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海洋经济,再迎重磅政策利好
第一财经· 2025-07-03 13:51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 [1] - 会议部署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优化沿海港口群、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 - 上海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和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1] -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大省纷纷召开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或发布政策文件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GDP 0.9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5] - 经合组织预测,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贡献将翻番至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加值比重约2.5% [3] 海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 - 海洋新兴产业2024年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30% [5] - 目前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占比近90%,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 [5] - 上海规划到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三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9] - 需加强核心装备和关键材料国产化,发展海上风能、光伏、制氢等清洁能源,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创新 [6]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21.1% [8] - 山东、浙江、广东三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47.5% [9] - 浙江2025年计划实现海洋经济领域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 [9] - 广东部署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 [10] - 山东推进自贸试验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探索海洋牧场、碳汇等新业态管理服务模式 [11]
海洋经济获重磅政策利好,各地向海图强迎来哪些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03 11:56
海洋经济政策与战略部署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及合作共赢 [1] - 会议部署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优化整合沿海港口群、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 - 上海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和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1] -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近期密集发布海洋经济政策或立法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GDP 0.9个百分点 [3]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4] - OECD预测2030年海洋经济对全球经济增加值贡献将翻番至3万亿美元,占比达2.5% [3] - 上海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11387亿元,占全国10.8%,同比增长11.2% [6] - 山东、浙江、广东三省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国47.5% [7] 产业结构与转型升级 - 当前海洋经济中传统产业(渔业、旅游、运输)占比近90%,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不足10% [4]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4] - 需通过产业深度转型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形成新质生产力 [4] - 上海计划2030年构建"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三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 [6]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海水制氢等清洁能源及综合性海洋资源开发模式 [5] - 加强海工装备国产化,发展特种船舶、工程装备等制造业 [5] - 聚焦海洋原创新药、高端生物制品开发及科学问题突破 [5] - 浙江计划2025-2027年实施海洋科创四大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崛起 [7] - 广东部署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7] 地方政策与投资动态 - 浙江2024年目标海洋经济领域投资超2200亿元,渔业一产产值破1000亿元 [7] - 山东推进自贸区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探索蓝色债券、信贷等金融创新 [8] - 上海拟通过立法和基金支持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航运服务、海洋旅游等主导产业 [6]
产业兴、消费热、活力澎湃!诸多利好积聚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7-03 10:51
物流业景气指数 - 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需求向好推动业务量扩张[1][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233个[3][9]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2025年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超5000列,较2024年提前42天达成[8][10] 轻工业与航空货运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0%,营收达9.27万亿元,延续回升态势[5][7] - 航空货运航线以亚洲、欧洲为主,主要运输跨境电商货物、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及生鲜[5] 港口与海铁联运 - 山东东营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开港,年通过能力30万标箱,预计年省物流成本3-5亿元[12] - 该码头通过铁路专用线实现"海铁联运",构建物流大通道[12] 新式茶饮产业链 - 茶饮市场绿色果蔬风潮带动羽衣甘蓝等种植,山东高密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等技术[15][17][19][20] - 云南石屏种植基地应用数字农场系统,实现土壤分析、生物肥精准供给等数据监管[22] - 河南温县茶饮产业园生产奶茶设备,供应链可12小时内覆盖全国90%以上市县[24] - 中国茶饮品牌在印尼、越南等地扩张,某品牌4个月在雅加达开5家店,另一品牌在印尼门店超2000家[26][28] - 茶饮行业直接创造1.28万个门店岗位[28] 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 - 河南卢氏县香菇提取物出口订单达2000万元,上半年出口额7.9亿元(同比增6倍),政府提供"香菇贷"等扶持[29][30] - 陕西淳化县荞麦产业产值破10亿元,带动5500人就业,推出荞麦精酿啤酒、荞麦醋等衍生品[31][33] - 广东河源万绿湖结束珠江禁渔期,7月1日开捕[35]
走向蔚蓝——辽宁海洋强省建设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3 09:59
