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65万尾鱼儿安家引汉济渭水源地
陕西日报· 2025-10-06 08:03
工程生态保护举措 - 2025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投放13类鱼种共计65万尾 [1] - 放流鱼苗由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自主繁育,并经过严格疫病检测和科学驯化 [1] - 自2020年11月试运行以来,公司已连续5年实施科学放流,累计投放鱼苗219万余尾 [1] 生态设施建设与成效 - 一期工程同步建成黄金峡鱼类增殖站、生态鱼道、人工鱼巢等生态保护设施 [1] - 黄金峡鱼道的过鱼效果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高度评价 [1] - 放流活动有效促进汉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与水生态平衡 [1] 工程综合功能发挥 - 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 [1] - 黄金峡水利枢纽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已投产发电,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1] - 工程初步实现向西安先期供水,供水、发电、防洪、抗旱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全面发挥 [1]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荣获“菲迪克”杰出奖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20:17
项目获奖与荣誉 -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荣获被誉为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的“菲迪克工程项目奖杰出奖” [1] - 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在诚信管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实施方面表现卓越的工程项目 [1] 项目战略定位与规模 - 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也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重点骨干工程 [3] - 工程位于海拔41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是目前已建投产海拔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 [3] - 工程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6月30日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总投资27.01亿元 [3] 工程建设挑战与技术成就 - 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地质复杂以及“高海拔、高地震烈度、超高边坡、超深覆盖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3] - 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全过程建设及咨询管理,并与水电九局等参建单位通力协作完成 [1][3] 项目核心效益 - 水利枢纽总库容达1.1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约1.38亿千瓦时 [3] - 作为清洁能源项目,为藏中电网提供稳定电力支持,有效缓解日喀则冬季电力供应紧缺问题 [3] - 配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49万亩,显著改善南木林县及下游沿线农牧林灌溉条件 [3] - 工程为当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助力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工程的成功建设和国际获奖展现了中国在高寒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责任担当 [4] - 工程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并为高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树立卓越典范 [4]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首个船闸闸室中墩封顶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20:48
大型船闸闸室中墩是闸室核心构件,能够传递闸室顶梁启闭设备等上部荷载至底部基础,分担侧墙承受 的水压力,避免闸室整体受力失衡。 与此同时,闸室中墩将宽闸室划分为2个独立航道,满足双向通航需求,大幅提升船闸通行效率,也为 闸室两端闸门、止水装置及启闭机提供安装基座,保障闸门精准启闭与密封止水,是船闸运行的"硬件 载体"。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条连通江海的大型运河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设有马道、 企石、青年三级梯级船闸。其中,马道枢纽为世界最大内河省水船闸。(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钦州10月2日电 平陆运河集团2日介绍,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首个船闸闸室中墩近日顺利封顶,标 志着船闸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图为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
“十四五”以来我国实施17994座水库除险加固
新华社· 2025-10-02 16:27
我国水库的类型、数量、高坝数量均居世界首位。为了确保水库大坝安全、更好发挥水库功能作用,必 须着力构建安全大坝、生态大坝、智能大坝。 记者了解到,围绕构建安全大坝,水利部逐库落实大坝安全地方政府、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责 任,压实小型水库防汛的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在构建生态大坝方面,推进水利工程生态流 量泄放设施建设与改造,适时开展生态调度,保障河流生态用水需求。着眼构建智能大坝,"十四五"以 来,全国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基本建成,11814座水库开展矩阵建设,大幅提升了安全风险感 知预报能力。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魏弘毅)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国实施17994座水库除 险加固。 ...
“十四五”我省统筹推进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 省级水网供水能力达125亿立方米
大众日报· 2025-10-01 09:13
水利建设投资与工程进展 - 省级水网通水里程突破7100公里,供水能力达125亿立方米,现代水网总体格局加速成型[3] - 水利投资连创新高,从2021年405亿元增至2024年748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超800亿元,“十四五”总投资预计超3200亿元,为“十三五”的1.6倍[3] - 开工建设太平、官路、双堠3座大型水库,推动长会口、中皋、黄山3座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年均治理500公里以上中小河流,完成894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3] 水安全保障与防灾效益 - 因洪涝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较“十三五”分别下降95%、98%、96%[4] - 水利工程累计减淹耕地190.6万亩,避免人员转移47.6万人次[4] - 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统筹5大骨干调水工程、29条重点河流等开展联调联配,构建数字孪生水网体系[3] 水生态保护与河湖治理 - 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70余条(段),长度超8200公里,河湖“四乱”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5] - 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5%,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减少6720平方公里[5] - 实施河湖湿地生态补水56亿立方米,25条重点河流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5] 水经济发展与综合效益 - 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426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7%[1][8] - 深入实施“水网+”行动,推动水网与内河航运、文化旅游、绿色产业融合,初步形成多业态融合的水经济格局[7][8] - 内河航运方面,京杭运河山东段黄河以南基本达二级航道标准,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全线复航[8] 水资源利用与民生改善 - 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504,居沿黄九省区第一位[9] - 累计建成规模化供水工程477处,农村自来水规模化率提升至96%[9] - 实施7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9] 水利改革与项目储备 - 在全国率先出台水利工程建设省级贷款贴息和运行管护保险政策,水利项目利用金融和社会资本居全国首位[9] - 超前谋划储备“十五五”水利项目,向国家报送重点水利项目420个、总投资3161亿元,遴选出88个重大项目申请纳入全国规划[4]
水权交易9.35亿方领跑全国,山东水利“10+N”重点改革显效
齐鲁晚报· 2025-09-30 17:26
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9月3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情况。 着力深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改革。坚持从政策、制度、规划等多个层面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培育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在全国率先将规划水资源论 证作为工业园区等扩区调区前置条件,严控"两高"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有效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将再生水、淡化海水等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推动非常规 水利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利用量达到20.52亿立方米。建立用水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以水权余量有偿转让激发用水户节水内生动力,累计开 展水权交易9.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位。2024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1.28%、19.69%,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着力深化水价形成机制改革。针对全省主客水不同价、同源水不同价等问题,积极推动多水源供水区区域综合水价改革,遴选18个县(市、区)探索形 成"异进同出、同地同价"的水价形成机制,实现多源配置能力、社会节水意识、公平用水权益"三提升"。比如,德州市通过改革推动客水配置"统管统配、 近 ...
