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展览
icon
搜索文档
“看·见殷商”展有彩蛋,展出《哪吒2》电影文物原型
新京报· 2025-05-15 16:58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看·见殷商",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 [2] - 汇集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展期自5月19日至10月12日 [2]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的首个收费特展项目 [2] 展品亮点 - 展品涵盖8处10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不少展品首次进京亮相 [1][2] - 集结河南安阳殷墟、陕西清涧寨沟、湖南宁乡炭河里、四川成都金沙等遗址代表性文物 [2] - 展出四川广汉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铜鹰形铃等"明星"文物 [2] - 殷墟青铜鸮尊与山东苏埠屯青铜亚丑钺实现出土后50年首次聚首 [2] - 特别设置《哪吒2》道具文物原型展示环节 [1][2] 展览策划与配套 - 前期组成国内权威商周考古专家组,七次论证内容,融入盘龙城、琉璃河等最新考古成果 [3] - 同步推出学者线上直播、专家讲座、策展人讲解等公众教育活动 [3] - 将出版展览图录作为专业资料 [3] 科技应用与创新体验 - 利用丝线光影艺术、AI活化历史人物等技术营造商都空间意象 [4] - 开辟"甲骨风云"XR沉浸空间,融合五感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 [4] - 全国首个融合体积视频+仿真体感地板+气味系统的VR技术,可体验殷都祭坛互动 [4] - 佩戴MR设备可虚拟"拿起"文物赏玩,体验古代铸造工艺 [4] 文创开发 - 首批上线文创产品达280余种,创北京单一展览文创数量之最 [4] - 包括饕餮纹岩画3D礼纸、立体折纸青铜人像等特色设计 [4] - 针对年轻观众开发手工gelato冰淇淋等创意食品 [4] 文旅联动 - 凭展览票根可免预约参观北京20余家博物馆 [5] - 与首旅集团、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等机构合作推出"展览+展览"联票及文艺演出 [5][6] - 与国家大剧院、"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推动联票落地 [6] - 与地铁公司合作开发首博地铁联名卡,与大运河文旅集团推出"展览+游船"联票 [6] - 计划与体育场馆合作推出"展览+赛事"联票及联名IP形象 [6] 商业推广 - 在重点商圈设置殷商主题拍照打卡点,使用青铜纹样等设计素材 [6] - 商圈会员及周边居民可通过手机获取线上平台叠加优惠 [6]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5月22日开幕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展品
广州日报· 2025-05-15 09:5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现场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 - 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覆盖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305家海外展商参与[5] - 设立8大线下展馆(3个综合馆+5个专业馆) 全市设52个分会场 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2][5] 科技创新与AI应用 - 新设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包括"常青顶流"和"破圈新秀"企业[6] - 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科技演出及共创互动方式突出AI创新亮点[6] - 首次开发"AI会展助手——文小博" 通过AI技术重构交易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需对接[9] 交易促进措施 - 特别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 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实现全链赋能[8] - 开辟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 招商会和发布会实现倍增扩容[8] - 联合电商平台推出"文博会消费季" 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8] 国际化与新品发布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合作机构及展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7] - 全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 包括合翼航空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等重磅项目[6] - 吸引6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 包括埃及Konouz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机构[6] 文化IP与产业生态 - 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等现象级文化IP持续破圈出海[3] - 数字创意、微短剧、生成式AI应用等新兴文化业态加速布局[3] - "文创中国"主展区从1300平方米扩至3000平方米 汇聚100余家机构及知名IP[6] 联动效应与平台建设 - 与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世界无人机大会形成"三展联动"资源共享[2][5] - 着力打造七大超级平台 包括超级交易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及出海贸易平台等[5]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下周在深圳开幕:将展出超12万件文化产品,首设人工智能展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0:16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增加224家),线上参展企业2980家(增加41家)[1][6] - 展会吸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另有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与[1] - 展会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展示与交易[1][6] 文化产业经济数据 - 深圳市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达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广东省51.5%、全国9.1%,同比增长12.1%[7]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同比增长12.2%[7] - 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展品超200万种,链接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7]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 - 本届文博会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全馆预计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1][8] - 参展AI企业包括优必选、影石创新、乐聚机器人等,将展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机器人及多形态双足机器人[8] - 展期将举办超过120场新品发布会,包括全国首个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和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8] 国际化与特色展区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达50多个创历史之最[9] - "文创中国"展区面积从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汇集100余家机构企业参展[9] - 吸引300余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展,其中60余家为首次参展的新企业[8] 重点参展企业与项目 - 首次参展企业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科互动(《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8] - 重点项目包括湾区之眼、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等多个首次亮相项目[8] -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华为、腾讯、茅台集团等"老朋友"继续参展[8]
首届“国网生活节”超3万人次参与,跨界点燃消费热潮
新京报· 2025-05-05 18:33
活动概况 - 首届"国网生活节"为期5天,入园人数超过3万人次,以"网球+美食+假期"为主题,涵盖赛事竞技、潮流市集、AI网球互动、文化展览等内容 [1] - 活动探索了城市假日经济的新可能,通过多元化内容实现"美食+音乐+社交"的沉浸式体验闭环 [1] 赛事与AI学练中心 - 赛事活动为核心板块,5天进行超过800场比赛,包括钻石杯青少年挑战赛、国网会员邀请赛、战神杯等,吸引全国青少年球员和业余高手 [1] - "AI学练中心"搭载全球首款网球垂直领域AI智能系统,提供发球角度、挥拍速度等20余项数据反馈,5天累计接待体验者超1100人 [1] - 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郑洁评价该系统能精准定位技术短板,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并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训练趣味性 [1] 北京塔可节 - 北京塔可节为期两天,吸引30余家京沪人气塔可品牌,搭配限定特调饮品及拉美风情演出,入园超2.5万人次,其中近半数为外籍人士 [1] - 活动设置露营打卡区、亲子互动游戏及宠物友好空间,强化"舌尖上的墨西哥"主题体验 [1] 文化与历史展示 - 生活节通过中网历史文化展、国网探秘活动回溯中国网球发展历程,参与者跟随专业讲解了解中国网球发展脉络 [2]
中新天津生态城:“白+黑”开启多维沉浸式文旅狂欢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9:31
文旅活动创新 - 中新天津生态城推出"白+黑"模式 打造沉浸式多维文旅场景 涵盖国家海洋博物馆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 天津津翔野生动物园等多个景区 [1] - 国家海洋博物馆将开放12个常设展和3个临时展 包括《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 [1] -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创新游园模式 通过军事资源场景化 科技演艺IP化 文创体验亲子化 打造"可触摸的国防教育+可共情的文化狂欢" [1] - 天津津翔野生动物园推出天津首个户外"胖胖动物园" 以大型气模和野生动物组合创造新体验 [1] 夜间经济拓展 - 国家海洋博物馆延长开放至21:00 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深度体验活动 [2] - 方特欢乐世界开放主题夜场 室内外项目营业至21:00 [2] -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5月1日至4日延长营业至22:00 [2] - 天津津翔野生动物园开启每日连续开放10小时的"超长待机模式" [2] 特色演艺亮点 -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推出"夜上津门·焰遇航母"特别版无人机焰火秀 使用数万枚焰火和近千架无人机 呈现"极光鲸群游弋星海"等画面 搭配"七彩祥云"等网红烟花 [1] - 方特欢乐世界推出加长版焰火秀 采用新型焰火种类和造型 配合动感音乐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观 [1] 配套服务升级 - 国家海洋博物馆内多个餐饮空间完成迭代更新 [2] - 中新友好图书馆等地推出主题市集 趣味市集 丰富个性化出游体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