海洋资源与区位优势 - 辽宁省拥有22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横跨渤海与黄海,海洋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突出[1] - 辽东湾和海洋岛两大传统渔场以及丰富滨海湿地资源为海洋经济提供保障[3] - 毗邻渤海和黄海,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节点,具备融入"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经济走廊的独特优势[3] 海洋渔业发展 - 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8个,主导培育11个水产新品种[3] - 盘锦光合蟹业等多家企业入选国家水产种质资源阵型企业[3] - 拥有远洋渔业企业22家,捕捞作业区域涉及28个国家及地区海域[3] - 全国最大专业南极捕捞加工船启航赴南极海域生产作业,船载5条生产线[3] 海洋装备产业 - 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超大型油轮顺利下水[3] - 全球首台机载SCR船用低速机发布[3] - 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3] - 大船集团自主开发"风帆技术"在超大型油轮上成功示范应用[3]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 - 大船集团交付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4] - 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顺利出坞[4] - 单舱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B型液化天然气燃料舱完工[4]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 - 拥有美罗药业、医诺生物、水产制药等重点生物医药企业[4]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4]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如伤科接骨片、海洋胃药以及岩藻黄素、维生素等产品[4] 科技创新与智能船舶 - 拥有6个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58个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6] - 大连海事大学研发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6] - 大连造船厂交付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6] 5G与数字化应用 - 大连移动部署5G-A通感一体基站,实现20公里范围内渔船轨迹监测,探测精度达90%以上[6] - 鑫玉龙示范区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3万多亩海域可视化管理与实时监测[6]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 "十四五"以来整治修复滨海湿地2507.95公顷、岸线23.8公里[9] - 实施葫芦岛天角山、营口大清河口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9] 国际航运与开放合作 - 大连港跻身全国十大沿海港口行列[11] - 大连市与上海市制定对口合作实施方案[12] - 营口市与连云港市强化集装箱航线运营合作[12] -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
山东东营抢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 山东省东营市召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4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海洋强市 [1] - 海洋食业被赋予关键角色,将成为推动东营向海洋强市迈进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8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和6.1%,均高于GDP增速 [2] - 东营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居山东省第一位 [3] 海洋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 - 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4个10万吨级油品液化品码头、首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成投用,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加速推进 [3] - 海洋化工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1家上下游企业紧密联动 [3] - 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黄河口东营段、渤海黄河口湾区获评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2] 海洋食业发展成果 - 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7万亩,年产量7000吨,产值10亿元,品牌价值31.93亿元,远销海外 [5] - 对虾养殖面积42万亩,工厂化养殖面积135万平方米,年产量占全省1/4,产值30亿元 [5] - 浅海贝类底播增殖面积87万亩,年产量30.9万吨,产值30亿元 [5] - 海参池塘养殖面积17万亩,年产鲜参1.1万吨,产值15亿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海参滩涂养殖区 [5] 科技创新与智慧渔业 - 利津县刁口乡通威南美白对虾智慧化养殖基地实现远程智能监测管理 [6] - 正大万吨大虾产业链项目建成"无人养殖车间",亩产是传统工厂化养殖的两倍 [6] - 东营通威渔业有限公司打造国内最大单体循环水养殖基地,推进工厂化对虾养殖与光伏新能源结合 [6]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渔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海洋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7] -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海洋食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7] - 加快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和区域航运中心 [4]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11
海洋经济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包括海上风电 远洋捕捞 海洋生物医药 海运业等重点领域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标志着该产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框架 [1] - 广东 山东 上海 浙江 福建 海南等沿海省份相继出台海洋经济规划或计划 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1] 地方政策落地情况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 系该省首部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 [2]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 拟制定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 [2] - 浙江提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福建计划滚动实施300个以上海洋经济重点项目 [2] 行业发展数据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达105438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7.8% [2]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2] - 方正证券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是重大战略任务 参考低空和商业航天发展轨迹 政策催化与产业融资价值将持续凸显 [2]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 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涨2.81% 收盘涨1.65% [1] - 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克莱特30%涨停 国航远洋20%涨停 大连重工等10余只个股10%涨停 [1]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海兰信深耕海洋科技20余年 在深海科技领域布局海底观测网接驳盒 深海电站 水下无人设备等技术 [3] - 中信重工自主研制深海基础施工装备和水下机器人 适用于海上风电 海洋资源开发等场景 [3] - 雷科防务参与海洋系列卫星地面接收分系统建设 配套相关产品但业务占比较小 [3] 机构关注标的 - 15只海洋经济概念股获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 且一致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10% [3] - 其中国航远洋 中科海讯 中船防务等6只个股机构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20% [3]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1:06
