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
新华社· 2025-06-18 01:58
行业政策更新 - 国家医保局发布《体被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规范体被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涉及皮肤、毛发、指甲等体表组织疾病的治疗[1] - 指南将256项技术规范项目整合为53项,并设加收项23项、扩展项5项,通过"合并同类项"方式提升整合性和收费规范性[1] - 明确基础计价标准,例如皮损治疗以9平方厘米为基础计价,每增加一个皮损逐个递加收费,特殊部位治疗设立加收项以体现技术劳务价值[1] 医疗服务定价机制 - 各省份医保局将参考指南制定全省统一价格基准,统筹地区可在基准基础上浮动确定实际执行价格[2] - 指南兼容新技术,改良进步项目可采取"现有项目兼容"方式简化处理,无需申报新增项目,经备案后即可执行[1] 行业影响 - 规范化的价格项目有助于提升体被系统疾病治疗的收费透明度和可操作性,覆盖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脱发、创面修复等多种疾病[1] - 加收项和扩展项的设立为特殊病例和技术难度较高的治疗提供了合理的定价空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