长江水利委员会举办第十四期青年科技论坛
水利部网站· 2025-09-30 16:19
行业科技发展方向 - 论坛主题为强化数智赋能创新以支撑安全韧性水网建设 [1] - 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的研究领域涵盖水文智能化监测 水资源智能管理与调配 水环境事件影响预测模型构建 智慧防洪关键技术 [1] -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水利科技创新 [1] 公司战略与科研实践 - 公司肩负长江保护治理使命 坚持科技立委 人才强委 [1] - 公司围绕治江重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以工程带科研 以科研破难题 [1] - 公司积极推动水利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1] 人才培养与科研生态 - 需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2] - 青年科技工作者需弘扬科学家精神 投身基础性原创性研究 推动水利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工具迭代升级 [2] - 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将科研兴趣与国家需要结合 坚持问题导向 需求导向 目标导向 提高科研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 相关部门需科学规划青年人才发展布局 全方位培养和用好人才 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 发挥资深专家传帮带作用 [2]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完成水利投资预计将超过3200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9-30 15:46
水利投资与建设 -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完成水利投资预计将超过3200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6倍 [1][6] - 水利投资连年保持百亿级台阶增幅,从2021年的405亿元增至2024年的748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6] - 作为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省级水网通水里程突破7100公里,供水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 [6] 供水能力与水库建设 - "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6座大型水库,其中3座已开工,3座加快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 [6] - 改革开放至"十三五"末的40年间仅建成1座大型水库,"十四五"期间在竣工1座基础上再新建6座 [6] 防洪减灾成效 - 年均治理中小河流500公里以上,累计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894座 [6] - "十四五"时期因洪涝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较"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95%、98%、96% [6]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 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70多条(段),总长度8200多公里,有6.6万名河湖长 [7] - 实施河湖湿地生态补水56亿立方米,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大汶河连续4年不断流 [7] - 水土流失面积较"十三五"减少10.5个百分点,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5%,提高4.7个百分点 [7] 地下水管理与超采治理 - 实施72项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累计压采地下水2.38亿立方米 [7] - 平原区地下水位较治理前上升1.49米,主要漏斗区面积减少6720平方公里 [7] 水资源经济贡献 - 全省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426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7% [8] - 以全国约1%的水资源,灌溉了约5%的耕地,生产了约8%的粮食,养育了约7.2%的人口,支撑了全国7%以上的经济总量 [8] 水经济产业发展 - 印发全国首个节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节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 [8] - 京杭运河山东段黄河以南基本达二级航道标准,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实现全线复航 [8] - 建成省级及以上水利风景区239个,实施65个效益河湖建设试点 [8] 农村供水与农业灌溉 - 全省累计建成规模化供水工程477处,农村自来水规模化率提升至96%,组建县域统管公司196家 [9] - 实施7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 [9]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504,居沿黄九省区第1位,试点区域亩均节水20立方米以上 [9] 行业荣誉与认可 - 在国务院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全国第1名 [4][5] - 在水利部2024年8项重点工作通报表扬中获得全国唯一"大满贯" [5]
一网慧治!山东5239座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视频监控全覆盖
齐鲁晚报· 2025-09-30 15:45
工程体系上实现了"一网通达"。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案》,3年来,全省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200亿元,加快实施联网补网强链行 动,全面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重点锚定"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总体布局,完善了以黄河、小清河等自然水系,南水 北调、胶东调水等骨干调水工程为"纲",以济南"四库连通"工程、德州"两河牵手"工程等区域连通工程为"目",以太平水库、官路水库、双堠水库等调蓄工 程为"结"的现代水网主骨架。通过省市县三级水网互联互通、衔接融合,推动全省水资源调配能力、水灾害防御能力、水生态保护能力明显提升。 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一网统管"。创新水网管理体制,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省级水网统一调度管理的实施意见》, 坚持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统筹5大骨干调水工程、29条重点河流、两大湖泊、45座大型水库和引黄工程开展联调联配,推动全省"一盘棋"调度。同 时,在多水源供水区实施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推动骨干调水工程向胶东4市供水实现"同一口门同一水价",德州市完成全市域综合水价改革,实现黄河水、 长江水"两水一价",枣庄市薛城区等试点 ...
珠江水利委员会率先编制完成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报告
水利部网站· 2025-09-30 14:48
本站讯 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的"底牌"。水利部党组高 度重视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及时启动新一轮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修编工作。按照水利部统一 部署,珠江水利委员会率先组织编制完成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报告。 在水利部防御司、水规总院和全国蓄滞洪区技术组的指导下,在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水利厅的大 力支持下,本次珠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报告已编制完成并正式上报。下一步,珠江水利委员 会将继续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结合流域防洪减灾新形势,进一步完善 规划修编成果,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协调统一的珠江流域现代化蓄滞洪区。 珠江水利委员会根据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确定的蓄滞洪区总体布局,锚定"分得进、蓄得住、排得 出、人安全"目标,提出与水利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水安全保障相适应的流域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思路、 目标和布局,多措并举加快规划编制进程,确保工作高质高效完成。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第一时间成立 珠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修编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压茬式推进规划修编任 务。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根据水利部工作要求,及时 ...