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明确提出推动其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5] - 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如《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发布[6] 行业表现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7] -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强劲,深水海纳、国联水产斩获20cm涨停,獐子岛、亚星锚链、冰山冷热、神开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1] 公司动态 - 亚星锚链主营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已拿到国内漂浮式风电示范性项目[7] - 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是国内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先总包建造商,深海油气装备订单已排产至2027年[7] - 金禄电子PCB产品可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7] 行业前景 - 深海技术推动深海领域探测能力,发展深海科技具备经济及战略双重意义,顶层规划支持下深海科技等新兴领域有望加速发展[7] - 海洋经济政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态势,加速向深远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8]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0:39
政策利好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4] - 广东、上海、海南等地出台政策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包括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等[5] 行业数据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GDP的7.8%[7]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7] - 海洋经济包括海洋渔业、交通运输、船舶工业、油气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4] 公司动态 - 亚星锚链主营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已拿到国内漂浮式风电示范项目[7] - 中集来福士是国内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先企业,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2027年[7] - 金禄电子PCB产品可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7] 机构观点 - 东北证券认为深海科技发展具备经济和战略双重意义,有望加速发展[7] - 天风证券指出海洋经济政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态势[8]
午后爆拉!发生了什么?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38
钢铁板块表现 - 钢铁指数上涨3 74%至2231 23点 成分股盛德鑫泰涨17% 重庆钢铁 柳钢股份 首钢股份涨停 三钢闽光 武进不锈涨逾8% [2][3]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盘中暴涨超130% 鞍钢股份涨近13% [3] - 唐山环保限产力度加大 约半数钢厂确认收到7月4日-15日减排限产通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于7月29日-31日在唐山召开理事会议 [4] 商品与A股联动 - 多晶硅期货涨停 玻璃期货涨超6% 工业硅 硅铁跟涨 A股光伏 玻璃 钢铁板块同步大涨 [1] 海洋经济板块 - 海洋经济概念股掀涨停潮 国联水产涨20 11% 獐子岛 通威股份 开创国际等10余只个股涨停 [6][8]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和社会资本引导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海洋经济产业链分为基础设施层(港口 海上风电基础) 装备技术层(船舶制造 深海探测器) 资源开发层(渔业 海上风电 生物医药) [9] - 深海科技国产替代加速 海上风电成本下降30% 海洋油气勘探实现300米至1500米水深突破 [9][10] - 机构建议关注海洋通用设备 资源开采 装备制造三大板块 深海科技有望形成成熟产业链 [10] 市场资金动向 - 资金从近期热门板块流向涨幅较小的钢铁 海洋经济等板块 呈现高低切换特征 [6] - A股成交量持续收缩 热门板块轮动加剧 券商认为短期进入调整但向下空间有限 [7]
向海图强加速,10万亿“蓝色市场”如何再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21:38
海洋经济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强调政策支持、海洋科创、海洋产业、生态保护、全球治理等多个方面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1] 海洋产业发展重点 - 会议强调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 [1][4] - 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1]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8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849亿元,占比分别为4.6%、35.8%和59.6% [4]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占比达36.9%,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比达18.7%,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分别实现14.9%、14.7%的同比增速 [4] 沿海省份差异化布局 - 广东省强调坚持优旧育新、三产联动,重点发展海洋牧场、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现代航运等产业 [2][7] - 浙江省明确2025年力争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推进强港重大项目120个、投资600亿元以上 [2][8] - 山东省提出"十五五"时期要统筹陆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培育壮大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产业 [9]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9%、67.6%和64.3% [5] - 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781亿元,同比增速为1.9% [5] -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21种海洋药物获得国际认证,其中18种于2001年-2023年间上市 [6] - 广东省海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2025年建成投放不少于500个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投产后渔获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8] 未来发展趋势 - "四个海上"(海上粮仓、海上油田、海上矿山、海上药库)和"三深一极"(深潜、深钻、深网、极地)等项目推进将激发海洋产业全面提升 [10] - 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装备等的需求侧倾斜以及由2G、2B到2C的拓展转向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迎来大爆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